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套装全11卷)(校对)第2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9/1806


[76]788年起回纥改称回鹘。——译者
[77]布尔达·埃克塞迪:《北庭的回鹘人和吐蕃人(790—791年)》,载《匈牙利科学院东方学报》(布达佩斯),17(1964年),第88—104页。
[78]佐藤长:《古代西藏史研究》卷2,第675—677页。
[79]佐藤长:《古代西藏史研究》卷,第677—686页;樊绰:《蛮书》,向达的《蛮书校注》本(北京,1962年),附录4。
[80]彼得森:《中兴的完成:宪宗和诸镇》,载芮沃寿和崔瑞德编《对唐代的透视》(纽黑文,1973年),第151—191页。
[81]对战争的记述取材于《资治通鉴》(卷236—241)和《旧唐书》(卷14—15);另见彼得森《中兴的完成》一文。
[82]这种问题是安禄山之乱后唐王朝军事战斗中习见的事,只有9世纪40年代的战役除外。见《资治通鉴》卷238,第7671—7673页;彼得森:《中兴的完成》,第162—163页。
[83]《资治通鉴》卷238,第7686页。
[84]彼得森:《815—817年反对中央政权的淮西之战》,载F.A.小基尔曼与费正清合编《中国的兵法》(麻省坎布里奇,1974年)。
[85]崔瑞德:《晚唐的地方自治和中央财政》,第224—225页。
[86]崔瑞德:《晚唐的商人、贸易和政府》,载《大亚细亚》(新版),14.1(1968年),第76页。
[87]崔瑞德:《唐代的财政管理》,第77—83页。
[88]曾我部静雄:《唐代的贡献制度》; 日野开三郎:《藩镇时代的州税三分制》,载《史学杂志》,65.7(1956年),第464—666页。
[89]《资治通鉴》卷237,第7647—7648页。
[90]松井秀一:《裴垍的税制改革》,载《史学杂志》,76.7(1967年),第1—24页。
[91]《资治通鉴》卷242,第7799—7800页。
[92]见《资治通经》卷236,第7614—7615页;《旧唐书》卷14,第411页。
[93]《旧唐书》卷14,第411页。
[94]《唐大诏令集》卷2—5、卷9—10、卷29、卷68—74、卷75、卷79、卷83—86、卷123;《册府元龟》卷83—91。
[95]《唐大诏令集》卷5,第29页。
[96]材料来自严耕望《唐仆尚丞郎表》(4卷,台北,1956年)。
[97]《资治通鉴》卷236,第7621页;卷237,第7630页。
[98]《资治通鉴》卷237,第7626—7627页;《旧唐书》卷147,第3974页。
[99]例如可看《资治通鉴》卷238,第7683页。
[100]《资治通鉴》卷239,第7713—7715页。
[101]《资治通鉴》卷239,第7717页;卷241,第7767页。
[102]《资治通鉴》卷239,第7700—7701页。
[103]见崔瑞德在《剑桥中国史》第4卷中关于政府制度的一章;池田温:《中国的律令和官人机构》,载《仁井田升博士追悼论文集》,Ⅰ:《前近代亚洲的法律和社会》(东京,1967年),第151—171页。
[104]《资治通鉴》卷238,第7692—7694页;卷239,第7695—7696页。
[105]王寿南:《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台北,1969年),“表”,第658—669、672—683、730—740页。
[106]《资治通鉴》卷239,第7697—7698页。
[107]例如《资治通鉴》卷239,第7704—7705页;李绛:《李相国论史集(遗文)》卷4。
[108]《资治通鉴》卷237,第7630—7633页;彼得森:《元稹在四川巡视时对贪污腐化的揭露》,载《大亚细亚》,18(1972年),第34—78页。
[109]李藩即为一例,其传记见《旧唐书》卷148,第169页。
[110]《新唐书》卷71上,第2179—2244页;又见《新唐书》卷73下。
[111]《旧唐书》卷170,第4416—4418页。
[112]《新唐书》卷54,第1379—1380页。
[113]见池田温《唐代郡望表——以九、十世纪的敦煌写本为中心》,载《东洋学报》(东京),42.3—4(1959—1960年),第80、88页。
[114]《资治通鉴》卷240,第7752—7753页。
[115]《资治通鉴》卷239,第7703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9/18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