唐朝工科生(校对)第10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8/1398

  “可留了甚么通信的地方?”
  “朱雀大街边上有个成衣铺,由得他们去串门。”
  李月说罢,却见张德平复了心情似的,摸了摸她的脸,柔声道:“有甚事体,我让人去成衣铺留意就是。你能给予母族方便,将来也好有个倚靠。”
  “嗯。”
  知道张德说的是正理,李月点点头,却也没有矫情。她跟张德通奸,将来能倚靠的,绝非是张德的家族,固然张德会留有后手,或许早早地布置,但怎么看,还是生个子女要靠谱一些,再有一些物业产业,母族自然也会愿意帮。
  正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她李月手中有钱有粮有子女,母族那些个“娘舅”“表兄”之类,也就帮忙勤快一些。
  否则,一个“穷亲戚”,天底下又有几个愿意秉承良心的?
  “过几日,老夫让人去那成衣铺打问一下,安排好之后,这传递消息,就在成衣铺里走吧。你母族弱小,老夫扶持一把,也没甚不好的,靠那窦氏,是没指望的,说到底,你和葭娘,都不是窦氏所出。”
  “听姐夫安排便是。”
  李葭听了大喜,倒是根本不介意,李月低着头,又是嗯了一声。
第二十九章
不需要牛顿
  车马舟船连着轮换,到汊川的时候,在临漳山还担着教学任务的一帮学生急吼吼地来问安。
  跟山长先生问安是假,实际上这帮专注学术和技术的成年狗崽,在“实验室”中搞成了不少东西。
  当年张德拿玻璃做了斯特林发动机,等于是画了一块永远吃不到的大饼,但却把这些心思在机械工程技术上的狗崽,牢牢地栓在了那里。
  玩技术是有强迫症的,求知欲带来的挫败,会不断地自我鞭策,这种强迫症,使得这些技术狗无比疯狂地想要实现目标。
  然而张德画的大饼,就是个空中楼阁,你看得到,也能用玻璃做个玩具,却根本无法在这个时代内实现。
  更重要的是,这些唐朝的技术狗,根本不知道画大饼的那个条非法穿越工科狗,根本没有告诉它们这就是个短期内的技术妄想。
  当年用作教学的斯特林发动机,现在就陈列在临漳山的“博物馆”,技术狗们约定,谁将来哪天达成目标,这个小小的玩具,就会成为奖品。
  可惜,时过境迁,那台斯特林发动机教学玩具,还安安静静地陈列在那里。
  老张也没打算戳破这种妄想,要是告诉它们真相,说就算为师死后到了骨灰拌饭的地步也没可能实现,大概这帮技术狗也不介意现在就送先生上天,然后效仿杜总统来个灵车漂移灵堂K歌……
  好在技术狗大多立足现实,斯特林发动机它们并没有现在就指望,能够把永兴象机发扬光大,就是它们现在最大的乐趣。
  “这新制的机子,造价如何?”
  “……”
  学生们这次过来,是真正带了科研成果的,只可惜,被老张一句话就怼的半身不遂心神不宁。
  前前后后光青铜就废了不少,更别说生铁精钢,还有大量机床被占据了加工工时。浪费的工时能够产生的效益,大概一条海船都能赚出来。
  “山长明知故问,自然是造价不菲。”
  “你们攒一台机子出来,无甚用场的。”
  船舱内,老张跟学生们如是说着,“你们能够把思路带进机械设计中,这才是真正的大收获。一台两台实验室中的机器,对市场,几无作用。它的价值,大抵上,也只是技术上的积累。”
  “你们能够想到蒸汽膨胀一次之后还有能量浪费,进而让蒸汽二次三次膨胀,这就是设计上的思路。就好比旧年永兴象机造出来,一个冷凝器,就会让效率相差三倍。”
  “先生所言甚是。”
  倒不是老张给他们浇冷水,而是技术狗们此刻也确实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技术狂热带来的强迫症,偶尔会让他们热血上头,老张要做的,不过是让他们重新回归技术本身,而不是痴迷于做“成就党”。
  玩游戏可以做“成就党”,因为有大把的时间,因为可以无限氪金无限浪,甚至还能找个大神带一下。
  但现实中,想要做技术的“成就党”,既没有大把的时间,也不能无限氪金,更不能浪。
  最艰难的还是压根就没有大神来带,即便有,大神也分身乏术,难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一堆强迫症患者身上。
  扫完了学生带来的所有图纸,张德大概估算了一下,问道:“去年拨给你们的经费没剩下多少了吧?”
  一群学生脸色一变,都是默不作声。
  贞观二十二年在临漳山的分拨的机械技术研究经费有三万贯,玩一台三胀机也差不多了。可惜不能量产,但技术意义也算是重大,至少这个机子,可以当作“原型机”来调教。
  往后的路数,就是在“原型机”上修修补补增增减减,吃老本吃个一二十年不成问题。
  “还剩二十几贯。”
  一人小声地应了一声,技术狗并非都是单纯的,要说一分钱没有捞,老张压根不信。但这三万贯,本就是拿去玩的,老张所求的,并非是一两台没有普及意义的机器,而是专心做研究的技术狗。
  他从来没有阻拦过哪个学生去投身官场宦海,哪怕那个学生的天赋极高,哪怕那个学生很有可能成为唐朝版牛顿或者麦克斯韦。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些理论、发现,就在那里,没必要再去发现论证第二次。他就是活着的贞观朝“牛顿”“麦克斯韦”“莱布尼茨”……他要的,就是一帮不断强化技术的技术狗。
  “居然还有得剩?”
  老张有点意外地看着这帮学生,然后笑道:“今年翻一番,六万贯,明年这个时候,老夫再来问你们。”
  “……”
  “……”
  几只狗崽都是一头雾水,山长这是啥意思?搞不清楚状况的学生小心翼翼地问张德:“山长莫不是生我们的气?”
  老张哈哈一笑,看着他们道:“区区三万贯,老夫当真要计较么?这点钱,还不至于让老夫调个人过来审计。”
  “真哒?!多谢山长!”
  “多谢先生!”
  本来花光了经费,想着就是出了点成果,也好跟山长有个交代。万万没想到山长居然不按套路出牌,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这机子思路是对的,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琢磨,如何扔到工坊里造出来,如何把效率再提上去,如何把它体积再缩减一点,如何把它玩出来花来。”
  听到张德这么说,有人激动地说道:“先生,眼下想的,就是如何缩小体积,然后装在船上。旧年那装在船厂的机子,当真就是个废物。去年做的这个,我很看好!”
  “老夫也很看好,诸君自当勉力就是。”
  “定不负山长所期!”
  经费花完没有被责骂不说,还增加了一倍经费,这让技术狗们很是兴奋。看到这台三胀机被攒出来,老张也挺高兴的,至少将来吐槽南人操船,不能说操了,得说开船。
  至于小火车呜呜呜,能上船还怕不能开车么?
  抵达武汉,略作休整,老张没有跟观察使府的幕僚们聚餐,而是带着人,先去了汉阳钢铁厂。
第三十章
“作死”的未来
  大规模制备生铁的条件已经成熟,但是想要大规模生产粗钢,依然需要大量的实验摸索。
  贞观朝的现实条件,不得不考虑燃煤的采挖效率,至于炼钢脱硫脱磷反而是次要考虑的。汉阳钢铁厂的平炉已经能够出钢,生铁要求相较另外实验用的转炉要低,但对燃煤需求量要高。
  加上永兴煤矿含硫相对较高,炼钢出水时候的场面,俨然就是哪路妖王点了唐僧套餐的架势。
  仅针对武汉的情况来看,转炉反而要节省一些材料。说到底,这个时代对钢材要求的下限极低,同时废钢量还不高,短期内转炉在一定条件下,依然是有自己的优势,至于将来吹氧条件成熟,转炉大法好什么的,那都是老张活着看不到的事情。
  贝瑟曼转炉和马丁炉一起上,两条腿走路,成本的确高昂,但是不同地区进行自我调剂自我筛选,本就没必要张德去作判断。
  不同地区各自的成本会给出答案,不同地区的市场会给出答案。
  但不管怎么说,汉阳钢铁厂第一次大规模出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野蛮一点来讲,从这一刻起,武汉在小火车“污污污”的道路上,基石总算是严严实实。
  接下来的事业,都是在这个基石上面,或是绣花,或是吟诗作赋。
  “你们那个三胀机,是三方合作吧?”
  看到了试验区的转炉溅射火焰,并不算大的龙门吊,通过绞盘操作,缓缓地移动。钢水颜色红黄发白,通过锁链拖拽,钢水进入模范,然后冷却成型。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深吸一口,大脑接受的神经信号,让张德闭上眼睛回忆起来。
  熟悉的味道……真他妈难闻!
  “内厂、汉阳厂还有学校一起攒的。”
  “好。”
  老张点点头,对此非常满意。
  未来的五到十年,技术上的升级将不会再是“质变”,而且疯狂地堆量。而这个量,此时此刻,在武汉“体制”中的英杰,都是有着清晰的预估。这个估值……没有上限!
  到了这个地步,原本不情愿掏哪怕一个铜板给底层做“福利”的奸商,也会掏一点钱出来。而这个举动,并非是畏惧泥腿子们的暴力,仅仅是因为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8/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