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套装全11卷)(校对)第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1806

[33]《后汉纪》卷二五,第12叶(第305页);《资治通鉴》卷五九,第1894页(德克里斯皮尼:《汉朝的末年》,第44页)。
[34]《后汉书》卷八,第345、347页;毕汉斯:《东汉的洛阳》,第81页。
[35]《后汉书》卷八,第329、332、333页。
[36]《后汉书》卷八,第342页;毕汉斯:《汉代的官僚制度》,第141页;毕汉斯:《东汉的洛阳》,第78页。
[37]关于这些事情及其与政治和其他发展的关系的记载,见《后汉书》志第卷十二至十八。关于把这些事情作为批评之用的讨论,见毕汉斯:《〈前汉书〉各种凶兆的解释》,载《远东古文物博物馆通报》,22(1950),第127—143页。以及毕汉斯:《汉代的中兴》第2卷,载《远东古文物博物馆通报》,31(1959),第237页以下。
[38]郡守花的钱从洛阳南宫发生灾难性的火灾后开始,有时能数达3000万钱;毕汉斯:《洛阳》,第31页以下。
[39]《后汉书》卷八,第355页;《后汉书》卷五二,第1731页;《资治通鉴》卷五八,第1878页(德克雷斯皮尼:《汉朝的末年》,第261页)。
[40]《后汉书》卷八,第351—352页;《后汉书》卷七一,第2300页;《后汉书》卷七八,第2535页。关于“礼钱”问题,见《后汉书集解》卷八,第8叶,最后脚注所引。
[41]《后汉书》卷五二,第1731页;《后汉书》卷七八,第2519页。
[42]关于这些规定,见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改制度史》第2卷,《秦汉地方行政制度》(台北,1961),第345页以下。
[43]《后汉书》卷八,第333、338—340页;《后汉书》卷七八,第2525页;毕汉斯:《汉代的官僚制度》,第141页;以及本书第8章《文官的征募》中的有关部分。
[44]《后汉书》卷七五,第2431页;《后汉书》卷八二下,第2734页。
[45]《后汉书》卷八,第357页;《后汉书》卷九,第368页;《后汉书》卷七三,第2353页以下。关于第一次这样的任命,见《后汉书》卷七二,第2321页。
[46]《后汉书》卷七二,第2322页。
[47]《后汉纪》卷二三,第5叶(第271页)。此一说法不见于《后汉书》内。
[48]《后汉书》卷八,第339页;《后汉书》卷八九,第2964页。
[49]见本书第3章《边境和邻邦》; 以及第6章《匈奴》的有关部分。
[50]见下面第6章《羌族》。
[51]《后汉书》卷八,第350、352页;《后汉书》卷七二,第2320页;《后汉书》卷八七,第2898页。
[52]《后汉书》卷八,第340、345页
;《后汉书》卷八六,第2839页。
[53]《后汉书》卷八,第332、352、354页。
[54]关于这些理论及其意义,见上面第3章《王莽的崛起》中有关的部分。关于孔子的这个引喻,见《后汉书》卷三十下,第1067页;以及张朝孙(音):《白虎通》(莱顿,1949,1952)卷1,第113、115—117页。
[55]《后汉书》卷七四上,第2375页(德克雷斯皮尼:《汉朝的末年》,第60页)。
[56]《后汉书》卷六,第260页。
[57]关于桓帝即位的问题,见本书上面第3章《光武帝死后的朋党》。关于那些自己称帝的人,见《后汉书》卷七,第277、279、291、293、296、300、316页;《后汉书》卷八,第334、354、356页。
[58]见本章《王朝与形而上学》。
[59]《后汉书》卷七一,第2299页。这一段话讲的是“大吉”,即指新的一轮甲子。《资治通鉴》卷五八,第1864页则用了“太平”二字;这也见于《三国志·魏书八》,第264页注1。关于“太平”的概念及其意义,见安娜·K.塞德尔:《初期道教救世主义至善统治者的形象》,载《宗教史》,9∶2—3(1969—1970),第217页以下;以及下面第16章《汉末的民间道教》的有关部分。
[60]《后汉书》卷八,第345—346页;《后汉书》卷五四,第1784页;《后汉书》卷五七,第1849页;雷夫·克雷斯皮尼:《孙坚传》(堪培拉,1986),第24页以下。
[61]《后汉书》卷七一,第2300页。
[62]《后汉书》卷八,第348页;《后汉书》卷六九,第2246页。
[63]《后汉书》卷八,第351页;《后汉书》卷九,第383—384页;《后汉书》卷七一,第2310页以下。
[64]《后汉书》卷八,第356页;《后汉书》卷七五,第2432页。
[65]《后汉书》卷八,第354—357页;《后汉书》卷七三,第2353页;《后汉书》卷八九,第2964页;《后汉书》卷九十,第2984页。
[66]例如见《后汉书》卷八,第352、354页。关于这些事件的其他记载,见《后汉书》志第十二和十三—十八。
[67]《后汉书》卷八,第347、353页;《后汉书》卷七八,第2537页。
[68]关于蔡邕,见《后汉书》卷六十下,第1979页以下;《后汉书》卷七八,第2533页;《后汉书》卷七九上,第2558页。钱存训:《竹书和帛书:中国书籍和铭文的开始》(芝加哥与伦敦,1962),第74页以下;马衡:《汉石经集存》(北京,1957)。
[69]《后汉书》卷八,第357页;《后汉书》卷九,第367页;《后汉书》卷六九,第2247页以下;德克雷斯皮尼:《汉朝的末年》,第44页以下;《孙坚传》,第13页以下。
[70]《后汉书》卷十下,第447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18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