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套装全11卷)(校对)第3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4/1806

[97][58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7,第1265—1266页。
[98]萧挞凛在宋朝史料中以萧达览的名字出现,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他曾参与早期同宋朝、高丽以及跟随皇太后的姐姐胡辇在蒙古边界的战役。见[645]《辽史》,卷85,第1313—1314页。
[99]这些事件有各种不同的说法。辽朝碑文(见[541]《中国社会史:辽》,第355页,注45;[645]《辽史》,卷14,第160页)声称是宋朝提议谈判的;宋朝史料则声称辽朝先提出谈判要求,见[644]脱脱等编:《宋史》,卷7,第125页;[595]《契丹国志》,卷7,4a。[58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7,第1268—1269页,提供了一个非常详细的记载,以下我将要谈到。
[100]有关他们的传记,见[645]《辽史》,卷81,第1284—1285页;[644]《宋史》,卷279,第9471—9472页。
[101][58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7,第1268页;[644]《宋史》,卷7,第125页。
[102]两位君主的彼此称呼以及两宫皇太后的亲属关系,决定于他们的实际年龄和辈分,而且每一统治时期都会改变。见[491]陶晋生:《两个天子:宋辽关系研究》,第107页的表格。实际上,它证明了宋朝皇帝通常比同时的辽朝皇帝年龄大,因而被称呼为“兄长”,但这是偶然的结果,而不是设计的结果。在其他统治时期,这一关系是叔侄关系,而且从1076—1101年宋朝皇帝哲宗称呼长寿的辽朝统治者道宗为他的“祖父”。
[103]关于澶渊之盟,见[868]蒋复璁:《宋史新探》,第142页以下;[695]王民信:澶渊缔盟的检讨》。用西方语言对这一条约进行最充分研究的是[444]克里斯蒂安·施瓦茨—席林:《澶渊之盟(公元1005年):中国外交史的一大贡献》。亦见[204]
A.忽瑟维对这一著作的长篇评论,该文提出了许多重要的修正。
[104][645]《辽史》,卷72,第1210页。
[105]关于渤海人的叛乱,见[645]《辽史》,卷17,第203—206页;郑麟趾等编:《高丽史》(东京,1908—1909年),卷5,第71—73页。
[106]钦哀后还生了第二个儿子重元和两个女儿。
[107]萧匹敌是前大臣萧排押的父母双亡的侄子,他在宫廷中长大,并娶了圣宗的姐姐。
[108]萧浞卜还以萧啜不和萧钮不里的名字出现,他是曾多次嫁人的公主严母董的第一位丈夫。
[109][645]《辽史》,卷18,第211—213页;卷71,第1202—1204页;卷88,第1343页。[595]《契丹国志》,卷8,第68—69页,记载稍有不同。
[110][645]《辽史》,卷71,第1203页。
[111][645]《辽史》,卷18,第313页。
[112][595]《契丹国志》,卷8,第69页。
[113]他的传记,见[645]《辽史》,卷112,第1501—1503页。在宋人史料中,他的名字写作宗元。
[114]至迟在1054年她向宋朝使者王拱臣提倡契丹方式的兄弟间继承,反之,兴宗则重申中国方式的世袭继承。看起来,她似乎仍然支持重元作为皇位的候选人。见[58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7,第4281—4282页。
[115][645]《辽史》,卷18,第222页。
[116][595]《契丹国志》,卷8,第71页。
[117]受命编纂它的人之一是耶律庶成,他是一位把汉文医学著作译为契丹文的熟练翻译家。另一个是萧德,他是一位礼仪与法律专家。见[645]《辽史》,卷89,第1349页;卷96,第1400页。
[118][645]《辽史》,卷19,第233页。
[119][645]《辽史》,卷20,第243页。
[120][645]《辽史》,卷19,第230页;卷112,第1502页。
[121][645]《辽史》,卷19,第233页。
[122][645]《辽史》,卷19,第228页。
[123][645]《辽史》,卷19,第225页。
[124][645]《辽史》,卷19,第226页。
[125][645]《辽史》,卷19,第231页;卷37,第438页。
[126][645]《辽史》,卷103,第1446—1449页;译文见[541]《中国社会史:辽》,第557—559页。
[127][645]《辽史》,卷104,第1455页。
[128][645]《辽史》,卷18,第221页。
[129][645]《辽史》,卷19,第233页。
[130][645]《辽史》,卷20,第243页。
[131][645]《辽史》,卷19,第228页。
[132][645]《辽史》,卷20,第239页。
[133][645]《辽史》,卷18,第217页。
[134][645]《辽史》,卷19,第232页。
[135][645]《辽史》,卷26,第308页,1095年记事。
[136][595]《契丹国志》,卷7,第66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4/18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