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3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7/515


第912章
瘸太子
  当着李世民的面,李休不太方便询问关于李承乾的腿伤,毕竟相比之下,胸腹上的伤才是最致命的,不过李休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李承乾腿上的伤,现在李承乾的伤势有所好转,更让他有些等不及,所以这才跟着孙思邈出来询问。
  “驸马怎么想起问起太子的腿伤了?”孙思邈听到李休的问话也同样是一愣,毕竟在他看来,李承乾的腿伤虽然严重,但并不算是致命伤,哪怕是他这个大夫,这段时间也主要将精力放在李承乾有胸腹伤上。
  “这个……没什么,我只是看到太子的腿被包扎的很严,又担心陛下难过,所以也没问他,这才打算向你打听一下!”李休犹豫了一下立刻找了个借口道。
  对于李休的解释,孙思邈倒是没怎么怀疑,当下只见沉思了片刻这才再次开口道:“太子这次受伤太过严重,除了致命的胸腹伤外,最严重的就是右腿上的骨折伤,而且刚好伤到脚腕,驸马你也知道那里的骨头最多,马踏之下将许多骨头都给踩碎了,哪怕是最好的正骨大夫,也不可能将这些碎骨一一复位!”
  “道长你的意思是说,太子的脚……”李休本身也懂得医术,这时自然听出了孙思邈话中的意思,只是说到一半时,却无论如何也说不下去,因为这对于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来说,简直太过残酷了。
  “唉,驸马你猜的不错,就算这次太子大难不死,可是日后恐怕也要患上脚疾了!”只见长孙无忌这时再次叹了口气道,脚疾只是比较文雅的说法,一般人更喜欢称之为残疾,或者更直白的瘸子。
  “那……最好的情况能恢复到哪一步,能不能让他行走如常,表面上看不出来?”李休沉默了好一会儿,最后这才再交忐忑的问道,脚疾也是分很多情况的,有些恢复的好,只要走路慢一些,一般也不容易看出来,只是不能快走或跑步,但有些更严重的,恐怕就要借助拐杖甚至是轮椅了。
  “这个……”孙思邈听到李休的话却是再次苦笑一声,片刻之后这才摇了摇头的道,“想要恢复到行走如常恐怕不太可能,毕竟像太子这种情况,能够保证可以行走就已经十分不容易了,而且右腿肯定会受到影响,因此在行走的姿势上肯定会与常人不同。”
  看到孙思邈摇头,李休也不由得神情一黯,连孙思邈都说不可能,看来日后李承乾的行走受到影响是一定的了,也许相对于生命来说,腿瘸一点好像并没有什么,可是不要忘了,李承乾是大唐的太子,仪表也同样十分的重要,哪怕李世民不在意,但并不代表着别人不在意,也不代表着李承乾自己不在意。
  特别是李承乾才十五岁,正处于自尊心最强的年纪,若是瘸了一条腿,哪怕别人因为身份不敢瞧不起他,但背后也难免议论,而且李承乾自己也难免会疑神疑鬼,甚至会觉得全天下人都在看他的笑话,这将对他的心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另外李休还想到,大唐有一个很不好的风气,那就是喜欢以貌取人,虽然这是整个人类社会的通病,哪怕是后世也同样以貌取人,但是大唐却是唯一一个将以貌取人表面化的朝代,比如大唐官员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五官端正,不一定要长的帅,但绝对不能长的太丑,至于残疾人基本上不太可能做官,因为官员的相貌就是朝廷的颜面。
  可以说大唐朝廷上到皇帝下到文武官员,一个个几乎都是仪表堂堂,当然也有极个别长的丑的,比如有名的大书法家欧阳洵,此人就丑的奇特,据说在长孙皇后去世的葬礼上,许敬宗因为看到他的长相竟然忍不住大笑起来,结果还因此惹怒了李世民而遭到贬官,由此可知欧阳洵之丑,不过欧阳洵丑归丑,但却极有才能,而且人家又是李渊的好友之一,因此才能摆脱以貌取人的苛刻条件。
  连大唐的官员对仪表都有要求,更别说一国的太子了,甚至在历朝历代的皇家之中,残疾的皇子一般是没有可能成为太子的,而像李承乾这样成为太子又变成残疾,也绝对属于史上的第一例,这也肯定会让李承乾心中的压力更大。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的心头也倍感沉重,当下又询问了一下李承乾的伤势,孙思邈也一一做了回答,然后他这才告辞离开,李休也亲自送他出了大殿。说起来因为僧道录司的事,道教也有许多人恨他,不过孙思邈却不在此例,因为他常年在民间行医,亲眼看过许多教门败类欺压百姓的事,因此对于朝廷打击佛道两教也十分理解。
  送走了孙思邈后,李休再次迈着有些沉重的步子回到大殿,脑子中也满是李承乾腿疾的事,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历史上的李承乾也正是腿疾之后才性情大变,所以他上面的猜测也并非是空穴来风,可惜现在除了自己外,并没有其它人意识到这个问题。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休也一直陪着李世民守在李承乾身边,这样一来可以就近劝一下李世民,让他保重身体,长孙无忌也经常来,只不过现在政务压在他和房玄龄等人身上,所以他每次都只能呆一会就走。
  不过可喜的是,李承乾的身体的确在一点点的好转,清醒的次数也越来越多,而且慢慢的也认出了李世民和李休,这让所有人都是大喜过望,李世民也总算是松了口气,至少可以吃得下饭、睡的着觉了,长孙皇后那边听说这个消息后,更是拖着自己的病休来到东宫探望,结果母子二人也是抱头痛哭。
  李承乾的生命无忧,这也让所有人都是松了口气,李休也终于可以回家好好的休息了一下,不过他也仅仅休息了一天,第二天就又去了理财监处理公务,毕竟这段时间他不在,而且洛阳与长安两地的银行的物流系统也在打造之中,这些都需要他来处理。
  随着李承乾身体的恢复,李世民也终于开始处理政务了,对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都感动的差点哭了,毕竟李世民扔下政务不管,可把他们都坑惨了,比如房玄龄干脆把床铺都搬到尚书省去,吃住都在那里,至于杜如晦本来身体就不好,结果直接累病了,长孙无忌也同样不好受,整个人都瘦了两圈,两只熊猫眼也一直消不下去。
  李休也趁机将银行打造物流系统的事上奏给李世民,主要是银行需要一支保护物资运输的护卫力量,而且因为运输的大都是贵重物资,因此这支护卫必须忠诚可靠,一般的军队都不行,唯一可以达到这个要求的就只有禁军,所以必须要得到李世民的同意。
  对于银行的请求,李世民在经过慎重的考虑后,决定给银行派驻一支禁军,一方面保护各地银行的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银行运输物资,不过这支禁军虽然名义上归银行管辖,但实际还是属于北衙管辖,也就是直属李世民管理。
  李休对银行驻军的归属权并不在意,反正只要平时听自己的命令就行,等到驻军分配到银行后,他也立刻开始着手银行物流系统的打造,说起来银行运输的物资除了金银财宝与铜钱外,最重要的就是各种账目资料了,比如一个客户的开户信息,想要实现异地存取,客户的信息必须在各地银行间做到共享,而且还必须保证这些信息不能泄露出一丝,因此这些都需要严格的保密与运输制度。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李休也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对银行驻军的改造之中,这些禁军让他们打仗杀人倒是十分拿手,可是现在银行不需要他们去打仗杀人,而是要让他们做保安的工作,而且还是要求极高的保安,相当于后世的安保公司,这些就不是禁军将领可以解决的了,所以李休也必须亲自对他们进行改组训练。
  也幸亏李休在军中还有一些威望,毕竟再怎么说他也参加过灭突厥之战,战功也是实打实的,倒是可以压服禁军中的将士,因此对禁军的改组训练倒是十分的顺利,很快,第一批从长安银行发往洛阳银行的物资就出发了,其中最贵重的就是那些账目与客户资料。
  银行的事在稳步推进之中,李承乾那边的伤势也一天天的好转,只不过他并不知道自己的脚已经残疾的事,事实上这件事除了李世民与李休等少数几个人外,外界也并不知晓,甚至连李承乾自己都以为腿骨虽然折了,但日后还可以养好。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承乾也慢慢的感觉有些不对,毕竟脚长在他的身上,对于伤势的恢复也只有他最清楚,刚开始孙思邈他们还可以用天气渐冷,所以骨伤恢复的比较慢作为解释,可是李承乾对这个解释却越来越不相信,直到有一天他逼一个御医说出实情,这才知道自己即将变成一个瘸太子的事实。
第913章
被拒之门外的国舅
  “滚!呯!”随着一声怒吼,一个精美的花瓶也被摔在地面上,洁白的瓷片四处飞溅,吓的前来禀报的内侍连连后退,最后更是一跤跌倒,然后连滚带爬的跑了出去,连带着外面准备送药的御医也吓的不敢进去了。
  自从李承乾知道自己的脚伤无法恢复,日后甚至需要借助拐杖才能行走时,他的脾气就变得十分的暴戾,动不动就会责打宫中的内侍宫女,这段时间已经有不少人遭了殃,而且谁也不见,刚才那个内侍就是因为禀报有人求见才惹怒了李承乾。
  只见那个年轻的内侍从殿中飞奔而出,然后长长的松了口气,自己这次没有挨打,只是被骂了几句实在太幸运了,不过这也多亏了前来求见太子的人不一般,否则他肯定也免不了一顿板子。
  “唉,太子真是越来越不好伺候了!”只见这个逃过一劫的内侍摇头叹息一声,随后就小跑着来到外面的一道宫门,向一个正在这里等候的中年人行礼道,“启禀国公,太子不肯见任何人!”
  “混账,你有没有说清楚,难道太子连我都不肯见吗?”只见中年人脸色一板,当下气的怒斥一声道,他以为是内侍没有说清楚自己的名字,所以李承乾才拒绝了他的求见。
  “启……启禀国公,奴婢已经说了是国公您要见太子,可是太子正在气头上,谁也不肯见,所以……”看到中年人发怒,这个年轻的内侍也是吓了一跳,随后就急忙解释道。
  “谁都不见!”中年人听到内侍的回答也不由得脸色阴沉的重复了一句道,这个中年人不是别人,正是李承乾的亲舅舅长孙无忌,他本以为自己与其它的大臣不同,却没想到同样也吃了个闭门羹,这让他的脸上也有些挂不住。
  “国公,太子这几天的脾气很不好,我劝您不如先等几天,等过几天太子冷静下来,您再来也不迟!”这时只见内侍再次好心的劝说道,其实他这么说也是为了自己,毕竟每次进宫通报时,他们都感觉像是上刑场似的,之前已经有好几个内侍因为这件事挨了板子,到现在都还起不来,他可不想自己变成下一个。
  “哼!”听到内侍的话,长孙无忌也不由得冷哼一声,一甩袖子转身就走,脸色更是阴沉的像是要滴出水来,他自然不是生内侍的气,而是气李承乾竟然连自己都不见,这件事若是传出去,恐怕他这个国舅也是脸上无光。
  其实也不怪长孙无忌这么生气,要知道自从李承乾被立为太子后,不但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看重自己这个长子,长孙无忌也对自己这个外甥十分的上心,可以说在整个朝堂上,长孙无忌都是最支持李承乾的人,说句不好听的,长孙无忌在自己儿子身上花费的精力,都没有在李承乾身上花费的精力多。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长孙无忌一向觉得除了李世民夫妇外,自己算是李承乾最亲近的人了,至少不会比李休要差,所以他在听说李承乾因为自己脚疾的事而大发雷霆时,这才主动跑来想要安慰一下他,却没想到竟然连门都没有进去,这让一向高傲的长孙无忌自然是心中不快。
  想到自己之前对李承乾那么的上心,不但平时在生活上关心,连朝堂上也尽全力支持他,之前李承乾学习政务时,他也几乎是充当了老师的角色,将自己在政务上的心得倾囊相授,没有丝毫的保留,却没想到最终竟然换来这么一个结果,这让长孙无忌也是越想越生气,甚至怀疑自己之前全力支持李承乾是不是错了?
  脑子中想着心事,长孙无忌的脚下却没有停,等到他无意中抬起头时,却发现自己已经出了东宫,来到皇城的前半部分,而且距离这里不远就是李休所在的理财监,想到李休,长孙无忌也不禁有种想要倾诉的欲望,当下迈步走向理财监。
  这时李休正在处理公务,得知长孙无忌来找自己时,他也不由得一愣,随后就亲自出门迎接,然后请对方到自己处理公务的房间中品茶,这时他也看出对方的脸色不对,当下也不由得笑道:“怎么了,无忌兄这是遇到什么不高兴的事了?”
  长孙无忌本来就是找李休诉苦的,因此只见他这时苦笑一声道:“何止是不高兴,现在我心里都还窝着一股火呢,太子那边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脚疾无法彻底恢复,所以在宫中大发脾气,我听说之后就想去安慰一下他,却没想到……”
  当下长孙无忌将自己受的委屈一古恼的全都倒了出来,虽然这件事说出去有些丢面子,但是长孙无忌却相信李休不会乱传,而且像这种事,他也只能和李休说,毕竟两人的地位相当,对李承乾的影响力也差不多,所以他觉得也只有李休才最能体会自己的感受和委屈。
  不过李休听完长孙无忌的这些讲述后,却是露出了沉思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开口道:“无忌兄你其实一开始就做错了!”
  “我做错了?”长孙无忌没想到李休非但没有安慰自己,反而还指责自己做错了,这让他也有些不服气的道,“按驸马的意思,难道我就不应该去探望太子?”
  “探望当然是应该的,只不过承乾正当少年,突然遭此大难,难免会失去理智,对于他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让他自己冷静一下,你看连陛下都没有去探望太子,估计也是有这样的打算,毕竟时间才是治疗心中伤痛的最佳良药!”李休这时淡笑着开口道。
  其实以长孙无忌的精明,上面这些他本该和李休一样都能想到,只不过权势迷人眼,长孙无忌一直将李承乾当成未来的皇帝来培养,因此遇到与李承乾有关的事情时,往往会失去平时的睿智与冷静,功利心太重,也是他身上最大的缺点。
第914章
七娘的逼问
  “这个……”长孙无忌听到李休的话先是一愣,随后也露出沉思的表情,他这时也终于意识到,自己的确是太心急了,连李世民都没有去见李承乾,自己反而第一个跑去,这时的李承乾正处于理智崩溃之时,也难怪自己吃了个闭门羹。
  看到长孙无忌沉思不语,李休也不由得叹了口气,正所谓利令智昏,长孙无忌如此精明的一个人,可是在太子这件事上,却还是数次被迷住了双眼,也难怪日后李治登基后,会把这个一手将他扶上皇位的亲舅舅给赶走了。
  “呼~”过了好一会儿,长孙无忌这才长出了口气,然后站起来向李休深施一礼道,“多谢驸马的指点,我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无忌兄客气了,其实你也是关心则乱,不过我看陛下那边也忍不了多久,恐怕今天就会去劝太子,等到明天咱们可以再去一趟,那时太子也应该冷静下来了!”李休这时笑呵呵地说道。
  “那可太好了,明天我来找你,咱们一起去见太子!”长孙无忌听到李休也要去,当下也是大喜过望的道,虽然他对李承乾拒绝见自己有些生气,不过正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他也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而放弃对李承乾的支持,更何况现在李承乾正是最脆弱的时候,说不定可以借着这件事,再次加深自己与太子之间的感情。
  当下长孙无忌与李休约好了具体的时间,然后这才告辞离开,下午时李休处理完手中的公务,然后乘着马车出了宫,只不过出皇城的城门时,他却禁不住打开窗子看向东宫的方向,眉头也紧紧的皱起,因为只有他才知道,李承乾的脚疾将会对他造成多大的影响!
  当李休回到家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现在已经是冬天了,夜晚也来的比较早,路上经过的村庄大都已经熄了灯,毕竟村民一般都比较节省,哪怕是灯油也要算计着用,不过在农部衙门前的那个由集市发展成为的城镇却是灯光通明,不少附近的村民都喜欢在晚饭后来这里转一转,哪怕什么都不买,也能凑个热闹,更何况这里还经常有卖艺的胡人,使得城镇中时不时的传出震天的叫好声。
  家中的晚饭已经准备好了,小家伙李洛的身体长的很快,现在脖子已经可以直起来了,不用像以前那样抱的时候必须拖着头,而且小家伙已经开始认人了,一般不熟悉的人根本不让抱,估计再过一段时间就要长乳牙了,到时就可以吃一些辅食了。
  “夫君,承乾的伤恢复的怎么样了,有没有按时吃药?”吃饭的时候,平阳公主禁不住向李休询问道,李承乾受伤的事也牵动着大唐上下的心,她作为李承乾的姑母,自然也十分牵挂,之前也曾经多次去探望,只是她只知道李承乾的伤势在好转,并不知道李承乾的脚会落下残疾的事。
  “承乾的伤势也在好转之中,只不过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更何况现在天气冷,骨头长的本来就比较慢,所以估计想要完全康复,最少也得等到明年才行!”李休当下有些含糊的回答道,就算平阳公主知道李承乾的脚会落下残疾,也不会有任何的帮助,所以还不如瞒着她,更何况这件事现在还处于保密之中,家里人多嘴杂,哪怕是要告诉平阳公主,也不能在这种场合。
  平阳公主并没有怀疑李休的话,毕竟她之前去探望时,李承乾的伤势的确是在好转,而且当时李承乾也并不知道自己的脚已经残疾了,精神也十分不错,甚至还能有说有笑,所以平阳公主恐怕做梦都没有想到,短短几天内李承乾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晚饭过后,李休陪着平阳公主和衣娘、月婵三人聊了会天,说起来他这段时间太忙,连家里都有些顾不上,对此他也有些愧疚,因此每天都尽量的抽出一些时间陪陪她们,值得一提的是,经常他的努力,月婵终于又怀孕了,这让一心想要个儿子的她也是欣喜若狂,这段时间也安心的呆在家里养胎。
  一直等到小家伙李洛睡着后,李休这才准备休息,刚好也轮到他在平阳公主这里休息,因此衣娘和月婵也纷纷起身告辞,不过就在她们前脚刚走,七娘却是后脚就来了,刚一进来就开口道:“大哥,我有事情想和你聊聊!”
  看到七娘忽然来找自己,李休也感觉有些奇怪,不过看她心事重重的样子,似乎真有什么事情,于是他也点了点头,然后带着她来到旁边的书房,这个书房是平阳公主练字读书用的,虽然不是很大,但却布置的十分雅致。
  “怎么了,有什么事情要和我聊?”刚一进到书房,李休就立刻微笑着问道。
  “大哥,你老实告诉我,承乾的脚伤到底怎么样了?”只见七娘脸色不太好看的直接问道,结果把李休也是吓了一跳。
  “你……你怎么会这么问?”不过李休随即就反应过来,然后强笑一声反问道。
  “大哥你不要不承认,之前我和嫂子也数次去探望承乾,当时我就已经注意到他的脚伤了,为此还问过孙道长,结果对方却是含糊其辞的不肯说清楚,所以我猜他的脚伤是不是很严重?”七娘却是步步紧逼的再次追问道。
  “你不要乱猜,孙道长不愿意多说是因为承乾是太子,外界对他的伤势有太多的猜测,所以陛下也不愿意让太多的人议论承乾的伤势,这才封锁了消息,这段时间长安城的各种流言你也应该听说了,没一个靠谱的!”李休却是强自辩解道,没到最后一步,他也不愿意让任何人知道李承乾伤势的实情。
  “哼,大哥你还在嘴硬,那你告诉我,为什么今天承乾在东宫大发雷霆,连齐国公都不肯见!”七娘看到李休还不肯说实话,当下再次冷哼一声问道,她若是没有确实的证据,也不会跑来质问李休了。
  “你……你怎么会知道这件事?”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一惊,随后瞪大眼睛问道,现在整个东宫的消息都已经被封锁了,长孙无忌今天吃了闭门羹的事也并没有流传出去,别说七娘了,连朝中的一些大臣都未必知道,所以李休才会如此的吃惊。
  “大哥你别管我是怎么知道的,就说是不是吧?”七娘却是小脸一仰,一副得意的表情再次问道。
  “你先告诉我到底是从哪里听说的这件事!”李休这时却是脸色严肃的追问道,毕竟东宫那边的消息竟然泄露了出去,这可不是什么小事。
  “那我说了你必须将承乾的真正伤势告诉我!”七娘讨价还价道。
  “好!”李休犹豫了一下立刻点头道,既然七娘已经知道李承乾今天的表现了,恐怕这件事也瞒不住她了,所以还不如直接告诉她。
  看到李休答应,七娘也是脸色一喜,随后十分爽快地说道:“我是听平安郎说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7/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