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校对)第1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364

  治下出了政绩,再加上有范阳卢氏的支持,周刺史这两年显得是春风得意,不少人都知道,这位周刺史高升在即,只要朝廷有合适的位子空出来,范阳卢氏就会推周刺史上位。而周刺史也对自己的现状十分满意,再加上性格温和,无论对谁都是笑呵呵的,因此还得了一个雅号,人称其为‘笑面刺史’,只不过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却让这位笑面刺史再也笑不出来了。
  “大人,城外又开了一家纺织厂,幕后大老板是兰陵萧氏,听说还有齐王妃的股份在里面,另外在其他地方,纺织厂也是一座接一座开始动工兴建,而且四处招人,咱们幽州的农户有不少已经放下手中的锄头,开始到工厂里报名了!”一个吏满脸是汗的向周刺史禀报道,看他气喘吁吁的样子,估计是刚从外面赶回来。
  这里是幽州刺史衙门,周刺史一脸严肃的坐在正位,下面还端坐着几个身穿官袍之人,看官服的品级,应该是幽州各县的县令。只不过这几个县令和周刺史一样,都是一筹莫展的模样。
  “大人,看来幽州城也和我们各县一样,也被大大小小的纺织厂所包围,若是再任由这种情况下去,恐怕咱们幽州的土地就再无人耕种了。”站起来说话的这人姓崔,出身博陵崔氏,是范阳县的县令,妻子也是范阳卢氏出身,只不过相比周刺史,崔县令与卢氏的关系并没有那么深,毕竟他身后的博陵崔氏比之卢氏要强大的多。
  崔县令的话一出口,其他几个县令也是议论纷纷,他们今天之所以一起来找周刺史,就是因为从前段时间起,幽州境内忽然涌起大批纺织厂来,本来办纺织厂应该算了一件好事,不过因为纺织厂招人,让大批贫困的农户放弃租地种的打算,转而进到了工厂,可是如此一来,占据大量土地的范阳卢氏以后恐怕会找不到佃户耕种,崔县令他们这些卢氏的亲信,自然要聚在一起商量一下对策。
  周刺史听到几个下属的议论,眉头却是皱的更加厉害,最后只见其一拍桌子,打断所有人的讨论道:“够了,大家都不要再说了!”
  周刺史说话,站起身在堂上来回走动了几步,这才开口又道:“你们只看到自己本县和幽州城的情况,却不知道在周围几个州里,只要是范阳卢氏土地集中的地方,几乎都有纺织厂在开办,而且还专门招收租种卢氏土地的佃户做工,很明显,对方借此来打击卢氏的基础。”
  “刺史大人,属下听说这次是齐王殿下带的头,要在咱们幽州和周围几个州搞一个纺织基地,现在看来,对方搞纺织是假,打击卢氏才是真啊!”崔县令虽然官职比较小,不过人家出身于博陵崔氏,早在几天前就得到族中传来的消息,所以知道的也比较多。
  “齐王殿下竟然如此针对范阳卢氏,是不是太过分了一点?”一位县令苦笑着叫道,其他几个县令也不知内情,听后也都有些怨言。五姓七望打压工商业的事他们也知道,只不过参与打压的世家那么多,齐王却偏偏选中了卢氏报复,虽然他们不是卢氏中人,但每人都与卢氏有着莫大的关系,若是卢氏受创,他们以后的日子也不好过。
  听到几个同僚的报怨,崔县令却是微笑不语,他当然知道李愔为何要针对卢氏,只不过这件事虽然在几大世家中已经不是秘密,但外界却还是一无所知。
  周刺史听后却是脸色一黯,他虽然不姓卢,但与卢氏的关系太深,再加上位高权重,对当初袭击李愔的事也知道一些,不过这件事不好明说,最后只得含糊地说道:“你们不要乱猜,各大世家与齐王殿下的工商业对立已久,这次说不定只是齐王先拿卢氏开刀,以此来威慑他人!”
  其他几个县令也都是人精,一看周刺史的表情,立刻都猜到这其中肯定有猫腻,只是他们做为下属,也不好出言点破。不过那位崔县令却是想到一件事,只见他微微一笑道:“刺史大人和各位有所不知,齐王殿下之所以如此针对卢氏,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周刺史一听,以为崔县令要把当初袭击李愔的事讲出来,刚想出言制止,却见对方向自己露出一个神秘的笑容,接着说道:“咱们幽州离长安有些远,所以各位可能还不知道,前些天在长安生了一件大事,其中就涉及到范阳卢氏和齐王殿下。”
  听到崔县令的话,周刺史这才放下心,这件事他也知道,于是干脆接过话来说道:“呵呵,经崔县令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前段时间长安送来报纸,卢氏有个子弟在上面写了篇文章,揭露齐王猥亵以及勾引已定婚女子的事,想必正是这个原因,才引得齐王殿下不满,所以才会做出针对卢氏之举!”
  “哼,原来如此,人人都说齐王贤达,原来背地里也是个好色之徒!”一听周刺史歪曲事实的话,立刻有人跳起来表达自己对李愔的不满。
  “嘿嘿,事实还不止如此!”崔县令看周刺史顾及卢氏的脸面,说话之时还有所隐瞒,当下出口补充道,“我听说齐王殿下勾引之人,正是写文章的那个卢氏子弟的未婚妻,而且齐王还放出话来,要范阳卢氏求着殿下退婚,估计这次纺织厂的事,正是针对那件事!”
  听到崔县令一下子把卢氏的短处给揭了出来,周刺史也有些不悦,不禁冷哼一声说道:“崔县令知道的果然不少,不过你可知道,那个被勾引的少女却是你们崔氏女子?”
  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同出一源,虽然内部也有些争斗,但对外却都是一致的,所以周刺史才有此一说。不过崔县令听到后,却是脸色如常的说道:“周刺史说得不错,不过正所谓崔氏女不嫁皇家,我们崔氏绝对不会同意族中女子嫁给齐王李愔的,倒是卢氏的情况让人有些担忧,齐王大办纺织厂,不但抢走了卢氏土地上的农户,而且纺织业一起,卢氏依为支柱的麻布产业肯定也支撑不住,到时为了家族的存亡,恐怕只有按齐王殿下的吩咐去做吧?”
  听到崔县令真真假假向李愔身上泼脏水的话,其他几个县令都是十分气愤,不过想一想齐王的势力和手段,却又让他们不得不冷静下来,一个世家的存在,自然少不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可是齐王却是双管齐下,同时对卢氏的两个经济支柱下手,若是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那么后果很可能是范阳卢氏倒下。
  “哼,那倒也未必!”这时周刺史忽然冷哼道,“大唐的棉花产量有限,种植的人并不多,齐王开了那么多的纺织厂,到时开工不足,只能亏本经营,就算是以齐王和长安那些新贵世家的财力,恐怕也支撑不了多长时间。”
  “刺史大人,这个您就有所不知了,昨天我才刚刚得到消息,高昌国已经被打下来了,而且各个世家商人争相涌入高昌,为的就是划地种植棉花,而且我还知道,齐王又想出一个怪招,正在抢夺麻类作物的种植土地!”崔县令笑呵呵的再次说道。
  他之所以把自己知道的消息全都讲出来,其实最大的目的是想借周刺史之口,将这些消息传到卢氏内部,好让其早做准备,以便能在齐王的打击下支撑的更久一些。如此一来,他们崔氏和另外几个世家也能松一口气,考虑家族下一步的打算。
第一百七十三章
泛舟闲谈
  “怪招?什么怪招?”周刺史这时也想明白了崔县令此举的含义,心中的怒火也很快平息下来,抬起头看着对方,目光冷静地问道。
  “嘿嘿,其实这个怪招说白了也没什么,只不过如此大胆的想法,却是极少有人敢想,甚至哪怕想到了,恐怕也没几个人敢做,可是偏偏齐王殿下既敢想又敢干。”崔县令看周刺史猜到了自己的用意,他反而卖起了关子。
  恢复冷静后的周刺史看崔县令卖起关子,却并没有追问,反而拿起茶杯抿了一口气,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对方。
  崔县令看周刺史不问,也有些无趣,不过还是开口说道:“齐王殿下准备在几个产麻地,施行一种期货交易,所谓期货解释起来有点复杂,不过可以打个比方,比如有个农户种一亩棉花,平均每亩可以收一百斤棉,如果这一百斤棉可以卖一贯钱,那么齐王府就会出面和这个农户商定一个比一贯略低一点的价格,把这亩地的棉花预先买下,以后无论这亩地是多收还是少收,全都归齐王府所有!”
  听到崔县令的话,不但周刺史勃然色变,其他几个县令也是惊叹不已,因为这个所谓的期货,其实就是提前将一块土地上的作物买下,至于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则由买家来承担,当然了,也正因为如此,作物卖出去的价格会比正常的低一下。
  “好狠,若是此法在产麻地推广,那么原来种麻的农户,肯定会改种棉花,如此一来,将彻底从源头上掐断麻布的生产,哪怕可以从其他地方收一些零散的麻来,但也很难满足卢氏产业的要求,果然不愧是齐王殿下!”周刺史又是恼怒又是无奈的自语道。
  其他几个县令互相对视了几眼,也都一起低下头,这种事涉及到卢氏和齐王的争斗,以他们的身份,自然不可能插的上手,还是老老实实的回县里教化百姓吧。
  听完崔县令的话后,周刺史立刻散了会,然后让府中备车,自己急匆匆地赶到卢氏的府邸,把今天听到的全部讲了一遍,希望卢氏族内能尽快拿出一套应对之法。
  长安城齐王府,前院花园的小湖,一艘不大的画舫泛于湖面,三人坐在画舫的船头,手持钓竿正在垂钓,其中正中那人头发花白,一脸的儒雅之色,正是齐王府王傅王安,右边则是一个长身青年,长相英武俊美,自然是我们的齐王殿下。至于左边那个,相貌却比李愔还要俊美,只不过少了些阳刚英武之气,正是崔梦雪的亲哥哥崔玉。
  崔玉也是王安的弟子,所以他和李愔不但是好友,而且还有同门之谊,甚至以后可能还会成为李愔的大舅哥。做为弟子,既然来到长安,自然不会忘了拜见自己的老师,所以尽管崔玉有些不好意思见李愔,但今天还是硬着头皮来了。只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老师一见到自己,立刻就拉着他和李愔去钓鱼。
  今天天气不错,太阳照在人身上暖暖的,再加上秋天才刚过去,湖水还没的结冰,正是垂钓的好日子。只不过钓鱼不但是个技术活,更需要的极大的耐心,可惜无论哪一样,都是李愔所不具备的,所以钓了半天,也只钓上来几条一指长的小鱼。崔玉倒是比他强一点,可钓上最大的鱼也不过巴掌大。倒是王安好像深谙此道,战果十分惊人,已经钓上数条七八斤重的大鱼了。
  “哈哈,又上来一条!”正在这时,王安忽然站起来高声笑道,接着只见湖面上水花飞溅,一条上钩的大鱼被鱼线牵着,开始在水面上剧烈的挣扎,看样子个头不小,王安竟然拉不上来。
  看到这里情况,李愔和崔玉不约而同丢下手中的鱼竿,冲上去帮着王安拉钓竿,结果等他们好不容易把鱼拉上船,连王安都不由得大喜,因为他钓上来的竟然是条十斤左右的黑鱼。所谓黑鱼,其实是一种凶猛的食肉鱼,以捕食其他鱼类为食。黑鱼在水中力气极大,怪不得刚才拉的时候那么费力,不过这鱼肉质十分鲜美,而且能长到十斤重的黑鱼,也算是比较少见了。
  “六郎,看来今天我们有口福了,一会让厨子把这条鱼整治一番,咱们三人好好喝上几杯!”有此大收获,王安也十分兴奋,连鱼也不钓了,划着船靠岸,让人把鱼送到厨房。
  看着王安兴奋的样子,李愔却是一笑,黑鱼并不是越大越好吃,一年生的黑鱼肉质才最鲜美,而王安钓的那条肯定不止一年。说起来家中的小湖里能长这么大的黑鱼,全都要多亏文心,因为她喜欢养鱼,自然不喜欢看到别人吃鱼,所以湖中的鱼就这么任它们长着,久而久之自然就有了许多大鱼。
  几道菜做好送到船上,三人就这么坐在船上边吃边谈,聊了几句闲话后,只见王安喝了口乳香黑鱼汤,夸赞了几句厨子的手艺,这才转而对崔玉说道:“玉儿,对于上次在程府的事,你可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听到老师提起那天的事,崔玉却是脸上一红,有些羞愧的看了李愔一眼说道:“启禀老师,弟子当时利欲熏心,竟然想用妹妹做为交换条件,换取六郎对我的支持,这种做法实在让人感到不齿。”
  听到崔玉的话,王安和李愔却是相视而笑。只见他摆了摆手笑道:“玉儿,我想听的不是这个,而且你的做法本来就没有错,想要重新夺回清河崔氏的族长之位,这天下间也只有得到六郎的支持,你才能达成所愿,至于手段虽然在别人看来有些下作,但你若是想做一个族长,就不应被这亲情所羁绊,不过这件事无论是六郎还是我,却都不会赞成!”
  听到老师的话,再看看微笑不语的李愔,崔玉却有些想不通,不由得开口问道:“老师,若我得以族长之位,必定会对族内进行改革,使之顺应大势的发展,如此一来,不但让工商业少了一个阻力,甚至还能失去工商业的发展,您和六郎为何不会赞成?”
  在程府时,崔玉虽然因为羞愧而放弃争取李愔的支持,但其实在他心里,并没有想明白其中的深层含义。王安之所以拉着他来钓鱼喝酒,其实就是想将这件事解释清楚,免得他和李愔之间产生什么隔阂。
  “崔兄,这件事还是由我来解释吧,不过事先我得向你道歉,因为那天在程府时,我并没有把拒绝你的全部原因说出来!”李愔说着,站起来向崔玉行了一礼,算是表达自己的歉意,然后这才将自己不益插手他们家族内部争斗的主要原因讲了出来。
  崔玉一开始也是满心疑惑,听完李愔的解释才有种恍然大悟之感,不过很快他就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当下开口问道:“六郎,你现在虽然占据优势,但各大世家的实力还在,若是按你这样用工商业的发展步步紧逼,难道你就不怕对方适应之后,从而想到应对之法吗?”
  听到崔玉的疑问,却见王安脸色一板,开口教训道:“玉儿,你忘了以前我说的话了吗,工商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大势,在这种大势所趋之下,无论对方想到什么应对之法,最后也不过是垂死挣扎,根本改变不了大局!”
  “谢老师教训,弟子一时糊涂,竟然没想到这一点!”听到王安的教训,崔玉终于想起老师分析的天下大势,立刻站起一脸惭愧地说道。
  “王傅,话也不能说的这么绝对,其实以各大世家的实力,若是肯放弃一样东西,那么以后依然能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这时只见李愔忽然笑呵呵地说道。虽然他和崔玉同样都是王安的学生,不过因为身份以及见识的问题,李愔与王安之间的关系只能说是亦师亦友,甚至有些理念方面的问题,王安还要向李愔请教。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王安已经对李愔有了更深的了解,再加上他本身又智谋过人,因此听到李愔的话后,立刻明白了他话中所指,只不过他沉吟了一会后,这才皱着眉头说道:“六郎,以五姓七望这些世家的本性,他们应该不可通放弃如此重要的东西吧?”
  “为什么不可能放弃?”李愔笑呵呵的挟起一块鱼肉放入口中品尝起来,然后这才又道,“趋利避凶是万事万物的本能,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家族,都逃不过这种本能的影响,五姓七望这些世家大族,在面对生死存亡之际时,若是不想被大势碾压成齑粉,就只能在困中求变!若是真的算起来,崔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听到李愔的话,王安也反应过来,两人同时抬头看了崔玉一眼,然后都是哈哈大笑。只不过做为当事人的崔玉却是满脸疑惑,实在想不通两人拿自己做什么例子?至于他们提到让五姓七望这些世家放弃的东西,也更是一头雾水?
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下可不止卢氏会玩刺杀
  “老师,六郎,你们在说什么啊,我怎么听不懂?”反正也没的外人,听的一头雾水的崔玉抓住机会,立刻开口问道。
  “崔兄,我和王傅在讨论与五姓七望和解的可能性!”李愔笑呵呵地说出一句让崔玉目瞪口呆的话。
  “和解?这……这可能吗?”崔玉的脑子一时间实在转不过弯来,前段时间以李愔为代表的工商业主,还有五姓七望为代表的大世家斗的难解难分,现在好不容易工商业主们占了点上风,可是现在李愔竟然提出了和解,这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玉儿,六郎用和解这个词不太恰当,确切地说,应该是将五姓七望这些大世家给同化掉!”王安在旁边纠正道。
  “同化!”崔玉听后眼睛一亮,换成这个词他就容易理解多了,而且他也隐隐有些明白,为什么六郎会说自己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了?
  “还是王傅用词准确,的确是同化!”李愔听后也是抚掌大笑,“五姓七望虽然根基在土地上,但其实几百年来,他们也一直参与着中原大地的工商活动,只不过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们对其并不重视,不过现在除着工商业的发展,相信已经让那些大世族看到了工商业的力量,而若是他们肯放下一样东西,参与到工商活动中,相信绝对能成为工商界举足轻重的力量,只不过若是如此,他们却要失去一样极为重要的东西!”
  “六郎你说是对朝堂的把持!”崔玉也不笨,从李愔话中立刻想到了大世家将要失去的东西。
  “不错!工商业的发展,必然带动社会的变革,固有的那种士民工商的社会体系,肯定会被打破,如此一来,士人阶层的统治地位,肯定会受到新兴的工商阶层的有力挑战,甚至我可以断言,士人绝对会失去被他们掌控了上千年的统治权!”李愔斩钉截铁地说道,他说的这些都已经是被历史验证过,自然不会出错。
  王安听完李愔的推断,也是连连点头,显然十分赞同他的观点。其实有时候王安对李愔也很好奇,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他发现李愔也并没有像传说中的那么神奇,为人聪慧的确不假,但比他更聪慧的人也不是没有。不过李愔却有一点极为神奇,那就是对天下大势的走向把握极准,有时连他也是甘拜下风,甚至王安都怀疑,李愔是不是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想要士人将手中的权力交出来,这可是件难比登天的事!”崔玉也是一脸苦笑地说道。
  “崔兄错了,其实这件事说难也不难,就看我们有没有耐心了。”李愔倒显得很轻松。
  “六郎说得不错,工商业的发展,已经在逐步蚕食士人统治的基础,而且这个蚕食的过程会越来越快,等到这个基础被破坏的千疮百孔时,就是士人统治终结之日,只不过到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连我也说不清楚。”王安说到这里时,脸上也露出一丝迷茫。
  王安虽然怀有大智慧,但毕竟是人不是神,而且受到这个时代思维的束缚,自然看不到资产阶级兴起所引发的一系列后果。不过李愔做为后世人,却比任何人都清楚,若是任由工商业发展下去,资本必然会膨胀到一个惊人的程度,而接下来很可能就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当然,只要有李愔在,他是绝对不允许大唐发生这种事的。
  资本这头怪兽从诞生之时,就带着贪婪性与掠夺性,任何东西敢阻拦它发展的道路,必然会被其用蛮力推翻。而以五姓七望这些世家大族为首的士人阶层,就是它出生后所遇到的第一个对手,只有把这个对手打倒后,才能创造一个更适合它发展和膨胀的环境。
  另外李愔也十分清醒的知道,当资本膨胀到一定程度时,很可能会和皇权产生矛盾,这点在西方历史上,早已经被验证了无数次,无论是英国还是法国,都为资产阶级革命付出过惨痛的代价。中原王朝的皇权虽然比后世西方国家要强大的多,但想要降服资本这头怪兽,却也是一件难比登天的事。
  做为皇室的一分子,李愔自然不希望自己一手放出来的资本怪兽,反过来吞噬大唐皇族的统治。再加上资本不但是头怪兽,同时也是把双刃剑,若是动用的好,不但可以强国富民,而且也能将中国王朝从分分合合的怪圈中拉出来,从根本上避免后世那些惨剧的发生,而这也正是当初李愔义无反顾放出资本这头怪兽的根本原因。
  至于如何驾驭资本这头怪兽,保证它在伤敌的同时,还能给自己和大唐输送养分?对此李愔早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设想,只是这个设想必须将工商业提高到一定程度,同时资本也开始展现自己贪婪和血腥的一面时,才能真正的开始实现。而经过这两年的发展,再加上大唐本来的基础,资本的发展虽然还没有达到李愔的要求,但也相差有限,等到大唐的纺织行业开始走上正轨后,那时才是他开始实现自己设想的时候。
  师徒三人边喝边聊,王安可能是看到两个弟子都在,所以就贪喝了几杯,结果被湖面上的冷风一吹,立刻感觉不胜酒力,自顾自的钻到画舫的船仓里休息了,只留下李愔和崔玉。他们两人以前是知交好友,但现在因为崔梦雪的事,彼此的友情就添加了一些其他的东西,所以在王安离开后,两都不知该说些什么,一时气氛竟然有些尴尬。
  “六郎,我听说你已经对范阳卢氏下手了,而且还发动了不少长安新世家帮你?”最后还是崔玉率先打破尴尬,开始问起逼卢氏退婚的事。
  “呵呵,就知道这件事瞒不过崔兄,卢氏只剩下土地以及麻布产业支撑,刚好纺织业的发展需要人口和市场,所以我就针对卢氏做了一番筹划,先是以纺织厂掠夺对方土地上的农户,然后等纺织厂的棉布生产出来后,再把麻布的销售市场给抢过来,不过因为棉花需要一个生长周期,所以我还在麻布的生产原料上做了一些手脚,想必卢氏也正在为这些事所烦恼呢!”李愔笑呵呵地说道,对于逼卢氏退婚的事,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不过崔玉却显然有些担心,再次开口道:“六郎,你这种做法虽然把卢氏挤到一个生死存亡的境地,但若是对方宁死不屈,还是不肯退婚怎么办?而且再过几个月,就是小妹和那个卢宏的成婚之期,时间可是十分紧迫啊!”
  李愔也知道时间紧迫,不过却还是一脸微笑的道:“崔兄放心,卢氏绝对没有勇气为了一个女子,而放弃自己的家族,哪怕那个卢宏不同意,但卢氏也一定会逼着他退婚,退一万步说,若是他们真的宁死不屈,那么我也会让卢氏知道,刺杀一个人并且没有留下任何线索,并不仅仅只有他们会玩!”
  李愔说到最后一句话时,声音放的很轻,不过听到崔玉耳中,却让他在心惊的同时,也不由得一阵感动,当下脱口而出道:“六郎,你可要想清楚了,若是卢宏真的被人刺杀,那么全天下的人都会知道是你做的,即便没有任何线索,但对于你的名望,无遗是件巨大的打击,甚至还会……”
  说到这里,崔玉忽然有些犹豫,不过最后还是咬了咬牙说道:“甚至还会影响到你对皇位的竞争力,毕竟无论是陛下还是文武百官,都不会希望看到一个使用刺杀这种手段的皇子上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