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7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1/1986


只能说杜伏威离着他太远,平日行事也极其低调,如今突然派人出现在他面前,说话还云山雾绕的样子,弄的他有点糊涂。
当然了,这无关大局,有没有杜伏威都是一般模样,今年的战事是如他所愿发生在河南,还是蜀中也会成为战事的一部分,都还很难预料。
杜伏威强行给自己加了点戏,对中原战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在李破这里,也只能算是一个插曲而已。
随后也不管杜伏威派了义子来他这里是想刺杀于他,还是真想派驻个间谍或者使节在长安,李破只略略思量,便任王雄诞为灵州司马参军,派往灵州去跟梁师都的残部纠缠去了。
王雄诞也无二话,领着人便去灵州上任吃沙子去了,作为一个山东人,在江南水乡待了几年,如今横跨数千里,去了西北的不毛之地,这苦头吃的确实不小。
消息传回杜伏威处,杜伏威恼怒的咒骂了几句李定安度量太小,也就没了下,毕竟人家三十多个义子呢,不缺王雄诞一个。
只是他对李破的看法更趋负面,期盼着窦建德,萧铣能好好教训一下那个贱家子,好替他老杜出口恶气。
当然了,想让他就此一起出兵河南跟李定安作战,那是想也不用想的,此时杜伏威的注意力已经完全去到了海上。
他从前隋继承下来的大船已经逐渐在东南沿海有了名声,并陆续与琉球,倭国,新罗等产生了交集,在清剿了几支不知所谓的海盗之后,杜伏威正在寻求与这些海外之国进行交易,看看是否有利可图。
唯一让杜伏威有点难过的是,建造海船不太容易,集中了淮左的能工巧匠也没能有太大的进展。
比起一门心思想跟窦建德,萧铣在河南决战的李破来,人家才更像一个穿越人士,正在为航海大业添砖加瓦。
李破确实也没工夫去关注其他,他正在坚定的一步步的向着目标迈进。
今天他要接见的人不少,作为杜伏威的使者,王雄诞属于插队进来的,接下来李破要见的是前灵州总管李道宗。
李道宗真的很年轻,即便在西北弄的皮肤粗糙了很多,两腮也红彤彤的,可还是能一下看出这是一个精力勃发的年轻贵族。
李氏的基因很强大,李道宗的相貌和李氏的男人们有着很多共同点,长眉细眼,脸型圆润,身上也同样有着浓重的关西贵族的痕迹。
“罪臣参见至尊。”只一见面,李道宗稍一打量,便行下大礼,并口称罪臣,态度端正的不得了。
这应该就是如今陇西李氏最为杰出的人物了吧?李破在心里念叨着,李道宗归降的第一件事就是请求入朝参见。
看上去是将自己彻底放在了任人宰割的地位,实际上他献灵州在前,后又能自动恭请入朝,表现的是如此顺从,只要皇帝没糊涂,就不可能对他怎么样。
李破显然不是什么糊涂人,不然也进不了长安在他看来李道宗无疑是个聪明人,比李孝恭之辈要明智的多,而他喜欢跟聪明人打交道。
李破打量了对方半晌,才轻轻点头道了一声:“免礼,赐座。”
待其坐定,李破才道:“卿看着年岁不大,在灵州任上几年了?”
李道宗垂头拱手,“臣启至尊,臣今年二十有二,在灵州任上已四年有余,未能有所功绩,臣实在惭愧。”
也就是说人家十七岁的时候便成为了灵州总管,而且在任上做的有声有色,即便之前已经做过功课,此时李破还是不由咂舌赞叹,觉着你要是惭愧的话,大家就都不用活了,果然这世上杰出的人物你想不佩服都不成。
想想自己的前世今生,十七岁时都在做什么?在学堂上课在流民营地挣扎求存?他娘的,李渊也真敢用人这厮不会是得罪了李渊吧?
于是他点了点头,诚恳的赞了一句,“年少有为,不愧是李氏麒麟儿。”
李道宗稍稍抬头,心中有点惶恐,李氏麒麟儿?那是不是该宰了吃肉?能让人长生不老呢
不管是之前还是现在,李道宗可不想当什么李氏麒麟儿,他父亲早亡,剩下他们兄弟三人都在幼年,虽说他们和李氏主枝都是同一个祖宗,可已经过了三代,亲缘有些远了,于是境遇可想而知。
当年他十三岁的时候,勉强凭着陇西李氏的名义成为了千牛备身,之后也没多大的作为,直到李渊登基。
李渊喜欢用李氏亲族来辖制臣下,李道宗趁机晋身,从征薛举,奋勇当先,功勋颇著,一年之后为秦王李世民荐为灵州总管。
一个门阀子的打拼史,听着也挺让人心酸的,而其献灵州的一系列行为,都和他这些年的遭遇相关联。
眼见皇帝说话有点“阴阳怪气”,李道宗立即起身施礼道:“至尊谬赞,臣愧不敢当族中兄弟若是听了,怕是也会笑话于俺”
说到这里,稍稍抬头时眼圈就有些红了,“臣父早亡,兄弟三人皆在稚龄,生活窘迫无着,素为族中兄弟所不喜,那时众人皆道,破衣烂衫李大郎,进了府门去东房注,东房是厨房的方位,说的是李道宗幼年时到处讨食的景象。
臣十三岁入职千牛备身,十五岁从征薛举,攻秦州时臣身披七创,率先登城,后为灵州总管,率人与梁师都大小数十战,每战争先,绝不敢落于人后,只为让人晓得,李大郎并非酒囊饭袋。
臣不敢妄自菲薄,稍有才干,与国与家皆有用处,只是李氏麒麟儿之说,臣万万不愿当之。”
你这说的可是够惨的,也不知是真是假,过后得好好打听一下这厮也是奇葩,门阀当中卖惨第一人?
李破如今见的形形色色的门阀中人太多了,可说是自小过的不如意,到人家去了就进厨房吃东西,还破衣烂衫这就有点夸张了吧?
像陇西李氏这种大阀,脸面还是比较金贵的,若李道宗说的有那么几分是真,说明他在李氏族中没少受了欺辱。
那么其人可为李氏之表率?装疯卖惨,多数乃智计深沉,或者大奸大恶之人,这样的人若成为表率,嘿嘿
李破脸上终于有了些笑意,按了按手,“坐下说话吧世上又非只有一个陇西李氏朕亲口嘉许,卿尽可受之。”
这一句说的是格外的意味深长
===第900章降人(二)===
见过了李道宗,李破已经基本可以肯定,这应该陇西李氏如今最杰出的子弟了也许还有很多李氏有潜力的人并没有走到他的面前来。
那都无关紧要,他所见过,听到过的李氏族人,都是有着大名声的人物,他们自然在李氏中足够优秀,其余可以不论。
而李道宗则是这些人当中的佼佼者,年轻,聪明,有才能,功绩颇显就是性情,德行不好说,瞅那个样子,至少是个官迷。
整个李氏此时都被他生生压住,这种压制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李氏的亲朋友好总是在想办法把他们解脱出来,与高氏,陈氏,杨氏那样的家族并列起来。
比如说到年初的时候,举荐李氏族人的荐书一下就多了起来,虽然朝堂上还看不见李氏直系亲族的人物,想来离着他们出现在朝堂上的时间也不会太远了。
晋末以来,因为战乱以及胡人掌权的缘故,大家的行事作风越来越直接粗暴,可有一个习惯却不错,对待前朝皇族或者是降顺的诸侯王族很宽容,这可能与他们同属世间大阀,之间很好交流,相互也基本认同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按照当世的风气,李氏失去了皇位,却依旧可以是关西大阀之一,此二者并不冲突,甚至可以说是理所当然。
所以现在冲上来想趁机给李氏两棒子的人挺多,可帮助他们想在未来获益的人也不少。
一个顶级门阀的兴衰就在自己眼前发生,并可以在其中施加不容忽视影响,李破兴致盎然,他在想象着未来十年这个庞大而又显赫的家族会走向何方呢?
多年之后他们是会四分五裂,还是依旧风光无限?这样一个过程是不是很有趣?尤其是对于帝王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能体现皇权的威能呢
接下来要见的是前绵州刺史窦诞,这是他的老乡,当年他编造身世的时候还曾担心过扶风窦氏怎样怎样,现在想起来真是多余的很。
人家扶风窦氏家门繁盛,比之陇西李氏也不遑多让,他那时一介无名小卒,人家扶风窦氏也不会刻意查查郡中是否真有此人,根本犯不上嘛。
等他日渐风光,查与不查也没了分别
而如今风水轮流转,窦诞这个老乡终于落在他手里了。
在宦官宣进的声音当中,窦诞迈步前行,太极殿他自然不会陌生在他前面进去的是灵州总管李道宗,论起亲戚来他还能管对方叫上一声表弟。
灵州也降了窦诞在心里叹了口气,也不知滋味如何,当然了,不用见到李道宗他也晓得此事。
他那侄儿是个大嘴巴,见到他之后恨不能把自己所有知道的消息都一股脑倒出来,李道宗献了灵州,谢统师,范进等献了凉国,梁师都死了,等等等等。
窦诞听的是心里拔凉拔凉的,西北纷乱已久,各族混居,民风狂野,最是不好控制,如今可好,几乎是兵不血刃就纷纷归附,在他看来李定安真的有了那么几分天命的味道。
延及蜀中,那会大家也都想着能稍弃前嫌共对强敌的时候,刘弘基就把李崇义给杀了,大家顿时反目成仇,于是作鸟兽散,各奔前程。
不然他窦光大七尺男儿,怎能行那小人行径,杀了庞卿恽,献了剑阁?看来一切都有天数,他也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这种心理建设他已经进行了无数次,为的其实也不过是他心里那点不甘而已。
李道宗出来的时候,还跟他点头示意,并相互抱拳见礼,虽没有说什么,可他仔细瞧了几眼,见李道宗眼圈有点红,面上神色比之前轻松许多,看来是过关了可这厮不会在殿中哭了一鼻子吧?
想象了一下李道宗在殿中哭泣求饶的景象,窦诞心中大寒。
看来李定安还是那般可恶,以辱弄豪杰为乐事,俺可不能如李道宗一般,不然岂非丢脸至极?
迈着沉稳的步伐,内心活动很丰富的窦诞进到了偏殿之中,只稍一打量,便紧走了几步,行下大礼,“罪臣参见至尊。”
声音过于洪亮,吓的他自己都哆嗦了一下,李破也惊了惊,再瞅窦诞窦光大这副模样,顿时被逗乐了。
多年之后,故人再见,情形很是有趣。
“免礼,坐下说话吧。”
窦诞颇为羞惭,心中道着大丈夫能屈能伸,讪讪的挪着步子坐了下来。
隔着老远,李破还是能瞧出这位故人脸色颇为憔悴,人也苍老了很多,和当年涿郡时真是没法比了。
那会窦诞青春正盛,人也长的好,即便周遭都是金戈铁马,也难掩其翩翩浊世佳公子的气质。
可现在你再瞧瞧,在剑阁杀人献城,一连串的操作毫不拖泥带水,已经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官场中人了。
是不是让这厮老的再快些,如今都在他一念之间。
殿中只稍微安静了片刻,窦诞已经不安了起来,抬头间正对上那审视的目光,之前那些乱糟糟的念头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
“多年不见,至尊还是这般威严摄人,真乃天命之主也。”
如此谄媚之言出口,窦诞都被自己震惊到了,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甚至有了呕吐的欲望。
可人就是这样,万事开头难,一旦低下了脑袋,就不怕再弯下膝盖,于是窦诞脸上的笑容在僵硬了一下之后渐渐变得真实自然了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1/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