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大明星(校对)第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622

  《科克斯书评》将《三体》英文版第一部评为11月力荐的科幻小说,他如此写道:“英国国家的读者终于能够堵到中国最受欢迎的科幻作品了!骇人听闻的时间导致了令人震惊的结论。在理念上,《三体》让人联想到《环形世界》,但带有政治和文化背景的情节,是会令多数西方读者感到新鲜。”
  《出版社周刊》在新的一周同样也表示了对林翰的支持:“硬科幻的粉丝们,一定会陶醉于这部情节复杂又敢于想想象的小说,而且它的躲着还是中国最著名的科幻作家。林翰成功地在科学前沿打造了故事的主题,尝试着为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之力设定极限,同时也未放松刻画事件和人物。他流畅的笔触甚至为三部曲的后面两部,也巧妙的打下了基调。”
  “外星人截获了来自地球的信号,并且计划侵略地球,这样的故事设定并不新鲜,但林翰天才般的将政治与历史结合在其中。面对外星人的企图,地球人分裂为两大阵营,一方期盼外星人能帮助他们扫除社会的黑暗,一方则决定抵抗入侵。这个故事最终化为格局庞大、视野恢弘的科幻神作!”
  这是美国最大的科幻出版社——托尔出版社总编发布的一周新鲜事,随着美国本土科幻小说的萎靡,异军突起的林翰就相当于是给科幻小说重新注入了活力。
  事实上,美国本土科幻小说在畅销榜上面夺冠还得追溯到前年的《星际战争》,最近两年来最好的销售成绩也就是第三位。
  林翰不光是为亚洲文学、为华语科幻文学正名了,也给欧美的科幻文学增添信心跟动力,并不是这个类型死掉了,而是科幻作家们没有拿出好的作品来!
  华尔街日报在专栏里面对新书点评写道:“作者林翰借用了物理学的三体问题,在小说中引入了三个物体间的复杂运动,但这名年轻的作者指出,三体问题其实也暗指了地球的环境危机。”
  最后一个评价来自纽约时报,它公布出上一周的销售名次来,在虚构类图书里面,《五十度灰》第五周蝉联冠军,而《三体》则是空降亚军。
  “《三体》的成功,让它在中国小众却繁荣的科幻小说界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也让林翰成了近几十年来最畅销的中国科幻小说作家。除了喜欢科幻的高中生和大学生以外,中国航空航天业和互联网界的人也很喜欢这本书。《三体》唤醒了中国的一个文学类型,和在其他地方一样,也没有人去深究它的文学成就!”
  许多著名的现代美国科幻作家都拒绝再写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仿佛觉得这个类型已经被写得差不多,但林翰这本《三体》却旧瓶装新酒,将这种黄金时代的经典科幻类型重新带回到现实之中来。
  《三体》从某种程度上戳中了读过这类书的人的儿时回忆,同时又带来不同于美式科幻的东西,显得格外新鲜刺激,因此在口碑跟销售上面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其实畅销书榜单的作用并不仅仅在于将销量排名化,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人们的从众心理。去书店买一本畅销书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大家都购买了它,所以下意识觉得这应该是一本好书。
  就如同网络读者会选择在月票排行榜上面找书看一样,大家都觉得在排行榜上面的书应该有可取之处,相信其余读者的眼光。
  大多数畅销书籍都如同昙花一现,它们有个更别致的名称叫做“时令书籍”,今年榜单上一定排列着跟去年完全不同的书籍名称。
  只有少部分书籍能经受住时间的历练,长时间名列榜单之上。
  林翰选取的这几本书都是这样的例子,它们或许不能一口气爆发出四千万的销量来,但每年都能吸引读者,然后卖出去,是名副其实的长线卖座畅销书。
  ……
  在几乎是一面倒的专业书评下面,罗宾则是匿名换了好几个亚马逊帐号,一名作家化身写差评的水军,这似乎有些大材小用。
  “很多人喜欢这本书,我却讨厌它。业余的故事叙述不像是出自一个好作家之手。实际在我看来,整本书写作烂极了,这绝不是因为翻译的缘故,而是因为原著本来就很糟糕。希望我不是唯一的一个放弃阅读的人。”
  “实在搞不懂这本书为什么会好评如潮,暂且不说杂乱无章的写作特点、毫无个性的人物设定、干巴巴只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场景切换。这些在我以前读过的尤其是硬科幻作品中存在的通病,由于小说中精彩的科学概念,我愿意忽视他们。而在《三体》中科技含量缺乏,幻想因素又不足,读完整本书只想说作者的物理老师究竟是谁,难道中国的物理水平也就这样?”
  “可能是我期待太高了,但这本小说实在是单薄无力。这本科幻小说,从书名到主旨都跑偏了,整本书花了太多的内容来解决三体问题,但最终作者都没有给出三体问题真正的回答。读起来就像是作者一点研究都没有做,直接从其余科幻小说上面抄袭过来,自己根本就不了解三体这个课题!”
  精分的罗宾写起差评来简直就是得心应手,他一边切换帐号给差评,同时一边用其余帐号给这些差评回复顶起来,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看到。
  一天时间里什么也不做,他硬生生给《三体》在亚马逊上面的评价弄了二十多个差评出来,这大概也算是爱得深沉吧。
  “杰森,你雇人在中国查询林翰的事情有结果了吗?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把这个年轻人给毁掉了!”
  罗宾给自己的经纪人拨通了电话,他知道亚马逊的差评作用比较有限,只有真正意义上的丑闻才能让林翰翻不过身来。
  杰森觉得罗宾大概已经有精神病的倾向了,他倒是想开口推荐一个心理医生,但想了想还是回答起刚刚的问题来:“是的,我们聘请的私人侦探给出林翰一系列问题,首先他曾经是一名电影导演,拍砸过一部高投资科幻电影。其次他的教育背景是来自电影学院,有人怀疑是别人代笔,最后林翰涉嫌销量造假。”
  “太棒了!我们可以跟北美这边的媒体透露点东西,现在关于林翰的消息肯定非常受关注。”罗宾脸上浮现出一个阴险的笑容来,不管消息是真是假,只要报道出来,那就会有人相信。
第292章
国家询问报
  恨一个人到这种地步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罗宾非常满意的挂掉电话,他将写满差评的亚马逊评论给关掉,然后等着经纪人杰森发过来电子邮件。
  由于林翰算半个工作人物,所以他们委托私人侦探很容易就查询到林翰的一些生平事情。对于作家来说,私生活爆料没什么看点,更何况林翰的私生活良好,有稳定的交往关系。
  打击一名作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从他的作品入手,这才是他们吃饭的工具。
  对于那些小报记者来说,既有钱拿又有新闻可以报道,世界上没有比这更美妙的事情了,于是在杰森的帮助下,罗宾不惜花费自己的钱就为了把林翰拉下神坛,搞臭他的名声。
  钱没了可以重新赚,所以必须出这口恶气。
  外面的专业书评越是夸赞林翰,夸赞《三体》,罗宾就越是生气,在他看来这些都是林翰抢走了他们白人作家的东西,必须将林翰驱赶出北美市场之外!
  《国家询问报》,这个专门报道名人隐私的杂志堪称是全国销量最高、流传最广的内幕杂志,它屹立美国报架数十年而不倒,虽然被各路名人警告、打官司,但依然死性不改,每一期销量足足有五百万份。
  斗大醒目、暴露名流影星们私生活的耸人标题,极大的刺激着读者们的好奇心,曾经一手炮制出MJ在梦幻庄园的私人录像带,也曾刊登过惠特尼·休斯顿这位歌坛天后躺在棺材里面的照片,无所不用其极。
  不管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只要被他们盯上的社会名流,那几乎就没有任何一个可以轻松过关的,打着新闻自由的旗号,实际却伪造故事来源来避开诽谤法的制裁。
  时下最火热的国外作家林翰?
  《国家询问报》正愁找不到什么轰动性的消息,原本准备炮制一下汤姆·克鲁斯新欢的消息,现在看来完全有更好的做法。
  但这些八卦记者都是没节操的存在,哪怕这个方案被主编接受了,但他们依然想办法要从提供线索跟金钱的冤大头身上获得更多。
  记者贾斯汀·哈里斯则是拨通了对方的电话:“嗨,杰森,这里是贾斯汀。我很抱歉的通知你,关于林翰的消息并不是那么吸引人,你懂的,他只是一个国外的作家,大家关注度并不高。”
  “你是认真的吗?他可是当下最火爆的科幻作家,这个独家新闻如果你报道出去,肯定会有科幻读者购买的!相信我,这肯定没错。”
  “我相信你没用,我们编辑部没有采纳,你懂的,我还需要更多……”
  杰森在心里面骂了一声Fuck,然后回答说道:“你真是一个吸血鬼,还需要多少?5万美元够了吗?”
  贾斯汀·哈里斯心里乐开了花,“恐怕不行,我这边有许多人物要打点,你知道的,这可是一份发行量超大的报刊,审稿很严格。”
  “10万美元是我的极限了,如果你不肯发,那我就去找其余报社,他们应该会比较有兴趣。”
  “成交,保证让你明天可以看到报道。”
  “最好是这样。”
  贾斯汀挂掉电话之后,兴奋的笑了起来,什么都不做就能拿到15万美元,这样的傻瓜请每天来一打,外快赚得太好了。
  而杰森转眼间又打电话给罗宾,将记者的报价追加到了20万美元,这一手玩得特别熟练。
  果然,暴跳如雷的罗宾几乎要吼了起来,这完全就是一个无底洞,他已经花了将近25万美元,现在还要20万,“杰森,他们真的这么说吗?”
  “当然,你要知道《国家询问报》可是敢捏造奥观海出轨的消息,林翰小说再火,对于普通美国人而言也只是陌生人,不具备上报的条件。打点这些是必须的,如果不行的话,我们去其余报社吧,反正可供选择的就小报特别多。”杰森故意这么说着,他很清楚罗宾的脾气。
  “不行,《国家询问报》影响力最大,20万就20万,我马上转账给你,你做事警觉一点,不要让我被查出来。”罗宾咬咬牙,不就是几十万美元吗,新书多跑几个签售会就能赚回来。
  杰森只是中间传个话而已,就净赚了10万美元,他恨不得罗宾一直都跟林翰杠上,这样的钱赚起来可就舒服多了,还不用报税。
  事实上,除了罗宾这只疯狗外,几乎就是皆大欢喜的局面,记者跟经纪人都赚到了钱,而报刊那边也拿到了新闻。
  美国有一堆所谓的超市八卦小报,这批主要在超级市场出售的报刊版面小、便于写到,看完就可以扔掉,但价钱并不便宜。
  这些八卦小报常登一些乱七八糟的垃圾新闻和谣言,《国家询问报》就是其中的龙头老大,上至总统政客,下到娱乐明星,就没有他们不敢编排的新闻。
  ……
  第二天一早,罗宾就精神抖擞的从家里驱车出发,很少逛超市的他硬是赶在第一趟跑去超市买到了《国家问询报》,他想看看自己花费了几十万美元的效果到底如何。
  “中国科幻作家林翰被曝代笔,传闻销量造假!”
  这只是报纸首页的一句标题,封面图片是好莱坞一对金童玉女分手的照片,能在报纸上有一个标题就非常不错了。
  罗宾对拿了自己钱的人还算满意,甚至他也顾不得回家,在超市旁边的花园里就找个位置坐下来,开始认认真真的阅读起来。
  “中国在海外最畅销的科幻作家林翰大学毕业于华夏戏剧学院,此前高考走所谓艺术学生路线,并未在科学、物理、化学、生物上面有出色天赋。
  可是其科幻小说却以硬科幻为主,《我,机器人》、《火星救援》、《侏罗纪公园》、《三体》等小说里面各种科学元素非常丰富,有代笔的嫌疑。
  最重要的是,根据知情人反映林翰涉嫌销量造假,曾经多次自己购买小说只为冲击销量榜冠军!
  本报记者获得的部分林翰销量造假证据,多次以低于市场价的方式回购自己图书,每一本图书都有包含,全方位销量造假!
  消费者们绝不会知道这样一本畅销书是怎么被经营起来的,我们都被骗了!”
  这篇报道还特别贴心的配上林翰前面几部小说的封面以及销售数据,并且在林翰的照片上面贴了一个liar(撒谎者)的水印。
  罗宾很兴奋的将这一页给折叠起来,看来那些钱花得挺值的,就看接下来其余媒体有什么反应了。
  独木不成林,光是一家报纸并不足以引起轰动,罗宾非常险恶的等待着所有媒体一起讨伐林翰!
  然而一个小时过去了,推特跟脸书上面关于这个消息的讨论几乎没有,主流媒体也没有任何动静,仿佛视若无睹,根本没有发生这件事情一样。
  两个小时过去,只有几个读者针对这个新闻拿出来评价,大家都知道《国家询问报》是什么德性,几乎没有人相信它。
  更何况,这种造谣生事的报纸读者群体是爱好八卦的中年妇女以及头脑盲目的群众,这跟林翰的读者群体几乎没有任何交集的地方。
  “不可能!”
  罗宾完全不明白到底是为什么,主流媒体呢,闲得无聊的道德人士呢,这么大的丑闻怎么就没人关心!
  自己砸了那么多钱进去,水花都没溅起来一点。
  ……
  “亲爱的,刚刚有工作人员说外媒那边有一篇报道说你代笔以及销量造假,最近亚马逊上面也多了特别多的差评,估计是有人出手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