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套装全11卷)(校对)第13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6/1806

[68]同上书,第107页。
[69]《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顽固派的进攻》,《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49页。
[70]蒋介石任国民党总裁是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推选的,不是中央执行委员会任命的。——译者
[71]《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55—704页。这个版本经过重要校订。原文可在《毛泽东集》第7卷,第147—206页找到。
[72]本节叙述大半根据陈永发《革命的形成》第1章所载的资料和格雷戈尔·本顿所提供的情况。
[73]冷欣任第三战区第二游击区总指挥,顾祝同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译者
[74]陈永发:《革命的形成》,第95—97页。
[75]《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72页。
[76]约翰逊:《农民爱国心与共产党政权》,第139—140页。
[77]片冈铁哉:《中国的抗战与革命》,第226—228页。
[78]美国国务院:《中国和美国的关系,尤其是关于1944—1949年时期》(即《中国问题白皮书》),第530页。
[79]林迈可:《不为人知的战争》,未标页数。
[80]凯思林·哈特福德:《镇压与共产党的成功:晋察冀个案,1938—1943年》(未刊文稿),第370—371页。
[81]片冈铁哉:《中国的抗战与革命》,第200—206页。
[82]正太线从正定至太原。——译者
[83]同蒲线从大同至风陵渡(属归蒲州)。——译者
[84]片冈铁哉:《中国的抗战与革命》,第206页。意译的译文。
[85]哈特福德:《镇压与共产党的成功》,第432—434页。
[86]《彭德怀自述》,第235页。如果彭德怀是正确的,那么这个时候中共在晋察冀根据地没有控制任何县城。
[87]《彭德怀自述》,第237页。
[88]《彭德怀自述》,第236—237页。彭德怀还说第一次反共高潮的军事行动只是根据他的命令计划执行的,事先未通知延安,也未得到延安批准。如果是这样,在延安的毛泽东和他的同事们一定因不能控制华北战场和华中战场的高级指挥员而感到大为失望。
[89]这已成为国民党史的诚实问题。我曾较详细地研究这个问题,并认为这种政策从未宣布过;在这种意义上此项指控是捏造。但在某些时间和某些地点,中共的实际行为接近于这种力量划分。见范斯莱克:《敌与友》,第159页。
[90]杨成武,引用于片冈铁哉:《中国的抗战与革命》,第280页。
[91]2500万人中,有许多居住在半巩固区或游击区,巩固区人口下降甚至比一般数字所表示的更快。八路军损失只有一部分是直接战斗伤亡。其他因素有调正规军当游击队(以加强游击队,更紧密地与当地居民结合。减轻支援部队的负担);淘汰素质低劣或失去战斗力的士兵;以及逃兵。1939年末一份中共文件(据推测是晋察冀)举出逃兵率两例:“一个主力部队单位”,16.4%;“一个新建游击队单位”,20.8%。逃兵在一个单位调离本地时格外严重;地方部队中的农民兵往往拒绝离乡。这也是把若干专职士兵降为民兵的另一动机。
[92]郭华伦:《中共史论》第4卷,第75页。
[93]日本称中条山战役为中原战役。——译者
[94]陈永发:《革命的形成》,第110—111页。
[95]汪伪淮海省省会设在徐州市。——译者
[96]《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108页。
[97]沃森编:《毛泽东与边区的政治经济》,第232页。
[98]施兰:《游击经济》,第120页。
[99]旎兰:《游击经济》,第146页。纺织品生产数据分类统计(1943年的百分比):家庭工业(44%),国有企业(31%),资本家企业(19%),中国工业合作社(6%)。
[100]“整风”就是“整顿作风”。
[101]怀利:《毛泽东主义的出现》,第166页。
[102]见本书宣道华著第14章。划分“思想”和“理论”,对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分析,可见于弗朗兹·舒尔曼:《共产党中国的意识形态和组织》,第2版,第21页以下。舒尔曼提出中国共产党把纯理论(置于四海而皆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的抽象的原理)和“思想”(把这些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具体情况)区别开来。关于毛泽东的思想/政治第一的历史演变,见怀利:《毛泽东主义的出现》。怀利对舒尔曼的分析持不同看法。
[103]《毛泽东集》第4卷,第63页。许多整风文献可见博伊德·康普顿:《毛泽东的中国:整风文献,1942—1944年》。
[104]《毛泽东集》第8卷,第75页。这类不客气的话已在《毛泽东选集》中删去。
[105]《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25—826页。
[106]《反对党八股》(1942年2月8日)。载于康普顿:《毛泽东的中国》,第33—53页。下文简短摘要取自同一来源(有时经过转译)。
[107]默尔·戈德曼:《共产党中国文学上的不同意见》,第21页以下。当时《解放日报》主编是秦邦宪(博古),他的副手之一是张闻天。两人在30年代初同属王明派,虽然他们后来更靠拢毛泽东主义阵营。然而没有他们的同意,持不同意见者不可能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文章。丁玲是该报的文化版编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6/18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