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套装全11卷)(校对)第12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4/1806

[225]刘少奇:《论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共产党人》第1期。胡佛研究所有这篇论文的手抄本。
[226]李昌:《回忆民先队》,《一二·九回忆录》,第16页。
[227]同上书,第187—189页。
[228]《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概况》,第6页;《红旗飘飘》第3集,第168—180页。
[229]韦尔斯:《红色尘土》,第75页;美国陆军部军事情报处:《中国共产党运动》,第2355页。
[230]《星火燎原》(香港三联书店版),第10—11页;《中华年鉴,1936年》,第425—426页。
[231]萧作梁:《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的权力关系》,第226页。
[232]《红星》1934年7月20日,第1页。
[233]胡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参考资料》,第263—269页。在毛儿盖会议上,甚至无人提到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可能性;无人知道《八一宣言》的发表。张国焘文,《明报月刊》第50期,第85页。
[234]关于第二次统一战线各个方面的讨论,见L.P.范斯莱克:《敌与友:中国共产党历史中的统一战线》;片冈铁哉:《中国的抗战与革命:共产党与第二次统一战线》。
[235]《王明选集》第1卷,第9—10、11—13、25、53页;范斯莱克:《敌与友》,第53—54页;片冈铁哉:《中国的抗战与革命》,第23页以下。
[236]何幹之:《中国现代革命史》第1卷,第187页。
[237]《毛泽东集》第5卷,第10、13—14页。
[238]《瓦窑堡会议决议》,《毛泽东集》第5卷各处。
[239]谢尔登:《革命中国的延安道路》,第103页;片冈铁哉:《中国的抗战与革命》,第35—37页。
[240]斯诺:《西行漫记》,第370—378页。
[241]范斯莱克:《敌与友》,第60页。
[242]何幹之:《中国现代革命史》第1卷,第302页。
[243]同上书,第194页;《红色中华》1936年5月26日。
[244]蒋介石:《苏俄在中国:七十概述》,第72—73页。
[245]董显光:《蒋总统传》第2卷,第225页。
[246]董显光:《蒋总统传》第2卷,第245页。
[247]查尔斯·麦克莱恩:《苏联政策与中国共产党,1931—1946年》,第79—91页;蒋廷黻教授应蒋介石之请于1934年末访问莫斯科;见查尔斯·利利:《蒋廷黻:在两个世界之间,1895—1935年》。
[248]斯诺:《红色中国杂记》,第1页以下。
[249]重光葵:《日本及其命运》,第222—223页。
[250]1936年12月14日《大公报》社论,收入张炽章:《季鸾文存》(1962年台北版),第222—223页。
[251]贝特兰:《中国的危机:西安兵变真相》(又名《中国的第一幕》),第170页;片冈铁哉:《中国的抗战与革命》,第46页。
[252]《王明选集》第1卷,第168—169页。
[253]《明报月刊》第61期,第91页。
[254]《王明选集》第1卷,第97—98页。
[255]同上书,第81页。
[256]何幹之:《中国现代革命史》第1卷,第191页;《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指示(1935年12月15日)》,《毛泽东集》第5卷,第13页。
[257]《毛泽东集》第5卷,第63—65页。
[258]毛泽东:《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第8—9、12页。
[259]毛泽东:《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第12—15页。
[260]《明报月刊》第60期,第88页。
第五章 土地制度
前面几章记述了到1931年为止的中国国际关系,以及直到1937年在南京掌权的国民党政府和其对手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但是,正如本丛书前几卷已阐明的那样,中国的近代史很难只通过叙事来把握;太多的特殊情况(虽然往往鲜为人知)影响了事件的进程,如体制运行、经济和社会条件、领导人及其追随者的思想和抱负等。所以下面几章将讨论农业经济、农民运动、地方政府、高等教育和文学倾向——这些是影响1937年到1949年的戏剧性事件的相关因素。我们从估价这一国土上的普通人的生计入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4/18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