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10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9/1398

  “福利”的形式,毫无疑问,将会和“多子多福”挂钩。此时,即便张德于心不忍想要略作阻挡,也不过是让自己变成那个螳臂当车的螳螂。
  精英们的手法粗暴且高效,至于底层会被何种“道德”包装起来裹挟,这也不是张德可以猜测的。
  唐朝人为了挖掘利润掠夺利益,开的脑洞出乎想象。
  “现在紧缺的,一是煤,二是铁矿。”
  放眼整个贞观朝,大概也就只有汉阳钢铁厂的车间主任能够有资格说出这样的话。
  似石城钢铁厂,根本不用担心缺煤少铁。技术条件决定了消耗的速度没那么夸张。
  “所以采矿的设备、手段,还要再提高,运力同样要提高。矿山出来的板轨,可以改成承载能力更大的。要是将来有条件把三胀机做成牵引动力源,这马拉人拽的气力,就能省下不少。”
  “是。”
  一众技术狗都是连连点头,发展的路线是早就规划好的。在他们青少年时代,就开过脑洞,想过把斯特林发动机做成“通用”发动机,飞天遁地无所不能。
  实际上临漳山的实验室,名字就叫“通用”。这次攒出来的三胀机,名头就是“通用动力”,这帮技术狗的野心,一眼可知。
  在技术上的脑洞,内厂同样不缺少,这也是为什么临漳山的“教书匠”们会找上内厂一起干。汊川县有一个毗邻汉水的车床工坊,期间安装了一台永兴象机升级版,内厂有个牲口开了一个小小的脑洞。
  它以永兴象机为动力源,配合水力车床,然后通过传动装置,在终端安装铣刀。这是相当复杂的一套设备,玩具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是,这的的确确就是一套外旋风铣床。
  尽管它谈不上什么精度,也只能加工木棍,但一根木棍在经过脑洞的冲洗之后,它就成了一根木质的蜗杆。
  经过修型打磨,再通过脱蜡,形成模范,翻砂之后,又用球墨铸铁造型。最后,一个贞观二十二年生产的球墨铸铁蜗杆,就诞生了。
  而内厂这个牲口之所以开了这么一串脑洞,仅仅是为了做一扇防盗门……
  幸亏张德发现的早,否则这个内厂牲口还打算用金属件放卡钳上试试。
  总算没有人死在这种脑洞上,事后老张三令五申按规章办事,并且以经费为要挟,这才打消了内厂牲口们的跃跃欲试。
  原本这样的脑洞,在老张非法穿越之前,都是车工们的把戏。手动车床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有的车工就会在拖板上加装动力头,得以改造成旋风铣。
  常年接触数控的车工,能够想到这样改造手动车床,这并不奇怪。但是,一个内厂的制图员,顶多就是个动手能力强的技工,却能够琢磨着利用蒸汽机和水力车床,还能想要一连串的后续加工,这就很了不得。
  这种人,老张是舍不得他死的。一如非法穿越之前,文科生老领导舍不得油腻工友死在事故中一样。
  不过,张德可以预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伴随着对材料和加工工艺的不断需求,高强度的实验和探索,注定就会有这样那样的牲口在此祭天。
  而不管是贝瑟曼转炉还是马丁炉,随之而来的,就是“化学”正式要从各类学科中挣扎出来。这一门学科的特殊之处,大概就是学生狗时代不经历一次爆炸,那都是不完美的求学经验。
  什么是化学?爆炸就是化学。
  一想到未来的五到十年,将会是大量“作死”小能手祭天的行情,老张一时间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担忧。
  有些无奈,但老张还是不得不尽力地培养“作死”小能手。
  那么首先就要响应国家号召,把小学教育抓起来!
第三十一章
不急和急
  大概是“师狗长技以制狗”的态度,在杜总统坟头蹦迪打的那几炮,着实吓退了不少耀武扬威唧唧喳喳的瘪三。京城的帝国精英,不管是心甘情愿还是硬着头皮,都同意来武汉“取精”。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大概是极好的。
  然而老张无所谓中央朝廷是看是学是问,武汉没诞生一样东西,其根底不在东西本身,而是前面漫长且枯燥乃至让人抓狂的铺垫。
  正常来说,应该是先有化学后有天,物理数学更在前。大抵上真正的“化学”,是要诞生在量产钢铁之前的。
  不过因为某条工科狗的乱入,贞观朝的“化学”,不出意外就指望马丁炉怀孕的这一胎。
  朝廷就算拿了马丁炉过去,生下来的崽,大概也跟武汉王先生长得像……
  归根究底,在武汉的技术狗,已经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定量分析”。能够有意识且自然而然地运用“定量”,那么后续的探究,必然会针对物质玩个电疗。有事儿没事儿加个压加个热,加压加热没用,那就继续加压加热,总归会搞出点东西来。
  然后化学狗们鼻子嗅了一下:卧槽,原来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百分之二十一?
  如果加压加热没有卵用,那就搞点水,变成溶液,有条件就电一下,电不了就加热……还是没啥效果,就看看熔融状态会有啥变化,没变化……有条件就电一下,电不了就加热……
  化学狗们的鼻子,会越来越灵敏,偶尔会恍然大悟,原来小时候闻过的那坨屎,气味是氨水的味道?太可怕了!
  它们会区分单质,会发现各种从未见过的金属,可能是瞎鸡巴搅合溶液的时候,铜棒上附着的东西;也可能熔融的化合物被电了之后,阴极或者阳极出现了奇怪的东西,抬腿射一泡尿……嘿,这玩意儿还能发光发热嘿!
  过了几年,黑着脸的中学生就会盯着一张表格开始背:氢氦锂铍硼……
  然后化学狗们并不满足发现某种金属,他们会想着,老子修炼“大切割术”也不是白练的,这世上物质的构成,到底是几个意思?
  我寻思着,得有个东西叫原子。
  我觉着吧,得有个东西叫分子。
  当然可能原子分子会对化学狗说:搞研究不要这么随便,我不要面子的吗?
  为了给原子分子电子质子中子一个面子,很大概率老张可能就会随手扔一本《化学》出去,灭了那帮化学狗想要逆天的心思。
  能把化学狗培养出来就已经很好了,至于培养贞观朝的门捷列夫,老张没那闲工夫。他能等,小霸王学习机也不能等啊。
  野生的狗崽需要培养,至于亲生的狗崽……老张从长安返回武汉,连家门也没进,到汉阳就奔钢铁厂和临漳山去了。
  他知道张沧跟坦叔来了武汉,不过也没心思去巩固一下父子亲情之类,有坦叔照看,再加上张沧还有他那样一个妈,再差能差到哪里去。
  在钢厂考察有两天,大概是坦叔坐不住,就来钢厂寻他。
  “郎君,总要回转看看的吧。”
  尽管老态显露,坦叔的精气神,依然相当的硬朗。对于张氏怎么决定后人成长,坦叔不会过问。从张德的死鬼老爹开始,坦叔就是个相当靠谱的宗族“护法”。一般来说,主家交代吩咐了什么,他只是执行,但却不会带入自己的三观。
  这一点极为可贵,皇帝家里想要一个老老实实办事教导储君的老师傅,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是有甚事体?”
  “倒不是说有甚事体,只是好歹大郎来了武汉,也是郎君的儿子……”
  “他现在住哪里?”
  “……”
  好在坦叔沉得住气,他纵横江湖这么多年,头一次见过这样做老子的。儿子住哪里你心里就没点数?
  除了过年那段时间张沧是住在府内,其他时间,张沧都是住在别处,从府内借了不少书,然后就在江夏找了个僻静地方住了下来。
  好在张沔倒是跟他合得来,兄弟二人居然就在一块研读一些“杂书”。白天便在报馆杂志社之类做些杂务,也会编个故事,他们听来的故事比外间多得多,反而要比崔娘子的助手们厉害好用。
  不过张沧到底还是青少年,有灵醒的知道他是张德的儿子,便撺掇着各种应酬。只是出乎武汉本地老江湖的意料,张沧看似莽气十足,却受得住吹嘘奉承。任你怎么拍马屁,大大方方地受了,却不当真。
  而张沔也是不同凡响,年纪更小,反手还能送长者一个香屁,等人回过味来的时候,才觉得这张二郎也是有些斤两的。
  “郎君,将来大郎二郎三郎……总要有所安排吧。”
  坦叔并没有说偏帮谁,但他是有些急的。毕竟,他已经这个岁数,哪怕身体再好,也熬不过老天爷,什么时候去九泉找麦铁杖,兴趣就是随时随刻的事情。但张德这种对子嗣的态度,坦叔自认就算死,也不会闭眼。
  “亲叔啊,我又没有皇位要传下去,急个什么呢。”
  “话不是这样讲的!”
  有些急了的坦叔竟是难得失态,“郎君虽说在本宗定了大郎是嫡子,可这不是一笔一划的事情。此次来武汉,是大郎心血来潮,老夫便陪他走一遭,也没甚么。原本老夫的心思,也是要看看,这楚才会不会有什么独到的地方。”
  “噢?老叔看出什么来了?”
  “门道很深啊。”
  坦叔看着张德,“楚地的这些大才,一个个大概是看懂了郎君的思量,这筹码,全押在了大郎二郎他们身上。赌的,便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之后的富贵。”
  也只有自己人,才能讲的这么透彻。张德并非不知道,甚至这几年遭遇的刺杀,搞不好就是一个阵营的老江湖干的。但即便知道,张德也没打算在这个时候去纠正什么。
  亲近的人中,狗窝中的那些个女郎,心思大概比李董的后宫还要复杂。至少,李董的后宫中,皇位是钦定长孙皇后生的。
  但张德这里,都是野合而生的“奸生子”,你说嫡子就嫡子?这些个女郎就算自己没想法好了,她们的母族她们的兄弟,怎么可能眼睁睁地看着?
  偌大的事业,连“九鼎”都能借给房相公去进献给皇帝,杜相公坟头几声炮响,轰的人心头敞亮。
  谁都想要泼天的富贵,这是人之常情。
  “郎君啊,老夫还能活几年呢?已经看着郎君从襁褓中长到而立之年,难道老夫还能看着大郎二郎,也长到而立之年?”
  坦叔很急,就这么盯着张德。
  然而老张沉默许久,也只是叹了口气,再无其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9/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