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元六书(校对)第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50

对于这一类的说法,我们先问:所谓给予宇宙以秩序底心,是个人底心,例如你的心,我的心,抑或是宇宙底心?于此我们须附带说:照我们的说法,所谓宇宙底心,与所谓宇宙中底心不同,其不同,我们于《新理学》中已有说明。(在《新理学》中,我们称宇宙中底心为宇宙的心。宇宙的心亦可有与宇宙底心相似底意义,所以我们现在不用宇宙的心一词。《新理学》中,亦应照改。)我们以为有宇宙中底心。照我们于上文所说,人的心即是宇宙中底心。但宇宙底心则是我们所不说底。因为以为有宇宙底心者,其所谓宇宙底心,空泛无内容,实是可以不必说底,此点于下文可见。
给予宇宙以秩序底心,如是个人底心,则此种说法,是很新奇动人底。不过如照此种说法,则宇宙间何以能有公共底秩序,是很难解释底。此所谓公共者,是大家都承认的意思。若说宇宙间底秩序,是个人底心所给予底,何以各个人的心,皆给予外界某部分以某秩序?换句话说,何以外界某部分的某秩序,为各个人所皆承认?我们固然可以说:这是由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缘故。但此理虽同,而给予此理与外界某部分,则可以不必同。若说:因外界某部分有某性,所以有同心者,必给予同理,则此某部分的某性,并不是个人的心所给予者,而正是我们所说客观底理的表现。说至此,则须承认外界本有理,本有秩序。
例如照康德的说法,在人所知底事物中,有些事物,人以为是必然底;有些事物,人以为是偶然底。因为在人的心中,本有必然与偶然二范畴。在心了解外界时,外界的有些部分,经过必然的范畴,所以其秩序即是必然底;有些经过偶然的范畴,所以其秩序即是偶然底。如果此所说心是个人底心,则外界的有些部分,或于此人了解之之时,是经过其必然的范畴,因而在此人的知识中,其秩序是必然底。而此同一部分于彼人了解之之时,是经过其偶然的范畴,因而在此人的知识中,其秩序是偶然底。如此,则此人所以为是必然底者,彼人或以为是偶然底。我们不能说,此二人中,必有一个是错误底。正如一个人说:“我到过云南。”另一个人说:“我没有到过云南。”此二人所说虽不合,但我们不能说,其中一人,必是错误底。但事实上,至少对于有些外界底秩序的必然性或偶然性,各个人的见解,是一致底。若说是偶合,何以能偶合如此?即对于有些秩序的必然性或偶然性,各个人的见解,不一致时,一般人以为,这是由于有些人的错误。事实上错误底人,后亦往往自知其错误,自承其错误。何以是如此?若说给予宇宙以秩序底心,是个人底心,这都是很难解释底。
康德一派底观念论者所谓心,如是一个人底心,则有如上所述底困难。如其所谓心,是所谓宇宙底心,以为宇宙间底秩序,是一宇宙底心所给予者,则固可无上所述底困难,但亦不能如上所述底说法之新奇动人。此宇宙底心,虽说是心,但不能如个人底心,那样有思虑,有知识,有情感。无思虑、无知识、无情感底心,其内容是很空洞底。有些讲康德哲学者,以为康德所谓心,并不是个人底心,而是一“逻辑底我”的心。如此说,则所谓范畴者,一方面离具体底事物而自有,一方面对于个人底心说,亦是客观底。如此说范畴,亦是我们所赞成底。不过,我们说,这些范畴,无所靠而自有,不必说有一逻辑底我,以装盛之。犹之,我们说,理世界无所靠而自有,不必说有一宇宙底心,以装盛之。因为这些装盛之者,除了装盛这些范畴或理世界以外,没有别的内容可说。所以我们以为是不必说底。
有些哲学家,以为实际底事物的存在,亦在心中。如贝克莱说:“存在即知觉。”在中国哲学史中,陆王一派,亦有持此说法的倾向。阳明《传习录》中有云:“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云:‘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又云:“先生曰:‘你看这个天地中间,什么是天地的心?’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什么叫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可知充塞天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底,如何与他间隔得。’”照阳明的此种说法,则陆王一派,不只以为“理在心中”,且以为,即天地万物的存在,亦在心中。
但其所谓心者,是个人底心,例如你的心,我的心,抑或是宇宙底心?上所引阳明语录,前一段所说底心,是个人底心,后一段所说底心,则是宇宙底心。在西洋哲学史中,这一类底含混,亦是常有底。若说天地万物,存在于个人底心中,此说亦有许多不可解决底困难,我们于此,不及详述。所可注意者,在事实上,哲学家中,没有认真以为,天地万物,存在于个人底心中者。贝克莱虽主张“存在即感觉”之说,但亦以为,我虽不看此桌子,但因有上帝看它,所以此桌子仍存在。如此说,则此桌子的存在,仍与常识所说底桌子存在无异,不过是多一上帝看它而已。佛家唯识宗,以为外境不离内识,然最后亦以为识亦是依他起,执识为实有,亦是遍计所执,最后亦须推到常住真心。而常住真心,亦是上所谓宇宙底心,除可作为一切存在的背景外,其内容亦是很空虚底。这样底宇宙底心或上帝,我们以为,亦是不必说底。
上所说底一类哲学,把心看得过于伟大,还有一类哲学,则把心看得过于渺小。此类哲学的说法,以为人不过是宇宙间万物中之一物,有心不过是宇宙间万事中之一事。物质论者,以为所谓心者,不过是人的脑子的活动,与其他物质的活动,同是一类底,就其本质说,并没有什么可以特别重视。
于此我们说:心的存在,必以人的脑子的活动为其基础,这是我们所承认底。但我们不能以一物的存在的基础,为其要素。人的脑子的活动,是人的心的存在的基础。知觉灵明,是人的心的要素。此二者不可混为一谈。将此二者混为一谈,是物质论者的错误,亦是有些反对物质论者的错误。试就普通所谓精神物质二名词说。物质论者,以为精神的存在,必以物质为基础。精神的存在,既靠物质,所以物质必比精神较为实在。有些反对物质论者,以为说精神的存在,必以物质为基础,则即为轻视精神。所以他们不承认,物质可以为精神存在的基础。这些见解,都是错误底。其错误都由于不明上述底分别。照我们的看法,我们可以说,人的心的存在,靠人的脑子的活动;但我们不能说,人的心“不过是”人的脑子的活动。我们可以说一幅画的存在,靠颜色与纸;但我们不能说,一幅画“不过是”颜色与纸。说人的心的存在,靠人的脑子的活动,并不为轻视心。说一幅画的存在,靠颜色与纸,亦不为轻视艺术。
就存在方面说,亦可说,人不过是宇宙间万物中之一物,人有心不过是宇宙间万事中之一事。但就觉解方面说,宇宙间有了人,有了心,天地万物便一时明白起来。有心底宇宙与没有心底宇宙,有重大不同。由此方面说,我们可以说,人与天地参。我们固不可把人的心看得过于伟大,亦不可将其看得过于渺小。
或可问:照心理学说,人的心不但有觉解,且有感情欲望等。今专以知觉灵明说心,似乎与心理学不合。
于此我们说:我们亦以为,心有感情、欲望等,但有感情欲望等,并不是人的心的特异处。禽兽亦有喜有怒,但于其喜时,它未必自觉其自己是在喜,亦不了解其所喜是怎样一回事;于其怒时,它未必自觉其自己是在怒,亦不了解其所怒是怎样一回事。人则于喜时,自觉其自己是在喜,并了解其所喜是怎样一回事;于怒时自觉其自己是在怒,并了解其所怒是怎样一回事。此之谓有觉解。有觉解是人的心的特异处。禽兽可有冲动,但不能有意志,因为意志必有其对象,对象必被了解而后可为对象。由此说,则严格地说,禽兽亦不能有欲望。因为欲望亦必有对象,对象亦必被了解而后可为对象。意志与欲望的分别,似乎只在于其对象,是间接底或直接底,远底或近底。其对象都需要被了解而后可为对象。所以即就有欲望说,了解亦是必需底。有觉解是人的心的特异之处,所以我们专就知觉灵明说心。
或又问:向来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时,多注重于人的道德行为方面。如孟子说:“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普通亦说不道德底人,“不是人”。上文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时,注重于人的有较高程度底知觉灵明,注重于人的有觉解,此似与旧说不合。
于此我们说,就人的道德行为方面,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我们亦以为是可以底。不过严格地说,凡可称为道德底行为,必同时亦是有觉解底行为。无觉解底行为,虽亦可合于道德律,但严格地说,并不是道德底行为。前人说:“虎狼有父子,蜂蚁有君臣。”此话若是说,在事实上,蜂蚁亦有社会,蜂蚁亦是社会动物,此话本是不错底。但人的君臣,是一种人伦,其关系是一种道德关系。若谓蜂蚁有君臣,其所谓君臣者,亦是如此底关系,则此话是很可批评底。因为,照原则说,人之有君臣,是有觉解底行为。他于有此种行为时,他可以清楚地了解其行为是怎样一回事,而又可以清楚地自觉其是有此种行为。而蜂蚁的有“君臣”,则是无觉解底行为。无觉解底行为,不能是道德底。又例如蚂蚁打仗,每个蚂蚁皆各为其群,奋不顾身。在表面上看,与人所组织底军队,能为其国家打仗,奋不顾身者,似乎没有什么分别。但人去打仗,是有觉解底行为。在枪林弹雨中,前进是极危险底,亦是人所觉解底。奋不顾身底兵士,其行为可以是道德底,此觉解是其是道德底一个必要条件。若蚂蚁打仗,虽奋不顾身,但其行为则只是本能底,无觉解底。所以严格地说,其行为并不是道德底。
若离开了有觉解这一点,以为只要是社会底行为,即是道德底行为,则人虽有社会,于其中能有社会底行为,而仍可以是与禽兽无别。因为蜂蚁亦有社会,于其中亦能有社会底行为。
我们的说法,所注重者,诚与旧说不完全相同,然亦非与旧说完全不同。觉解是构成道德底一重要成分,前人本亦似有此说。谢上蔡云:“横渠教人,以礼为先,其门人下稍头溺于刑名度数之间。行得来困无见处,如吃木札相似。更无滋味,遂生厌倦。明道先生则不然,先使学者有知识,穷得物理,却从敬上涵养出来,自然是别。”“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本是程门的修养方法。关于此点,于第八章中,另有专论。现所须注意者,所谓“横渠教人,以礼为先”,即使人循规蹈矩,作不甚有觉解底,合乎道德底行为。程门教人,“先有知识,穷得物理”,使人于行道德时,对于其行为,必亦有较完全了解底。有较完全了解底行为,与不甚有了解底行为,表面上虽可相同,但对于行为者底意义,则大不相同。朱子语录亦云:“或问:‘力行若何是浅近语?’曰:‘不明道理,只是硬行。’又问:‘何以为浅近?’曰:‘他是见圣贤所为,心下爱,硬依他行。这是私意,不是当行。若见得这理时,皆是当恁地行。’”(《语类》卷九十五)此皆说,了解对于行道德底重要。朱子直说力行是浅近语,是出于私意,更合我们上述之意。
所以,照上所说,我们可以为,有知觉灵明,或有较高程度底知觉灵明,是人所特异于禽兽者。旧说人为万物之灵,灵即就知觉灵明说。知觉灵明是人的心的要素。人将其知觉灵明,充分发展,即是“尽心”。范浚《心箴》云:“茫茫堪舆,俯仰无垠。人于其间,渺然有身。是身之微,太仓稊米,参为三才,曰惟心耳。往古来今,孰无此心?心为形役,乃兽乃禽。”(朱子《孟子集注》引)我们亦可引此文,以为心颂。
有些物不必有心,而凡物皆必有性。一类底物的性,即一类底物所以成此类底物,而以别于别底物者。所谓人性者,即人之所以为人,而以别于禽兽者。无心或觉解底物,虽皆有其性,但不自知之。人有觉解,不但能知别物之性,且于其知觉灵明充分发展时能自知其性,自知其所以为人而别于禽兽者。充分发展其心的知觉灵明是“尽心”。尽心则知性。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关于知天,我们于第七章中,另有详论,现只说,人知性则即可努力使此性完全实现,使此性完全实现,即是“尽性”。照上文所说,人所以特异于禽兽者,在其有较高底知觉灵明。有较高底知觉灵明是人的性。所以人的知觉灵明发展至知性的程度,即有上章所谓高一层底觉解。因为知性即是知觉灵明的自知,亦即是觉解的自觉解。人的知觉灵明愈发展,则其性即愈得实现,所以尽心,亦即是尽性。
我们普通所谓性,有两种意义。照其一种意义,性是逻辑上底性。照其另一种意义,性是生物学上底性。例如我们说:圆底东西有圆性。此性是逻辑上底性。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告子说:“生之为性。”荀子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性者,本始材朴也。”此所谓性是生物学上底性。
所谓性的这两种意义,从前人多不分别。有许多不必要底争论,都从此不分别起。例如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即人之所以为人者,是人的逻辑上底性。孟子以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于其“父子有亲,君臣有义”。荀子亦说:“人之所以为人者何也?曰:以其有辨也。”在这一点,孟荀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的不同,在于另一问题。人的逻辑上底性,虽是如此,但人是不是生来即有这些性?孟荀对于这个问题底答案不同,因此他们中间即有了主要底差异。
为免除混乱起见,我们可称所谓逻辑上底性为性,称所谓生物学上底性为才。“性即理也”,是一种事物的“当然之则”。才是一种事物所生来即有底能力,以实现其性者。例如文学家的性,是实际底文学家的最高底标准。实际文学家,必有一点合乎此标准。这大都是由于他们的才有大小。
或问:说人特异于禽兽,是未有天演论以前底旧说。自达尔文的天演论成立,无人不知人是从低一点底动物演化来底。即于其是人之后,人还是一种动物。以上所说,是否需否认人是一种动物,否认人的低底来源,否认达尔文的天演论?
于此我们说:达尔文的天演论,是否不错,并不在我们的讨论的范围之内。不过我们于以上所说,与达尔文的天演论,并没有冲突。以天演论批评我们以上所说,其批评是完全不相干底。我们可以承认,人是从低一点底动物演化来底。但虽如此,低一点底动物与人的差别,仍是有底。人仍是有人之所以为人,而异于低一点底动物者;低一点底动物仍是有其所以为低一点底动物,而异于人者。如其不然,则低一点底动物即是人,又何待于演化?我们可以承认人是动物,但并不因此我们即需承认动物是人。人固然是动物,但又是某一种底动物。此“某一种底”,即人之所以特异于其他别种底动物者。旧日所谓禽兽,即指异于人底别种动物而言。照我们以上所说,我们可以说,人是最灵底动物。此与普通说人是理性底动物者,大意相同。此命题与人是动物,及人是由低一点底动物演化来底,两命题,并无冲突。
我们对于人所有底动物性,亦不是不注意。此于本书下文可见。人是动物,他亦有一般动物所共有底性。他亦要吃喝,要休息,要睡觉。不过从这一方面看,人不过是万物中之一物。其在宇宙间,虽九牛之一毛,太仓之一粟,尚不足以喻其微小,完全说不到与天地参,与天地并。从这一方面看人,我们也不能说是错,不过这只是人的一方面而已。从别一方面看,人可以与天地参,又确是可以说底。其确是可以说,又有其确定底理由,并不是由于人的主观底妄自尊大。这是从上文所说,可以看到底。
人求尽心尽性,须要发展他的心的知觉灵明。求发展他的心的知觉灵明,他须要求觉解,并求上章所说底高一层底觉解。于上章我们说,有觉解是明,无觉解是无明。但若只有觉解,而无高一层底觉解,则其明仍是在无明中,如人在梦中做梦。梦中之梦虽醒,但其醒仍是在梦中。《庄子·齐物论》说:“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有高一层底觉解者,可以说是大觉者。
由此方面看,程朱所讲底,入圣域的方法,注重格物致知,是很有理由底。朱子说:“大学物格知至处,便是凡圣之关。物未格,知未至,如何杀也是凡人。须是物格知至,方能循循不已,而入于圣贤之域。纵有敏钝迟速之不同,头势也都自向那边去了。今物未格,知未至,虽是要过那边去,头势只在这边。如门之有限,犹未过得在。”(《语类》卷十五)又说:“致知诚意,是学者两个关。致知乃梦与觉之关,诚意乃善与恶之关。透得致知之关则觉,不然则梦。透得诚意之关则善,不然则恶。”(同上)照我们的说法,就觉解方面说,圣人与平常人中间底主要底分别,在于平常人只有觉解,而圣人则觉解其觉解。觉解其觉解底觉解,即是高一层底觉解。只有觉解,比于无觉解,固已是觉不是梦,但比于有高一层底觉解,则仍是梦不是觉。所以有无高一层底觉解,是梦觉关。过此以后,固然还需要工夫,然后才可常住于圣人之域。但已过此门限,以后总是所谓门槛内底人了。如未过此门限,则无论如何,总是平常人,所谓“如何杀也是凡人”。
或问:科学家研究科学,是否亦是发展其心的知觉灵明,是否亦是求尽心尽性?
于此我们说,科学底知识,虽是广大精微,但亦是常识的延长,是与常识在一层次之内底。人有科学底知识,只表示人有觉解,但觉解只是觉解,而不是高一层底觉解。所以科学家虽研究许多事物,有许多知识,但仍是在上所谓梦觉关的门限之梦的一边。所以科学家研究科学,虽事实上亦是发展其心的知觉灵明,但他对于尽心尽性,并无觉解。普通研究科学者,多不自觉其研究是发展其心的知觉灵明,既不自觉,所以于其做此等研究时,他是在梦觉关的梦边,而不是在其觉边,还是在无明中,而不是在明中。用海格尔的话说,他发展其心的知觉灵明,是“为他底”而不是“为自底”。所以他研究科学,虽事实上亦是发展他的心的知觉灵明,但对于他并没有求尽心尽性的意义。所以他虽可对科学有很大底成就,但不能有圣人所能有底境界,如本书下文所说者。
所谓求尽心尽性,固亦不能平空求之。“必有事焉。”此事可以是很平常底事。洒扫应对,担水砍柴,尚可以是尽心尽性底事,研究科学等,自然亦无不可。“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但看人于做这些事的时候,它对于他们的意义是如何,如上文所说。
上文的意思,可用另一套话说之。人于发展其心的知觉灵明时,亦自知其是发展其心的知觉灵明。此即是他已有上文所谓高一层觉解。普通研究科学者,既无此等高一层底觉解,故其研究,只能使其对于科学的对象有了解,而不能使其对于其心性有自觉。故其研究虽亦可发展其心的知觉灵明,但其发展仍是在不觉中,其发展对于他即无尽心尽性的意义,但对于心性有觉解者,其发展其心的知觉灵明是在觉中,故研究科学亦即是尽心尽性之事。
或问:研究心理学者,可谓对于心性有了解,或至少是在求了解。如此则研究心理学者,应即有上文所说底高一层底觉解,其研究与所谓尽心尽性之事,不应再有差别。
于此我们说:心理学虽亦研究心性,但其所研究者,只是事实上底心,生物学上底性。它不了解人的逻辑上底性,亦不了解心的理。因此他亦不知什么是人之所以为人者,不知什么是心之所以为心者,不知人及人的心在宇宙间有何地位。此即是说,研究心理学者,专就其研究心理学说,并没有上文所说底高一层底觉解。他所研究底虽是心,但其研究仍是在不觉中行之。其情形正如上所说,关于别底科学底研究的情形相同。
哲学与科学的不同,在于哲学底知识,并不是常识的延长,不是与常识在一层次上底知识。哲学是由一种自反底思想出发。所谓自反者,即自觉解其觉解。所以哲学是由高一层底觉解出发者。亚力士多德谓:思以其自己为对象而思之,谓之思思。思思是最高底思。哲学正是从思思出发底。科学使人有了解,哲学使人觉解其觉解。我们可以说:有科学底格物致知,有哲学底格物致知。此二种底格物致知,其所格底物,可同可不同。但其致底知则不同。科学底格物致知,所致底知,是与常识在一层次上底知。哲学底格物致知,所致底知,则是高一层次底知。科学底格物致知,不能使人透过梦觉关。而哲学底格物致知,则能使人透过此关。
不过研究科学,既在事实上亦是发展其心的知觉灵明,所以科学家如能本其所有底知识,自反而了解其知识的性质及其与宇宙人生底关系,则此自反即是觉解的自觉解。能如此,则其以前所有底知识,以及研究的工作,对于他即有不同底意义。如此,则他的境界,亦即有不同。如此,则此以前所有底知识,即转成智慧。借用佛家的话说,此可谓之“转识成智”。此自反底觉解,借用孟子的话说,可谓之“反身而诚”。我们所谓“反身而诚”,即谓自反而有高一层底觉解。
或问:世人尽有有知识而做不道德底事者。不道德底人,其知识愈多,愈足以济其恶。作恶底人用他的知识,是否亦是发展其心的知觉灵明?
于此我们说,可以助人做不道德底事底知识,是与常识在一层次上底知识。这些知识,对于道德,本来是中立底。人可以用之以为善,亦可以用之以为恶。这些知识,可以说是人的一种工具。利用这些工具以作恶者,是利用其心的知觉灵明,而不是发展其心的知觉灵明。他如此利用其心的知觉灵明,与尽心尽性是无干底。所谓尽心尽性的最要义,是充分发展人的高一层底觉解。高一层底觉解不是一种工具。其发展亦不能有实际底用处。但它可以改变人所有底境界。一人如觉解其可以与天地参,及其所以与天地参者,他的境界即比我们所谓道德境界,又高一层。此于第三章中可见。在此境界中,他当然只做道德底事,但于做道德底事时,其事对于他底意义,又不仅只是道德底。希腊人谓知识即道德。此知识必须是已“转识成智”底知识,然后可说知识即道德。不过有此等知识底人,其行为虽必是道德底,而其行为对于他底意义,又不仅是道德底。所以严格地说,知识即道德,仍是不能说底。
或问:人为什么要尽心尽性?
有许多人说,人尽心尽性,可以得到一种境界,于其中人可以得到一种快乐。道学家亦常教人“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刘稊山作《学乐歌》(1),说:“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此所谓学,是学圣贤之学,乐是乐圣贤之乐。尽心尽性,可使人得到一种境界,此正是我们于下章所要说者。在此种境界中,人可有一种快乐,这也是我们所承认底。不过我们以为,人只可以此种快乐为此种境界的附产品,而不能以此种快乐为其求尽心尽性的所为。我们不能说,人求尽心尽性,所为底就只是求此种快乐。
以求快乐为目的而求尽心尽性者,必不能尽性。因为求快乐并不是人之所以特异于禽兽者。严格地说,我们不能说,禽兽亦求快乐,因为禽兽不知快乐是快乐。但禽兽与人在此点底分别,亦仍是在有了解或无了解。禽兽所求底对象,与人所称为快乐者,是一类底。因此人若以求快乐为目的而求尽性,其所尽是其动物之性,而不是其人之性。所以以求快乐为目的而求尽人之性,是一种自相矛盾底说法。以求圣人的乐处而学圣人,是一种自相矛盾底行为。
或可说:求孔颜乐处者,所求底快乐,与一般人所求底快乐,有性质上底不同。有高等底快乐,有低等底快乐,此二者不可一般而论。于此我们说,关于快乐有性质上底不同之说,我们于第五章中,另有讨论。即令其果有性质上底不同,而所谓求快乐者,必是求“我的”快乐。以求“我的”快乐为目的者,无论其所求是何种高尚底快乐,其境界只是下章所谓功利境界。功利境界,并不是很高底境界,未到最高底境界者,不能是已尽心尽性。圣人并不是以求“我的”快乐为目的底。当然在他的境界中,他是自有一种很大底快乐。不过这一种快乐是在圣人境界中底人所不求而自至底。人到此种境界,则自有此种快乐。但若专以求此种快乐为目的,则永不能到此种境界。
究竟人为什么要尽心尽性?我们于下文试作详说。
“性即理也”,理是一类事物的标准。宇宙间无论什么事物,都有其标准,道学家所谓“有物必有则”。人的生活,亦有其标准。此标准并不是什么人随意建立,以强迫人从之者,而是本然有底。有标准亦并不是有什么外力加于人者,而是事实上他所本来依照底。此即是人之理,亦即道学家所谓天理。人的生活在事实上是本来依照此标准底。此即是说,人在事实上是本来依照此标准而生底。在事实上,生活能完全合乎此标准底人,固是“绝无仅有”,但生活完全不合乎此标准底人,亦是绝对没有底。例如就觉解说,有完全觉解底人,固是“绝无仅有”,但完全无觉解底人,亦是绝对没有底。就道德说,完全道德底人,固是“绝无仅有”,但完全不道德底人,亦是绝对没有底。说没有完全不道德底人,似乎有人以为不合事实,但事实是如此底。关于此点,我们在别处已有证明(《新世训·绪论》),兹不再详说。
宇宙间无论什么事物,都有其理。某种事物,事实上都依照某理,但事实上都不完全合乎某理。此即是说,在事实上它都是不完全底,无觉解底物,不能超过事实,不知有所谓标准,则亦只安于事实上底不完全。人是万物之灵,他不但知事实,并且知事实所依照底标准。知事实所依照底标准,即是超过事实。所以他在事实上虽不能完全合乎标准,而却知有标准。知有标准,他即知有一应该。此应该使他求完全合乎标准。人之所以为人者,就其本身说,是人之理,对于具体底人说,是人之性。理是标准,能完全合乎此标准,即是穷理,亦即是尽性。
有些人虽知有应该,而仍安于事实上底不完全,此等人即是所谓“自暴自弃”,自比于禽兽,因为禽兽亦是安于事实上底不完全底。
照本章前段所说,人的心的知觉灵明,是人之所以特异于禽兽者。事实上,人都有知觉灵明。但其知觉灵明却不完全合乎人之理所规定底标准。充分发展其知觉灵明,使其完全合乎此标准,是尽心,亦是尽性。人的知觉灵明愈发展,他对于应该,所知愈多。对于应该所知愈多,他愈不能安于事实上底不完全。伊川说:“人苟有‘朝闻道,夕死可矣’之志,则不肯一日安于所不安也。何止一日,须臾不能,如曾子易箦,须要如此乃安。人不能若此者,只为不见实理。实理得之于心自别。”“古人有捐躯殒命者,若不实见得善恶能如此?须是实见得,生不重于义,生不安于死也。故有杀身成仁者,只是成就一个是而已。”朱子说:“只理会此身,其他都是闲物事。缘我这身,是天造地设底,担负许多道理。尽得这道理,方成个人,方可拄天踏地,方不负此生。若不尽得此理,只是空生空死,空具形骸,空吃了多年人饭。见得道理透,许多闲物事,都没要紧。”我们可以说,人所以要尽性,因为他觉解有标准,觉解有应该,不安于事实上底不完全。他要“尽得这道理”,“成就一个是而已”。此外没有别底为什么。
人若能完全合乎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则到道学家所谓“人欲尽处,天理流行”的境界。或可问:凡实际底事物,都必依照其理。人的感情欲望及自私,亦必依照其理。凡理都是天理。何必俟“人欲尽处”,乃始“天理流行”?
于此我们说,人的感情欲望及自私等,所依照底理,亦是天理。虽都是天理,但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天理。人充分发展其欲望,亦可说是尽性,但不是尽人之性。人既然是人,则必求尽人之性。于此可附带一说道学家所谓人心及道心的区别。
人不但是人,而且是生物,是动物。他有人之性,亦有生物之性,动物之性。于《新理学》中,我们说,生物之性,动物之性,亦是人所有底,但不是人之性,而是人所有之性。感情欲望等,大概都是从人的人所有之性发出底。从人的人所有之性发出者,道学家谓之人心。从人的人之性发出者,道学家谓之道心。“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是道学家所常引用底一句话。朱子说:“人心便是饥而思食,寒而思衣底心。饥而思食后,思量当食与不当食;寒而思衣后,思量当着与不当着:这便是道心。圣人时,那人心也不能无。但圣人是常合着那道心,不教人心胜了道心。”(《语类》卷七十八)饥而欲食一类底欲求,是人与一般动物所同有底。但对于一般动物,于欲食时,只有能食不能食的问题。人于欲食时,在有些情形下,虽能食,而尚有应该食或不应该食的问题。只欲食,又只问能食不能食,这是出于人心。虽欲食,而于不应该食时,即知不应该食,这是出于道心。虽知不应该食,但因欲食,而往往不能不食,这是道心为人心所胜。一般人虽有道心而未必能见之于行事。所以说:“道心惟微。”欲食虽不必是不应该底,但往往可以使人做不应该做底事。所以说:“人心惟危。”
有许多人以为,道学家所谓人心,即是他们所谓人欲。这是完全错误底。所谓人欲者,是指人心之带有损人利己的成分,即所谓私的成分者。所以人欲亦称私欲。人欲或私欲,照定义即是恶底。人心则不必是恶底,不过颇易流于恶。所以说:“人心惟危。”朱子说:“人心不全是不好,若人心是全不好底,不应只下个危字。盖为人心易得走从恶处去,所以下个危字。若全不好,则是都倒了,何止于危?危是危殆。道心惟微,是微妙,亦是微昧。”(《语类》卷七十八)人欲照定义即是恶底,所以道学家以为人不可有人欲或私欲。他们说私欲,注重在私字。他们有时只说欲,亦是指私欲,亦注重在私字。有人以为,道学家所谓欲者,如饮食男女之类是也。道学家不教人有欲,将亦教人绝饮食男女乎?此批评是完全错误底。饮食男女等欲求,是人心,不是人欲。妨碍别人的饮食男女,以求自己的饮食男女,才是人欲。无论从哪一派底伦理学的观点看,人欲都不能说不是恶底。
以前中国哲学家常说心、性、情,三者常是相提并论底。所谓情,有时是说性之已发。性是未发,情是已发。心则包括已发未发。此所谓心统性情。理学一派底道学家所谓情,其意义如此。照所谓情的此意义说,所谓情者,不是恶底。所谓情,有时是说道学家所谓人欲。照所谓情的此意义说,所谓情者是恶底。董仲舒说性善情恶。王弼说:“性其情。”“性其情”,即以性制情。
人的心有感情欲望等,此是人之同于或近于禽兽者。道学家称此为人心,以与道心相对。感情欲望等之有私的成分者,道学家称之为人欲,以与天理相对。道学家似乎是轻视人底。我们以有知觉灵明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为人的心的要素。就字面上看,我们是重视人底。不过这不过在字面上看是如此。我们的说法,是从人与禽兽的不同说起。道学家的说法,则是从人与天的不同说起。从人与禽兽的不同说起,则其高出于禽兽者,即是人之所以为人者。从人与天的不同说起,则其不及于天者,即是其“人的成分”。人有其“人的成分”,亦有其“神的成分”。道学家所谓道心天理等,都是说人的“神的成分”。由此方面说,道学之重视人,比我们有过之无不及。
————————————————————
(1)
“刘稊山作《学乐歌》应为”王艮作《乐学歌》。——本版责编
第三章 境界
人对于宇宙人生底觉解的程度,可有不同。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底意义,亦有不同。人对于宇宙人生在某种程度上所有底觉解,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底某种不同底意义,即构成人所有底某种境界。
佛家说,每人各有其自己的世界。在表面上,似乎是诸人共有一世界;实际上,各人的世界,是各人的世界。“如众灯明,各遍似一。”一室中有众灯,各有其所发出底光。本来是多光,不过因其各遍于室中,所以似乎只有一光了。说各人各有其世界,是根据于佛家的形上学说底。但说在一公共底世界中,各人各有其境界,则不必根据于佛家的形上学。照我们的说法,就存在说,有一公共底世界。但因人对之有不同底觉解,所以此公共底世界,对于各个人亦有不同底意义,因此,在此公共底世界中,各个人各有一不同底境界。
例如有二人游一名山,其一是地质学家,他在此山中,看见些地质底构造等。其一是历史学家,他在此山中,看见些历史底遗迹等。因此,同是一山,而对于二人底意义不同。有许多事物,有些人视同瑰宝,有些人视同粪土。有些人求之不得,有些人,虽有人送他,他亦不要。这正因为这些事物,对于他们底意义不同。事物虽同是此事物,但其对于各人底意义,则可有不同。
世界是同此世界,人生是同样底人生,但其对于各个人底意义,则可有不同。我们的这种说法,是介乎上所说底佛家的说法与常识之间。佛家以为在各个人中,无公共底世界。常识则以为各个人都在一公共底世界中,其所见底世界,及其间底事物,对于各个人底意义,亦都是相同底。照我们的说法,人所见底世界及其间底事物,虽是公共底,但它们对于各个人底意义,则不必是相同底。我们可以说,就存在说,各个人所见底世界及其间底事物,是公共底;但就意义说,则随各个人的觉解的程度的不同,而世界及其间底事物,对于各人底意义,亦不相同。我们可以说:“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我们不能说,这些意义的不同,纯是由于人之知识的主观成分。一个地质学家所看见底,某山中底地质底构造,本来都在那里。一个历史学家所看见底,某山中底历史底遗迹,亦本来都在那里。因见这些遗迹,而此历史家觉有“数千年往事,涌上心头”。这些往事,亦本来都在那里。这些都与所谓主观无涉,不过人有知与不知,见与不见耳。庄子说:“岂惟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就其知不知、见不见说,就其知见时所有底心理状态说,上所说诸意义的不同,固亦有主观的成分。但这一点底主观的成分,是任何知识所都必然有底。所以我们不能说,上文所说意义的不同,特别是主观底。由此,我们说,我们所谓境界,固亦有主观的成分,然亦并非完全是主观底。
各人有各人的境界,严格地说,没有两个人的境界,是完全相同底。每个人都是一个体,每个人的境界,都是一个个体底境界。没有两个个体,是完全相同底,所以亦没有两个人的境界,是完全相同底。但我们可以忽其小异,而取其大同。就大同方面看,人所可能有底境界,可以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此四种境界,以下各有专章详论,本章先略述其特征,以资比较。
自然境界的特征是:在此种境界中底人,其行为是顺才或顺习底。此所谓顺才,其意义即是普通所谓率性。我们于上章说,我们称逻辑上底性为性,称生物学上底性为才。普通所谓率性之性,正是说,人的生物学上底性。所以我们不说率性,而说顺才。所谓顺习之习,可以是一个人的个人习惯,亦可以是一社会的习俗。在此境界中底人,顺才而行,“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亦或顺习而行,“照例行事”。无论其是顺才而行或顺习而行,他对于其所行底事的性质,并没有清楚底了解。此即是说,他所行底事,对于他没有清楚底意义。就此方面说,他的境界,似乎是一个浑沌。但他亦非对于任何事都无了解,亦非任何事对于他都没有清楚底意义。所以他的境界,亦只似乎是一个混沌。例如古诗写古代人民的生活云:“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识天工,安知帝力?”此数句诗,很能写出在自然境界中底人的心理状态。“帝之则”可以是天然界的法则,亦可以是社会中人的各种行为的法则。这些法则,这些人都遵奉之,但其遵奉都是顺才或顺习底。他不但不了解此诸法则,且亦不觉有此诸法则。因其不觉解,所以说是不识不知。但他并非对于任何事皆无觉解。他凿井耕田,他了解凿井耕田是怎样一回事。于凿井耕田时,他亦自觉他是在凿井耕田。这就是他所以是人而高于别底动物之处。
严格地说,在此种境界中底人,不可以说是不识不知,只可以说是不著不察。孟子说:“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朱子说:“著者知之明,察者识之精。”不著不察,正是所谓没有清楚底了解。
有此种境界底人,并不限于在所谓原始社会中底人。即在现在最工业化底社会中,有此种境界底人,亦是很多底。他固然不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但他却亦是“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有此种境界底人,亦不限于只能做价值甚低底事底人。在学问艺术方面,能创作底人,在道德事功方面,能做“惊天地,泣鬼神”底事底人,往往亦是“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莫知其然而然”。此等人的境界,亦是自然境界。
功利境界的特征是:在此种境界中底人,其行为是“为利”底。所谓“为利”,是为他自己的利。凡动物的行为,都是为他自己的利底。不过大多数底动物的行为,虽是为他自己的利底,但都是出于本能的冲动,不是出于心灵的计划。在自然境界中底人,虽亦有为自己的利底行为,但他对于“自己”及“利”,并无清楚底觉解,他不自觉他有如此底行为,亦不了解他何以有如此底行为。在功利境界中底人,对于“自己”及“利”,有清楚底觉解。他了解他的行为,是怎样一回事。他自觉他有如此底行为。他的行为,或是求增加他自己的财产,或是求发展他自己的事业,或是求增进他自己的荣誉。他于有此种种行为时,他了解这种行为是怎样一回事,并且自觉他是有此种行为。
在此种境界中底人,其行为虽可有万不同,但其最后底目的,总是为他自己的利。他不一定是如杨朱者流,只消极地为我,他可以积极奋斗,他甚至可牺牲他自己,但其最后底目的,还是为他自己的利。他的行为,事实上亦可是与他人有利,且可有大利底。如秦皇汉武所做底事业,有许多可以说是功在天下,利在万世。但他们所以做这些事业,是为他们自己的利底。所以他们虽都是盖世英雄,但其境界是功利境界。
道德境界的特征是:在此种境界中底人,其行为是“行义”底。义与利是相反亦是相成底。求自己的利底行为,是为利底行为;求社会的利底行为,是行义底行为。在此种境界中底人,对于人之性已有觉解。他了解人之性是涵蕴有社会底。社会的制度及其间道德底政治底规律,就一方面看,大概都是对于个人加以制裁底。在功利境界中底人,大都以为社会与个人,是对立底。对于个人,社会是所谓“必要底恶”。人明知其是压迫个人底,但为保持其自己的生存,又不能不需要之。在道德境界中底人,知人必于所谓“全”中,始能依其性发展。社会与个人,并不是对立底。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底个人,是有些哲学家的虚构悬想。人不但须在社会中,始能存在,并且须在社会中,始得完全。社会是一个全,个人是全的一部分。部分离开了全,即不成其为部分。社会的制度及其间底道德底政治底规律,并不是压迫个人底。这些都是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中,应有之义。人必在社会的制度及政治底道德底规律中,始能使其所得于人之所以为人者,得到发展。
在功利境界中,人的行为,都是以“占有”为目的。在道德境界中,人的行为,都是以“贡献”为目的。用旧日的话说,在功利境界中,人的行为的目的是“取”;在道德境界中,人的行为的目的是“与”。在功利境界中,人即于“与”时,其目的亦是在“取”;在道德境界中,人即于“取”时,其目的亦是在“与”。
天地境界的特征是:在此种境界中底人,其行为是“事天”底。在此种境界中底人,了解于社会的全之外,还有宇宙的全,人必于知有宇宙的全时,始能使其所得于人之所以为人者尽量发展,始能尽性。在此种境界中底人,有完全底高一层底觉解。此即是说,他已完全知性,因其已知天。他已知天,所以他知人不但是社会的全的一部分,而并且是宇宙的全的一部分。不但对于社会,人应有贡献;即对于宇宙,人亦应有贡献。人不但应在社会中,堂堂地做一个人;亦应于宇宙间,堂堂地做一个人。人的行为,不仅与社会有干系,而且与宇宙有干系。他觉解人虽只有七尺之躯,但可以“与天地参”;虽上寿不过百年,而可以“与天地比寿,与日月齐光”。
用庄子等道家的话,此所谓道德境界,应称为仁义境界;此所谓天地境界,应称为道德境界。道家鄙视仁义,其所谓仁义,并不是专指仁及义,而是指我们现在所谓道德。在后来中国言语中,仁义二字联用,其意义亦是如此。如说某人不仁不义,某人大仁大义,实即是说,某人的品格或行事,是不道德底;某人的品格或行事,是道德底。道家鄙视仁义,因其自高一层底境界看,专以仁义自限,所谓“蹩躠为仁,踶跂为义”者,其仁义本来不及道家所谓道德。所以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但有道家所谓道德底人,亦并不是不仁不义,不过不专以仁义自限而已。不以仁自限底人所有底仁,即道家所谓大仁。
我们所谓天地境界,用道家的话,应称为道德境界。《庄子·山木篇》说:“乘道德而浮游”,“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此是“道德之乡”。此所谓道德之乡,正是我们所谓天地境界。不过道德二字联用,其现在底意义,已与道家所谓道德不同。为避免混乱,所以我们用道德一词的现在底意义,以称我们所谓道德境界。
境界有高低。此所谓高低的分别,是以到某种境界所需要底人的觉解的多少为标准。其需要觉解多者,其境界高;其需要觉解少者,其境界低。自然境界,需要最少底觉解,所以自然境界是最低底境界。功利境界,高于自然境界,而低于道德境界。道德境界,高于功利境界,而低于天地境界。天地境界,需要最多底觉解,所以天地境界,是最高底境界。至此种境界,人的觉解已发展至最高底程度。至此种程度人已尽其性。在此种境界中底人,谓之圣人。圣人是最完全底人,所以邵康节说:“圣人,人之至者也。”
在自然境界及功利境界中底人,对于人之所以为人者,并无觉解。此即是说,他们不知性,无高一层底觉解。所以这两种境界,是在梦觉关的梦的一边底境界。在道德境界及天地境界中底人,知性知天,有高一层底觉解,所以这两种境界,是在梦觉关的觉的一边底境界。
因境界有高低,所以不同底境界,在宇宙间有不同底地位。有不同境界底人,在宇宙间亦有不同底地位。道学家所说地位,如圣人地位、贤人地位等,都是指此种地位说。在天地境界中底人,其地位是圣人地位;在道德境界中底人,其地位是贤人地位。孟子说:有天爵,有人爵。人在政治上或社会上底地位是人爵。因其所有底境界,而在宇宙间所有底地位是天爵。孟子说:“君子所性,虽大行弗加焉,虽穷居弗损焉,分定故也。”此是说:天爵不受人爵的影响。
一个人,因其所处底境界不同,其举止态度,表现于外者,亦不同。此不同底表现,即道学家所谓气象,如说圣人气象、贤人气象等。一个人其所处底境界不同,其心理底状态亦不同。此不同底心理状态,即普通所谓怀抱,胸襟或胸怀。
人所实际享受底一部分底世界有小大。其境界高者,其所实际享受底一部分底世界大;其境界低者,其所实际享受底一部分底世界小。公共世界,无限地大,其间底事物,亦是无量无边地多。但一个人所能实际享受底,是他所能感觉或了解底一部分底世界。就感觉方面说,人所能享受底一部分底世界,虽有大小不同,但其差别是很有限底。一个人周游环球,一个人不出乡曲。一个人饱经世变,一个人平居无事。他们的见闻有多寡的不同,但其差别是很有限底。此譬如一个“食前方丈”底人,与一个仅足一饱底人,所吃固有多寡的不同,但其差别,亦是很有限底。但就觉解方面说,各人所能享受底世界,其大小的不同,可以是很大底。有些人所能享受底一部分底世界,就是他所能感觉底一部分底世界。这些人所能享受底一部分底世界,可以说是很小底。因为一个人所能感觉底一部分底世界,无论如何,总是很有限底。有些人所能享受底,可以不限于实际底世界。这并不是说,一个人可将世界上所有底美味一口吃完,或将世界上所有底美景一眼看尽。而是说,他的觉解,可以使他超过实际底世界。他的觉解使他超过实际底世界,则他所能享受底,即不限于实际底世界。庄子所说:“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似乎都是用一种诗底言语,以形容在天地境界中底人所能有底享受。
或可问:上文说,在高底境界中底人,其所享受底一部分底世界大。在低底境界中底人,其所享受底一部分底世界小。这种说法,对于在自然境界中底人及在天地境界中底人,是不错底。在自然境界中底人,只能享受其所感觉底事物;在天地境界中底人所能享受底,则不限于实际底世界。他们所能享受底境界,一个是极小,一个是极大。但道德境界,虽高于功利境界,而在功利境界中底人所能享受底一部分底世界,是否必小于在道德境界中底人所能享受底,似乎是一问题。例如一个天文学家,对于宇宙,有很大底知识。但其研究天文,完全是由于求他自己的名利。如此,则他的境界,仍只是功利境界。虽只是功利境界,但他对于宇宙底知识,比普通行道德底事底人的知识,是大得多了。由此方面看,岂不亦可说,在功利境界中底人所能享受底世界,比道德境界中底人所能享受者大?
于此我们说,普通行道德底事底人,其境界不一定即是道德境界。他行道德底事,可以是由于天资或习惯。如其是如此,则其境界即是自然境界。他行道德底事,亦可以是由于希望得到名利恭敬。如其是如此,则他的境界,即是功利境界。必须对于道德真有了解底人,根据其了解以行道德,其境界方是道德境界。这种了解,必须是尽心知性底人,始能有底。我们不可因为三家村的愚夫愚妇,亦能行道德底事,遂以为道德境界,是不需要很大底觉解,即可以得到底。愚夫愚妇,虽可以行道德底事,但其境界,则不必是道德境界。
天文学家及物理学家虽亦常说宇宙,但其所谓宇宙,是物质底宇宙,并不是哲学中所谓宇宙。物质底宇宙,虽亦是非常地大,但仍不过是哲学中所谓宇宙的微乎其微底一部分。物质底宇宙,并不是宇宙的大全。所以对于物质底宇宙有了解者,不必即知宇宙的大全,不必即知天。在道德境界中底人,已尽心知性,对于人之所以为人,而异于别底动物者,已有充分底了解。知性,则其所知者,即已不限于实际底世界。所以其所享受底一部分底世界,大于在功利境界中底人所享受底。
境界有久暂。此即是说,一个人的境界,可有变化。上章说,人有道心,亦有人心人欲。“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一个人的觉解,虽有时已到某种程度,因此,他亦可有某种境界。但因人欲的牵扯,他虽有时有此种境界,而不能常住于此种境界。一个人的觉解,使其到某种境界时,本来还需要另一种工夫,以维持此种境界,以使其常住于此种境界。伊川说:“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致知即增进其觉解,用敬即用一种工夫,以维持此增进底觉解所使人得到底境界。关于此点,我们于以下另有专章说明。今只说,平常人大多没有此种工夫,故往往有时有一种较高底境界,而有时又无此种境界。所以一个人的境界,常有变化。其境界常不变者,只有圣贤与下愚。圣贤对于宇宙人生有很多底觉解,又用一种工夫,使因此而得底境界,常得维持。所以其境界不变。下愚对于宇宙人生,永只有很少底觉解。所以其境界亦不变。孔子说,“回也三月不违仁,其余日月至焉而已。”此即是说,至少在三个月之内,颜回的境界,是不变底。其余人的境界,则是常变底。
上所说底四种境界,就其高低的层次看,可以说是表示一种发展,一种海格尔所谓辩证底发展。就觉解的多少说,自然境界,需要觉解最少。在此种境界中底人,不著不察,亦可说是不识不知,其境界似乎是一个浑沌。功利境界需要较多底觉解。道德境界,需要更多底觉解。天地境界,需要最多底觉解。然天地境界,又有似乎浑沌。因为在天地境界中底人,最后自同于大全。我们于上文尝说大全。但严格地说,大全是不可说底,亦是不可思议,不可了解底(详见第七章)。所以自同于大全者,其觉解是如佛家所谓“无分别智”。因其“无分别”,所以其境界又似乎是混沌。不过此种混沌,并不是不及了解,而是超过了解。超过了解,不是不了解,而是大了解。我们可以套老子的一句话说:“大了解若不了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