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大明星(校对)第1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2/622

  比如西方浓郁的基督教文化在中国并不主流,因而西方对克隆、创造生命等问题不太接受,而在中国的争议性却没有那么显著。
  陈佳璇有些遗憾地说道:“你是最懒的一个,要是你去参加几个签售会跟节目,说不定销量就会涨起来。”
  “我这是劳逸结合,前面半个月忙碌着写小说改小说,现在终于有时间好好放松一下,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远渡重洋跑去签售,给我一百万美元都不想过去。”林翰伸手拍了拍陈佳璇的手背,宽慰着说道:“你看到《侏罗纪公园》畅销的时候,也得看看它身后到底花了多少资源在宣传啊。”
  作为娱乐圈人士,陈佳璇立即想到了那部还在筹备中的《侏罗纪公园》电影,当初小说能畅销,派拉蒙可是出了不少力气,全方位开发这个IP的第一环当然是让小说更加出名。
  《三体》暂时就没有这个待遇,虽然有好些公司看中了林翰的人气以及《三体》这部小说本身的质量,可林翰短时间内并不想出售。
  他打算把《三体》留给自己,作为一名导演以及作者,能有机会亲自拍摄《三体》的电影,这无论如何都不会给别人。
  《三体》的读者或多或少想象过小说拍成电影的样子,可有多少人能跟林翰这样把电影给捣鼓出来?重生到这个世界上面,他搬运了如此多的小说,可没有任何一本算是真正意义上他自己写的,但电影就不一样了,这部电影可以是他真正的作品。
  当初林翰在地球上面时,就看到过贸然改编《三体》的下场,电影无限期推迟,孔二狗离职,特效团队被替换,拍摄素材废弃,反正林翰穿越过来时都没有半点消息,仿佛整个剧组都销声匿迹了一般。
  拍摄电影不能着急,《哈利波特》在筹备阶段就花费了一年多时间,后面更是全球选角外加拍摄跟后期制作,至于詹姆斯·卡梅隆制作电影就更加磨叽。
  科幻片不是爱情片,它需要从各个方面都做好准备,简单来说就是酝酿期、筹备期、拍摄期以及后期制作跟发行。
  在酝酿期里面,要找好投资商跟赞助商,确立电影项目的拍摄以及完善剧本,同时还要确立导演,投资方确立项目以及主创团队,成立筹备组。
  等制片人拿到资金之后,由制片人聘请制片主任,制片主任就负责带领制片部门工作,保障摄制组能按时完成任务以及保障导演提出的各种要求。
  此后,制片人跟导演还要出面去邀请导演组、摄影组、美工、录音、服装、化妆、道具等部门。这些部门汇合之后,由主创人员讨论故事的主题以及拍摄内容,这时候摄制周期才勉强算是开始。
  确定创作意图,确定演员名单,找到拍摄场地以及场地布景,电影的主创团队还要专业人员进行前期的概念设定,哪怕有原著的辅助,这依然得花费大量时间,需要反复被推翻反复被修改。
  科幻电影最重要的就是概念设定,概念设计师根据导演以及剧本要求,设计出相当多的和电影有关的造型,特别是关键性角色和场景的设计,以此来奠定科幻片的基调和世界观。
  现在林翰的两部小说改编电影都卡在这个阶段上面,《侏罗纪公园》在派拉蒙跟斯皮尔伯格的手里反复打磨,《火星救援》更是麻烦一些,因为国内没有科幻电影拍摄的经验,相比起好莱坞已经成熟的科幻电影制作差远了。
  等前期概念设定出来之后,还需要传输给模型道具制作团队,国内顶级的道具制作人才一直都非常稀缺,这样的人物在好莱坞也都极其罕见。
  等道具、服装制作出来后,还需要让演员试装并且做出局部调整,等定妆照拍摄完成后,整个筹备期才算是结束。
  拍摄期大家都比较竖起了,主要是演员们进行表演,有一部分会是在室内绿幕前完成拍摄,很多时候都需要演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才行。
  很多时候看一些科幻电影的幕后花絮,就会发现演员们真的很厉害,明明面前什么都没有,但却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神态动作来。
  科幻电影的成功与否,除了故事性、主题、演员以外,其余的基本都是后期制作设计的功劳。
  特效制作是科幻电影吸引人的关键所在,这花钱花时间。
  中国科幻电影如果想要有所起色,那就得好好学习一下好莱坞,不浮躁不短视,林翰就准备等《侏罗纪公园》拍摄时去好莱坞取经,等取经归来再拍摄自己的《三体》大电影!
第290章
征服全世界
  电影创作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电影从宣布立项到正式上映,恐怕得一两年时间,精雕细琢的电影更加细致精美一些。
  林翰这一次想要总揽大权,不想再经历一次《冲出太阳系》的那种憋屈经历,从各个方面都想要做到最好,因此《三体》英文版的发售对他而言非常重要。
  将小说推广到全球范围内,尽可能的扩大它的知名度,这样在电影发行时就可以从国内扩展出来,这是打基础的时候,以后再来收割。
  一本小说可以算借给三个人看,同时会有五个人知道这本书的名字,这些人就是潜在的消费者,他们知道了小说的名字,等未来电影上映时,这记忆就会浮现出来。
  到电影院选择观看哪一部电影,当然熟悉的电影名字更容易被选上,有巨大书迷群体打底,找国外的发行商合作也要容易得多。
  现在看到海外读者对《三体》的接纳程度如此高,林翰原本高悬的心就放了下来,原本《火星救援》也被他换到了中国背景,同样取得了成功。
  这就证明小说里面的背景其实不是成功的必然条件,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才是关键,这一次的尝试成功之后,后面林翰都打算采取类似的操作模式。
  学无止境,在将两本书交稿之后,林翰就已经完全成了一个废人,每天的事情就是看电影学习,将分析出来的东西交给他的上学时候的导师,单独开小灶。
  闲暇时间就是出去健身、射箭,这段时间快递小哥给他送网购图书的时间都特别多,一来二去就完全知道这边居住着的赫然便是科幻大师林翰!
  书房的书架一天天充实起来,各个方面的书籍让林翰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也了解其余作家的作品,他如同一块海绵般源源不断的吸收水分。
  ……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体》在海外的销售结果第一次被统计了上来,首周全球销量共八十九万册,其中包括了北美的五十二万册,这个数字乍一看好像有些凄惨。
  但实际上《三体》因为提前发售的缘故,并没有在周一发书,而是在周五发布了,也就是说它的首周销量其实只是前三天销量。
  很多等待林翰扑街的人只能黯然叹息一声,等待他的下一部小说。
  每本书都成功,让很多羡慕嫉妒林翰的人都忍不住佩服起来,一本书爆火不稀奇,稀奇的是能一直维持下去,甚至不断进步的。
  所以研究林翰这些科幻小说写法、框架、故事构造的人越来越多起来,网络上面的各种分析采访都纷至沓来,他们也想学习一下。
  然而这些并不是套路文,属于不同作家的智慧结晶,他们想要研究出一个结果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林翰坐在电脑前面将这些分析的帖子关掉,他登上亚马逊准备查看一下自己小说的销量,可刚刚进入到中国版之后,就在首页推荐那边看到英文版的《三体》小说封面。
  他点开这个一看,发现《三体》英文版在国内的销量也非常不错,大多数读者都是冲着这个封面来购买的,跟这个科幻大片风格对比起来,《三体》中文版就像是农村小作坊的产物。
  此外,很多外国在华工作人员他们看懂中文很费劲儿,因此英文版一问世后,他们就迫不及待的购买了。
  世界就是一个村,来中国工作的外国人非常多,这部分人的受教育程度较高,对科幻小说的接纳也很快,甚至会把《三体》推荐给他们本国的朋友们,起到自来水的作用。
  购买《三体》英文版的国内读者大多数都已经看完小说,他们对《三体》的评价几乎都一致,林翰便将亚马逊切换到国际版去,他想看看外网读者的评价,这些购书人的评价大概是最直观的。
  来自美国的读者托马斯·迪兰给了一个五星评价,他写道:“我翘班了36个小时,就为了能一口气将这本书看完,真正不想放手!通过这种明显有别于我西方背景的不同文化故事,以引人入胜的视角,展现了人类族群生存的驱动力。我没有期待本作与英美科幻有任何雷同的地方,它没有让我失望,特别喜欢它!”
  另外一名读者鲍勃更是写了一篇长达两千多个单词的评论,标题叫做“顶级科幻系列的开门礼炮”,这篇书评得到了另外一百多名读者的赞同,都认为鲍勃写得非常好。
  他在书评里面写道:“首先,这本《三体问题》读起来并不像是译文,虽然不是林翰本人的翻译,但刘宇坤的翻译给人天衣无缝的散文感觉。通贯全文的大量注脚帮助我理解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时代背景,以及数学、物理学的有用知识。
  故事情节的政治科学设定让我想起了格里高利·本福德的小说《时间景象》。这是一本非常硬核的传统科幻小说,背景设置让人难以忘记。
  请注意,这本书是林翰原创三部曲的第一部,我的心已经勾上,我尽量避免太多剧透的评论,免得影响阅读本书的乐趣。
  尽管之前我从没阅读过该作者的作品,现在我能理解他为什么能成为中国最畅销的作者之一,我相信该作品系列能扩大他的读者群。”
  路易·瓦利埃,这位来自法国的读者同样也打出了五星,“这是一部深度扎根于物理学的科幻小说,是我读过最好的科幻小说之一。背景深深基于物理学,使得其非常吸引人。作者非常棒的将真实情节编入他的小说,如果你喜欢物理学,此书必读!”
  “汪跟叶的任务刻画得很棒,汪在面对迫在眉睫的灾难前成长,叶是深藏不露的女人。而我最爱的角色是Da史,不同于科学家,他是一个务实而又不拘泥于理论的观察能手,他的洞察力是本书的亮点之一。我强烈推荐本书,这是三部曲的第一部,另外两部尚未出版。如果你钟爱优秀的科幻小说,你会爱上本书的。”朱塞佩·加里波第毫无吝啬自己的夸赞,意大利人不仅浪漫,同样喜欢科学。
  西班牙人加西亚·洛佩兹说这本书百分百壮观以及令人着迷,“作为一名科幻小说的资深粉丝,无论是稀烂的渣作还是深刻的杰作都来者不拒,我还挺好奇这本中国畅销小说跟美国畅销小说有什么不同。结果没有什么不同啊!尽管它是一本彻头彻尾的中国小说,无论是丰富的历史注解还是语言习惯都是中式。特别感谢译者的辛勤付出,保持了本书的中国文峰,却又能让美国人足够理解。”
  这些读者给出的最低评分就是四星,绝大部分都是五星,而且全世界各地的读者都不少,证明《三体》确确实实将全球的读者给征服了。
  甚至在专业人士领域,《三体》的表现也足够惊艳。
  迈克·瑞斯尼克,曾经八次获得雨果奖的科幻作家在他的脸书上面这样写道:“《三体》当得起任何赞誉,它是一部超乎寻常的小说,刘宇坤自然流畅的翻译也一样。以前几本书都是林翰自己翻译,这次他忙于自己写《三体》三部曲中的后面两部,虽然没有自己翻译,但依然非常不错!”
  加拿大华裔科幻作家大卫·李,也是加拿大国家科幻小说奖得主,有中国背景的他自然能比别人更多体会小说中的内容,“《三体》对北美的读者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第一次:它是这样一部科幻——深入探究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骚乱时期的人心。林翰给我们展现了难得一见的、上世界六十年代的铁幕以及与之相关的、影响到当今世界的神秘阴谋。结果是,这个故事里的每个回答都制造出更多的悬念。”
  莱文·布莱恩在某次回答记者问时提及到《三体》,他是NASA的顾问之一,“生动、极具想象力并且依托于前沿科学,《三体》思考了我们时代的诸多重大问题。林翰站在了无论任何语言的推测思索性小说的顶峰。”
  太多太多的赞誉,在世界科幻文学领域很少见到这么有冲击力的新书。
  不少啃过机器翻译的读者此时也都被震撼过去了,哪怕他们知道大概的剧情走势,但这翻译成英语的文字同样无比动人,世界需要这样的科幻小说!
第291章
暗箭伤人
  口碑优秀的《三体》在销售上面也直线飘红,是11月里面人们谈论话题最多的畅销书,上市短短几天,就一飞冲天,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5名。
  至此,林翰也达成了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他的四本书同时位列畅销书排行榜,其中《我,机器人》上榜时间最为悠久,距离首次上榜已经有半年时间,目前排在第85位。
  而《火星救援》的商业性更为出众一些,它有五周名列榜首,创造了各种各样关于火星的话题,让读者们跟随着主人公一起快乐,现在名次还停留在第38名。
  《侏罗纪公园》显然就是大鳄级别的,读者非常迫切的看到这本恐龙历险小说,它上市第一天销量就超过15万册,把同样刚刚上市的《暮光之城》从畅销书榜榜首位置挤下来。一周后已售出将近四十万册,荣登《纽约时报》、《今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冠军宝座。
  在恐龙们的带领下,林翰的前面两部小说销量也都纷纷回暖,排名有所上升。
  这一次的《三体》则是遭遇《五十度灰》的追击,这部情小说虽然文字邋遢、情节幼稚,描述的是霸道总裁爱上玛丽苏女主角的故事,从开始到结束大部分都是一遍又一遍的虐。
  这样一部玛丽苏到极点、大尺度描写的小说引发全球大讨论,印刷厂的生产线一刻不停的运转着,每周都接到加印的订单,有的时候,一周就加印九十万册。
  一个商业化创作的作品,在商业化的营销推动下,《五十度灰》一天就能卖掉三十万册,四个月销售破四千万,成就超级畅销书。
  遇上这样现象级别的小说,《三体》英文版的运气也有些差,放在平常能夺冠的销量此时却只能屈居亚军,一直都被这本小黄书牢牢压制住。
  然而没有人会忽视《三体》的影响力,这完全就不是一般的小说能够比拟的,正好跟《五十度灰》比较起来,《三体》这样传统的科幻小说更受到专业书评者的喜爱。
  事实上,除了女性读者外,《五十度灰》在别的读者领域并不受欢迎,主流媒体认为这是给无聊妇女和无知年轻女孩准备的。
  但这一场以男性读者为主的科幻小说《三体》vs女性读者为主的爱情小说《五十度灰》中,小黄书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为了能找回一点存在感,所以欧美的各大专业书评家则集体对《三体》唱起了赞歌,他们想要将《三体》塑造成为一面旗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2/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