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守藏室之史到太上第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470


“抄就抄,可是为什么呢?”子路摸着脑袋问道。
“信王若在,东林党的第一要务便是保护信王离开京城,其次则是保证信王登基,而浙党、楚党则是可以趁机找东林党要好处,一旦开始了党争,就可以给王诩道友洗劫京城争夺更多的时间。”
“信王若是不在,东林党就该发疯了,这不利于王诩道友的计划。”
===第十九章
废物点心===
成国公府
第一代成国公叫朱能,乃是靖难名将,活着的时候被朱棣封为成国公,死后更是追封为东平王。
世袭罔替!
国公,已经是大明朝地位最高的爵爷了。
至于王爷,那是朱家之人才能获取的爵位。对于外姓之人而言,做到国公爷的地步,是真正的人生巅峰。
然而奋斗不如投胎!
像朱纯臣,刚一出身就是许多人努力一辈子都无法达到的人生巅峰!
哪怕他没什么本事,哪怕他混吃等死,哪怕他是个废物点心,但他依然是大明勋贵领袖之一的成国公!
看着面前的废物点心,钱谦益压下内心深处的厌恶,笑呵呵的说出了自己的来意:“楚军若是入京,变数太大,相信国公爷也不想看到此情此景吧?”
“楚军是否入京,和本国公有何关联?”
“无论楚军是否入京,本国公都已经是位极人臣的国公了,难道还能更进一步或者退一步不成?本国公的爵位那是祖上替先帝出生入死打来的,只要这大明朝还在,本国公就无须担心。”朱纯臣淡定的道。
“国公,楚军入京之后,无论成败,新皇登基之后,都一定会下大力气整顿京营的!”
京营,包括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这三大营。
在京营初建之时,战斗力颇为可观,数目也多达二十余万,那时的二十万京营,全都是非常能打的军队。当时的朱棣,更是时常带着京营,前往草原打草谷、大扫荡。
土木堡之变后,于谦重建京营,从原本的京营之中仍旧挑选出了十万精兵,号称十团营。
而到了正德年间,正德皇帝整顿京营之时,却只从京营之中挑选出了六万余有战斗力的精兵,其余的要么是老弱病残,要么被吃了空饷。
为了恢复京营的战斗力,正德引边军入京营,然后就落水了。
到了万历年间,万历曾经一度想要恢复京营战力,想要效仿祖先,引边军入京营,然后被文官阻止了。
至于现在嘛,京营账面上仍旧拥有数十个卫的兵力,如果全是满员的话,二十万大军怎么都有了!
既然账面上存在,那朝廷肯定是要发饷银的!
哪怕一个兵一个月只给一两银子,二十万大军,一月也有二十两银子,一年就是二百四十万两,再加上逢年过节皇帝老子给的赏赐,一年三百万两是起码得!
虽然皇帝老子没钱,经常欠饷,但那都是不给边军发钱!想要欠京营的银子,真以为朝廷勋贵和高层文官提不动刀了?
表面上看起来这就是一年三百万两的财富,但实际上远不止这个数,像成国公这样的,先是吃个上万的空饷,然后在以京营的名义经商、抢夺商人、抢夺土地。
反正坏事儿都是京营做的!
甚至成国公还能指挥京营给自己干活儿!
从这个角度看,大明朝末期之时的京营,和大宋朝的禁军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他的朱纯臣可以不管,但涉及到京营,他就不能不管了:“京营的战斗力比起当年确实是不行了,确实需要整顿,但孙总兵毕竟不熟悉京营。”
“不过孙总兵怎么都是平定了奢安之乱的大功臣,又是奉诏入京,没有圣旨,本国公也不好直接阻拦他啊。更何况对付这样的大功臣,你们要加钱啊!”
“一百万两!”
“只要国公能将楚军拦在关中之地,不,只要在京城之外就行,那么一百万两银子就是国公的了。”
“不不不,太少了,实在是太少了!老夫冒着掉脑袋的风险,结果才一百万两银子,不行不行不行!”朱纯臣连连摇头。
“而且你们文官这么有钱,怎么才掏一百万两银子?是不是瞧不起本国公?那王诩短短两月之内,就从中低层文官的手里抄了足足两千万两白银,结果到了你这里,一百万两银子就想打发本国公,你当本国公是要饭的呢?”
听到王诩二字的时候,钱谦益心中就是一抽,听到两千万两白银之后,钱谦益的内心更是痛苦不已。
这群该死的中低级文官,竟然这么能贪污,竟然漏了文官们清廉如水的底子,实在是该杀!
“那国公爷想要多少?”
“起码也要两千万两才行!这可是从龙之功的,若是信王登基,你们东林党便拥有拥立之功,这个功劳够你们东林党霸占朝堂二十年了!二十年时间,你们一年哪怕只捞一千万两银子,二十年那也是两万万两银子,这么多银子,老夫只要两千万两,够意思了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