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朱熹译注)第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89

申伯还南,谢于诚归。
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疆;
以峙其粻,式遄其行。[6]
申伯番番,
既入于谢,徒御啴啴。
周邦咸喜,戎有良翰。
不显申伯,王之元舅,
文武是宪。[7]
申伯之德,柔惠且直。
揉此万邦,闻于四国。
吉甫作诵,其诗孔硕,
其风肆好,以赠申伯。[8]
[1]赋也。山大而高曰崧。岳,山之尊者,东岱、南霍、西华、北恒是也。骏,大也。甫,甫侯也,即穆王时作《吕刑》者。或曰此是宣王时人,而作《吕刑》者之子孙也。申,申伯也。皆姜姓之国也。翰,榦。蕃,蔽也。〇宣王之舅申伯出封于谢,而尹吉甫作诗以送之。言岳山高大,而降其神灵和气,以生甫侯、申伯,实能为周之桢榦屏蔽,而宣其德泽于天下也。盖申伯之先,神农之后,为唐虞四岳,总领方岳诸侯,而奉岳神之祭,能修其职,岳神享之。故此诗推本申伯之所以生,以为岳降神而为之也。
[2]赋也。亹亹,强勉之貌。缵,继也,使之继其先世之事也。邑,国都之处也。谢,在今邓州南阳县,周之南土也。式,使诸侯以为法也。召伯,召穆公虎也。登,成也。世执其功,言使申伯后世常守其功也。或曰:大封之礼,召公之世职也。
[3]赋也。庸,城也。言因谢邑之人而为国也。郑氏曰:“庸,功也,为国以起其功也。”彻,定其经界,正其赋税也。傅御,申伯家臣之长也。私人,家人。迁,使就国也。汉明帝送侯印与东平王苍诸子,而以手诏赐其国中傅,盖古制如此。
[4]赋也。俶,始作也。藐藐,深貌。蹻蹻,壮貌。濯濯,光明貌。
[5]赋也。介圭,诸侯之封圭也。近,辞也。
[6]赋也。郿,在今凤翔府郿县,在镐京之西,岐周之东,而申在镐京之东南。时王在岐周,故饯于郿也。言信迈、诚归,以见王之数留,疑于行之不果故也。峙,积。粻,粮。遄,速也。召伯之营谢也,则已敛其税赋,积其糇粮,使庐市有止宿之委积,故能使申伯无留行也。
[7]赋也。番番,武勇貌。啴啴,众盛也。戎,女也。申伯既入于谢,周人皆以为喜,而相谓曰:汝今有良翰矣。元,长。宪,法也。言文武之士皆以申伯为法也。或曰:申伯能以文王、武王为法也。
[8]赋也。揉,治也。吉甫,尹吉甫,周之卿士。诵,工师所诵之词也。硕,大。风,声。肆,遂也。
烝民
《诗序》:《烝民》,尹吉甫美宣王也。任贤使能,周室中兴焉。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天监有周,昭假于下,
保兹天子,生仲山甫。[1]
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
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古训是式,威仪是力。
天子是若,明命使赋。[2]
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
缵戎祖考,王躬是保。
出纳王命,王之喉舌。
赋政于外,四方爰发。[3]
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
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夙夜匪解,以事一人。[4]
人亦有言:
“柔则茹之,刚则吐之。”
维仲山甫,
柔亦不茹,刚亦不吐;
不侮矜寡,不畏强御。[5]
人亦有言:
“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
我仪图之,
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6]
仲山甫出祖,四牡业业,
征夫捷捷,每怀靡及。
四牡彭彭,八鸾锵锵。
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7]
四牡骙骙,八鸾喈喈。
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
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8]
[1]赋也。烝,众。则,法。秉,执。彝,常。懿,美。监,视。昭,明。假,至。保,祐也。仲山甫,樊侯之字也。〇宣王命樊侯仲山甫筑城于齐,而尹吉甫作诗以送之。言天生众民,有是物必有是则。盖自百骸、九窍、五藏,而达之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无非物也,而莫不有法焉。如视之明,听之聪,貌之恭,言之顺,君臣有义,父子有亲之类是也。是乃民所执之常性,故其情无不好此美德者。而况天之监视有周,能以昭明之德感格于下,故保祐之,而为之生此贤佐曰仲山甫焉。则所以钟其秀气,而全其美德者,又非特如凡民而已也。昔孔子读《诗》至此而赞之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而孟子引之,以证性善之说。其指深矣,读者其致思焉。
[2]赋也。嘉,美。令,善也。仪,威仪也。色,颜色也。翼翼,恭敬貌。古训,先王之遗典也。式,法。力,勉。若,顺。赋,布也。〇东莱吕氏曰:“柔嘉维则,不过其则也。过其则,斯为弱,不得谓之柔嘉矣。令仪令色,小心翼翼,言其表里柔嘉也。古训是式,威仪是力,言其学问进修也。天子是若,明命使赋,言其发而措之事业也。此章盖备举仲山甫之德。”
[3]赋也。式,法。戎,女也。王躬是保,所谓保其身体者也。然则仲山甫盖以冢宰兼太保,而太保抑其世官也与?出,承而布之也。纳,行而复之也。喉舌,所以出言也。发,发而应之也。〇东莱吕氏曰:“仲山甫之职,外则总领诸侯,内则辅养君德,入则典司政本,出则经营四方。此章盖备举仲山甫之职。”
[4]赋也。肃肃,严也。将,奉行也。若,顺也。顺否,犹臧否也。明,谓明于理。哲,谓察于事。保身,盖顺理以守身,非趋利避害,而偷以全躯之谓也。解,怠也。一人,天子也。
[5]赋也。人亦有言,世俗之言也。茹,纳也。〇不茹柔,故不侮矜寡。不吐刚,故不畏强御。以此观之,则仲山甫之柔嘉,非软美之谓,而其保身,未尝枉道以徇人可知矣。
[6]赋也。輶,轻。仪,度。图,谋也。衮职,王职也。天子龙衮,不敢斥言王阙,故曰“衮职有阙”也。〇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我于是谋度其能举之者,则惟仲山甫而已。是以心诚爱之,而恨其不能有以助之。盖爱之者,秉彝好德之性也。而不能助者,能举与否,在彼而已,固无待于人之助,而亦非人之所能助也。至于王职有阙失,亦惟仲山甫独能补之。盖惟大人然后能格君心之非,未有不能自举其德,而能补君之阙者也。
[7]赋也。祖,行祭也。业业,健貌。捷捷,疾貌。东方,齐也。《传》曰:“古者诸侯之居逼隘,则王者迁其邑而定其居,盖去薄姑而迁于临菑也。”孔氏曰:“《史记》齐献公元年,徙薄姑,都治临菑。计献公当夷王之时,与此《传》不合,岂徙于夷王之时,至是而始备其城郭之守欤?”
[8]赋也。式遄其归,不欲其久于外也。穆,深长也。清风,清微之风,化养万物者也。以其远行而有所怀思,故以br榦不庭方,以佐戎辟。”此诗慰其心焉。曾氏曰:“赋政于外,虽仲山甫之职,然保王躬,补王阙,尤其所急。城彼东方,其心永怀,盖有所不安者。尹吉甫深知之,作诵而告以遄归,所以安其心也。”
韩奕
《诗序》:《韩奕》,尹吉甫美宣王也。能锡命诸侯。
奕奕梁山,维禹甸之,
有倬其道。
韩侯受命,王亲命之:
“缵戎祖考,无废朕命。
夙夜匪解,虔共尔位。
朕命不易,
榦不庭方,以佐戎辟。[1]
四牡奕奕,孔修且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