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3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6/515


第909章
银行系统
  米西亚与伊嗣俟姐弟二人在洛阳休整了两天后,就再次启程准备去长安,李休并没有和他们一起走,因为洛阳这边的银行还需要一段时间来处理,因此他也没有挽留,找了个时间亲自送米西亚姐弟二人离开。
  李休曾经向米西亚打听过波斯与罗马结盟的事,不过很遗憾的是,当初米西亚他们离开波斯时,巴赫拉才刚到波斯不久,波斯内部对于结盟的事也在商议之中,不过据米西亚估计,卡瓦德应该会同意这件事,到时就要看罗马的态度的,只不过以罗马人对波斯的仇恨,想要让他们与波斯结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听到上面的这些情况,李休也在心中暗自估计了一下,米西亚他们离开波斯已经是一年前的事情了,估计现在巴赫拉已经出使了罗马,只是不知道他是否能够说服罗马,让希拉克略同意与波斯结盟?
  按照李休的设想,最理想的自然就是罗马与波斯结盟,然后共同对付大食这个崛起的强国,最好是能把大食崛起的势头给压下去,波斯也能够保住根基不被灭掉,这样一来三国鼎立,彼此之间征战不休,大食自然也就不会像历史上那样觊觎中亚了,这将为大唐日后进军中亚打下良好的基础。
  洛阳这边的银行也同样建在最为繁华的商业坊,不过相比长安,洛阳却有四个商业坊,其中最繁华的就要数东坊,所以银行也建在了这里,银行中需要的官吏也早已经就位,事实上这座银行已经开始营业了,只不过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洛阳与长安这两地银行之间的信息交流。
  银行可不是只有一间门面就可以称之为银行的,真正的银行是一个严谨而周密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信息、钱币、物品都可以畅通的交流,而各个城市中的银行只不过是这个系统中的必要节点,最重要的还是要将这些节点连接起来。
  大唐官方也有自己的物流系统,比如驿站就是其中的代表,驿站依附于官道遍布全国各地,地方上有什么信息需要交流时,也都是通过驿站来传递,另外官府如果需要运输一些货物,比如粮食、金属之类的,虽然主要是自己派人押送,但是路上依然离不开驿站。
  另外除了驿站外,飞奴司也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信息交流系统,各地发生什么重大的事情,一般都是飞奴司借助飞鸽或快马传信,可以让信息快速的传递出去,不过飞奴司主要是传递信息,对于物品的运输却很少涉及。
  银行系统不但需要信息的交流,同时也需要金钱与物品的交流,特别是现在的钱币主要是铜钱,这些沉重的铜钱在运输时也是个大问题,另外银行还有质库,里面典当的物品有时也需要运输。
  按照上面的这些特点,李休现在有两个选择,第一个就是依附驿站这个原来的物流系统,将银行系统建立起来,毕竟驿站本来就是现成的,如果依靠驿站,可以节省不小的力气;另外一个就是完全打造一个新的物流系统,当然这肯定需要花费不少的人力物力。
  李休在经过慎重的考虑后,最终还是偏向于依靠原来的驿站,一来银行本来就缺少人力,很难再抽出人手打造一个新的物流系统,另外也没有时间,而借助驿站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随时都可以使用。
  当然借助驿站也有不少的缺点,比如其中最大的缺点就是驿站中来往的人群复杂,各地的官吏、押送物资的队伍、甚至是一些商人,都可以进出驿站,而银行需要押送的都是一些贵重物品,甚至直接是铜钱,这些都需要严密的保护,在驿站这么一个人多嘴杂的地方,将会增加很多的风险。
  不过安全的问题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比如增加守卫的数量,另外还可以打造一种特殊的坚固马车,专门用来押送银行的物品,就像是后世的押送车一样,这几年大唐的治安好转,一般在官道上也不会出现强盗,至于小偷小摸,也绝对偷不走那么大的马车。
  做出了决定之后,李休也立刻开始着手打造银行的物流,现在只有长安和洛阳有银行,因此倒也容易解决,毕竟长安到洛阳的官道十分平坦,路上的驿站也都管理严格,安全方面倒是不用担心,唯一的问题就是押送的人从哪里找?
  对于押送的人选,李休最先想到的就是军队,毕竟银行是个官方机构,借助军队来押送物资也是理所应当的事,不过他很快又想到,大唐这个时代的军队主要是府兵,也就是平时为民战时为兵,虽然府兵保证了兵源,但却难免使得士卒的品行不一,什么样的牛鬼蛇神都可能混杂在军队中,让这些人押送银行的真金白银,李休还真有些不放心。
  当然大唐的军队也有一些募兵,比如禁军就是募兵,这些人不事生产,父子相传为兵,地位比较高,忠诚方面也没有问题,但是人数却不多,而且一向都作为大唐精锐中的精锐,一般都只驻扎在长安周围,除了皇帝之外,谁都命令不了他们。
  李休身在洛阳,想要动用禁军就必须得到李世民的同意,也就是说他必须回长安。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不用军队,而是由银行出面招募护卫,不过这个想法刚一出现在李休的脑海中,就立刻被他舍弃了。
  因为这相当于让银行掌握一支武装力量,而在大唐这个时代,这绝对是犯了皇家的大忌,哪怕是李世民信任他,掌握着巨大财力的银行又拥有武装力量,日后恐怕会成为大唐内部的一股不安定因素,这也是李休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思来想去,最后李休还是只能回长安一趟,幸好洛阳这边的事也处理的差不多了,而且许敬宗也在这里,于是他准备在几内把手中的事情处理完再走,但也就在这时,长安那边却传来一个让不得不扔下手中的事务,然后快马加鞭的赶往长安的消息。
第910章
李承乾受伤
  “驾驾~”长安城已经遥遥在望,但是李休却依然心急如焚的抽打着马匹,跨下的战马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飞速前行,幸好现在天色还早,道路上的行人也不多,再加上官道又十分的宽阔,倒也不用担心撞到行人。
  当明德门出现在李休的眼前时,他也毫不减速的一冲而过,守门的将士刚想阻拦,结果后面的侍卫就高呼道:“燕国公回京,无关人等速速让开!”
  听到是李休回来了,守门的将士也立刻闪到一边,城门周围的百姓也都是议论纷纷,不过很快就被守门的将士给驱散了,甚至严禁周围的百姓讨论,正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上一次长安出现这种情况还是玄武门之变时。
  李休骑着马如同一阵风似的冲过朱雀大街,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进宫面见李世民,结果却被告知李世民并不在太极宫,而是去了李承乾所在的东宫,于是李休又转道去了东宫,结果刚一进东宫,就看到长孙无忌迎面走来,这让他也急忙上前,一把抓住对方道:“无忌兄,太子怎么样了?”
  李休在洛阳时忽然接到李承乾骑马受伤的消息,而且据说伤的极重,整个人昏迷不醒生死未知,这也让他大吃一惊,急忙以最快的速度赶回长安,这一路上几乎都没怎么休息,毕竟李承乾不但是他的学生,同时还是大唐的太子,如果他有什么意外,恐怕大唐的江山也会因此而产生动摇。
  “驸马你可来了,太子的情况不妙,这都好几天了,可是他的伤势却依然时而反复,时不时就会昏迷过去,陛下这几天也是无心政务,几乎是寸步不离的守在东宫!”长孙无忌这时也是长叹一声道。
  对于这次李承乾忽然受伤的事,长孙无忌也感到有些措手不及,而且李世民可以扔下政务不管,但他却不能不管,因此这段时间他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都是忙的要命,他这次来东宫就是劝说李世民回去处理政务,可惜却没有任何的效果。
  “御医怎么说,有没有请孙道长?”李休这时再次急切的追问道,李承乾受伤的消息是通过飞奴司传到洛阳,然后他又以最快的速度回京,不过就算是这样,中间也隔了好几天的时间,但是李承乾的伤情却依然这么严重,这让李休心中也不由得蒙上一层阴霾。
  “都请过了,孙道长也一直守在太子的身边,不过这次太子从马上摔落,而且又被马蹄踩中,当时人就已经昏迷不醒,后来经过御医与孙道长的抢救,这才保住了性命,只不过听孙道长说,太子内腑也受了很严重的伤,所以十分的棘手,一般的药石也很难奏效,这也是太子时而昏迷时而清醒的主要原因!”长孙无忌这时也一脸苦笑的道,他之前把所有赌注都押在李承乾身上,万一李承乾真有什么三长两短,到时他真的是哭都找不到地方。
  “太子怎么会从马上摔下来,他身边的护卫都是干什么吃的?”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气恼的道,虽然他和李承乾之间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对方毕竟是他一手教出来的学生,现在听到李承乾竟然伤的这么严重,这让李休也是万分的恼火。
  “这……”长孙无忌这时却有些欲言又止,似乎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似的?
  “怎么了,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隐情不成?”李休也发现了长孙无忌的异样,当下也再次追问道,甚至脑子中已经闪过一些猜测,难道李承乾受伤的背后有什么阴谋?
  “唉,本来这件事话我是不应该说的,不过李兄你不是外人,我也不瞒你了,其实太子这次受伤也不能怪别人,要怪只能怪他自己!”长孙无忌这时再次叹息一声,随后这才苦笑着开口道。
  “怪他自己?”李休听到这里先是一愣,随后就再次急切的问道,“无忌兄你快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提到李承乾受伤这件事,只见长孙无忌也是满脸的苦笑与无奈,随后只见摇了摇头,这才缓缓的将李承乾受伤的经过讲了一遍,而李休也是越听眉头皱的越紧,他没想到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里,竟然发生了这么多的事。
  事情的经过还要从之前为李承乾选妃开始讲起,李承乾本来就不愿意成亲,但是在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的逼迫下,他也不得不同意,最后为了表示自己的抗议,还十分随意的选了苏氏为太子妃,估计李世民也感受到儿子心中的怨气,最后也顺了他的心意,于是选妃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李休本以为选妃的事已经结束了,甚至连长孙无忌也这样想,可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自从这件事后,李承乾就像是变了一个似的,本来学的好好的政务也不管的,反而成天带着人外出游玩,甚至还流连于市井酒楼之间,做出不少出格的事。
  对于这种情况,长孙无忌刚开始还劝说几句,可是李承乾表面上答应的好好的,但是一转身就把长孙无忌的叮嘱抛在脑后,该怎么玩还怎么玩。
  看到自己劝了几次都没用,长孙无忌也不再劝了,因为他觉得这是李承乾在发泄他的不满,估计过段时间就会好转,所以他也没有太在意。
  可是没想到一段时间后,李承乾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胡闹了,整天都见不到人影,而李承乾出事那天,正是他与一帮纨绔子弟鲜衣怒马的跑去城外打猎,本来李承乾的身手很好,哪怕是打猎也不应该出意外。
  可是也不知道李承乾那天吃错了什么药,听说山中有老虎出没后,竟然非要进山找老虎,最后还真让他找到了,可惜是他骑的马却被老虎吓的受惊,一时间在山乱窜,最后李承乾勒不住马,不但从马上摔了下来,而且还被马踩中,差一点就死在了山里。
  “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我现在也十分的后悔,早知道当初就应该狠下心训太子一顿,实在不行让陛下出面也行,这样也好让他早一点收心,至少不会发生这次受伤的事!”长孙无忌最后颇有些后悔的道。
  李休听完之后也不由得眉头紧急,他同样也没想到李承乾竟然会如此的放纵自己,结果才导致今天之祸。过了好一会儿,只见他这才抬起头道:“无忌兄也不必太过自责,这件事本是意外,也不能说是谁的责任,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治好太子的伤!”
  “是啊,陛下这几天也一直念叨着你,估计也是希望你这个大国手能够再施妙手,救好太子的伤。”长孙无忌这时再次开口道。
  “无忌兄就不要开玩笑了,我的医术你也不是不知道,治一些外伤还行,可是对于像这种伤到内腑的情况,就要孙道长他们这些大夫了。”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苦笑一声道,这次他恐怕要让李世民失望了。
  “无论如何,你能及时赶来就已经十分难得了,就算治不好太子,你也要劝一劝陛下,这几天陛下不但不理政务,而且还吃不下睡不着,短短几天时间,整个人就瘦了一圈,以前还有皇后能劝他,可是皇后的身体本来就不好,这次承乾受伤,她更是大受打击,现在也是一病不起,所以你一定要好好的劝一劝陛下,若是他再倒下,那我大唐恐怕就真的要出乱子了!”长孙无忌这时再次叹了口气道。
  “无忌兄放心,我这就去见陛下!”李休当即一拱手,然后转身就往李承乾的寝宫走去,而他背后的长孙无忌看着他的背影,却是再次叹息着摇了摇头,李承乾这次的事,不但让他十分的失望,而且也动摇了他的信心,甚至觉得自己之前是不是真的看错了人?
  李休并不知道背后长孙无忌心中的想法,只见他大步来到李承乾的寝宫,还没有进到殿中,就已经闻到一股刺鼻的中药味,殿门外也有重重的侍卫把守,不过看到是李休时,这些侍卫倒是没有阻拦,这让他也径直来到殿中。
  李承乾的寝宫中的药中更浓,当李休转过几道屏风,也终于见到了躺在床上的李承乾,只见对方这时脸色腊黄,脸颊也凹陷下去,看起来无比的憔悴,而李世民正背对着李休坐在床边,虽然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但是李休却感觉李世民这时的背影看起来十分的凄凉,似乎整个人一下子变老了许多,连魁梧的身形都垮了下来。
  “陛下!”李休轻轻的迈步走上前,然后低声向李世民行礼道,这时他才看到李世民也瘦了许多,不但脸色憔悴,鬓角的发丝在不知不觉中竟然增添了几丝银光,明明才三十多岁的人,看起来却像是四五十岁似的,再也不复第一次见到他时的神采飞扬。
  听到李休的声音,沉思中的李世民这才清醒过来,当下抬头看了他一眼,嘴角牵扯着勉强露出一个笑容道:“李休你来了!”
  “是,太子他……”李休这时想要安慰一下李世民,但却又不知道说什么好,一时间也有些语塞,而且他这时看到床上的李承乾,却忽然眼睛一缩,因为他发现了一个之前被自己忽略的情况。
第911章
腿伤
  “陛下,太子的腿……”刚才李世民坐在床边,挡住了李休的视线,直到他来到李世民面前时,才忽然看到李承乾的一条腿露在外面,上面被层层的纱布包裹着,甚至还有夹板固定,这只有在骨折时才会用上的处理办法。
  “腿上的伤虽然严重,但还不致命,关键的是他伤在内腑,孙道长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只能慢慢的调养!”李世民这时缓缓的开口解释道,他现在只是一个希望儿子能够平安无事的父亲,只要李承乾能活下来,其它的对他来说都不重要。
  对于李世民的话,李休虽然表面上赞同,但眼睛却不由得往李承乾的脚上瞟了几眼,因为他忽然想起了一件事,那就是后世的史书上好像记载过李承乾有脚疾的事,而且也正是从李承乾的腿出了毛病后,他的脾气就开始变得暴戾起来,最后生生的将一手好牌给打的稀烂。
  “陛下,刚才我遇到无忌兄,听说您已经好几天没有休息了,现在承乾还处于昏迷之中,所以您不如先回去休息一下,这里有臣代您看着如何?”李休看着李世民通红的眼睛,以及憔悴的脸庞当下也开口劝说道。
  “唉,朕实在是睡不着,呆在这里守着承乾,至少能让我稍微安心片刻!”李世民听到李休的劝说,却是长叹一声低声道,李承乾是他的长子,同时也是他最喜爱的儿子,从小就一直将他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培养,可是现在李承乾出了意外,哪怕是李世民也有些承受不起这样的打击。
  “可是……”李休本想劝李世民要以国事为重,可是想到这几天李世民恐怕没少听这样的话,如果他能听进去的话,也不会一直守在这里了,所以自己说了也是白说,而且李承乾伤的这么重,让李世民放下他去处理政务,也实在是有些不人道。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也不由得暗自叹息一声,随后改口道:“既然陛下不愿意离开,那臣就陪着陛下守着太子吧,希望他能早日转醒!”
  听到李休竟然没有再劝自己,这让李世民也有些惊讶的看了他一眼,随后脸上也不由得露出几分淡笑,不过这时他也才发现,李休一身风尘仆仆的样子,似乎是从洛阳一路狂奔而来,估计连家都没回,就跑进宫来看他们父子了,这让他心中也不由得感到几分暖意。
  “陛下,太子该用药了!”正在这时,忽然只见孙思邈与几个御医走了进来,手中托着一碗汤药禀报道。
  “皇后那边怎么样了?”李世民听到孙思邈的话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有些无力的问道,长孙皇后也因为李承乾受伤的事病倒了,所以孙思邈不但要给李承乾治伤,而且还要给长孙皇后治病。
  只见孙思邈上前,一边给昏迷中的李承乾喂药,一边回答道:“启禀陛下,自从皇后产下公主后,身体就一直不太好,主要是皇后生产时落下的病根,这次又因为太子的事急怒攻心,更让身体的情况恶化,贫道虽然暂时稳定了皇后的病情,但是想要让皇后恢复,关键还是在太子身上,只要太子能够醒来,皇后的心病一去,自然会慢慢的康复的!”
  “孙道长,那太子的情况怎么样,这几天可有好转?”李休这时也听明白了,长孙皇后的病因还是在李承乾身上,当下他也急忙追问道。
  “太子身上有两处最严重的伤,一处位于胸腹,另一处位于右腿,这两处都是被马匹踩踏而过,其中最严重的就是胸腹,虽然马蹄没有踩断太子的胸骨,但却造成内脏出血,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能以药物慢慢的化去这些淤血,至于何时能见到效果,贫道也不敢保证!”提到李承乾的伤势,孙思邈也不由得露出几分苦笑解释道。
  哪怕是在后世,内出血都是极其凶险的伤势,可以说李承乾现在能够保住小命,已经十分的幸运了,这也多亏了孙思邈他们的医术高明,再加上中医对内伤相对来说比较擅长,否则情况可就真的不好说了。
  “咦,太子的情况有所好转,陛下快看,太子已经会自己吞咽了!”不过就在这时,忽然只见孙思邈惊喜地叫道,原来他在说话之时,也在一直给李承乾喂药,不过前几天李承乾时醒时昏迷,清醒的时候倒还好,但昏迷时却是牙关紧咬,想要喂药只能将他的嘴巴撬开,可是今天李承乾在昏迷时竟然已经懂得吞咽了,这绝对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李世民听到这里也急忙抢上去,果然发现李承乾在自己吞咽口中的药物,这让他也不由得喜极而泣,同时低声呼唤道:“承乾,快醒一醒,为父在这里!”
  面对李世民的呼唤,昏迷中的李承乾却没有什么反应,这让他也有些大为失望,说起来这几天李承乾虽然时不时清醒过来,但也仅仅是能够睁眼,不但说不了话,而且每次清醒的时间都很短,加在一起也没超过一个时辰,这让李世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陛下不要心急,承乾在昏迷时能够吞咽,已经说明他的知觉在一点点恢复,这是极好的现象,也许过不了几天,承乾就可以完全清醒过来了。”李休这时再次开口劝说道。
  也许别人的话李世民可能还有所怀疑,但是出于对李休的信任,他在听到上面这些话后也是稍稍的松了口气,孙思邈与几个御医更是十分激动,当下又是把脉又是扒眼皮,诊断了好一会儿,这才得出一个和李休差不多的结论,李承乾的伤势的确在缓慢的恢复之中。
  看到孙思邈他们也和自己得出一样的结论,这让李休也是松了口气,随后只见孙思邈将剩下的药喂完后,又以针灸帮助李承乾消化药力,最后这才起身告辞,不过李休却跟着他一起出来,然后将他拉到一个无人的角落问道:“孙道长,太子的腿伤的如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6/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