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3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8/515

  “平安郎?他怎么会知道这件事?”李休听到七娘竟然是听自己的大儿子说的,当下也不由得瞪大眼睛道,相比调皮捣蛋的晋儿,平安郎简直就是个模范儿子,平时不但读书用功,而且为人也十分稳重,从来不会无缘无故的惹事,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交际反而不如晋儿,因此若是晋儿从别处打听到这件事倒也不奇怪,但偏偏七娘却是从平安郎那里听说的,这可就有些奇怪了。
  “皇后不是生病了吗,丽质为了照顾母亲,也好多天没有来了,平安郎和丽质的感情最好,所以今天就进宫去探望她,当时丽质也很高兴,两人本来还想去东宫探望承乾,却没想到根本进不去,直到后来打听了一下才知道承乾在宫中发脾气,谁也不肯见。”七娘当下将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
  “这件事平安郎除了告诉你外,有没有告诉其它人?”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苦笑一声,随后就追问道,难怪平安郎会知道,原来他今天竟然进宫去探望丽质了,有丽质带路,东宫中发生的事自然瞒不过他们。
  “没有,平安郎下午回来后,我就发现他的脸色不对,于是就问了一下,这才知道承乾那边的事,我也知道这件事非同寻常,所以就让平安郎保密,连衣娘嫂子都不知道这件事。”七娘当即开口道。
  “只有你们两个知道就好。”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长出了口气,幸好七娘知道轻重,否则万一这件事流传出去,对于李承乾和长孙无忌的声望都会有些损伤。
  “大哥你现在可以说承乾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吧?”七娘这时再次追问道,李承乾从小就跟着李休一起学习,七娘也一直拿他当做弟弟看待,之前李承乾的一些“异常”举动虽然让她感到不解,但这次李承乾受伤,七娘依然还是十分的关心,否则之前也不会和平阳公主一起去探望了。
  “这个……”李休这时也有些犹豫,既然答应了七娘,他自然也不会食言,只不过他现在考虑的是不是要告诉平阳公主?毕竟连七娘都知道了,自己也没理由再瞒着她了,否则日后让平阳公主知道,肯定也会怪自己。
第915章
回避问题
  第二天上午,李休如约在理财监中等着长孙无忌,他们昨天已经约好了,今天要去探望李承乾,不过他现在却是满脸愁容坐在那里想着心事。
  昨天七娘逼问李承乾的事,李休最后终于还是告诉了她,而且既然七娘知道了,也没有理由再瞒着平阳公主,因此索性就一块坦白了,结果平阳公主知道自己的亲侄子竟然变成一个残疾人,这让她哭了好长时间,今天更是坚持要来探望,当然李休和长孙无忌约好了,所以自然不能陪她,估计她会和七娘在下午去探望。
  “怎么了,驸马的脸色为何如此难看?”长孙无忌准时来到理财监,刚一见到李休就立刻惊讶的开口问道,毕竟李休心中的烦恼可都写在脸上呢。
  “没什么,只不过无忌兄你昨天去东宫吃了闭门羹的事,却刚好被我的长子得知,他本来是进宫探望丽质的,顺道又去探望承乾,却和无忌兄你一样吃了闭门羹,结果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家里,我看事情瞒不住了,索性就坦白了,结果公主下午也要去东宫探望。”李休这时双手一摊道。
  “这……”长孙无忌听到这里也不由得一阵苦笑,连李休家里都已经知道李承乾残疾的事了,恐怕这件事也瞒不了多久了,毕竟李承乾日后也不可能不见人,只要他出面,脚疾的事肯定会传出去。
  时间已经不早了,当下李休与长孙无忌出了理财监,也没有坐马车,而是缓步而行前往东宫,不过在路上时,长孙无忌却是有些忧心忡忡的向李休道:“驸马,太子残疾的事已经无可挽回,不过你觉得这件事会对朝廷造成多大的影响?”
  “无忌兄怎么会这么问?”李休听到对方的话却是有些警觉的看了他一眼,随后神情淡然的反问道,因为他也不知道长孙无忌问这个问题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或者说他是想问对朝廷的影响大,还是对李承乾个人的影响大?
  长孙无忌似乎并没有察觉李休的警惕,当下再次叹了口气道:“太子年纪渐长,却也变得越来越任性,这次受伤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现在他的脚又残疾了,我也有些担心朝中有什么非议啊!”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李休也终于明白他想要问的其实是对李承乾个人的影响,换句话说,作为最支持李承乾的大臣,长孙无忌这时已经在算计着这件事对自己的得失影响,甚至他可能对李承乾的信心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足了。
  “人不轻狂枉少年,太子也正处于这个时期,偶尔任性一些也可以理解,只不过他这次为自己的任性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过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太子经历了这次打击下,能够恢复本心、励精图治的话,这反而对他是件好事!”李休却是避重就轻的道,他知道长孙无忌想和自己谈什么,只不过他却不愿意聊这个话题。
  不过李休不愿意聊,长孙无忌却并不打算轻易的放弃,只见他这时再次叹了口气道:“太子若是能够励精图治自然是最好,可是我却担心他受不了别人异样的目光,特别是他贵为太子,却不能像普通人那样行走,我……”
  “无忌兄说这些还是有些太早了,咱们还是要相信太子的能力!”没等长孙无忌把话说完,就被李休给打断了,随后只见他一指前面再次道,“东宫已经到了,咱们还是先探望一下太子再说,我估计这次太子应该会见咱们的!”
  看到李休不愿意谈这个问题,长孙无忌也有些失望,不过随即他就有些严肃的再次道:“李兄,我知道你不愿意谈这个问题,可是有些问题就算你当做看不到,也并不意味着这些问题不存在!”
  “人各有命,各安天意,我们谁也无法预料到日后会发生什么事,所以对于太子的事,我觉得还是走一步看一步,也许日后会有一些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情况呢?”看到长孙无忌咄咄逼人的态度,李休却是长叹一声道,也许他在理智方面的确不如长孙无忌,但是他真不愿意在这种时候讨论李承乾日后的事。
  看到李休依然不愿意讨论,长孙无忌也同样是叹了口气,随后就摆了摆手道:“罢了罢了,李兄既然不愿意谈这件事,那我就不说了!”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李休也不由得松了口气,不过长孙无忌前面的那句话却十分正确,李休不愿意谈这件事,并不意味着这件事带来的问题不存在,事实上李休比任何人都清楚残疾对李承乾的影响,只不过对于这件事,他也是束手无策,毕竟最关键的还是看李承乾自己,如果他自己不能振作起来,那么别说李休了,连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帮不了他。
  相比昨天,今天东宫里的气氛轻松多了,毕竟昨天晚上李世民已经来探望过李承乾,据长孙无忌打听到的消息,昨天李世民在东宫呆到半夜,等到最后他离开时,李承乾也哭了许久,今天早上李承乾就平静多了,不但按时吃药,而且对内侍宫女的态度也好多了,不像之前那样非打即骂。
  当下李休与长孙无忌来到李承乾居住的寝宫,然后让人进去通报,结果不一会的功夫,就得到了李承乾的召见,事实上以他们两人的身份,若是放在以前,李承乾肯定会亲自出来相迎,不过现在李承乾根本无法走路,所以在礼节上也就无法苛求了。
  进到李承乾的寝宫之后,李休依然像上次那样闻到一股熟悉的药味,不过相比之前,现在的药味已经淡多了,而当他们两人进到里面时,一眼就看到李承乾正躺在床上,脚边还有一个御医正在为他换药,他腿上的碎骨已经尽量的接回去了,外面也涂上了正骨的药膏,只不过想要完全长好却是不可能了。
第916章
探望李承乾
  “先生、舅舅,你们来了!”李承乾看到李休和长孙无忌时,脸上却不由得露出几分尴尬的神色,特别是看到长孙无忌时,脸色更是变得有些不自然,估计是想到了昨天把长孙无忌拒之门外的事了。
  “咳,承乾你感觉如何?”长孙无忌不愧是宰相,度量绝非常人可比,只见他这时干咳一声主动上前问道,看起来丝毫没有把昨天的事放在心上。
  “多谢舅舅关心,我……我昨天……”李承乾这时似乎想要解释什么,但一时间却有些吞吞吐吐的。
  “太子不必解释,臣可以理解您昨天的心情,所以臣也从来没有怪过太子!”长孙无忌这时却是十分恭敬的开口道。
  看到长孙无忌并没有怪罪自己,李承乾却是露出更加尴尬的表情,李休这时也急忙打圆场道:“你们甥舅之间哪有什么仇怨,承乾你也不要放在心上,你舅舅昨天还去我那里,约我今天一起来劝说你想开一些,不过现在看你的样子,似乎已经用不着我们了。”
  “是啊,我也有些惊讶太子你的变化,看来还是陛下厉害啊!”长孙无忌这时也笑着开口道,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李休的错觉,他总感觉长孙无忌这时的笑容很假。
  听到李休和长孙无忌提到自己的伤势,李承乾脸上的表情再次一黯,随后就强笑道:“昨天父皇来这里痛骂了我一顿,现在我也已经想通了,这条伤腿可能治不好了,但我却不能一直颓废下去,毕竟我是大唐的太子,如果我倒在这点小小的打击下,岂不是会让许多人失望吗?”
  “好!这才是我大唐太子该有的胸襟!”长孙无忌听到李承乾话也不由得击节赞叹道,似乎对李承乾的志气十分的欣慰。
  “承乾你能这样想最好,这段时间我和孙首长仔细的研究了一下,虽然你的脚骨碎了,几乎不可能完全复原,不过若是进行一些特殊的锻炼的话,也许日后可以让你走路时不显露出异样。”李休这时也颇为欣慰的道。
  李承乾的骨头是不可能复原了,不过李休记得后世对于这些因为腿部受伤导致行走异常的人,医院好像可以进行一些针对性的物理治疗,再配合一些锻炼,可以让这些人在走路时与常人无异,当然这只是针对一部分恢复的比较好,伤势也比较轻的病人,至于李承乾能不能恢复到这种程度,李休也没有任何把握。
  “有劳先生费心了,不过我也想通了,这条腿能治好最好,治不好也是上天对我的考验,所以一切尽人事听天命吧!”李承乾这时却是叹了口气,然后做出一副洒脱的表情道,其实他也很希望自己的腿能恢复如常,只不过他也听出来李休并没有把握,所以他也不敢有太大的希望,免得日后再失望。
  “这也是驸马的一片好心,承乾你最好还是试一试,哪怕治不好,日后行走也方便一些,当然这次你也要吸取教训,日后万不可太过任性了!”长孙无忌前面还在劝,后面却又禁不住批评起李承乾来。
  “舅舅训斥的是,昨天父皇也是如此骂我,而且连母后也因为我而生了病,可是我还只顾着自己发脾气,实在是太不应该了,也幸亏昨天父皇骂醒了我,日后绝对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对于长孙无忌的批评,李承乾却是十分谦逊的道,似乎是真的已经想明白了。
  看到李承乾这样的表现,李休也不由得感到十分欣慰,本来他还担心李承乾会因此而颓废下去,却没想到经过这场大难后,他却像是被打醒了似的,连因为选妃而生出的怨气都消失不见了,似乎再次变成了选妃前的那个李承乾,这下他也不用担心平阳公主她们下午来了,估计她们看到这样的李承乾,也会放下心中的担忧。
  李休和长孙无忌在东宫陪着李承乾呆了将近一个时辰,直到快中午这才离开,毕竟李承乾的伤还没有好,平时也需要多休息,本来李承乾还要留他们吃饭,不过却被他们拒绝了,毕竟李承乾连起身都做不到,光他们两人也没什么好吃的。
  随着洛阳那边银行的成立,长安与洛阳之间的物流系统也建立起来了,那些被李世民调拨过来的禁军也很快转变了角色,之前发出去的第一批货物已经送到了洛阳,而洛阳那边也准备好了货物,估计再过两天就会运回长安,这么一来一回,两地银行之间的交流也能畅通了。
  两地银行的交流打通了,接下来就是好好经营长安与洛阳两地的银行,这两座银行算是李休设立的试点,可以让理财监从中总结经验,为日后打造银行系统打下基础,至于其它城市的银行,倒是不急着建立,所以现在李休倒是再次清闲下来。
  说起银行,就不得不提到理财监下属另一个重要的业务,那就是刘仁轨主持的铸钱局,本来各地的铸钱局牵扯极深,地方上与铸钱局都有一些利益上的来往,所以撤消或合并铸钱局的阻力很大,能力差一点的官员根本玩不转。
  不过刘仁轨的手腕强硬,而且背后又有李休这个大靠山,所以他这段时间也是战果累累,已经将长安、洛阳、太原等一些重要大城的铸钱局整合完毕,这些都是大唐最繁华的地方,铸钱局也最多,阻力也最大,不过这块硬骨头已经被他啃下来了,接下来就是河北、西北一带的铸钱局,这些地方人口较稀少,铸钱局也不多,相比之前要轻松多了,而等到整合完这些地方后,就要对南方一带下手了。
  也正是有许敬宗了刘仁轨这样的得力助手,才让李休少了许多的麻烦,等到下午的时候,李休将手中的公务处理完,这才站起来伸了个懒腰,然后收拾东西准备回去,反正事情都忙完了,他再呆着也是浪费时间。
  当下李休坐上马车离开理财监,不过想到时间还早,平阳公主和七娘又去探望李承乾了,所以李休就转道去了西市,打算给家里的妻子儿女们买点东西。
  这几年大唐外无征战,内部也没有什么大的天灾,结果自然是国富民强,特别是高产作物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后,整个大唐都像是一下子焕发出无尽的活力,西市这边也更加的繁华了,甚至现在西市已经容不下这么多的商业活动,开始向周边的几个坊蔓延,估计再过几年,西市周围的几个坊也都会变成商业坊。
  刚一进西市,立刻就能看到高大的银行耸立在坊门边,银行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缺少客人,每天银行还没有开门时,门前就会排了一个长队,这种情况直到东市那边也开了座银行后,才稍稍有所缓解,虽然也需要排队,但至少不用像以前那样,每次办事都需要排上大半天的时间,一整天下来除了排队根本做不了其它的事情。
  不过李休预计在洛阳那边的银行资料送来后,两地的银行将会迎来另一个高峰,因为到时将实现异地存取,洛阳那边的商人想要来长安经商,只需要将钱存入洛阳的银行,日后就可以到长安这边取钱,这样一来将极大的方便商人群体,所以到时银行肯定有的忙了。
  马车过了银行,正式进入西市之中,只见街道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马车上、店铺里、街道两侧到处都堆满着从世界各地运送来的货物,甚至甚至还有一些骆驼夹杂在车流中,不用问也知道,这些肯定是从西域来的商人,别看他们的骆驼笨重,但一次却能运来不少的货物,而且大都十分的贵重,比如波斯的宝石,西域的香料等等。
  “长安的波斯人好像越来越多了。”李休看着窗外的人群,当下却不由得自语道,因为他发现窗外的胡人之中,波斯人就占了大半,而且整个胡人的数量也变得更多了。
  长安是座国际性大都市,胡人多也很正常,其中不但有褐发碧眼的西域人,黄睛卷发的草原胡人,甚至还有黑的像块焦炭的黑人,这些黑人主要是被波斯人带来的奴隶,而且大都是阉奴,长安人称之为昆仑奴,因为西亚那边一向有抓捕黑人做奴隶的传统,而且还像大牲口一样将黑人阉割掉,据说这样会让他们的性格更加温驯。
  这几年长安的波斯人增多已经引起了大唐朝廷的注意,以前可能还有人不明白,不过现在大部分人都知道,波斯那边都快被大食灭掉了,所以才导致许多波斯人逃亡到大唐,甚至连波斯王都逃过来,更别说这些普通的波斯商人了。
  这些能够到达大唐的波斯人还算比较幸运的,更多逃出波斯的人根本没能到达大唐就死在了路上,不过就算是这样,也没能吓倒逃亡的波斯人,毕竟与其只在波斯等死,还不如拼命的搏一搏。
  也就在李休坐着马车前行时,忽然只听前面传来一阵剧烈的争吵声,本来在西市这么乱的地方,发生争吵也很正常,不过李休却忽然让人停下马车,因为他感觉其中一方的声音十分的熟悉。
第917章
偶遇
  “凭什么把我定的位子让给别人,叫你们的掌柜的出来!”只听前面一家热闹非凡的酒楼大门处,一个声调略有些古怪的女声愤怒的道。
  “我们掌柜的不在,而且酒楼有酒楼的规矩,桌子该由哪位客人坐,自然有我们的道理,所以你这个胡女就不要在这里闹了!”只听另一个颇为冷漠的声音回道,结果他的话音刚落,立刻引起周围人的一阵起哄,毕竟看热闹是人的天性,而且又难道遇到一个胡女敢和大酒楼的伙计吵架,自然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李休听到前面熟悉的声音,当下也不由得跳下马车,侍卫分开人群他迈步而进,果然看到米西亚像是个愤怒的小公鸡似的双手叉腰站在门,指着堵着门前的伙计怒斥,而在她的身后,则是她的弟弟波斯王伊嗣俟,另外他们身后还跟着几个波斯侍卫,这时也同样是一脸的愤怒,但这里毕竟不是波斯,所以他们也不敢轻易闹事。
  既然是熟人,而且又被他遇上了,所以李休自然也不能不管,当下也微笑着走上前问道:“怎么了,米西亚你为何生这么大的气?”
  “国公殿下您来的太好了,您快帮我评评理,明明我昨天就订好了酒楼的位子,可是他们今天却把位子让给了别人,而且还堵在门口不让我们进,简直就是看不起我们!”米西亚看到李休也是眼圈一红,随后就开口告状道。
  酒楼的伙计看到李休也是一愣,虽然他不认得李休,但是常年在酒楼干活,自然养出一双利眼,从李休的气度和衣着上,他就能猜到对方肯定是个大人物,更何况这个胡女还称对方为国公,更是吓的他差点跪下,别说他一个小伙计了,连酒楼背后的大东主都惹不起对方,因此他这时也急忙陪笑道:“这位贵人不要误会,我没说不让这位小娘子进来,只是……”
  “二楼一个雅坐!”没等伙计解释完,李休就打断他道,说完也没再理他,直接招呼米西亚姐弟二人进去,伙计自然不敢拦着,反而还十分殷勤的在前面招呼,周围的人看到热闹没了,当下也都纷纷的散去。
  等到坐下后,只见米西亚依然怒气未消的道:“国公殿下,你们大唐哪都好,就是唐人都太傲慢了,特别是对我们波斯人更是一脸的瞧不起,连我花钱来酒楼吃饭都要受这样的气!”
  其实根本不用米西亚解释,李休也知道是怎么回事,毕竟长安城汉人歧视胡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甚至这都已经成为一种风气了,当然汉人也有这样的底气,毕竟大唐国力强盛,周围的国家几乎都被打服了,而胡人也不敢在大唐境内闹事,毕竟这个时代的官府可没有什么优待客人的习惯,一般遇到胡汉相争,肯定会偏向于汉人。
  社会风气再加上官府的偏向,这也导致了胡人被歧视的事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穷的要命的泼皮无赖,就喜欢敲诈一些胡人,顺便在胡人身上找一点优越感,这也导致长安城中胡人被歧视欺负的事时有发生,比如米西亚这次,明明是她先订了位子,但伙计却把位子给了其它客人,明显就是欺负她是个胡人,而且还是个胡女,在长安这地界,胡女干的最多的就是当街卖酒,甚至私下里还会卖肉,地位自然更是低下。
  “呵呵,势力小人哪里都有,而且大唐这些年对外作战屡战屡胜,更是助长了百姓们的傲气,其实你们还好,若是遇到突厥人,恐怕很多店都不愿意做他们的生意,哪怕现在突厥灭了,大部分突厥人都去了南方开荒,但少量呆在长安的突厥人依然受人白眼!”李休这时笑着接口道,社会风气如此,也不是他一个人就能改变的。
  “其实这也是我最羡慕大唐的一点,你们大唐的军队实在太强大了,连之前比大唐还要强大的突厥都被你们灭了,若是我们波斯有这样的军队,也就不会被大食人杀到泰西封了。”正在这时,只见一直没有开口的伊嗣俟忽然说道,一段时间不见,他的汉语已经标准多了。
  听到伊嗣俟的话,旁边的米西亚也不由得神情一黯,现在他们姐弟二人身处异国,虽然大唐对他们颇为礼遇,不但给他们安排了住处,吃穿用度也都由大唐负责,可是大唐再好,这里也不是波斯,特别是想到波斯现在面对强敌,也不知道能不能扛过这次大祸?
  “大唐的军队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强的,当初突厥强大时,甚至一直打到长安城外的渭水河畔,这种情形倒是和你们现在波斯面对大食时差不多,但我们大唐却在最后以少胜多,一举打败了强大的突厥人,导致他们数年不敢来犯,而我们大唐也趁着这段时间积蓄力量,最后终于一举灭掉了突厥。”李休这时微笑着讲道,如果不是他的穿越,李安娜恐怕就只能像原来历史上那样向颉利低头,送上金银财宝以保平安了。
  “能够以弱胜强,这也是大唐最为强大的地方,特别是拥有许多优秀的统帅,比如皇帝陛下以及一些有名的将军,如果可能的话,我真的希望可以向大唐学习兵法,日后若是有机会回到波斯,我也一定要训练出一支强大的军队,这样才能保卫自己的国家!”伊嗣俟这时再次开口道,说到最后时,他的眼睛中也透着一股子坚毅之色,在波斯做傀儡的日子,让他深刻的明白了军队才是皇权的根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8/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