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守藏室之史到太上第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470


连孙武这样的人才,如今都宁愿去海外冒险征战,都不愿意留在大明。
“庄周道友,这些年来,丘光顾着在翰林院里读书,光顾着了解大明朝中枢运转规则了,竟然对海外一无所知,还请道友不吝赐教。”说到这里,孔子就对着庄子拜了一拜。
看着孔子拜自己,庄子便立即正襟危坐,一丝不苟的受了这一礼,而后开始认真讲述海外见闻。
“海外啊,说起来三天三夜都讲不完,老夫就简明扼要的说一说好了。”
“在大明士绅的眼中,大明朝就是世界的中心,就是天下明的核心,是真正的天朝上国,大明之外尽皆蛮夷,这话对也不对。”
想了想,庄周继续组织语言:“大明朝就像是列国中的晋国,大明朝之外,就像是楚国、吴国、秦国。”
“虽然晋国一直说楚国是蛮夷、秦国是蛮夷、吴国是蛮夷,中原诸国长年累月之后,也认可了这么一套价值观,但是仲尼道友,楚国、吴国、秦国真的是没有任何明的蛮夷吗?真的没有一丝一毫的可取之处吗?”
“如今的大明朝,单论国力,依然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这是毫无疑问的,即使是欧罗巴诸国之中的英吉利、法兰西诸国,也远远无法和大明相提并论。”
“大明出产的丝绸、茶叶,放到海外,那是天下间一等一的硬通货,放在有的地方,更是和黄金等价。”
“我也曾研究过大明的海外贸易,生丝、茶叶、瓷器这三样乃是大明朝的拳头产品,换来的是数不尽的金山银海。”
“每年,光是海外流入大明的就有足足数百万两银子。是每年都有这么多银子流入大明,这还是至少!而大明付出的,却只是少数的奢侈品。”
“从这个角度看,大明朝的匠人,依然是世界第一。他们出产的生丝、瓷器、茶叶,是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货物,没有之一!”
“但是大明朝病了,大明朝病的很严重,已经快要死了!而欧罗巴诸国,却在奋力向前,不断努力。我给你讲一讲它们的故事好了,先从葡萄牙、西班牙讲述好了”
这一讲,就是三天三夜!
好在孔子、庄子修为高强,就连沏茶的子路,也是大周天圆满的高手,一时间倒也不困,反而很有精神。
看着空空如也的茶罐,孔子大大的脑袋上有着一个大大的问号没了?没了?我那么多雨前毛尖呢?都没了!?
“师父,也就才三斤多雨前毛尖罢了,我们已经喝了三天三夜了,不眠不休,喝完了不是很正常?”子路淡定的道。
三人之中,就数子路喝的最多。
孔子是小口细品,庄子偶尔才会一杯一杯的喝,而子路是一壶一壶的喝。
片刻后,挨了一下的子路从隔壁借来了两斤雨前毛尖,一边沏茶,一边听着庄周师叔讲述海外诸国,听着挺带感的。
“熊岩道友曾经提出过一个概念,曰行政效率。所谓的行政效率,就是朝廷从百姓那里征收的银两,最终用在百姓身上或者用在做实事之上的比率。”
熊岩道友?
这一刻孔子的心中立刻出现了一个特别擅长算学,心算天下第一的少年英杰。
这位可是在玄门诞生之前就开创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出了初等几何等算学书籍的超级算学大佬。
“熊岩道友曾经详细的调查过辽饷,最终得出结论:平均下来,大明朝廷每征收一两辽饷银子进国库,底层的小吏就会从百姓手里抢走十两银子。”
“而大明朝廷向下分发辽饷之时,往往离开朝廷银库的时候,就只剩下八成,离开京城的时候,就只剩下五成,到了辽东那群军阀手里的时候,就只有三到四成,他们在截流一部分用来养家丁,最终用来底层边军身上的,就只有一成了。”
“也就是说,辽饷的行政效率只有百分之一!而大明朝的其他事物,行政效率或高或低,但即使是最高的,也只有百分之十,其他的普遍在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之间。”
朝廷收一百两银子,用在百姓身上或者用来做实事的,就只有三到五两银子,这样的朝廷,就是再有钱,又有个卵用啊!
“如今的大明朝,真的是已经腐朽到了难以形容的地步。连鲁国、宋国这样的二流国家,昏庸的君主、无能的贵族,行政效率都比眼下的大明朝更高!”
听到这里,孔子当然是很不舒服,但是张了张嘴,也不知道该反驳什么。
大明朝腐朽吗?
腐朽!
鲁国是二流国家吗?
是的!
鲁国国君昏庸吗?
虽然国君看中自己,重用自己,但这并不能改变如今的鲁国国君是个庸主的事实。
可就是好气啊!
“对了,王诩道友说,如果一切顺利,最终他会送你一份大礼,让你在合适的时候,救走被困的信王。”
“为什么啊?一网打尽岂不是更好?”子路下意识的道。
“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平日里让你多读书,你总是记在嘴上,转眼就忘!稍后把这几日你庄周师叔讲述的内容誊抄十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