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校对)第1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364

  程夫人说到最后,眼睛别有深意的看了李愔一眼。这时程咬金则端起茶碗,埋下头来当哑巴;崔玉则一反刚才的激愤,脸上露出一丝惭愧之色,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脚尖,倒是程怀亮向李愔眨眨眼睛,示意这时候该是他表示一下了。
  其实在程夫人话还没有说完的时候,李愔就已经明白了对方的意思,甚至他还清楚地知道,刚才崔玉之所以表现的那么愤怒,其实是在和程夫人演一套双簧,而程咬金则完全是个惊堂木的作用,开始吼上一嗓子就没他什么事了,今天唱主角的完全是眼前这位程夫人。
  程夫人七拐八拐的说了那么多,其实想表达的就一个意思,那就是崔玉可以同意将崔梦雪嫁给李愔,甚至也不计较什么名分,只不过李愔却要答应一个条件,那就是全力帮助崔玉,让他们这一支重新夺得清河崔氏族长的位子。
  虽然这么说有点残酷,不过这就是世家大族争斗的真实写照,无论是程夫人还是崔玉,都将崔梦雪当成一个可以交换的筹码,换取崔玉现在最需要的外力支持。虽然以前李愔和崔玉的关系也不错,但远还没有达到让他全力支持的地步。
  想明白了这些之后,李愔忽然站真身子,一反刚才那副唯唯诺诺的样子,目光中出透出一种精明与自信,平时人们眼中的那个齐王李愔终于又回来了!
  只见李愔与程夫人对视半晌,最后却缓缓地说出一句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话:“程夫人,你的意思我明白,不过很遗憾,我李愔从来不拿感情与别人交易!”
第一百七十章
拒绝的背后
  李愔的话一出口,不但让程夫人感到十分意外,连正在装着喝茶的程咬金也抬起头来,瞪着一双铜铃般的大眼上下打量着他,似乎是第一次认识李愔一般,程怀亮则和他老爹的反应几乎一模一样。至于崔玉则脸色一白,接着脸上的羞愧之色大盛,看样子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在与崔梦雪的感情纠葛中,其实李愔才是占主动地位的,他大可先逼卢氏退婚,然后再等着崔氏将梦雪嫁给自己,因为那时除了他之外,天下间再也没人敢娶崔梦雪了,毕竟所有人都知道,这是齐王李愔费尽心思才夺回来的女人,谁这么不开眼敢和他抢女人?
  只不过程夫人却算准李愔是个重情之人,一来是他亏欠的梦雪,二来又有程府和崔玉的关系,使得李愔更不可能做出绝情之事,所以程夫人才反被动为主动,提出以崔梦雪为交换,让李愔全力支持崔玉夺取清河崔氏族长的事,只是李愔的回答实在出乎他们的意料。
  只不过还没等程夫人他们反应过来,只见李愔再次开口说道:“我与梦雪的相识源于一个误会,可是由于我的原因,破坏了她的婚姻,所以我有责任还给她一段幸福的婚姻,让她心甘情愿的喜欢上我,感觉陪在我身边是一种幸福!”
  李愔说到这里,抬头再次与程夫人对视一眼,然后这才开口又道:“所以我很重视与梦雪的婚姻,不希望让这段婚姻染上一丝交易的色彩。所以对于程夫人你的提议,李愔是万难答应,不过若是你们信得过我,我可以在此向你们立下一个保证,只要崔兄跟着我,那么以后他的成就,绝对不是一个小小的清河崔氏可比的!”
  虽然李愔的话中透着无比的自信,而且在场的人也都相信他的能力,不过他的那个保证可实在是太惊人了,清河崔氏做为五姓七望之一,几乎仅次于博陵崔氏和赵郡李氏,在世家大族中排行第三,而且这还是因为内部分裂,否则其实力纵使不如博陵崔氏,但也与赵郡李氏差不多。
  可就是如此庞大的一个大世家,却被李愔加了一个‘小小的’作为修饰,如此一来,听到程夫人他们的耳中,李愔的自信几乎已经变成了一种自大,这让他们不得不怀疑李愔是不是在吹牛?
  看着程夫人等人怀疑的表情,李愔却是不慌不忙,转身忽然对程咬金行了一礼道:“程伯父,您应该知道前段时间秦伯父答应去军校教学的事吧?”
  程咬金这时也撕掉了伪装,两只大眼里闪着精明的神色,仔细分析李愔话中的真假。现在被李愔打断,当下没好气地说道:“废话,秦大哥和我情同手足,他的事情我自然知道,而且我还听说,是你小子说服他不顾病体出山教学的?”
  “嘿嘿,程伯父和秦伯父果然是几十年的老兄弟了,什么事情都没瞒您!”李愔眨着眼睛笑道,一看他这副模样,程咬金旁边的程怀亮就感觉有些发冷,他太熟悉李愔了,只要对方出现这个表情,那肯定就是在动什么歪心思了!至于程夫人和崔玉,则不明白李愔问这些做什么?因此都好奇地盯着两人。
  程咬金听到李愔的恭维,心中正感得意,毕竟他和秦琼是出生入死的兄弟,从当年的瓦岗寨定下的交情,直到后来一起扶保大唐,几乎可以说是生死与共,所以听到李愔夸赞他们的交情,心中也不由得感到得意。
  “不过程伯父,您可知小侄为了说服秦伯父出山,而答应他一个条件的事吗?”还没等程咬金得意多久,李愔忽然一头冷水泼下,结果把程咬金问的是哑口无言,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件事。而旁边的程怀亮则一拍脑袋,他早就料到李愔会有这么一招。
  “秦大哥竟然还提出一个条件?是什么?”程咬金有些急不可耐的问道,这件事秦琼根本没有和自己说过,可见肯定是一件极为隐秘和极为重要的事。
  “嘿嘿,其实也没什么,只是秦老将军让小子答应,当怀玉兄从军校毕业后,要将其带在身边,给他们秦家一个再次发展的机会!”李愔脸上带着一种似笑非笑的表情,语气也极为淡定地说道。
  听到李愔的话,程咬金夫妇都是一脸凝重,秦琼的为人他们夫妇都清楚,而且他们也知道,秦琼虽然是以勇出名,但为人心思缜密,特别是看人看事的眼光,更是准确无比,当年就是看出王世充没有夺得天下的希望,所以才带着程咬金等人投靠到当时还比较弱小的大唐麾下,而且在李世民与李建成争位时,也是秦琼提醒,使得他坚决跟着李世民走,最后总算成就了现在的事业,正因为如此,程咬金对秦琼的判断一向十分信服。
  秦琼的身体一向不好,但现在竟然强撑着到军校任教,而交换条件则是让秦怀玉以后跟在李愔身边。以程咬金对秦琼的了解,对方绝对不会无缘无故的做出这种决定,而且李愔今天把这件事讲出来,显然就是通过秦琼这件事让他们相信,跟在他的身边,比让崔玉争夺那个族长之位更加值得。
  “姑父、姑母!你们不要再为难六郎了,而且他说的对,梦雪是我的亲妹妹,我若是拿她当做交换的筹码,那与禽兽何异?”正在这时,刚才还一脸羞愧的崔玉忽然抬起头,上前几步十分坚定地说道。
  听到崔玉的话,程夫人脸上也闪过一丝愧疚,不过她毕竟经历的事情多,心志自然也颇为坚定,因此最后还是开口说道:“玉儿,你可要想清楚了,若是失去这次机会,想要让我们这支族人再次夺得族长之位,可就变得遥遥无期了。”
  “姑母,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侄儿已经决定,以后跟着六郎共进退,以他的才能,肯定能做出一番大事业来!”崔玉斩钉截铁的回道,自从他浪子回头之后,一直将重夺清河崔氏族长作为人生最大的追求,只不过现任族长崔言势力已成,他已经落于下风,否则也不会被逼着去行商了。
  “好!崔兄果然有志气,只会继承前人的基业算不得大丈夫,咱们身为大唐好男儿,自然要开创一番自己的事业!”李愔听到崔玉的话,也不由得高声赞道。
  “表兄和六郎说的没错,我程怀亮虽然不才,但也有满腔热血,你们的事算上我一份!”程怀亮也被李愔的话激的热血沸腾,禁不住站出来高声吼道。
  程咬金虽然被儿子这一嗓子吓了一跳,不过之后却是仰头大笑,因为他从儿子身上,看到当年自己年轻时的豪气与热血,这才是年轻人应该有的东西。
  “真搞不懂你们这些男人!”程夫人看着儿子也跟着发疯,丈夫不但不管,还高兴的哈哈大笑,不由得嘴里咕哝一声,算是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总算是过了程咬金夫妇和崔玉这一关,李愔不由得轻松许多。本来李愔还想见一见梦雪,毕竟那天她可是生了不小的气,自己应该去哄哄她。不过程夫人却认为不妥,毕竟卢氏一天没有退婚,梦雪一天就是待嫁之身,实在不好和李愔有过多的接触,特别还是在现在这个谣言满天飞的时期。对于这个理由李愔也可以理解,因此只得作罢。
  陪着程咬金夫妇闲聊了一阵,又和崔玉述一下离别之情,李愔这才离开了程府。不过在骑马离开的时候,他回头看了一眼程府的大门,嘴角却挂上一丝神秘的微笑。
  回到齐王府的大殿,做为王傅的王安早已经在那里等着李愔了。而李愔一见到对方,立刻一躬到地说道:“王傅神机妙算,程夫人果然提出要我支持崔兄争夺族长之位的条件,而且崔兄也已经到了长安城。”
  王安听到李愔的话,却露出一个果然不出所料的微笑,然后这才抚着胡须说道:“这也在情理之中,崔玉一心想要夺回族长之位,而程夫人和程老国公就是他最大的外援,也是他最坚定的支持者,只不过崔言的背后站着博陵崔氏,因此崔玉无论族内还是族外的势力,都比不过现任族长崔言,而这次殿下既然有负于那位崔小姐,以程夫人的精明,自然不会放过这次好机会!”
  听着王安的分析,李愔对这位王傅真的是佩服无比,连这种事他都能事先料到,如此人物几乎可以和传说中的诸葛亮相比了。
  “王傅,您好不让我答应帮助崔兄,可这却是一个插手清河崔氏内部的好机会,如此白白的放过,会不会太可惜了?”李愔皱眉着眉头问道。他为了拒绝程夫人,在程府说的那番话虽然出自真心,不过也有王安事先交待的缘故。
  “呵呵,殿下,做人千万不要太贪心,五姓七望虽然在大势上已经落于下风,但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在插手清河崔氏内部的事,你可知会引发何种后果?”王安笑呵呵的反问道。
第一百七十一章
小人物改变大事件
  “请先生指点!”李愔躬身一礼道。他只是本能的感觉插手清河崔氏内部争斗不妥,不过却想不通到底是哪里不妥。
  “呵呵,殿下可能自己没有觉得,其实咱们与五姓七望现在的争斗,简单来说还是君子之争,虽然免不了用一些手段,但并没有碰触到对方的底线,而且手段也都并不激烈,至少没有造成太多的人员伤亡,不过若是殿下插手清河崔氏内部的争斗,虽然有很大希望将清河崔氏掌控,但却已经碰触到其他大世家的底线,以后若是再争斗起来,对方很可能会用一些过激的手段,这对于现在已经占据上风的我们来说,却是得不偿失,还不如借助现在工商业的快速发展,一点点的将那些世家的实力给消耗掉划算。”
  王安身为李愔的王傅,自然身负教导他的责任,不过相比其他王傅,王安却从来没逼李愔学什么圣人之道,更没成天讲为人处事的大道理,而是仅仅充当一个幕僚的角色,只不过在为李愔参谋的同时,他也负责为李愔解惑。
  听完王安的讲解,李愔顿时有种恍然大悟之感,不过紧接着他却又想到一件事,有些疑惑地问道:“王傅,你说我们双方的手段都不太激烈,可是上次范阳卢氏……”
  李愔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见王安笑着打断他道:“殿下不要着急,我话还没有说完。范阳卢氏上次派人袭击王府的船队,这的确已经触犯到殿下的底线,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也给了我们一个报复的理由,这次殿下想要逼范阳卢氏退婚,自然可以放手去做,只要不是带兵灭了卢氏满门,其他各大世家就绝对不会出手干预!”
  听到王安的分析,李愔在心中大喜的同时,也在庆幸自己终于找对了人,这个王安足可以做自己的左膀右臂。同时也可以平衡一下自己手中的势力,免得能拿出手的只有陆洪和陆青这些梁国旧臣。
  搞定了程府和崔玉那边的事后,李愔这几天的霉运总算走到头了,因为儒报捅出了他勾引崔梦雪的事,再加上对方的污蔑,使得他这段时间声望大受打击,甚至连李泰和李承乾也坐不住了,竟然暗地里对这件事推波助澜,更让他的声望是一落再落。
  不过这个几乎挑起大唐皇子新一轮争斗的儒报事件,却因为一个小人物而终结,这个小人物就是被李愔救回性命的那个丑丫头。
  丑丫头姓吴,家中有一个残疾的父亲,还有两个才十岁左右的弟弟妹妹,平时家中用度都靠她和母亲做些小生意,虽然收入不多,但也支撑一家人开支还是够的。另外对方虽然人长的丑,但这位吴小娘子却是个热心人,平时谁家有个困难,只要被她看到,能帮就会帮一把,所以认识的人提起她,几乎都会夸上几句。
  吴小娘子在被李愔救醒之后,又在崔梦雪的医馆里休养了一下,第二天几乎就没什么事了,依然接着买布养家,只不过周围认识的商贩都打趣她,说她是被齐王殿下亲过的人,以后肯定是个有福之人等等。
  对于那天齐王救自己的事,吴小娘子心中十分感激,毕竟以人家尊贵的身份,能够不嫌弃自己容貌丑陋,以口度气救活自己,如此贤德的王爷,上千年也就出了这么一位,只可惜自从那天后,齐王殿下就再也没来医馆,她又进不去齐王府,所以一直无法当面向齐王道谢,这一直让她心中遗憾,只得在家中为李愔立下长生牌位,每晚为其祈福,算是聊表自己的谢意。
  儒报上关于李愔的报道虽然也提到了吴小娘子,不过所有人只关心李愔以及被他勾引的那位待嫁女子,至于她这个小人物,除了一些相熟的人外,根本没有人会关心。
  只不过随着这件事传播地越来越广,最后连吴小娘子这种最底层的小民也知道了,听到别人把齐王殿下救自己的举动污蔑成轻薄,这让吴小娘子感觉无比的愤怒,一开始她到处向别人解释那天事情的真相,可惜她人轻言微,根本没有多大的作用。
  不过最后吴小娘子经过别人的指点,十分大胆的独自找到大唐日报,想借助报纸的力量将事情真相报道出来。结果正在为这件事感到头痛的燕北一见到她,立刻是有种豁然开朗之感,不但优先安排对她的采访,而且还亲自捉刀撰写文章。
  结果从第二天起,大唐日报对儒报的反击就开始了,以吴小娘子这位当事人的叙述为主,再加上采访了几位事发时在场的观众,着重突出李愔救人的经过。另外经过李愔的同意,还将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等急救办法画成图形,随着报道一起刊登在报纸上。
  有了吴小娘子现身说法,再加上大唐日报一连几天不间断的采访报道,而且每期都是头条,另外燕北也很聪明,不但刊登了急救之法,还顺便采访了一下孙思邈等大唐有名的大夫,让他们从医学方面给予证实,虽然有些大夫感觉这种急救之法不太合乎礼法,不过经过试验之后,的确很有效果。
  有了那些知名大夫的权威认证,很快就将李愔轻薄溺水女子的流言打破。而且大唐日报乘胜追击,指责儒报歪曲事实、毁坏他人名誉等等。事实俱在,根本不容得对方狡辩,一时间儒报几乎是声名狼藉,好不容易上涨起来的声望再次下落,甚至达到了一个历史最低值。
  虽然后来卢宏发表文章替自己狡辩,声称自己根本不知道那是救人,而且就算这件事误会了齐王,但是关于李愔勾引定婚女子的事却是千真万确,没有半点水分!可惜人家大唐日报也不是吃素的,直接指出卢宏还在撒谎,两件连在一起的事,其中一件是编造的,那么另外一件怎么可能是真的?
  一个人的诚信出了问题,哪怕以后只说真话,恐怕可信度也不高,无论卢宏再怎么辩解,但是儒报报道假新闻的事已经成为事实,根本无可辩驳,所以无论卢宏再怎么保证李愔真的勾引定婚女子,但大部分都持怀疑的态度,再加上李愔以前积累的好名声,更加让大部分人都相信,齐王殿下是被人诬陷的。
  不过就在大唐日报和其他报纸批判儒报和卢宏的时候,却被一个意料之中的突发事情打断。之所以说它是意料之中,因为所有人都对这个消息并不感到意外。
  “呯!也难怪侯君集平时那么傲,你们看看这场仗打的,真叫一个漂亮啊!”程怀亮一拍桌子站起来,一脸兴奋的弹着手里的报纸说道。今天还是在李愔府上聚会,几乎所有人都到了。
  “不过月余就攻下了田地城和高昌城,麹文泰忧惧而死,其子麴智盛被俘,甚至连西突厥的可汗欲谷设,都被他吓的丢下浮图可汗城跑了,如此灭国之功,足够让侯君集得瑟了,恐怕他回朝之后,连卫公和河间王都不放在眼里了!”秦怀玉坐在一边,同样手托着报纸边看边说道。
  其实也难怪秦怀玉如此说,侯君集虽然也是大唐有名的武将,不过他和程咬金、秦琼这些武将都不太合的来,甚至连李靖都不太喜欢他,之所以如此,关键就是侯君集的脾气太傲,一般人根本受不了,而且为人疑心也重,当初李世民让李靖将兵法传给侯君集,结果侯君集却怀疑李靖私藏,没有把兵法全都传给自己,而且还把这件事告诉了李世民,结果李靖也不是省油的灯,反告侯君集想要谋反,结果两人打起嘴仗,最后还是不了了之,不过从那以后,李靖和侯君集的关系一向很差。
  “怀玉兄,侯君集立的功劳再大,可是说起来,不还是为了咱们的纺织大业卖命吗?”李愔也是边看报纸边兴奋,他虽然料到大唐能打下高昌,但没想到竟然打的这么利索,几乎拉着队伍去高昌转了一圈,整个高昌古国就不存在了,听说李世民已经下令,要将原高昌国的地盘做为大唐的西州,西突厥的浮图可汗城则设置为庭州。
  说起来贞观十二年对于大唐来说,的确是一个值得庆贺的一年,因为年头才刚刚打下高句丽,下半年又把高昌国给灭了,顺便还占领了西突厥的可汗城,大大的威慑了一下这个大唐周边最强大的对手。
  “是啊,西州那里可全都靠咱们出钱才打下的,现在终于到了分地盘的时间了,我娘已经派人去了那里,肯定能找个种棉花的好地方!”一向憨厚的房遗爱这次也兴奋起来。
  房家虽然是大族,但房玄龄为人清正,从来都是公私分明,家中的产业并不多,而且全都靠历史上那位有名的房夫人打理。以前因为家中资金有限,房家对工商业参与的不深,不过这次房夫人一狠心,也拿出数万贯买地,所以房遗爱对这件事才会格外关注。
  听到房遗爱的话,李愔和李景恒等几人都是相视而笑,他们府上人多钱多,在战争之初就已经派人去了高昌,最好的地方估计已经被派去的人收入囊中了。
  不过就在所有人都在讨论高昌那边的事时,却见燕北皱着眉头说道:“六郎,高昌大捷虽然是件好事,但也转移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本来我还想一鼓作气把儒报给挤死,结果现在没人关注卢宏那小子污蔑你的事了,倒是便宜了他们。”
  “燕兄,儒报还是有存在的必要的,至于卢氏嘛……”李愔说到这里,却是露出一个阴险的笑容,“卢氏那里我已经想好了一个好办法,不过却要各位兄弟支持一下!”
第一百七十二章
纺织基地
  幽州是古九州之一,位置大概就是后世的河北、辽宁一带,在隋唐之际,因为大运河的开挖,最北边的永定渠,其终点就在幽州境内,再加上隋唐一直对高句丽用兵,幽州的地理位置更加重要,比如上次李世民用兵,幽州就是陆路军的大后方。也正因为如此,幽州可以说是大唐重要的军事、交通和商业中心之一。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幽州有个古称名为范阳,大名鼎鼎的范阳卢氏,就是出身这里,而且卢氏家族的核心力量也在幽州城内。幽州既然是范阳卢氏的发源地,卢氏在这里的势力自然极为庞大,别的不说,整个幽州的大部土地,几乎全都是卢氏的族田,甚至连相临的几个州,也都有大量土地被卢氏所控制,因此这些州虽然名义上归大唐朝廷所有,但实际上却控制在范阳卢氏手中。
  幽州的现任刺史姓周,也是江南大族出身,不过这位周刺史的夫人却是范阳卢氏出身。也正是靠着这一层的关系,他这个范阳卢氏的女婿才能坐到幽州刺史的位子上,毕竟幽州是卢氏的大本营,若不是和卢氏关系极深的人,根本不可能坐稳这个位子,只可惜大唐官员必须异地为官,所以卢氏本族子弟无法在幽州任职,最后只得选了一个卢氏的女婿来做刺史。
  周刺史虽然出身江南大族,不过家道中落,族中对其也不是很重视,后来全靠卢氏的接济,这才考取功名为官,好不容易才坐到刺史的位子上,因此他心中对卢氏自然十分感激,再加上卢氏的势力在幽州盘根错节,若是没有卢氏的支持,他根本坐不稳刺史的位子,所以他一直是范阳卢氏的铁杆支持着。
  幽州是一个上州,不但人口众多,而且农业、商业也都十分兴旺,因此州中的官吏比较多,再加上周刺史本身也是颇有才干,因此将整个幽州治理的井井有条,虽然比不上李愔治下的登州兴旺,但也是大唐数的着的大州之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