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7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6/1986


来到内宅深处,一间靠着片树林的暖阁显露了出来,虽然冬季里树木凋零,可冰雪未曾消融,偶尔还能见到几株黄梅摇曳于其间,倒也别有一番景致。
一路走过来,偶尔谈上几句,陌生感在迅速的消失,上次来时的戒备和隐约的敌意也不再出现了。
护卫们狠煞风景,事先进去将里面的仆人都驱赶了出去,当李秀宁引着李破和阿史那容真进入暖阁的时候,里面清清静静,再没什么活物打扰了。
瞅了瞅毫不避讳,问都不问一声跟在李破身后便登堂入室的阿史那容真,李秀宁问道:“这位便是贵妃娘娘吧,果然与大兄相配的紧……”
说完在心里默默加了一句,他果然喜欢这种颇有勇力的女子,李碧是这般,阿史那贵妃也是如此……自己倒也不差她们什么……
只是这位据传是西突厥王女的女子,生的果然如传闻中特异,眼睛竟然真的是红色的,看着就有一种妖异之感。
他可比父亲要不堪的多了,皇后还在,便弄了些形形色色的女子到身边……哼哼,是在向突厥献媚,还是喜欢异族之风情?
阿史那容真是个实在人,听到她最喜欢听的话的时候反应很是直接,笑容在她脸上绽放,连眼睛的颜色都好像深了许多。
“你也不差呢,就是不够强壮,我的丈夫不喜欢那些不能保护自己的女人。”
一剑封喉,阿史那容真从来不说假话,而人们都知道,真话最容易伤人。
李秀宁窒了窒,转眼便笑道:“世间自诩男儿大丈夫者众多,却从不顾惜妻儿,不想大兄另辟蹊径,果然了得。”
这话连消带打的把夫妻两个都带进去了,李破摸了摸鼻子,倒也不以为意,他本来就觉着生逢乱世,大家都不容易,尤其是妇人女子,若不强悍一些,不定下场就要凄惨万分,所以不怕人在这上面找茬说嘴。
而且比起李渊父子来,他在这方面可要强的多了。
阿史那容真定定的看着李秀宁,右手不自觉的抚摸着腰间的配刀,琢磨着是不是要砍她一刀,毕竟对方方才说的话好像在讥讽她的丈夫。
能动手的时候就不要动脑子,这向来是阿史那容真的处世哲学,这会儿也许只要李破稍稍示意,就会有流血事件发生。
可让她比较失望的是丈夫一屁股坐在了榻上,并没有责怪的意思,看来他是喜欢这个女人的,于是阿史那容真更仔细的瞧了瞧李秀宁,却还是没察觉出有何特异之处。
可能是这一会冷一会热的脾气让丈夫喜欢吧?阿史那容真认真的想着。
贵族人家中都备有涤烦子,尤其是从晋末以来,茶之一物慢慢盛行,渐渐成了贵族们待客的专属,尤其是冬日里,饮上一杯热茶,确实是不错的享受。
茶汤早已准备好了,李秀宁对阿史那容真印象不佳,于是不再理会这个说话一点也不婉转的突厥女人,转头给李破斟茶倒水,没办法,仆人们都被赶走了,只能主人亲自操劳。
李秀宁很少有服侍别人的机会,感觉有点羞怯,可很快便适应了过来,毕竟眼前这位既是一个君王,又可以说是她的“兄长”……
“大兄当日的吩咐我记得很清楚,除了入宫请封一事外,从来都待在府中足不出户,也未惹下什么事端,大兄此来,可是要亲口封赏于我?”
先发制人?李破饮了口热茶,心说你可没闲着吧?若还四处乱窜,是不是真要担心你一下呢?
“莫要乱猜,今日里只是出来排遣一下,正巧想到你曾邀我来做客,便来你这里瞧瞧,若是不欢迎,以后就不来了。”
李秀宁的心颤了颤,随即便笑道:“怎么会……大兄如今贵为天子,谁又敢将天子当做客人呢?
且来与不来,皆凭己意,三娘哪能左右的了?”
李破笑笑,“我确实不敢常来,你这府中之人啊……不定有多少人恨不能噬我骨肉而后快呢,上次来的时候,后背就有些发凉,如今进了你家后院,感觉可愈发明显了呢。”
李秀宁稍稍翻了翻眼皮,细长的眼睛重又眯了起来,“一些妇孺而已,大兄当日可是派人救过她们的性命,感恩还来不及,又怎会报复于人?”
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话,渐渐的便热络了起来,阿史那容真坐在旁边静静的看着他们,心里琢磨着过后是不是要去告诉皇后一声,她们的丈夫怕是又有喜欢的女人了。
===第880章出外(五)===
“我就说嘛,大兄忙于公务,等闲出不得宫门当了皇帝其实也没什么好的,既要心怀天下,又要爱民如子,臣下们的话要听得进去,就算不爱听的那些,也要强忍着,不能随意发作。
整个天下都是皇帝的,可皇帝却只能呆在宫中,谨守方寸之地不得动弹,也不知人们在争个什么?”
李秀宁有些神伤的侧过头,显然是想起了他的父亲。
两个人彻底进入了闲聊模式,也许是这些年打下的基础太过牢固深厚,当他们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抛诸于身后,谈天说地起来的时候,竟是分外默契。
只是并非没有遗憾的地方,说的多了些,李秀宁便觉着这位大兄远不如当年那么洒脱了,比如当着她二哥的面就敢来讨她欢喜,邀她一起去饮酒
上次在和那边见面,他便多了些雄心志气,竟然说过河之后如何如何,气的她忍不住还抽了他两鞭子。
如今入了京城,当了皇帝,是不是也会像他父亲那般,变得六亲不认呢?现在看来还没到那地步,可谁又能说得准。
因为以前她做梦也不会想到,仁慈宽容的唐公能抛妻弃子,只为了能成就大业,母亲幸好早走了两年,不然晓得丈夫变成了那么一个男子汉大丈夫的模样,是该欣慰呢,还是会觉着自己嫁错了人?
她和她的母亲都是世族中人,当然能够理解男人们的行为,可亲情这东西也就不可避免的淡薄了下来。
她此时吐槽的其实是她父亲,只是对着的却是新皇,估计天下也只此一份,不会再有别人能干出这事来了。
李破就觉着她有点指着和尚骂秃子,“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多好的日子,怎么到你嘴里便成了错了?”
李秀宁下意识的瞅了瞅自己的大腿,很快便醒悟过来,有些羞怒的扭过头,道了一句,“霍骠骑的诗杀气冲天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敢为天下先的豪情壮志也在其中,大兄改了几个字,可却轻浮了许多”
李破脸皮很厚,只稍有尴尬,毕竟不是当年的小丫头了,见识一开便不好糊弄,后来人没有了多少古底蕴,瞎改人家霍骠骑的诗,确实弄的有点油腻了。
你来我往换了几招,话题又去到了苏威头上,若是苏威地下有知,也不知是怎样一个心情。
那也是一个地道的官迷,若是晓得皇帝一天中把他当做谈资见人便说,估计应是以高兴居多吧?
李秀宁知道了他是因为苏威的丧讯,才出宫来散心,不觉间话语中便少了点尖刻,多了些温柔的劝解之言。
其实李破哪里需要旁人的开解?苏威跟他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略有惋惜是真,要说有多沮丧,那才叫见了鬼呢。
李秀宁还是跟他见面太少,不晓得这厮的性情,于是便被人给“骗”了,还以为这厮敬慕前隋名臣之风范,真的有什么感伤之情。
她倒是真的见过苏威两次,都是跟在她父亲李渊身边拜见的,她那会年纪太小,对苏威印象不深。
其余都是听的传闻,也说不出什么花样了,远不如何稠,封德彝他们跟苏威同殿为臣,说起来有着根据,形象也很具体。
而且就他们之间而言,苏威并非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因为他们对苏威都不很了解,又都无亲无故的,在这样一个场合,谈论一个已经逝去的老人,实在是既无趣,又偏题的厉害。
其实苏威的功过都已经伴着前隋的灭亡而烟消云散了,去到洛阳的也不过是一具躯壳而已,甚至于更早之前,苏威便早已沦落成了一个摆设。
李破对苏威还有些好奇在,李秀宁对此则兴趣缺缺,强行聊了一阵话题便到头了。
不知什么时候,天色就暗了下来,烛火也已被点燃。
李秀宁稍稍伸展了一下身体,多日积攒下来的焦躁和不如意好像都消散了不少,其实女人排遣寂寞的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寻人倾诉。
李秀宁这些年独居惯了,等闲人到不了她的面前,可就算是至亲都有所提防,又怎会在外人面前倾吐心事?
仔细回顾一下,她也只交到一个能跟她说话,逗她高兴又不惧她父兄权势的友人而已,所以每次见到对方,都有一种有无数的话想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的感觉。
再加上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思念之情,敌友不分的隔阂,还有有夫之妇的忌惮等等,见面之后那种打破禁忌的情绪是不是很刺激?
由此来看,外人说他们眉来眼去也不算冤枉他们。
终于蹭到了晚饭的时候,李破稍有期待,不过又想到李秀宁出身豪门,想来手艺也就那么回事,不免有些遗憾。
他身边的女人大多不谙厨事,即便是从小吃过大苦头的李春,也只跟他学了皮毛,也不知将来怎么去糊弄徐世绩那厮。
所以对于李破来说,这无疑是一大缺憾,可他从来不曾表露出来过,他也想的很开,有得必有失,他总不能寻几个厨娘娶过来吧?
如今当了皇帝就更不用多想了,宫中的女子们谙于厨事者众,想吃什么,喜欢什么口味,都不用吩咐就能调整过来,也就没什么可遗憾的了,不然的话,老天爷估计也要看不过眼,给他来上一下狠的。
“天色已经不早,也该回宫去了”
他那矫情的劲头和当年倒是一般无二,李秀宁是聪明的很,可却无从发现眼前这厮的本质,立即便来挽留。
说了两句,人家便勉为其难的留了下来准备用饭,心里还在琢磨着若是李秀宁府上的饭食不好吃,以后还来不来了?
这下难为的其实不是李秀宁府中的厨娘,而是皇帝的侍从们,平阳公主府中多为前朝遗人,哪个若是存心为旧主报仇,往饭菜里加点什么佐料,那才叫糟糕。
于是他们只能紧盯着不放,唯恐疏忽大意之下,出了什么差错,那可就是掉脑袋的事情了。
所以即便府中有了准备,上菜却还是极慢皇帝的任性,总是会给旁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只是皇帝自己并不在乎这点小危险而已。
虽然上菜慢了些,可味道还真不错,只是有点不合他的口味而已,相信来上几次之后,便不会再出现这样的问题了。
“你以前颇喜饮酒,如今可还如此?”李破笑问了一句,那会在云内的时候,小丫头最招人喜欢的地方就在于性喜杯中之物,偏偏酒量还不怎么样,喝完之后摇头晃脑的样子实在很有喜感。
由此也就削弱了对方的大贵族身份,弄的李世民颇为狼狈。
经他一提,显然李秀宁也回忆起了当年往事,眼儿弯弯,笑道:“亏得大兄还记得,小娘子好酒贪杯,偏又趾高气扬的自诩才干,应是让大兄笑话了吧?
小妹一直有点不太明白,大兄英雄了得,于云内时便已初显峥嵘,小妹去时,却置我那兄长于不顾,只与小妹相交,那时年少轻狂,不谙世事,大兄看重小妹的又是什么呢?”
多少年过去了才有这么一问,也是没谁了,不过这话确实不太好出口,而且以前她是断不会问出口的,因为陇西李氏的主枝嫡女,与谁交往还需问个为什么吗?那太没必要了。
如今则不然,是与皇帝论交,想起当年种种,自然而然也就有了疑问,那时李破已在云内站稳脚跟,算是一地军主了。
李氏的一双儿女来到他的地盘上,倾心结纳倒是容易理解,可抛开李世民,与她李秀宁谈谈说说,又是为了哪般?
她那时还小,也刚订了亲事,并没有招纳豪杰的资历,难道说他那会就想到这里不由大羞,对皇帝的人品又有了新的认识,要知道那时他可是刚刚跟三原李氏结了亲呢。
紧接着又想起了这位结亲时大打出手的一幕,算是扎扎实实给她上了一课,过后不但毁了她的婚事,把那个柴家子吓的再不敢登门,后来连京师都不回了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6/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