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锤第7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2/1097


本来宁班这么玩,对于学校而言其实不太好管理。但没办法,宁院士的招牌太强横了,而且外界对于宁班的评价本来就不以平时考核绩点来评价。
这么说吧,只要宁班的孩子能坚持到大二期末考之后才被优化掉,从被优化的那一天开始,基本上未来工作已经不用愁了,一定会有世界五百强的大公司找上门来谈是想继续深造还是本科毕业之后就找份工作?选择前者,可以跟企业签订一份委托培养计划,接下来包括读研读博的费用公司全包,如果想本科毕业就工作,那么大三开学前就能拿到一份不错的offer,只要能顺利毕业就马上生效。
是的,宁班的孩子就是这么豪横。
不是大家不想等到宁班毕业,实在是狼多肉少。
每年宁班就四十个学生,现在才招了三年,总共也才120人,现在强人工智能产业的人才缺口按照世界各专业人才统计年鉴的预估则达到了80万,而且还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除此之外,宁班能如此名声大噪,就不得不提宁社的存在了。
当年,宁班第一届学生心血来潮成立的一个大学生社团,现在已经绝对不止是一个学生社团那么简单,更成了无数资本眼中的香馍馍。
这得归功于宁社做的三笔大学内投资。
跟当年港岛科技大学的无人机兴趣社一群人在毕业后,做的公司直接打造了世界最强势的无人机科技公司不同,宁社的投资最初其实就是玩票的性质。
比如一帮人在深入学习了人工智能的基础学科之后,投入几十万,设计出了一个超分辨还原算法,能够极为高效的还原几乎所有通过技术处理的马赛克图像,甚至能直接接入视频,通过潜在的重构采样以及模糊动态特征,直接将打码内容还原。
虽然还原内容会有一些“机器想象”的成分,并不能做到完美还原,但速度着实是超快,开启之后甚至能同步视频的马赛克,而且还原度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除此之外,一帮宁班的高材生还在宁为的帮助下升级了算法,不但能对人为马赛克技术进行完美的还原,还能同步对于机器所有美颜效果进行还原,什么磨皮、瘦脸、美白、祛斑……所有通过美颜算法对人脸进行的机器修饰,在该算法的帮助下都能一键还原,让人能直面真实的自己。
更可怕的是连PS的修饰痕迹都能一键还原,换句话说,朋友圈的照片都不保险了……
这软件刚横空出世的时候,反响当真是热闹极了……
说实话,如果不是宁为的招牌摆在那里,可能这软件根本就不可能上架。毕竟一款软件几乎让一群人花费了十多年研究出的各种算法,都成了摆设。连带着打着美颜旗号的手机都不太好卖了。
更恶心的是,宁班一帮半大的孩子还将这软件命名为“真实世界”,靠这软件赚到第一桶金的宁社也开始被大众所知道。
除此之外,宁社还组织开发过一款名为“百万调音师”的产品,具体就是通过人工智能来调节音准跟节奏,通过这个软件,即便五音不全也可以在手机上唱出动听的音乐来,更重要的是,这软件还能傻瓜式的自动加强用户的声音特色,虽然好听,但声音特色增强后,跟原唱有着显著不同,甚至足以保证熟人能听出那是谁的声音。
这玩意风靡之后的效果便是,直接让每个素人只要拥有一台电脑就能出唱片,而且往往越独具特色的嗓音越能得到许多小众的追捧,直接效果是在短视频领域早就了一大批,特色音杀手!江湖人称“裸音死王者”。
这种小视频的特色就是最初是软件音,让喜欢的人无限陶醉之时,关掉软件,出现真实声音,直接能把人吓傻。那可比曾经所谓的声卡虚拟要呛人很多,甚至一段时间里连许多大型的音乐播放器都收录了许多类似的歌曲……
一个软件由虚向实,另一款软件由实向虚,且争议都极大,彻底让全世界知道了燕北大学有个逆天到丧心病狂的大学生社团,听名字就跟宁班密不可分,叫宁社。
但真正让无数资本都开始对宁社瞩目,甚至让宁班淘汰生都开始被大厂盯上的,则是宁社第三次出手,推出的一款针对广大游戏厂商给出一种多元化解决方案。
说白了,这又是宁班一帮爱玩游戏的学生们设计出的一种随机事件算法。
具体功能很简单,就是帮助网络游戏设计出随机智能NPC或者随机事件的傻瓜式算法。
基本操作就是网络游戏开发商可以在游戏开发完成之后,将算法融入到服务端,并在算法给出的文本编辑位置,写入游戏的背景故事,算法会自动读取游戏地图,并在游戏开始运营时,算法会根据游戏内的在线人数跟地图比例,生成各种随机事件、任务、以及具备一定交互智能的NPC,除了丰满整个故事线外,更让游戏多了些噱头,比如不受运营掌控的奇遇系统,这些系统给予的奖励对于玩家来说更是充满了无限的惊喜。
最初这款软件是测试时,用在了一款名不见经传的国产手机游戏《落雨剑》之中,当时大概是游戏开放商都对这游戏破罐子破摔了,反正日活人数不多了,日收也赚不到多少钱,干脆试用了这套随机系统。然后小小的投入了些资源,以跟宁班合作,推出华夏第一款人工智能游戏为噱头来做宣传,推出了个全新版本《落雨剑之江湖奇遇版》。
谁想到这游戏投放出去之后,还真火了!
甚至曝过一0氪玩家,运气爆棚,在被一大佬PK之后从高塔上被震了出去,谁想到竟然被凭空刷出的一位根据有些背景故事中的神秘老人在血量清零前救了下来,通过一番极为人性化的对话,完成了报恩任务之后的玩家,还拿到了系统之外的传说中唯一道具归一剑,直接登上了游戏兵器谱的第一……
即便这奇遇道具具备不可交易的属性,但为了这把剑,据说游戏内大佬直接花了十万,把游戏账号连带这把剑都给买去了。
虽然说游戏中绝大多数的支线剧情产生的奖励并不是太过稀有的东西,甚至可能还随机性的会有各种惩罚,但依然吸引了无数的玩家涌入其中,游戏论坛里更是被一句“只要肝得,奇遇必得!”刷了屏。
算法直接带火了一档游戏,也让无数游戏商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资本圈也飞快的反应了过来,从最初大家开始购买算法,嵌入游戏,再到主动配合算法来设计游戏,比如在游戏背景中规划出独特多样性的修炼体系,来让整个随机奇遇系统任务更加丰富,这一度让没有这种奇遇的游戏系统,根本无法生存。
再到最后甚至卷到了诸如王者荣耀、英雄联盟这类的MOBA实时对战游戏的娱乐模式都引入了这套系统,时不时蹦出让人意外的情况,能让对战双方崩溃的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娱乐性……
比如保护塔内部运作可能出现随机质量问题,有时表现是地方侵入塔下却不打人的情况,也有概率会突然炸掉,不分敌我,只按距离远近承受爆炸伤害……
也可能眼看要大龙就要被打死时,突然天降甘露,大龙会大声说出一段台词之后,血突然回满,当然相应的打死有信仰的大龙后,奖励也会更为丰厚……
当然如果大家以为这算法只被游戏厂家看中,就太片面了。在元宇宙再次被炒作了三年之后,算法对于元宇宙仿真的加成才是最被资本看中的。
就跟现实生活中随时可能有意外一样,作为下一代虚拟互联网,如果没有随机事件的引入,显然是没有灵魂的。所以这算法已经被全球所有跟元宇宙相关的资本看中了。
至于按照规定掌控了这些算法专利跟著作权的宁社,自然就成了香馍馍。
这么说吧,宁社作为一个学生社团,现在面对最无奈的问题大概就是钱太多了。即便没有接受资本的入驻,光是算法对外授权的收入,已经给宁社赚取了十多个小目标的收入,还是税后。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赚取的资金还会越来越多。
如果换了其他导师大概早就对宁社银行卡里的钱动心思了,但恰好宁班一直是华夏科学院院士宁导说了算的。
这么说吧,如果真要比谁更不知道该拿日益增加的钱怎么办,宁导要比他的学生更苦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2/10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