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套装全11卷)(校对)第16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28/1806


[155]这项“建议”只是重申了前5个月中中国政府在几份照会中所持的立场,与苏联的建议实际上没有差别。中国后来又提出,两国军队均先从边界线附近后撤一定的距离,欲以此作为达成协议的先决条件。
[156]《每日电讯报》1974年12月17日;《真理报》1974年12月20日;路透社和法新社消息,1974年12月17日(见《中国动态》1972年12月18日,E2);塔斯社消息,1974年12月19日(见《苏联动态》1974年12月9日,C1)。
[157]新华社消息,1974年1月19日,见《苏联动态》1974年1月23日,A3—4;《纽约时报》1974年1月20、21、24日;新华社消息,见《中国动态》1974年1月23日,A1—5;《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74年1月25日;新华社消息,见《中国动态》1974年1月25日,A1—2;《经济学家》1974年1月26日,第43页。中国人声称他们“捕获”了在北京城外的一座桥下向一名中国人提供间谍器材的两名苏联外交官。那个中国人坦白罪行后,中国即驱逐了那两名苏联外交官。苏联方面接着也驱逐了一名驻莫斯科的中国外交官。中国指责苏联在远东进行大规模的间谍活动,参阅《阿特拉斯世界报刊评论》1975年2月,第15—20页(转载了《远东经济评论》上的一篇文章)。
[158]苏联直升机于3月14日降落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中国领土上,《真理报》1974年3月21日(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74年4月17日,第3页)。中国人把该直升机放置在新疆的哈巴河县(《北京周报》1974年3月29日,第5页),指责俄国机组人员在执行军事侦察任务。此后,双方进行了一系列交涉。苏方力求直升机和三名机组人员安全获释,而中方则利用此事大事宣传,把它当作迫使苏联停止此类活动的手段。当中国人威胁说要审讯机组人员并把他们押往全国各地示众时,苏联曾呼吁国际红十字会进行调解,参阅《纽约时报》3月20、23、28、29日;5月3、6、9日;《苏联动态》(刊登了大量苏联方面的消息)3月29日,C1;4月5日,C1—2;4月29日,C1—2;4月30日,C1—2;5月3日,C1—2;5月6日,C1;5月7日,C6—7;5月13日,C1—10;5月16日,C5—6;5月23日,C1—2;6月10日,C1—2;6月24日,C1;6月28日,C1—2;8月8日,C1—4;11月4日,C3—4;《中
国动态》6月24日,A4;《中国大陆报刊概览》1974年4月1—4日,第65—66页;《经济学家》1974年6月22日,第27—28页;《每日电讯报》1974年6月26日。
[159]《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74年6月12日,第4页)转载了5月24日《真理报》的消息。
[160]新华社消息,1971年4月18日(见《中国动态》4月19日,A1)。据新华社报道1971年3月31日,苏联摩托艇“欧内斯特·台尔曼”号撞沉了一艘中国渔船,造成了11人死亡11人受伤的严重海难事故。中国人说那艘苏联船没有积极搭救30名幸存者。俄国人则称(3月31日塔斯社消息),那艘中国渔船在行驶中没有开灯。
[161]《纽约时报》1970年1月28日,2月2日,8月3日;1973年3月8日、25日,8月5日;1975年4月4日;新华社消息1973年3月6日。
[162]祖农·太也夫,曾任新疆军区副参谋长,民族军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译者
[163]哈里森·E.索尔兹伯里:“马可·波罗会承认毛的新疆”,《纽约时报杂志》1969年11月23日;《纽约时报》1970年3月3日,7月5日,8月16日;《远东经济评论》1971年1月16日,第46—47页;《纽约时报》1973年8月5日,1974年1月3日;塔尼亚·雅克:“东土耳其斯坦还是‘新疆’?”《自由电台研究》1975年3月7日。
[164]《纽约时报》1973年11月8日;《苏联动态》1974年6月18日,C1—2;《远东经济评论》1971年1月16日,第47页;1974年4月8日,第5页;《中国动态》1975年3月19日,E5—6。
[165]《纽约时报》1960年10月12日。
[166]这篇文章的译文见《中国动态》1969年11月6日,A1。其他分析,见《纽约时报》11月6、20日;《洛杉矶时报》11月7日;《远东经济评论》1969年11月13日,第334页;《华盛顿邮报》1969年11月21日。
[167]《华盛顿邮报》1969年11月21日;《洛杉矶时报》1969年11月24日;《远东经济评论》1969年12月4日,第484页;《北京周报》第49期(1969年12月5日)。
[168]《纽约时报》1969年12月21日。
[169]同上。
[170]《纽约时报》12月31日。
[171]同上。
[172]《远东经济评论》1969年12月25日;1970年1月9日(译文见《中国动态》1970年1月9日,A1);《洛杉矶时报》1970年1月9日;《金融时报》1970年1月15日。
[173]《纽约时报》1969年12月30日;1970年1月2、3日;《中国动态》1970年1月2日,A1;《中国大陆报刊概览》第4574期(1970年1月12日),第43页;《真理报》1970年1月3日;《北京周报》第2期(1970年1月9日),第31页。
[174]《纽约时报》1970年1月14日;《华盛顿邮报》1970年1月2日。
[175]《纽约时报》1970年3月8日。
[176]《纽约时报》1970年3月1日;《中国动态》1970年1月13日,A31;1970年1月17日。
[177]《纽约时报》1970年3月20日。
[178]《纽约时报》1970年3月1日。
[179]1970年3月14日的《纽约时报》转载了《真理报》的消息(译文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70年4月14日,第19页)。
[180]《真理报》1969年3月17日;《纽约时报》1969年3月20日、4月1日、15日,5月3日;《人民日报》1970年4月25日。
[181]《纽约时报》1970年5月3日。
[182]《真理报》1970年4月15日(译文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70年5月12日,第1—4页)。
[183]伦敦《泰晤士报》1970年4月22日;《纽约时报》1970年5月7日。
[184]《洛杉矶时报》1970年4月16日。苏联武装力量似乎接受了中方单方面撤军的建议,因为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重返这些争议地区,也可以在不出兵的情况下,通过空军和炮兵的火力控制这些地区。
[185]《苏联动态》1970年7月1日,A20,援引6月20日布达佩斯广播电台的消息。
[186]《真理报》1970年5月18日(译文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70年6月16日,第1—7页);《纽约时报》1970年5月10日。
[187]《纽约时报》1970年6月11日;《远东经济评论》1970年6月18日,第4页。
[188]《中国动态》1970年7月1日,A1;《远东经济评论》1970年7月9日,第4、16—17页;《纽约时报》7月11日;《真理报》1970年7月11日(译文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70年8月11日,第15页)。
[189]《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70年12月22、24日;《纽约时报》1970年12月21日和25日;《中国动态》1970年12月24日,A1;《北京周报》第1期(1970年1月1日),第7页;《真理报》1970年12月20日(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71年1月19日,第26页)。
[190]《远东经济评论》1970年7月23日;《洛杉矶时报》1970年8月16日;《中国动态》1970年8月17日,A1;《北京周报》第32期(1970年8月7日),第8—9页;《真理报》1970年8月16日(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70年9月15日,第8页);《纽约时报》1970年8月16日。
[191]《纽约时报》1970年7月3日,8月16日。
[192]《真理报》1970年12月3日,《苏联当代报刊文摘》第2卷第48期(1970年12月29日),第32页;《纽约时报》1970年11月19日和24日。
[193]《纽约时报》1970年9月24日。
[194]《纽约时报》1970年11月24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28/18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