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套装全11卷)(校对)第16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48/1806

[254]郝梦笔、段浩然:《中国共产党六十年》,第670—671页;《中共党史大事年表》,第407—408页。陈云发言的要点见《陈云文选》,(1956—1985),第207页。
[255]房维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大事记(1949—1980)》,第573—574页;多姆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和政治》,第140—142页。
[256]《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51—52页;郝梦笔、段浩然:《中国共产党六十年》,第671页。
[257]加赛德:《活跃起来!》,第174页。关于在跟华国锋谈话中邓表示对他的拥护,见1976年10月26日,华国锋看望邓小平和在医院中的刘伯承的手稿备忘录,被哈佛费正清中心图书馆收藏。我感谢迈克尔·舍恩哈尔斯使我注意这条材料。
[258]“实事求是”这句口号源于汉朝;《邓小平文选》,第55—60页;《中共党史大事年表》,第409—410页。
[259]《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52页。
[260]《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191—195页;郝梦笔、段浩然:《中国共产党六十年》,第674页。有报道说,邓小平原计划作的关于实事求是的报告由胡乔木起草,但是,当邓小平被委派致闭幕词时,聂荣臻上交了胡乔木的文章,后来发表在《红旗》杂志上,但没有作为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我感谢迈克尔·舍恩哈尔斯提供了这条材料。
[261]《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227—236页。关于新的中央委员会和中央政治局构成的更详细的分析,多姆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和政治》,第150—151页。
[262]房维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大事记(1949—1980)》,第595—596页。
[263]见S.施拉姆采访胡福明的报告,载于施拉姆所著“经济挂帅?”一文中,《中国季刊》第99期,第417—419页。
[264]例如,胡福明的原标题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一个标准”,被修改为“实践检验是所有真理的标准”,而最后刊登时又改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迈克尔·舍恩哈尔斯曾详细调查过这篇文章产生的过程,1989年2月3日,他在哈佛费正清中心提交了这个课题的研究报告。
[265]郝梦笔、段浩然:《中国共产党六十年》,第680—683页;多姆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和政治》,第187页。据舍恩哈尔斯说,胡福明听到主要政治家的消极反应后,变得如此忧虑以至不承认与这篇文章(在内部通报上报道过此消息)有关联,因为这篇文章被改得面目全非。由于罗瑞卿的干预,胡耀邦两名助手中的一位写的补充文章刊登在《解放军报》上;这是罗瑞卿1978年8月去世前最后一项重要的政治行动。
[266]《邓小平文选》,第127—132页。《人民日报》编辑胡绩伟因转载这篇文章受到该报前任主编吴冷西的斥责,而胡乔木因胡耀邦属下的行为而指责了胡耀邦。因而邓小平的干预是决定性的进展,胡绩伟在《人民日报》上给以大力宣传。见舍恩哈尔斯研讨会。
[267]S.施拉姆:“经济挂帅?”,第419页。
[268]《邓小平文选》,第132页。
[269]多姆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和政治》,第156页。
[270]郝梦笔、段浩然:《中国共产党六十年》,第682页。迈克尔·舍恩哈尔斯告诉我,《解放军报》上的文章是第一篇批判“两个凡是”的文章。
[271]《邓小平文选》,第141页。
[272]多姆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和政治》,第157页。
[273]郝梦笔、段浩然:《中国共产党六十年》,第682—683、686—687页。当时邓小平正在东南亚访问,会议开始时不在。
[274]《陈云文选》(1956—1985),第208—210页。
[275]郝梦笔、段浩然:《中国共产党六十年》,第689页。
[276]加赛德:《活跃起来!》,第200—201页;北京市委声明的文本在“每季大事和文献”中,《中国季刊》第77期(1979年3月),第659页。
[277]邓小平在这次全会上的发言中明确说,他痛恨那些搞“打砸抢的、帮派思想严重的、出卖灵魂陷害同志的、连党的最关紧要的利益都不顾的人,对于看风使舵、找靠山、不讲党的原则的人,也不能轻易信任”;《邓小平文选》,第160页。
[278]关于这次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成果以及产生这些成果的一些事件的详细摘要,见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资料组编《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集》(下),第274—280页。
[279]《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160—161页。
[280]多姆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和政治》,第163—164页。
[281]引自“每季大事和文献”,《中国季刊》第77期(1979年3月),第170页。
[282]“每季大事和文献”,《中国季刊》第77期(1979年3月),第169页。
[283]“每季大事和文献”,《中国季刊》第79期(1979年9月),第647页。
[284]加赛德:《活跃起来!》,第194—196页。
[285]以下对民主墙的简要概括主要根据加赛德就亲眼所见写的报道《活跃起来!》,第212—298页;加拿大新闻记者约翰·弗雷泽的《中国人:一个民族的肖像》,第203—271页;戴维·S.G.古德曼的《北京街头的呼声:中国民主运动的诗歌与政治》中的分析和诗词。加赛德和弗雷泽与这场“民主运动”的参加者有多次接触。
[286]弗雷泽:《中国人:一个民族的肖像》,第245页。
[287]这是对一位中国参与者的分析。引自古德曼《北京街头的呼声》,第141页。此人于1979年5月被捕,他批评了知识分子的“傲慢”,并指责他们没有参加这场运动。
[288]李宏宽(音):《宪法颂》,引自古德曼《北京街头的呼声》,第70页。
[289]加赛德:《活跃起来!》,第247—248页。
[290]引自加赛德《活跃起来!》,第256页。
[291]《邓小平文选》,第172页。
[292]《邓小平文选》,第181页。
[293]加赛德:《活跃起来!》,第256—257、262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48/18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