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9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9/1986


匈奴人,鲜卑人等异族在中原折腾了上百年,无疑给中原文明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体现在文字上就是多出了很多“外来语”。
而大唐一统天下之后,正是再次确立中原文明框架的好时机,文字更是其中首选。
于是李破笑道:“卿之所言甚为有理,此事就交予你来做了,由此延及开来,朕觉得风俗礼仪之上也与此相类,自晋末以来,各族相争,虽屡有复为汉礼之说,却总半途而废。
朕不拘于此,只要有一定之规,为人所范便可,嗯,朝廷礼乐确实也该明确一下了,不能弄的今天一个样子,明天又一个样子,你说是不是?”
魏征是真心累了,躬身便是一礼,也不再费那个脑筋,他一个谏义大夫,还想让他总揽全局不成?
于是大拍马屁道:“至尊胸怀天下,眼光开阔,实非历代先贤所能及也。”
李破哈哈一笑,心说你也不错,鬼主意还蛮多。
漫步之间,两仪殿已然在望。
李破稍稍摆了摆手,周围侍候人等立即远离。
魏征不由大恐,竟然还有事未说?今天出门没看黄历,真真是霉星高照……难怪今早出门的时候就觉得有些头晕眼花,原来早有征兆,真应该借故休息一天啊。
只听李破慢悠悠的说道:“宇文侍郎的事情你也听说了吧?卿为谏义大夫,怎的老是劝朕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却未见你劝劝旁人?莫非以为其为门下侍郎,汝之官长,便不敢与之为难不成?”
魏征暗自抹了把汗,原来是为了这事啊,俺这不是想看看风色不是?外朝那么多御史,听到消息的也不止一个两个,他们未曾做声,俺一个门下省的谏义大夫先就跳了出去,还不得被人笑死?
咂摸了一下皇帝的语气,觉得宇文士及凶多吉少。
皇帝授意言官弹劾他不中意的大臣是朝中很正常的操作,一般都发生在朝中重臣身上,门下侍郎是重臣吗?当然是了,准宰相嘛。
而且宇文士及闹出的事情足可称之为丑闻,对其名声的损害无可估量,波及仕途也不奇怪。
私德有亏同样是为官者之大忌。
魏征想了想道:“臣确实有失职之处,却非为其权势,宇文侍郎抛妻弃子在先,正妻还在,不思营救,竟然另娶他人,德行实在卑下的很了。
而今又登门以求复合被人峻拒,其行之昏,宛如鬼魅附体。
朝野内外耻其为人者比比皆是,如此孟浪轻浮之人,臣还以为他会自惭辞归,不想却还隐忍至今。
朝中之臣若皆效其行,礼法何在?长此以往,无情无义以求富贵者众,必定败坏风气,使道德沦丧,纲纪废弛。
臣请贬其出朝,以正视听。”
李破哼了一声,开始展现帝王的虚伪。
叹息一声道:“宇文仁人很有才能,以前他是伪王李世民近人,颇多信重,朕不忌于此,以其才能而加官于他,时日虽短,却也不忍相弃。
再者说了,战乱至今,父子,兄弟刀兵相见者不知凡几,宇文侍郎也是为时势所迫,不得不尔,只因其妻为前隋南阳公主,所以才为世人所见罢了……”
魏征听了这话,差点没吐血,弄的一阵的反胃。
但皇帝的意思在这些话语当中再明显不过,宇文士及刚刚提拔起来,就因为丑闻栽倒在地,皇帝这是不想自己打自己的脸,便授意言官们加把劲,逼着他来做这事。
而朝中高官去职也确实不是皇帝一句话那么简单,不然高官一个不合皇帝心意便要免官罢职,那显然是昏君当政才会发生的事情……
===第1162章战争===
魏征在两仪殿蹭了一顿饭,出宫的时候已是满腹心事。
弹劾宇文士及不算什么,这人虽出身宇文阀,可其人把柄很多,在朝中根基也还浅薄,皇帝想要整治他,其实并不需花费这么大的工夫。
魏征思量再三,觉着主要原因还是应该出在南阳公主的身上,她是成国夫人萧氏的女儿,皇帝一来是顾忌脸面,不想让人说他识人不明。
二来就是不想传出因为萧氏的缘故才整治宇文士及的谣言。
想到这个,魏征也有些哭笑不得,成国夫人府还真是招惹不得,前些时高慎一案就是因成国夫人萧氏而起,现在又有宇文士及紧随于后,确实已是京中各家门户需要避讳一下的存在了。
怨不得皇帝未受萧夫人邀约,原来是避嫌之举啊……
如今朝中政务纷繁,正是用人之际,宇文士及真是自作孽,不然的话一个开国功臣的名位应该是少不了的。
在他看来,如今宇文士及去位已成定局。
所以值得他大费思量的还是文字上的事情,这事需要仔细慎重对待,寻人商量一下,张亮……不合适。
言官之中,高季辅是首选,这人与他虽然没有深交,可他们却都曾在河南为李密效力过,算是旧识,到底要比其他人好说话一些。
……………………
李破此时琢磨的事情就和魏征不一样了,宇文士及之后由谁来继任门下侍郎呢?不能再让封德彝,长孙顺德两人来举荐了,还不够他们掐架的。
朝中人物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是诸侯降人,他不很熟悉,还真有点不好选择,想着人事上的事情,溜达回了甘露殿寝宫。
甘露殿中,王琦已等候多时。
内廷女官出现在禁苑之外在李破主政之后是很少见的事情,王琦是来辞行的,明日里她就要启程去晋阳了。
她会到潼关与兵部侍郎王庆汇合,按照辈分,王庆是王琦的堂兄,两人会一道去晋阳。
王庆之前在洛阳公干,一直未曾回京,如今已晋并州总管之职,为王丛奔丧只是附带而已,他这次是去晋阳上任的,正好可以护送堂妹一程。
……………………
此时王琦也算是纳过闷来了,衣锦还乡啊这是,回到晋阳以后,之前在家中对自己说三道四的那些兄弟姐妹都要大礼迎接于她。
尤其是当年她在墙内多嘴了几句,害得家中之人担上了心事,转头就将她送进了总管府,家中之人更是说什么的都有,无情之处连个外人都不如。
在总管府的那间小院子当中战战兢兢的抄了半年的文书,只有一个小丫鬟伴随,凄苦之处真的是一言难尽,现在也应该让他们瞧瞧宫中嫔妃的威风才是。
有了这种想法,王琦顿时就高兴了起来。
其实当年她成为汉王府记室的时候,王氏中人便已无话可说,倒也不用记仇到现在。
尤其是他们这一支权位渐显,就更不是什么人都能说嘴的了。
“速去速回,记得你是代天出狩,莫要与人假以辞色,你应该晓得你们老宅当中那些老人颇为顽固,瞧你是个女子,又是他们的晚辈,不定就要欺你,若有人敢于如此,可借皇命斩之,不需顾忌太多。”
皇权之下,尽为蝼蚁,若有人此时还不知进退,便可借此震慑一番,不过想来王琦也做不出来,她可不是武后……
李破简单的叮嘱了一番,王琦一一应了,扭扭捏捏的就想辞出,李破笑道:“天色这么晚了,今晚就宿在这里吧……”
王琦心中欢喜,可面皮着实是薄的不行,羞怯的厉害,不得不说的是,她到现在也还未曾跟皇帝亲近过,你说李破是不是有点过分?
一晚贪欢,几度春风,嗯,李破还成,当了皇帝之后也没放纵自己,保存下了不少的体力,这会表现的就很雄健。
王琦第二天一早离开甘露殿的时候就多有不适,让李破很是得意……
……………………
这一天启程的不止是王琦。
驻扎在万年县的大军也拔营而起,陆续西行。
这一路上大军将不会在各处多做停留,一直到皇帝的老家扶风才会略作休整,那里离着凉州已经比较近了,第二站便是陇西郡,到了那里按照骑兵的脚程,一天便可驰至平凉。
而此时的凉州已是战云密布。
也许是在积石镇吃了亏,让吐蕃人恼了,也许是早已蓄势待发,反正六月间吐蕃人已呈迫不及待之势。
大唐元贞三年六月末,吐蕃前锋八千人越过了积石山,进至积石镇。
让吐蕃人失望又在预料之中的是,这次他们很顺利,没有人在这里狙击他们。
失望是因为没有见到敌人,不能为战死的勇士们报仇。
预料之中的则是,吐蕃人自北上之后,就没怎么失败过,敌人听到他们的名字就转身逃跑才是常态。
于是吐蕃人骂骂咧咧的诅咒着那些狡猾而怯懦的敌人,一边在积石镇停了下来,玛本并没有像之前那样,允许他们自行其是,而是命令他们到积石镇为大军打个前站。
不过吐蕃可没有令行禁止这一条,于是领兵的吐蕃将领派了一千人出去,进至赤水,又沿着黄河到达漫头城才停下了脚步。
至此,吐蕃人对凉州的入侵已经拉开了序幕,七月初,漫山遍野的高原战士便骑着他们矮小的高原马从积石山谷道中钻了出来。
他们用满含野望的目光打量着这个大山背后的新世界,呼吸着那相比高原之上,足可谓清新的空气,憧憬着将要到来的征服旅程,以及之后丰盛的收获。
没有人去想什么失败,整个吐蕃大军当中,除了高地各部附从们之外,吐蕃人上下都是抱着必胜的信心踏入到了河源郡境内。
他们甚至期待着敌人的大军快些出现在眼前,因为按照以往的经验,只要击败了那些能够拿起刀来反抗的男人,剩下的就都是他们的了。
……………………
大唐立国之初,吐蕃人就这么蒙头蒙脑的撞了上来,简直让大唐的将军们欣喜若狂……
===第1163章防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9/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