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套装全11卷)(校对)第5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8/1806

[72]崔呈秀传见《明史》[41],306,第7848—7850页。
[73]《明史》[41],110,第3379—3381页。
[74]《明史》[41],112,第3492—3495页。
[75]傅吾康:《明史资料介绍》[172](吉隆坡和新加坡,1968年),第17、32页。
[76]同上书,第17—18、63—64页。
[77]布希:《东林书院》[13],第57—66页,约翰·梅斯基尔:《明代的书院与政治》[376],见《明代政府研究的七篇论文》[263],贺凯编(纽约和伦敦,1969年),第171—174页。
[78]《明史纪事本末》[293],4,第68—71页。
[79]《明史》[41],第7845页。
[80]朱由检传见《清代名人传略》[271],第191—192页。
[81]例如,见艾伯特·詹《明朝的衰亡:内因研究》[18],哈佛大学学位论文,1953年,第10页。
[82]《明史》[41],114,第3542页。
[83]《国榷》[498],6,第5387页。
[84]赵翼:《廿二史劄记》[46],第513页。
[85]倪元璐传见《明史》[41],265,第6835—6841页,和《清代名人传略》[271],第587页。又见黄仁宇《倪元璐:一个新儒学学者和政治家的“现实主义”》[253],载《明代思想中的自我与社会》[137],狄百瑞编(纽约和伦敦,1970年),第415—449页。
[86]刘伯涵:《论袁崇焕与东林党的关系》[351],《历史研究》,4(1958年),第11—27页。
[87]詹:《衰亡》[18],第10—11页;杰里·登纳林:《嘉定义士:中国17世纪的儒家领导阶层与社会变迁》[142](纽黑文和伦敦,1981年),第23—29页。
[88]钱谦益传见《清代名人传略》[271],第148—150页。
[89]温体仁、周延儒传见《明史》[41],308,第7923—7937页,和《明人传记辞典》[191],第277—279、1474—1478页。
[90]郑芝龙、熊文灿传见《清代名人传略》[271],第110—111页;《明史》[41],260,第6733—6738页;和《明人传记辞典》[191],第562—566页。又见威尔斯《海洋中国》[568],第216—220页。刘香的传记,见《明人传记辞典》,第947—949页。
[91]皮埃尔·昌努:《古伊比利亚人的菲律宾和太平洋(16、17、18世纪):方法与活动迹象介绍》[50](巴黎,1960年),第148—160页;埃玛·海伦·布莱尔和詹姆斯·亚力山大·罗伯逊编:《菲律宾群岛,1493—1803年》[8](克利夫兰,1903—1909年),23,第29—92页。
[92]布莱尔、罗伯逊:《菲律宾群岛》[8],24,第254—255页。
[93]例如,这个时期输入欧洲的西班牙—美洲金银的估计,见厄尔·J.汉密尔顿《美洲财富与西班牙的价格革命(1501—1650年)》[196](坎布里奇,1934年),第34、42页;对这些数字的评论,见皮埃尔·维勒《黄金与货币史》[523],朱迪思·怀特译(伦敦,1976年),第193—194页。
[94]查尔斯·R.博克瑟:《从阿马康来的巨舶:澳门与古日本贸易史(1555—1640年)》[10](里斯本,1959年),第115—144页。
[95]下面一段大大有赖于詹姆斯·B.帕森斯的《明末的农民起义》[418](图森,1970年),第1章。也见李文治《晚明民变》[334](上海,1948年),第15—51页。
[96]《国榷》[498],6,第5469页;李文治:《晚明民变》[334],第24—25页。
[97]杨鹤传见《明史》[41],260,第6725—6728页。
[98]皇太极传见《清代名人传略》[271],第1—3页。
[99]满桂传见《明史》[41],271,第6957—6960页,和《清代名人传略》[271],第561—562页。
[100]迈克尔·库珀(耶稣会):《通译员罗德里格斯:一个在日本和中国的早期耶稣会士》[126](纽约,1974年),第342页。
[101]罗思:《满汉关系》[439],第26页。
[102]祖大寿传见《清代名人传略》[271],第769—770页。
[103]《明史》[41],271,第6966页。
[104]张存仁传见《清代名人传略》[211],第56—57页。
[105]孔有德传见《清代名人传略》[271],第435—436页。
[106]耿仲明传见《清代名人传略》[271],第416—417页。
[107]孙元化传见《明史》[41],248,第6436—6437页,和《清代名人传略》[271],第686页。
[108]钱龙锡传见《明史》[451],251,第6484—6486页。
[109]乔允升、曹于汴传见《明史》[41],254,第6553—6557页。
[110]见本章的《魏忠贤的垮台》。
[111]钱象坤传见《明史》[41],251,第6492—6493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8/18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