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3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9/515

  “伊嗣俟你不要乱说,现在波斯能不能保住还说不准,更何况咱们既然来到大唐,就没打算再回去,所以你学那些有什么用?”米西亚却并不赞同弟弟的想法,当下开口反驳道。
  不过李休听到伊嗣俟的话却是一愣,随后露出深思的表情,片刻之后这才抬起头微笑道:“如果波斯王有兴趣的话,我倒是可以推荐你去一个地方学习!”
第918章
波斯王去军校
  李休生活的那个时代,中国虽然已经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却是一个正在快速崛起,并且尽量的提升自己国际影响力的国家,而李休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过一些报道,说是中国的军事院校中,有许多非洲国家的学生学习,这些学生大都是非洲各个小国的权贵,甚至有个小国的总统,也曾经在中国的军事院校中学习过。
  这些小国的权贵在中国得到教育,日后回国后继承家中的职位,一般来说对中国都会有些好感,这也为后世中国投资非洲打下了基础。
  现在伊嗣俟竟然说想要学习兵法,这让李休也不禁灵机一动,大唐军校已经建立好几年了,这些年也培养了不少年青的将领,最早的苏定方已经可以独当一面,未来大唐的军方巨头薛仁贵也在军校中深造,所以不如把伊嗣俟也给送进去。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当下将军校的事给讲了出来,结果伊嗣俟和米西亚全都十分惊讶地问道:“大唐竟然有专门培养将军的学校?”
  “是啊,我们大唐不但有培养将军的学校,而且马上还要开办一所培养低级官吏的学校,不过丑话我得说前面,军校那边的训练可十分的辛苦,刚好今年要招收一批贵族子弟进入军校学习,以十岁为限,如果波斯王你想去的话,我可以帮你向陛下求情,不过你也得做好吃苦的准备!”李休这时笑呵呵的开口道。
  “太好了,我愿意去,从波斯到大唐不远万里,一路上我什么苦都吃过了,只要能学到本事,什么样的苦我都不在乎!”伊嗣俟听到这里却是跳起来兴奋的叫嚷道。
  “这个……不行!”不过也就在这时,米西亚却是焦急的站起来,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阻止道。
  “为什么不行,难道姐姐你想让我就这么浑浑噩噩的做一个庸人吗?”伊嗣俟当即反问道,大大的眼睛里也一下子翻起几分雾气,虽然他才刚刚十岁,但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惨剧,使得他比一般的孩子要成熟的多,甚至心中还存着一份奢望,那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再回到波斯,夺回属于自己的王位。
  “不是……我……我只是担心你去军校被人欺负!”米西亚看到弟弟都快哭了,当下急忙否认道,其实她的担心也有道理,毕竟这段时间他们已经感受到唐人对他们这些胡人的歧视,军校里又都是大唐的权贵,说不定他们会更看不起胡人,伊嗣俟进到里面很可能会受到其它学生的排挤。
  “这个倒是不用担心,其实你们也应该可以发现,真正看不起你们这些胡人的,大都是身份地位比较低微的人,贵族一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哪怕心中看不起,表面上一般也不会表现出来,而且我们大唐也有不少胡人做官,比如武将之中有位何潘仁何将军,他就是一个胡人,我与他还有些交情,据我所知,他的两个儿子都在军校中学习!”李休这时再次笑着开口道。
  伊嗣俟是个很好的实验对象,日后说不定可以成为大唐文化、政治、经济输出的榜样,所以他自然也不会轻易的放弃,甚至连说服李世民的理由都想好了。
  “姐姐你听,连国公都支持我,而且大唐官员中又不是只有汉人,再加上我也不是好欺负的,所以您就别担心了!”伊嗣俟看到李休也支持自己,当下再次兴奋的道,看样子他是铁了心的想去军校。
  “可是……”米西亚听到这里却还是有些犹豫,其实担心伊嗣俟被人欺负只是其中之一,另外最主要的还是她就只剩下伊嗣俟这么一个弟弟了,自然也不希望他再出现什么危险,可是他若是去了军校,日后肯定会上战场,而且她也深知野心是和本事成正比的,以后伊嗣俟有了能力,说不定真的会在日后某一天再冒险回波斯。
  “米西亚,我知道你担心伊嗣俟,可是你想一想,伊嗣俟才十岁,他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难道你真的想让他在长安过一辈子混吃等死的生活吗?人活着总要有点追求,这样才有活下去的动力!”李休这时语重心长的劝说道,为了说服米西亚,他难得把大道理都讲出来了。
  “是啊姐姐,你以前不也是逼着让我多学一些东西,希望我可以做一个中兴波斯的帝王,现在咱们虽然逃出了波斯,但也不能放弃以前的理想啊!”伊嗣俟这时也加了把劲道。
  面对李休和弟弟两人的劝说,米西亚也终于有些动摇了,只见她低着头沉思了好一会儿,这才终于抬起头对伊嗣俟道:“好吧,既然你决定要去学习做一个将军,那我也不拦着你了,不过你要先把中原的文字掌握好,毕竟你现在虽然说的不错,但还不会写!”
  “没问题,谢谢姐姐!”伊嗣俟看到姐姐答应,当即也是兴奋的大叫一声道,这应该是他逃出波斯后最高兴的一件事了,哪怕初到长安都没有让他这么兴奋。
  看到米西亚同意,李休也是松了口气,伊嗣俟是波斯国王,对大唐的利用价值很大,另外波斯距离大唐也十分的遥远,所以就算他学会了大唐的兵法,日后也不会对大唐形成什么实质性的威胁。
  更何况大食也不是吃素的,这个政教合的帝国是历史上最可怕的帝国之一,退一步讲,哪怕是波斯和罗马联手,也不可能消灭掉对方,甚至再退一步,就算日后伊嗣俟真的复国了,恐怕也要极力与大唐打好关系,这样他才有力量阻止大食人的进攻。
  而且日后伊嗣俟若是真的能够复国,有他在中亚一带坐守,再加上大唐向西域扩张,定然可以让丝绸之路更加的通畅,使得大唐的货物行销整个欧亚大陆,可以说培养伊嗣俟这样一个亲大唐的波斯国王,对于大唐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米西亚带着伊嗣俟出来本来就是增长一些见识的,毕竟长安城这么大,他们日后又要在这里生活,所以这段时间她也一直带着伊嗣俟四处的走一走转一转,至于今天来这里也是听说这家酒楼的菜做的不错,所以才想来品尝一番,反正他们也不缺钱,毕竟从波斯逃出来时,他们可是带了不少值钱的东西,随便当一两件就够他们姐弟的花销了。
  李休也是个好吃之人,这家酒楼他也曾经来过,对于这里的菜式也并不陌生,等到菜上来齐后,他就主动给伊嗣俟讲起一些菜的做法,顺便还牵出一些有趣的典故,这些连米西亚也是第一次听,再加上李休也十分的健谈,结果这一顿饭自然是宾主尽欢。
  等到天色将晚,李休这才起身告辞,米西亚还打算带着伊嗣俟欣赏一下长安城的夜景,也不好让李休陪着,于是亲自送对方离开酒楼,然后这才转身继续在西市游玩,反正现在长安也不宵禁,甚至晚上比白天还要热闹。
  第二天一早,李休就进宫向李世民说了伊嗣俟想要去军校学习的事,并且还帮他分析了一下其中的利弊,其实以李世民的精明,李休刚一开口他就想到了其中的好处,因此也答应的很痛快,反正大唐官员中就有不少胡人,只要伊嗣俟有本事,哪怕他日后不回波斯,也能在大唐混个一官半职。
  几天之后,洛阳银行那边的第一批物资也终于运到了,两地银行之间的联系也正式打通,银行间的异地存取也终于实现了,一时间银行再次被卷到舆论的风口上,整个长安都在讨论着银行的奇事。
  毕竟这个时代的人见识有限,在洛阳存钱却能在长安取钱的事在他们看来,都是一件了不得的事,足足让人谈论了好几天才平息下来,不过银行的业务却也因此爆出一个高峰,毕竟长安和洛阳是大唐最繁华的两个城市,彼此间的商业活动也十分频繁,自然有大量的财富流通,需要这项业务的商人更是为数不少。
  许敬宗暂时坐镇洛阳,毕竟那边的银行刚刚建立,而且洛阳也不能只有一座银行,所以许敬宗估计今年都不会回来了,如此一来,长安这边的银行就要李休多操心了,因此他这段时间也很忙。
  不过就算是再忙,李休也会尽量的多抽出时间去探望李承乾,同时他也和孙思邈商讨出李承乾的伤腿锻炼方法,其实就是后世的物理治疗,尽量让李承乾能够恢复的正常一点,至少要让他走路的姿势像个正常人一样。
  李承乾对李休的治疗也十分的配合,要知道在物理治疗可是十分痛苦的,需要不停的拉伸肌肉,有时还需要推拿关节,西亚李承乾的骨头就没长好,现在进行这些锻炼,每次都痛的他是满头大汗,但是他却从来没有叫过苦。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眼看着就要快到春节了,李承乾的伤也恢复的很快,甚至已经可以下地行走了,一切似乎都向着好的方面发展,不过也就在腊月中旬,朝堂却忽然爆发出一场影响深远的大风暴!
第919章
大朝会
  天还没有亮,李休打着哈欠坐在马车上,随后拿起旁边的茶壶灌了口茶提提神,外面的街道上一片静悄悄的,这也是长安城一天中难得安静的时候,再过一会,摆早摊的小贩就要出来做生意了,到时整个长安城就会像是睡醒了一般,到处都焕发着无尽的活力。
  今天是今年最后一个大朝会,也是最为盛大的朝会,许多外地的官员都会趁着这个机会回京述职,所以平时李休可以不参加朝会,但是这个大朝会却不能不参加,甚至连许多在家养老的官员也都会在朝会上露个面。
  当马车穿过朱雀大街来到皇城门前时,周围已经出现了许多其它的马车,这些都是来参加朝会的官员,有些相熟的官员遇到一起,也会隔着车窗打招呼,李休很少来参加朝会,朝堂熟悉的也只有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少数人,因此也没有在这里耽搁时间,径直让马车进到城门之中。
  大朝会是在太极宫举行,也只有这座规模宏大的宫殿,才容得下这么多人坐在一起聊天打屁,事实上平时的大朝会都比较严肃,一般也都是商议一些军政大事,但是像今天这种大朝会,因为是年末最后一次大朝会,一般这次朝会是不会商议什么大事,而是让君臣之间联络一下感情,然后在商量一下几天后年末晚宴的事。
  所谓年末晚宴,其实就是李世民在宫中大宴群臣,毕竟大家为了大唐忙了一年了,李世民作为老板,无论如何也要犒劳一下大家,和后世公司的年会差不多,所有人聚在一起吃吃玩玩,第二天还会有过年的节礼发放。
  也正是知道上面这些,所以李休今天虽然起的比较早,但心情却比较放松,甚至在心中琢磨着今年该怎么过?不过一想到过年,他就又想到这可能是七娘陪自己过的最后一个新年了,明年她就要嫁去美洲了,这让李休心头也不由得涌起一阵伤感。
  进到太极殿后,立刻有司仪官引导他就坐,以李休的品级,自然是坐在最前面的一排,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也都已经在早早到来,看到李休也纷纷的打招呼,不过李休却在人群中看到了自己最不喜欢的李靖,他们父子间的关系一直没有缓和,见面后连话都没有一句,对此外人也早就见怪不怪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参加大朝会的官员也差不多来齐了,随后朝会正式开始,随着宦官的一声高呼,李世民也在万众瞩目中走了出来,然后登上皇位,随即只见他环视了一下群臣,这才微笑着开口道:“各位爱卿辛苦了,朕自登基以来,百姓安宁、天下太平,也都是各位爱卿之功,今日朕与爱卿们齐聚一殿,大家有什么事情尽管奏来!”
  相比平时朝会的严肃,今天的李世民可谓是十分的平易近人,说话的语气也透着亲切,说起来今年他也的确很不容易,先是李渊“去世”,为了丧事忙了小半年,下半年本以为可以轻松一下,却没想到李承乾的腿又残疾了,不过这些都属于他的家事,相比之下,天下还是十分太平的。
  听到李世民的夸奖,下面的群臣一个个也都是露出几分微笑,随后就有人站起来奏事,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暗中的约定,这些官员今天禀报的事大都不是什么坏事,比如主管仓储的官员要求在各地新建几座粮仓,因为粮食产量太高,原来的粮仓已经不够用了,边境回来的将军则带来了一些部落或小国的贺礼,一时间整个大殿都弥漫着一股子喜气。
  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见坐在前排的魏征站了起来,结果整个大殿的所有人都是脸色一僵,甚至连皇位上的李世民都不禁一皱眉,因为魏征可是出了名的“乌鸦嘴”,只要他开口,基本上没什么好事。
  “启禀陛下,僧道录司自建立起来,已经对长安、洛阳、太原等地的僧道进行考核,合格者十不足一,现在已经强制命他们还俗,不得借佛道传教,另外还惩处了不少佛道两教中的不法之徒,收缴了不少的财物、田产等,这是臣整理出的财物田产账册,还请陛下查验!”只见魏征从袖子中拿出一本厚厚的账册,然后双手奉上道。
  听到魏征只是禀报僧道录司这一年的成果,当下也让不少人都是松了口气,连皇位上的李世民也不由得露出几分微笑,然后让人将账册呈上来亲自查看,甚至还十分难得的当面夸奖了一下魏征办事得力。
  刚开始李休也松了口气,不过也就在这时,他忽然发现大臣中有人正向他使眼色,仔细一看竟然是傅奕,只见这个老头正拼命的向李休挤眼睛,同时还焦急的指向魏征,这让李休先是一愣,随后就反应过来,傅奕是魏征的副手,两人的私交也不错,看样子傅奕似乎是知道什么,所以才拼命的向他使眼色,想让自己阻止魏征。
  李休才刚想到上面这些,随即就看到魏征的手又伸到袖子里,看样子他还要上奏其它的事,估计这也是傅奕拼命向自己打眼色的原因,虽然李休不知道魏征要禀报什么事,但也知道绝对不是什么好事,于是当即抢先一步上前道:“启禀陛下,理财监自建立以来,已经在长安、洛阳两地建造了银行,初步实现了两地的异地存取……”
  李休当下将理财监的事禀报了一遍,顺便还为自己的两个副手,也就是许敬宗和刘仁轨请功,而且在说话时,他还有意无意的将魏征挡在后面,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知趣的退下去了,毕竟今天这么一个大喜的日子,实在犯不上魏征来扫兴。
  不过对于李休的好意,魏征却丝毫没有领情,更没有退后一步,反而耐心的等李休说完后,这才再次越过李休上前道:“启禀陛下,臣还有本要奏!”
第920章
越王入住武德殿
  李休已经尽力了,可是魏征却并没有放弃,他又不能把对方的嘴给堵上,因此最后也只能无奈的叹息一声,然后冲着人群中的傅奕摇了摇头,这才回到自己的位子上。
  “魏卿你有何事要奏?”李世民并没有发现李休和傅奕的小动作,反而还以为魏征对僧道录司的事没有说完,所以这时也十分和蔼的问道。
  只见魏征这时从袖子里再次拿出一份奏折,然后双手呈上一脸郑重的道:“启禀陛下,臣听闻陛下前几天下诏,让越王住进东宫旁边的武德殿中居住,臣觉得万万不可,因此还请陛下收回成命,而且越王也已经成年,陛下应该尽早让他到封地居住才是!”
  “嗡~”随着魏征的话一出口,整个大殿都不由得爆发出一股议论之声,越王就是李泰,现在的他还没有被封为魏王,不过同为长孙皇后的儿子,李泰自然也和李承乾一样倍受瞩目,就连李休也禁不住向旁边的长孙无忌低声问道,“陛下什么时候让越王住进了武德殿,这件事我怎么一点也没听说?”
  “这个……”只见长孙无忌犹豫了一下,这才再次开口道,“这件事也是两天前陛下才做出的决定,你也知道太子受伤,皇后也因此一病不起,现在虽然病体好转一些,但也依然在休养之中,陛下又不能一直亲自照顾,所以就让越王住进武德殿,这样也方便越王可以去照顾皇后、探望太子!”
  “仅仅只是因为这些原因吗?”李休听完长孙无忌的话却是不由得反问道,虽然他不喜欢将人性考虑的太过复杂,但是对于皇家的事,他却不得不往更深层次去考虑。
  “这些都是陛下亲口对我说的,至于他心中真实的想法,又有谁能猜得到?”只见长孙无忌这时苦笑一声,然后颇为无奈的道,哪怕是作为李世民的第一心腹,他有时也摸不清李世民的想法,特别是李世民登基之后,心机也变得更加难以捉摸了。
  “朕让越王暂时住进宫里,只是为了方便照顾皇后,难道连这些事都需要你同意吗?”正在这时,只见脸色变得铁青的李世民也紧盯着魏征反问道,看他的样子,似乎也被魏征的话给气到了。
  “陛下,皇宫乃是天子居所,按照朝廷的律法,皇子立府之后就不能再住在宫中,更何况现在越王已经成年,不但不能居住的宫中,而且还要去封地之官,据臣所知,与越王同岁的蜀王早在几年前就去了苏州赴任,直到今年太上皇去世才赶回来一趟,随后就又再次离京,相比之下,陛下对越王却是太过娇惯了!”魏征这时也是毫不留情的直面道。
  “放肆,这是朕的家事,哪里由得你这个外人指点!”李世民被魏征气的脸色都快黑了,当下也是愤怒一拍椅子大吼道。
  “皇家无小事,只要与皇家有关的事,就是国事,陛下万万不可因一时之私心,而坏了朝廷的律法!”魏征这时也梗着脖子再次硬顶道,这也是魏征最让人称道的地方,哪怕是面对李世民这样的帝王,他也丝毫不会因此而退缩。
  这时李世民已经气的全身都开始哆嗦了,脸上的表情更像是要杀人,不过李世民之所以能成为千古明君,自然有着非同一般的地方,至少他不会因言而杀死自己的臣子,因此最后只见他再次咆哮一声:“朕是帝王,这里是朕的皇宫,朕想让谁住谁就可以住!退朝!”
  李世民吼完之后也是一甩袖子,然后就气呼呼的离开了大殿,留下一群面面相觑的大臣,以及一脸不服气的魏征,以他的脾气,恐怕李世民不改变主意的话,他也绝对不会罢休的!
  不过李世民让李泰住进武德殿这件事的确有些不合律法,而且事先竟然瞒着群臣,除了长孙无忌等少数几人外,其它大臣根本一无所知,甚至连李休都不知道,也多亏了魏征在朝会上直接爆了出来,这才让大臣们知道这件事。
  魏征可是谏官之首,所以在李世民离开后,立刻有不少主官围拢在魏征身边,然后群情激昂的开始讨论起这件事,他们这些人都是不怕事大的,一个个也都支持魏征,甚至连一些不是谏官的大臣也纷纷表态支持魏征。
  李休默默的看着魏征身边的那群人,脸上的表情却也十分的沉重,虽然他不是很喜欢魏征,但这次却也站在魏征这边,因为李世民让李泰住进武德殿的决定实在太不明智了,特别是还在李承乾受伤的这个当口上。
  要知道李承乾的腿本来就已经残疾了,虽然现在看似想开了,但他心中怎么想的恐怕也只有他自己知道,毕竟他身为一国太子,却身有残疾,又处于最敏感的年纪,如果说这件事对李承乾没有一点影响,恐怕谁都不会相信。
  可是现在李承乾才刚好一点,而且也正在积极的配合治疗,结果现在倒好,李世民竟然让李泰住进了武德殿,要知道武德殿本来就在东宫的旁边,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当初李建成做太子时,李世民一家就住在武德殿,结果后来李世民成功夺了李建成的太子之位,现在他让李泰又住进去,你说这让李承乾会怎么想?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甚至有种想要大骂李世民的冲动,无论李世民让李泰住进武德殿的动机是什么,都实在太不尊重李承乾了,甚至李休现在担心李承乾是不是能承受这种打击?
  本来好好的大朝会,已经被魏征给搅黄了,当然李休还得谢谢对方,如果不是他,自己也被李世民给蒙在鼓里。
  李泰住进武德殿的事,甚至有一些心思重的,已经开始认为这是李世民有了易储之心,同时也标志着太子之位已经不牢固了,特别是有些人已经知道了李承乾的腿残疾的人,更是十分笃定这种观点,估计用不了几天,这件事就会传遍全城。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的脸色也不由得变得十分的阴沉,这时殿中的人也走的差不多了,于是他迈步准备离开,不过就在他刚一转身,就见旁边一直没走的长孙无忌也跟了上来,然后在众人的瞩目中出了太极殿,毕竟相比魏征,李休和长孙无忌对李世民的影响力也更强,而且他们两人一向与太子走的更近,因此很多人一直注意着他们两人的反应,恐怕李休刚才的表情变化已经被人暗中记下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9/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