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大明星(校对)第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622

  那边工作效率非常迅速,现在就已经可以在线下载电子书版本了,亚马逊是全球最大的连锁网络书店,特别是旗下的kindle更是电子书阅读器第一品牌,占据全球电子书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
  英文版的《I,Robot》在亚马逊上面进行销售是一件很正确的事情,起码亚马逊在全球都有相应的网站,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
  这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知名度。表面上看起来,这书似乎很廉价,只要五美元就能买到电子书了,从短期利益上面看肯定会受损。
  但从长期利益上面来看,这就是更好的选择。如果一本纸质书售价50美元,但只能卖出去100本,一本kindle电子书售价5美元却能卖出去10000本,那么哪一个更好?
  不管是从稿费还是受众上面来讲,后面那种就显然要划算一些,只要电子书的售价不超过纸质书的三分之一,那么读者基本上都会接受这个价钱。
第52章
自助出版
  随着目前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以亚马逊为首的自助出版业正在快速崛起,这让传统的出版商们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所谓的自助出版就是指作家绕过第三方出版商,自行或外包给相关公司,比如亚马逊。
  欧美的自助出版市场发展得特别迅速,目前已经催生出一匹优秀的畅销书作家来。其中包括全世界第一个依靠自助出版而获得成功的作家,美国人约翰·洛克,他自助出版的奇幻小说《超能部落》在几个月内卖出去一百多万本电子书。
  这与《暮光之城》的作者阿曼达·霍金并列成为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前五十,一举击败了传统出版社的其余小说,更是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十二行业未来之星”。
  目前国内社会对于自助出版普遍存在偏见,认为自助出版作家是失败的作家。网络上面能购买到的电子书基本上都是发行了纸质书的,整个图书市场依旧是以纸质书为中心,没有出版社的帮助,作家是无法将作品分开销售到书店里面去。
  亚马逊这样的自助出版平台,是所有作者的福音,让作者们可以在全世界最大的图书市场上面即时销售自己的作品。
  无论是知名作家还是新人,他们都不再需要仰仗大型出版商推出新书、来赚取利润。
  即时大部分作家并没有借助这个机会飞黄腾达、走上人生巅峰,但却赢得了不少粉丝。无论是以传统出版发家的作者,还是借助专业或其余原因赢得追随者的作者,都可以靠网络的上传和点击来衡量身价。
  只要自助出版的小说在网上点击量高、读者反映好,那么就有出版商主动找上门来谋求合作。
  只不过,亚马逊要从自出版的盈利中抽取30%的利润,这个虽然比传统大型出版商对作者的剥削要轻微得多,但依然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也就是说,林翰的《I,Robot》在亚马逊上面销售的金额,只能拿到手70%,这个数字着实不低。
  《我,机器人》这个中文简体版也在亚马逊上面销售,可是这其中70%的销售额是人大出版社跟林翰来分,林翰只能按照版税率来拿钱,也就是70%的5%-12%左右,剥削力度吓人!
  他的英文版小说没有发实体版,直接上电子书,这样就不需要被剥夺绝大部分收入。
  其实这种模式就跟国内网络小说是差不多的,网络小说也是在小说网站发布,然后进行收费销售,要是写得好就有出版社找上门来,这就是另类的自助出版。
  只不过亚马逊这边销售的书基本上都是完结了的,并不需要每天去更新,一次更新一部就够了。
  林翰知道电子阅读或许是未来的潮流跟趋势,但纸质阅读同样不会消失的,有些人就喜欢拿着书在草坪上阅读,而不是拿着一个kindle。
  他点击进入到亚马逊的网站后,搜索了一下《我,机器人》这个名字,还没等他按下回车键,搜索栏下面就自动出现了这本小说的中英文两个版本。
  点击进入到英文版的《I,Robot》里面,林翰发现自己的书销量还是0,毕竟刚刚才上传,而且国内人一般也不会选择买英文版。
  这个要等它传播到国外去之后,销量才会逐渐提升起来,想要一下子就跟简体版那样卖出几万本电子书,是非常困难的。
  林翰关掉电脑之后,就起身开始收拾起房间来,要是每三天不清洁一次房间,他就觉得生活不下去,有任何一个小斑点都会影响到他的心情。
  正当他想要换鞋出门的时候,手机QQ弹出一条消息来,“嗨,伙计,我们明天在海淀那边有个科幻小说读书会,专门讨论最近的一本新书《我,机器人》。你如果要来的话,就先把这本书阅读完吧。”
  这赫然便是林翰在图书馆遇到的那几个年轻学生发过来的消息,当初还把科幻世界杂志送给了这群人,本以为渺无音讯的,结果还真叫上了自己。
  他飞快的回复说道:“时间跟具体的地点呢?我已经阅读完了,随时可以参加讨论的。”
  “明天上午九点吧,地点就在海淀公园旁边的书店,很显眼的,到时候还有几个国外留学生加入。”
  林翰很期待听到最真实读者的意见,豆瓣阅读上面参与评分的人的确很多,但那些都是比较喜欢上网读者的评价,很多人买了书根本不喜欢在网络讨论。
  将这个记录在日程表上面后,林翰就转身出门了,那个臭嘴邻居最近应该是出门拍戏去了,不然多少会碰见一次,这些小演员多半是常驻在剧组里面,呆在家里太久没戏演就非常麻烦。
  坐公交车来到跟李文渊约好的咖啡厅,林翰还没来得及进入到房间里面,鹅毛般的大雪便飘飘扬扬的落下来,低黑的云层仿佛能触到那些高楼大厦一般。
  路上的行人都忍不住加快了脚步,公路上面的车辆也都打开车灯小心缓行,仿佛夜晚提前降临一般。
  李文渊坐在靠窗的雅座上,他面前摆了一本翻开的书,这会儿正用树叶状的书签夹在中间。他看见林翰之后,便站起身来挥挥手,“来这边,点杯咖啡吧。”
  林翰点点头,他扭头对服务员要了杯摩卡,自己则是朝着李文渊这边走了过来,只是那桌上的书非常显眼,“蚊子,你又在帮我增加销量啊!”
  这赫然便是一本简体中文版的《我,机器人》,没想到李文渊居然在阅读这本小说。
  “我这是专门拿过来找你签名的,我还准备拿回去阅读之后放书架里面呢。”李文渊打趣着说道,他说完还真的从口袋里面掏出一支钢笔来,看得林翰一愣一愣的。
  “玩真的啊?”
  “那还有假,快点签。”
  林翰也没有再矫情什么了,他飞快的拿着钢笔签下自己的名字,龙飞凤舞般印在目录前面的空白页处。
  李文渊将钢笔收了回来,他打量了一下林翰的签名,然后意外抬头说道:“你这跟以前不一样了啊,字越写越好看。”
  不同的人写出来的字也不一样,林翰的心顿时揪起来,他快速解释说道:“这不是专门练了一下吗,就怕有读者找我签名。对了,我找你来可不是帮你签名的,这本书我弄到亚马逊上面进行英文版销售,用来自助出版,你看怎么样?”
  “你哪来这么快速度把小说翻译成英文的,这太吓人了,要是你找到翻译质量不好,那就是砸自己招牌啊,有认真排版、校对吗?你可别告诉我,你是用翻译软件做的。”李文渊被林翰这雷厉风行的速度吓了一跳,要知道翻译小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将原本的小说从中文变成英文,需要的不仅是扎实的语言基础,还要有相当的文学素养,不至于是干巴巴的翻译。
  林翰摇摇头,他笑着说道:“其实我在写小说的时候就考虑过英文版的时候,翻译都是我自己做的,这基本上算是原汁原味,不会有什么误差在里面。”
第53章
火星生存指南
  李文渊从来都不知道林翰的英语居然如此强悍,能直接把小说翻译成英文版,他已经无暇感叹,“我要是有你的水平就好了,把自己的书翻译过去,省得被外国读者吐槽。”
  《冲出太阳系》这部小说也被出版社拿去翻译了的,只是翻译者水平有限,将一部经典的中文科幻小说翻译得降了一个档次,然后在外网的口碑并不如想象中出色。
  “我这是对自己的作品有了解才能翻译的,一边写的时候就一边思考怎么用英语表达。我们一直都是引进国外的科幻经典,这次我想反攻国外。到底能做到什么地步,还得让市场来检验一下。”
  英文版《I,Robot》没有得到任何宣传的机会,如果不出意外,它将会被淹没在亚马逊的书海里面,就看后面有没有什么方法能改变这些。
  林翰靠在沙发上,他以前是一个上班族,每天工作生活都在忙碌,下班之后还要看小说看剧看电影什么的。现在变成了专职作家之后,整天长期都处于无聊的状态,不知道该干嘛,闲得让人有些心慌。
  “其实你光靠给别人翻译小说都能成为一个翻译家了,天知道科幻界有多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不管是英译中还是中译英,能理解到科幻小说内涵的人才是最佳翻译者。”
  李文渊打趣的说着,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提议,但林翰显然并不能同意,他可以写出更多的书来,比翻译经典更好。
  “翻译什么的还是交给专门的人去做吧,我自己把自己的小说写好就行,管不了那么多,达者才兼济天下,我还差得远呢!”
  两个人说说笑笑一阵之后,这才回转到正题上面。李文渊打了个呵欠,他开口说道:“你不是找我来谈论新书的吗,你这个工作狂人。我们写一本书之后就要休息外加积累一下,你的书上市还不到一个月就要写新书,出版社肯定非常高兴看到你这样的高产型作家。”
  “我这是闲不住了,希望能让自己更忙碌一些。新书题材我还不确定,想写探索太空的严肃型科幻,但也想试试描绘一个未来社会的样子,可我拿不定主意写什么。”
  林翰脑子里面有太多太多的科幻小说跟科幻电影,这些都是整个地球的精华所在,随便一个都能引起轰动,但他不知道该拿哪一个出来,作品选择性太多了,这是幸福的烦恼。
  李文渊摸了摸自己的下巴,他不解地问道:“这要看你自己了,我只能说描绘未来社会需要涉及到的内容实在太过于宽广,你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社会等多个方面进行塑造,打造成一个完全的虚拟世界。想要达到这个完善的描写程度,是非常困难的,而描写太空探险就要稍微简单一些。”
  “这正是我担心的事情,如果说我们的国家是平面的,不管是国家人类甚至山川河流都是平面图形,等腰三角形最卑微,原型最高贵,这是一个只有二维的世界,描绘这样一个国家。”
  “听起来很有趣,但我建议你以后再写,我比较担心你的掌控能力。或者你可以现在开始设定,等设定完善之后再动笔,千万不要着急就开始下笔。急躁是作家最不愿意看到的东西,任何文字都必须精雕细琢起来。”
  李文渊并不知道林翰说的这部《平面国》到底怎么回事,但依照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建议,想要构建一个庞大而完整的世界观,单凭一时的灵感显然不能支撑到最后。
  林翰点点头,他知道这部描述奇异国度的小说很吸引人,可自己还是留着稍后再进行,“那我就写太空探险吧,我想写的不是你那种星空高科技大战,也不是异形怪兽惊悚作乱的情节,而是写一个人,一个想要回家的人。这可能是比较硬的科幻,需要太多的科学坐支撑,建立在现在或者未来几年的现实科技基础上,幻想的内容不多,强调情节的在我们现实中的可行性。”
  “整部小说就是一个人?”
  李文渊突然来了好奇心,他想知道林翰口中的小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知道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吧?我想写一本书,讲诉现代版的鲁滨逊漂流记。一名宇航员被独自遗弃在遥远而荒凉的火星上,他要怎么生存下来,经历考验重返地球,打造名副其实的火星生存指南。”
  林翰要写的小说就是拯救马特·达蒙4.0《火星救援》,这部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在票房跟口碑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电影拿下了金球奖最佳影片,帮助男主角马特·达蒙获得金球奖影帝跟奥斯卡影帝提名。
  这本书的原作者也是一个励志的存在,花了3年时间在个人网站上写这本小说,然后以0.99元每本的价格发布在亚马逊上面,最后被传统出版商兰登书屋买下《火星救援》的版权跟电影改编权,从无人问津的新人作者一跃成为风靡全球的畅销作家。
  选择这本书的原因非常简单,这并不是一部高冷的小说,没有太多的思维深度,不需要人们去理解高深的理论跟世界观,而是由浅到深,很通俗的为大家科普一些资质。
  这小说充满了欢快的喜剧元素,更像是一个日常生活小品,在充分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时刻都有新鲜好玩的情节出现,故事原本就非常具有吸引力,这大概是最寓教于乐的科幻小说。
  《火星救援》的故事就是太空般的鲁滨逊漂流记,或者说是“少年派的科幻漂流”,形单影只的主角,要在寸草不生的遥远星球上自己动手养活自己,并且想方设法回到地球去。
  读者们可以一步一步随着作者的思维进发,看到主角用聪明才智种土豆解决温饱,改造各种机器获得水资源,一步一步探索火星建立太空聊天渠道,全世界人类都能看到他的都比跟咒骂。
  最重要的,这大概是最深入浅出的科幻小说,没有任何看不懂的公式或者理论,全是一些通俗易懂、流畅自如的叙事,有人说像科幻小清新。
  这是一个直来直去的简单故事,但却用了大量真实的袭击去填充它,在小说里面,各种物理学、天文学、化学、农学的知识让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都佩服不已。
  做了非常多科学方面的研究跟推演,NASA的工程师跟科学家都被这本书所展现出来的“硬度”所折服,小说里面涉及的诸多细节,比如燃料生产、土豆种植、氧气制作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计算,甚至作者还自己写了一个程序来计算赫尔墨斯号的飞行轨迹。
  这种接地气的小说,完全就是最佳科普文,被认为是2000年后最硬的科幻小说,同时也是娱乐性极佳的科幻电影,方便林翰开拓小说的版权。
  听完林翰的讲解,李文渊除了惊叹两声外,已经找不到其余的词语来形容了,“我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了,这个想法太赞了,它叫《火星生存指南》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