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套装全11卷)(校对)第8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1/1806

[49]肯尼迪:《李鸿章与江南造船的计划》,第208—210页。
[50]同上书,第210(特别是注21)、219、224页。
[51]肯尼迪:《江南制造局的创建和发展》,第74页。
[52]同上书,第148页。王尔敏:《清季兵工业的兴起》,第82—85页。
[53]庞百腾:《从沈葆桢的经历看中国的现代化与政治》(1969年伦敦大学博士论文),第118—132、140—144页。关于1874年以前福州船政局的财政及其他困难的详细叙述,也详见张玉法《福州船厂之开创及其初期发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卷2(1971年6月),第177—225页。
[54]庞百腾:《从沈葆桢的经历看中国的现代化与政治》,第261页。
[55]同上书,第112、145—151页。关于沈葆桢最初接任时为难之处的生动报告参看他1867年7月18日的奏折,载沈葆桢《沈文肃公政书》卷4,第1—4页。
[56]参看例如1867年8月16日的《北华捷报》。
[57]毕乃德:《中国最初的官办洋学堂》,第96—102页。
[58]刘广京:《儒家爱国者和务实派李鸿章》,第33页。《广方言馆全案》(南京大学所藏刻本的1949年手抄本,经毕乃德同意转引),第7—8页。参看他的《中国最初的官办洋学堂》,第157页。
[59]伊凡斯:《广州同文馆的旗校背景》,载《中国论文集》22A(1969年5月),第89—103页。
[60]参看毕乃德《中国最初的官办洋学堂》,第158页和注5。
[61]丁韪良:《中国巡礼》,第299—300页。
[62]王萍:《西方历算学之输入》,第75—124页。
[63]《清代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46,第47—48页。此奏之后于2月25日又有一个奏折,推荐《瀛环志略》年迈的作者徐继畬做总管同文馆书务的大臣。这个建议也得到批准。
[64]《清代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47,第16页。
[65]参看张灏《倭
仁的排外作用》,载《中国论文集》14(1960年),第1—29页。
[66]《清代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47,第24—25页。
[67]《清代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48,第14页。参看翁同龢《翁文恭公日记》,丁卯(1867年),第12—13、15、23—24、26、28、36页。
[68]《清代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48,第15页;卷49,第24页。
[69]《大清穆宗实录》卷238,第17页。有关慈禧及倭仁一派在辩论同文馆问题中所起作用的进一步讨论,参看刘广京《1867年的同文馆之争》,载科恩、施雷克编《19世纪中国的改革》,第85—100页。
[70]引自毕乃德《中国最初的官办洋学堂》,第119页注47。
[71]参看修订的同文馆内部章程以及“总理衙门的堂谕”,载中国科学院等编辑的《洋务运动》(二),第73—81页。
[72]关于早期同文馆的出版物清单,参看同上著作第87—88页。丁韪良的《格物入门七则》于1868年出版,以后曾多次再版。
[73]《清代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46,第24页。毕乃德:《中国最初的官办洋学堂》,第206页。
[74]《清代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50,第22页。
[75]日意格:《福州兵工厂及其成果》,第33—34页。
[76]《船政奏议汇编》卷13,第9页;卷14,第12页。罗林森:《中国发展海军的努力》,第97页。
[77]庞百腾:《从沈葆桢的经历看中国的现代化与政治》,第277—281页。庞所列的表格说明1875年组成福州水师的18艘兵舰中只有两艘是由原清朝水师军官担任舰长的。
[78]沈珂:《先文肃公政书续编》,1870年的奏稿。沈葆桢:《沈文肃公政书》卷4,第64—65页。
[79]《船政奏议汇编》卷13,第19、30页;卷14,第5—6页。
[80]刘广京:《儒家爱国者和务实派李鸿章》,第38页注103。
[81]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33,第7页。李恩涵:《曾纪泽的外交》,第20—21页。
[82]有关到1877年为止的这一出版数字,根据贝奈特《傅兰雅把西洋科学技术引入19世纪的中国》附录Ⅱ和Ⅲ。关于拟译选书的官方政策,参看《广方言馆全案》,第32—33页。
[83]贝奈特:《傅兰雅把西洋科学技术引入19世纪的中国》,第40—42页。
[84]《广方言馆全案》,第20—23页。毕乃德:《中国最初的官办洋学堂》,第170—171页。关于涂宗瀛,参看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辑的《清史》第6册,第4963页。
[85]《广方言馆全案》,第52页。毕乃德:《中国最初的官办洋学堂》,第177页。
[86]《清代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5,第22页。
[87]《清代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15,第32—33页。《海防档·机器局》卷3,第17—19页。
[88]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卷30,第8—9页。吕实强:《丁日昌与自强运动》,第210—213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1/18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