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10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7/1398

  “原来如此!”
  一拍手,吴虎顿时大喜,心中暗道:如此说来,倒是后头无甚大事了。
  “那之后的要紧处,便不在洪灾上,而是灾后管理?”
  “正是!”
  档头连连点头,一看吴虎头脑清醒条理明确,便知道此人即便不是精于治理,最少也是见识过洪灾过后官方如何处理的。
  西域别的都不缺,就缺有过实务经验的官吏。但一般来说,精悍小吏基本没可能从本地培养,都要从中原借调。至于官员,那就是太复杂了。
  连都督府都督乔师望都是划水为主,还能指望多少正经官员?
  这其中固然有更加复杂的缘由,但不是华润号所要关心的。
  “那这样,附近州县只要没遭灾的,就烦劳借调几个医师。我知道华润号自己就有护士,还望施以援手。”
  “大使放心就是,程将军早有吩咐,但听差遣。”
  碛西州的几个档头都熬够了资历,这一次跟着吴虎来抗洪救灾,也是为了“镀金”。拿到朝廷褒奖之后,混一个官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流外官他们瞧不上,但入流的九品官,那就很好了。
  如果继续在华润号里打磨日子,早晚也能进体制,扬子江两岸州县,不敢说随便挑,但这年头最缺的就是华润号档头一样的人物从旁帮助州刺史和县令。国朝越来越看重官吏在本地经济上的建树,指标这种东西,读圣贤书的能看出来,但如何完成指标,没有经历过实务的读书人,就有些抓耳挠腮,便需要这等人物来襄助。
  正所谓……多难兴邦嘛。
  图伦碛多地洪灾的当口,敦煌宫把消息传回京城之后,京城也是有些紧张,倒不是说担心死多少人然后闹出多大的乱子来。就西域那点人口,由得他们造反也就那样。洛阳方面担心的,是河中乱套。
  整个西域,现如今等于说是河中地区的大本营,是总后勤。这西域出了问题,河中前线就算不乱套,万一将帅为了维持士气纵兵大略,戕害河中亲善部民事小,把将帅的野心勾出来,那就事大。
  原本以为署理朝政跟做生意差不多的长孙皇后这一回也算是紧张了起来,她差点以为是不是老天爷看她不顺眼,要她下台,这才让她刚“垂帘”就被“锤脸”。
  好在有老公“垂怜”,她照样“垂帘”,且好消息传来,西域还是有能人的。虽说洪灾死了人,但抗洪救灾搞的有模有样,问题已经不大。
  就是能人有点让人恶心,前期工作主要就是“发粪涂墙”,长孙皇后知道牛粪可以生火,因为她少女时代经历过。可她不知道牛粪居然还能是建筑材料……
  脑洞大开的长孙皇后还想着调一批水泥进图伦碛,要不是马周阻止,大概也拎不清这其中的成本多么高昂。
  “阿郎,这是又有来信?”
  “碛西碛南发了大水,淹了好些地方,好在信号机还能传信,否则靠人马,还真是不容易。”
  隆庆宫中,张德抖了抖信纸,然后对李丽质道,“明朝老夫就返转武汉,你还缺甚么人物,老夫帮你寻觅。”
  “予准备重开窑场,南山再开一个采石场一个砖窑厂。”
  “这都是用人极高的,劳力现在都缺,不过老夫帮你想办法就是。”
  李丽质并没有纠结自己开厂用人的问题,对她来说,她在这个世上,本就只需要提出要求,她不需要去琢磨如何做到,因为这是别人的事情。
  “对了阿郎,予听京城来的人说,这‘图伦碛’似是要更名。”
  “嗯?”
  张德愣了一下,这样的消息,一般不可能李丽质知道他不知道。如果他不知道,而李丽质知道,只能说明这是李丽质独有的渠道。
  “皇后告诉你的?”
  “嗯。”
  微微点头,李丽质看着张德,“想来是阿娘特意说的,莫不是说给阿郎听的?这图伦碛更名,有甚说道?”
  “大概是要裁撤督府,正式布置州县。也就是说,往后朝廷布置大政,西域也要比照中原。”
  这就是要直接统治,并且进一步加强联系和管理。
  换作以前,难度系数不小,但大概是因为信号机和大量道路、乌堡修建的缘故,让朝廷做出了这个决定。
  当然更大的可能,是长孙皇后需要“功绩”来点缀她的“垂帘”,在西域布政,的的确确算得上伟绩。放个千几百年,都算是可圈可点,不输“开疆拓土”。
  毕竟,开疆拓土只需要开打,打赢就算数。
  但直接统治,一般都要熬几代人,历经百几十年甚至几百年。
  “如此说来,往后西域跟诸部交易,不必再设立榷场专卖?”
  若有所思的李丽质眼睛一亮,“阿郎再予我一批水泥厂的工匠。”
第二十八章
边缘
  东宫、诸王府、诸公主府的特权大小是有所不同的,大体上东宫的特权是小一号的皇权。这就使得东宫理论上是有一定的“外交权力”,当然基本上这二十几年除了“太子糖”那一波发了家,后来的东宫榷场也就名义上是东宫的。
  所有的专卖,都被皇后捏在了手里,东宫幕僚只有干瞪眼的份。
  马周之所以直到现在还被东宫老铁认作“老领导”,就是因为当年马周一手操办之下,让东宫很是富着过日子过了两年。
  后来于志宁过来划水,比清水衙门都不如。
  只是比照诸王府、诸公主府,东宫特权依然是高高在上的。暖男太子咬咬牙在西域搞个榷场,就算是买卖羊毛,赚的也比诸王多得多。除非皇帝老子豁出去要靠赏赐来平衡,否则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西域改制的一个特点,自然就是当年的免税行情可能就要放弃,随之而来的,就是可以跟中原诸州县一样,哪怕是公主府亲王府,也有资格跑去搞点土特产。
  当然隆庆宫之主盯着土特产有点不上档次,隆庆坊被她折腾成私产,眼界早就提高,赚头不大的事业,她根本懒得搞。
  “阿郎多加保重。”
  灞桥送别,依稀还能听到当年“长亭外”,古道是没有古道的,只有水泥硬化路面,四轮马车跑的飞起。
  “又不远。”
  伸手摸了摸李丽质的脸颊,看着新来的宫婢抱着李雍,张德看了一眼,摸了一枚虎牙出来,轻轻地放在睡熟了的孩子头上。
  “记得早点派水泥厂的人过来。”
  李丽质又叮嘱了一声。
  “……”
  听到表妹的话,洪七差点闪了中年老腰。
  车厢内,抱着琵琶的李葭哭的眼泪婆娑,她跟自己老子告别之后,整个人都快抑郁了。好在老董事长看得开,嘱咐李葭自己多保重之后,就开始赶人。
  心态放宽的李渊收了张德四十万贯财货,算是彻底把李葭卖给了张德。至于李葭母族那边,消息依然是密不透风,不过老董事长牵线搭桥,除李葭生母亲族之外,窦氏也跟着捞点外快,至于李葭起个什么作用,两家倒是无所谓的态度。
  “哭甚?老夫还没哭呢。”
  黑着脸的张德在车厢内瞪了一眼李葭,见张德心情不好,李葭小心地擦拭了一下眼泪,半忧半嗔道:“姐夫怎地这般无情,我同阿耶分别,将来再见,都不知是个甚么境况!”
  “你阿姊在江阴守活寡恁多年,你看她如何了?哭爹喊娘要是有用,还需要活得这般艰辛?”
  一旁李月跟个鹌鹑似的,埋头不说话,用一本书挡着脸。
  “书都拿倒了,你看个甚?!”
  “哦。”
  李月飞快地把书转了过来,然后偷偷地探出眼睛看着张德,“这就真是回武汉了么?”
  “你要是想去京城,我没意见。”
  “不去!”
  洛阳那地界,做几年“才女”已经够够的了,这要是再回去,不是自找苦吃?皇帝老子巴不得多来几个闺女用用,这时候的李董,都把宗室女子琢磨了一个遍,想着如何封号公主好卖钱。
  边缘化的公主,大抵上日子都不好过。想要跟嫡出公主那样资源庞大,除非母族实力硬扎,否则日子未必有普通宗女来得日子好过。
  寻常宗女,只要父辈功劳到位,联姻一般都不会差,大多都是地方实权人家。将来封君封夫人,不敢说铁板钉钉,但是概率极大。而哪怕不能封君封夫人,因为出身高贵,子孙往往都是嫡出,只要有一男半女成材,大多在各自夫家能有极大的话语权。
  而边缘化的公主,尤其是像李月这种一时半会儿被亲爹想起来都够呛的“废物”,除了联姻,别无它用。
  甚至有些时候,因为母族不济,往往也就是加强皇族自身,兴许联姻的对象,就是太后或者皇后背后的家族。
  让李月重新来过一回公主人生,大约当初李葭撞破张德和李芷儿奸情的时候,她还是会跟着十四姑姑一起去“要挟”张德和十二姑姑,也还是会厚着脸皮拉扯张德,至于滚床单,不过是细枝末节。
  “来长安,怎地也不去见见母族亲眷?”
  李月母族实力不强,北朝时就被削弱,属于关陇军头,从属于窦氏。这也是为什么李葭和她走得近,两人都是差不多,家族窦氏依附在窦氏身上。
  “他们寻我,也多是问一些门路,我哪里懂那些个弯弯绕绕。”
  有些委屈的李月缩在那里,她是最怕接触这些事情的,麻烦不说,根本不知道怎么帮忙。
  又不敢直接找张德,怕被人撞破她和张德私通,奸情一旦爆发,像她这种手上既没有资源,又没有依靠的,身败名裂都是好的,被皇帝赐一条白绫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才女”这种名头好用,那也只是对张德来说好用。于长孙皇后而言,干掉几个“才女”算个屁的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7/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