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9(校对)第4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2/1355

  铁木耳率先打破了沉默,把箱子往戴维跟前推了一下,“戴维,你是个聪明人,给自己留条退路吧,我可不希望让我引以自豪的年轻外交官会最后灰溜溜的回到老家。”
  “那么你的要求?”戴维在格鲁吉亚出生长大,因为他开朗的性格和地道的美式英语,使他任职于苏联驻美大使馆的时候,就成为外交界受欢迎的人物。
  他为苏联骄傲,他为自己骄傲。
  他是明日之星。
  可是此刻,他发现不再了解自己是谁。作为一个自豪和爱国的格鲁吉亚人,他一直尽职的服务于苏联政府,他是格鲁吉亚人,又是苏联人。
  虽然他的儿子出生的时候他就决定先学格鲁吉亚语,可是依然也是有一口流利的俄罗斯语。
  直到现在,格鲁吉亚独立,他成为一个外国人,虽然他还服务于苏联政府。
  是回到故乡做一个一无所有的穷人,还是继续待在莫斯科做一个外国人?
  他无法自由选择。
  “列宁格勒金属工厂。”铁木耳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戴维皱着眉头道,“一家已经停产的企业。”
  “是的。”
  “那么我想你应该对中央锅炉汽轮机研究所有想法吧?”戴维直视着铁木耳,“再加五十万美金!”
  铁木耳笑着道,“乌克兰机械厂,是乌克兰最大的机械厂,上亿的资产的一家工厂也只卖了200万美金!”
  哪怕是乌克兰本国人民都不甘寂寞了,打扮清纯的乡村女教师季莫申科,忍不住了,她从乌克兰开始私有化后,控制了乌克兰多家大型企业、航空公司和银行。
  “10万美金。”戴维听了这句话,还是最终妥协。
  “成交。明天我送钱给你,那么你可以做准备了。”
  铁木耳说完开门出了这家小小的咖啡馆,出门后特意绕了五六个圈子,这里鱼龙混杂,每天都有各种人莫名其妙的消失,莫斯科已经变得不再安全。
  见没人跟踪后,才径直找到停在远处的汽车,在冰冷的空气中,他接连打了五六次火,才把汽车启动开。
  透过车窗,他看见不少站在拐角盯着他的眼睛,他心虚或者说为了安全起见,把车子在市区的范围兜了七八个圈子,直到在大街上看不到一个人,他才把车子开回宾馆。
  他推开门的时候,李和正拿着一个铁剪子伸在熊熊烈焰的壁炉里烤红薯。
  “办好了?”
  铁木耳点点头,“是的,先生。”
  李和听到铁木耳的消息,高兴的很,军工企业他没法下手,可是这些世界顶级的民用企业,他绝对不会手软。
  世界上生产冲动式汽轮机的企业一个巴掌就能数的过来,其中就有列宁格勒金属工厂。
  列宁格勒金属工厂是苏联最早生产汽轮机的工厂。早在1952年,该厂就制成了欧洲最大功率的超高压150MW汽轮机,1958年又制成了首台200MW汽轮机。
  汽轮机技术绝对是世界顶尖的!
  他还没有做好在地化经营的准备,走一步看一步。
  所以他现在的原则就是,能搬的设备就尽量搬,能偷的资料就偷,能挖的人就挖!
  国际金融家开动的超级通货膨胀这部“财富绞肉机”正在朝着苏联碾过,大批苏联社会主流人士的毕生积蓄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大学教授、医生、军官、工程师纷纷走上严寒的街头,去兜售各种价格低廉的小商品,其中一部分人甚至不得不乞讨。
  这时候李老二都很贴心的给他们送上一张去中国的机票。
  然后是赶紧把这些人的人事档案材料分类建立起来,具体起来有很多,比如鉴定、考核、考察材料;学历、学位、学绩、培训和专业技术情况的材料。
  记录一个人的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个人情况的文件材料,起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这都决定着这些人的去处。
  对这些人来说,李和犹如茫茫大海里的灯塔,为在黑暗中航行的他们指明方向;是无尽黑暗中不可磨灭的火焰,在失落时的他们忘却心中的恐惧。
  目前安排人员最多的地方,无疑是李和的合资企业,因为这里有李土豪发工资、供着开销,肯定不会差钱。
  同时,他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私人研究实验室,刘保用等人当场表示可以申请为博士后站点。
  要想马儿跑,得给马儿草,不但给高工资,对于顶尖的苏联精英,都是给予配车,再说,二十多年前,这些人是他们的老师,今天他们依然有资格做老师。
  至于房子这些人都不稀罕,当然,李和也舍不得。
  他还窃喜,省了一笔。
第0432章
皮条客
  西方世界在苏联的土地上寻找发财机会,在目前的现状下,企业界在巧行投资获取暴利,而科技界则在大星攫取苏联的科学技术和科技人才。
  一个高级物理研究员的工资只有1500卢布,都没有一个公交车司机的工资高,而莫斯科的物价仅在一月份就涨了百分之三百五十。
  在研究工作难于开展和个人生活陷入困境的双重压力下许多与外国同行有着良好关系的研究人员决定到国外工作以渡过难关。
  特别是青年研究人员在经济私有化的进程中抛弃了科学事业而去寻求能赚更多钱的工作。
  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对于人才外流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喜的是苏联研究人员涌入西方可以增强它们自已的研究实力,弥补本国科研人员之短缺。
  忧的是苏联的人才外流给它们造成了一个非常特殊的问题。
  苏联庞大的军事工业体系在几十年中已经造就了一大批核武器和导弹方面的专家,人数如此众多的核专家欲出国谋生,这对那些极欲发展核武器的国家来说真是天赐良机。
  美国非常担心萨师傅和利比亚老卡这样一类人物可能会用重金弓诱苏联的战略武器专家为他们服务,从而给西方造成极为严重的潜在威胁。
  为了消除这一隐患美国正在考虑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比如跟苏联的情报机构合作,你看,你们的人都叛逃了,你们管不管?
  可惜,苏联从军队到情报机构,都忙于捞钱和政治斗争,没人管这种闲事。
  美国人没辙,赶紧的又划拨出来了上亿美金,希望能抢在许多国家的前面,把这些极端重要的核专家捞回美国。
  戈尔巴乔夫是没能力管了,他的命令仅限于克里姆林宫几栋楼之间,正到处想办法借钱,厚着脸皮要求去参加在英国举办的西方七国会议,也就是所谓的“G7。”
  在会上他恳求这些西方的朋友借钱给他。
  老布什拍拍他肩膀,兄弟,我看好你哟,你一定要撑住!
  至于借钱,再研究研究。
  整个莫斯科已经是叶利钦说了算,他已经停止了对苏联各个部位的财政拨款,急于推翻头上的这座苏联大山,对于这些苏联的各个部位的工作人员,给他们两个选择,要么滚出俄罗斯,要么服从。
  反正各个独立体的国家是有样学样,以戈地图为首的苏共想从这里拿钱,门都没有!
  各个地方都是擅自截留了地方上的财政,不再上交苏联中央。
  那么原来属于苏共的研究机构、军事单位、企业,甚至是军队和情报机构都是忧心忡忡,要么想办法赶紧找靠山,要么就是趁着俄罗斯没有接管之前想办法捞钱。
  所以来苏联淘金的人越来越多了,已经不止是西方人了,七大洲四大洋的人是来齐全了,他们在这种重大利益面前,可是不怵美国的。
  苏联人自己都不管了,你美国人凭什么来管?
  捞金各凭本事!
  就是英法等国在利益上都不一定和美国的利益保持一致,何况他国。比如,中国就第一个站起来表示不服,老子刚尝到了甜头,想让我罢手,门都没有!
  莫斯科可谓是乱象纷呈,各国势力在此角逐,陷入“你吃不掉我,我也吃不掉你”的局面,这些势力背后还有几个大国和“土豪国”的力量,关系盘根错节,局面颇为混乱。
  土豪国的石油虽然目前卖不上什么价,可是也是不差钱的。
  李和作为一个个体来说,他的胆量一直很小,也有自知之明,捞的都是些小鱼小虾。
  但是他却鼓动刘保用和袁明等人捕捞大鲨鱼、鲸鱼,国家机器一开动,再大的问题也是小问题。
  因此到访莫斯科的中国代表团,也是一波接着一波。他几次看到刘保用等人在偷笑,想着也是战果丰硕,只是不该他问的,他很少问罢了。
  在重大利益面前,中国倒爷们在苏联奋更加的不顾身,他们很多人都没有李和那么的顾忌,他们敢挣敢抢,也什么都敢做。
  中国人勤劳归勤劳,吃苦耐劳也是没错的,可是狡诈起来,自己都怕。
  何况在一个没有规则的体系里面,中国人反而更加的游刃有余,见不到一点淳朴的影子。
  数一数中国的军阀混战的历史,只要没有统一的中央政府的约束,中国人个个都相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个个都想当将军,什么礼义廉耻都见鬼去吧。
  他们慢慢跟着日苯人、美国人也学会了玩合资的把戏,一点点的钱的投入,就可以掏空一个厂子的核心资产,掏完之后,拍拍屁股走人。
  尽管苏联境内遍布着四五千家合资厂,但实际开工生产和营业的不足一百家。
  中国人来的越多,李和越是高兴,他希望中国人能在苏联学到这些合资的经验和门道,因为九十年代以后,西方人又把这套把戏在中国又重新运用了一遍。
  西方企业入股中国企业后,基本采取“合同设下陷阱——合资——亏损——增资——改造董事会——迫使中方让权或退出——控股”的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操作手段,硬生生的获得对原合资公司的绝对控股权,然后冷落或萎缩中方原先的品牌,从而要么将中国市场按照它的意愿重新洗牌,获得利益最大化,要么获得核心资产后抽身走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2/1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