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4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3/1986


好吧,这位英雄谱明显背的不熟,一知半解的让两个门阀子弟实在有点无奈。
温彦博点头,“萧氏乃江南大族,亲朋故旧数不胜数,下官等居于晋地,倒是是朝中见过一些萧氏子弟,可无缘与之相交……”
李破听到这里就明白了,心里嗤笑一声,说的好听,还不是门户太矮,够不到人家的门槛儿?
实际上,他这想的就有些偏颇了,不是晋阳温氏和河东裴氏的门户不够高,而是江南萧氏不但是隋室外戚,而且还曾称孤道寡,是隋室既要拉拢,也要提防的一群人。
晋地大族入京为官,谨言慎行之间又如何敢于萧氏走的太近?
李破想了想,“宇文郡守应该萧氏有所交往吧?”
说到这里,裴世清,温彦博两个要再不知道李破是什么意思他们也就白活了,这是在跟他们商量迎接萧后南归的人选呢,这是必备的礼节,归期早晚,就看你迎的是早是晚了。
一听宇文歆的名字,温彦博已是连连摇手道:“宇文化及弑君,又毒死皇孙,总管可万万不能让宇文郡守北上啊。”
李破拍了拍脑袋,怎么就忘了这茬了,如今萧皇后肯定是恨宇文阀入骨,嗯,宇文歆这个倒霉蛋这次倒是挺幸运,不用去受旅途劳顿之苦了。
转头李破就问,“杨义臣呢?”
(月票月票)(未完待续。)
===第494章剿匪===
杨义臣自然是没差了,这是隋室老臣,和萧氏自然熟识。
杨义臣没在晋地,可他有两个儿子在这里呢……
迎萧后南归的事情不算很急,因为萧后就在大利城中,没有随突厥牙帐北迁。
李破和温彦博两人商量了一下,随后便招尉迟谐来绛郡,详述首尾,令其带人北上出塞,算是先期卫护在萧后身边,之后再择日由尉迟信挟元朗等人率兵迎之。
这样一来,礼节就非常周到了。
李破之后想到的就是,突厥汗帐北迁,对云中草原会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这可不是简简单单靠想象就能猜测的出来的事情,随着突厥汗帐北去,云中草原肯定要比之前空虚的多。
可李破绝对不会认为,北方的边患会就此彻底消失。
失去突厥汗帐的管束,那些大大小小的突厥部族会做出什么事情来,鬼才知道呢。
所以,随着尉迟信北上的还有李破给马邑众人的命令,令段房,元朗等人不得懈怠,在来年严防北方部族南下袭扰。
云中空虚了起来,而代州实际上也不算扎实。
如果是还是当年那个占据了代州的小军阀,一定会千方百计的琢磨着趁此良机,将云中草原变成自家的牧场。
而现在嘛,他却已经有些顾不上北边儿了,内战这个漩涡一旦踏足进来,想要抽身出去是千难万难。
…………………………
八月末,被风雪阻于龙门的唐使一行终于渡过黄河,离开了河东地界。
好消息也开始陆续传到李破耳朵里。
罗士信和刘敬升两人在临汾郡并没有停留太长的时间,大雪一过,两人便率军直入上党。
代北骑兵在八月间作战,并非是多稀奇的事情。
两人就是趁着天气还成的时候,选择了速战速决。
他们用了两天,便一路赶到屯留,屯留县城和当初的平遥等处很像,经过乱军的洗劫之后,已是人烟寥寥,差不多成了一座空城了。
几个贼活大概有两千多人驻扎在这里,一个是在这里过冬,一个呢还可以稍微作威作福一下。
大军一至,风卷残云,大军不用怎么费力便破城而入,将盗伙屠戮一空。
刘敬升没怎么参与过剿匪战事,可罗三儿不一样,他是在山东随着张须陀剿除过山东匪患的,山东人在那两三年间,杀的是尸山血海,遍地狼藉。
所以说罗士信对乱匪下手绝对不会有半点手软,刘敬升还有着些顾忌,劝了罗士信几句,罗士信这回也有自己的道理,这可是冬天,要速战速决的话下手必须要狠,也没那个功夫派人看守降俘。
刘敬升深以为然,于是,两个人在这个冬初,于上党地界算是放开了手脚,大开杀戒。
实际上,若是两个人脑袋再聪明一些就会明白,李破派了罗士信过来剿匪,事先又没有任何的叮嘱,那几乎就是任由两人行事的意思了。
这俨然就是告诉所有人,怀柔时期已过,再有人想要作乱,杀无赦。
罗士信两人在屯留俘获一千七百余众,只是稍做甄别,人头便滚滚而落,一千五百余山间流民,盗匪,或是各处聚集而来的上党豪杰就都作了刀下之鬼。
大军在屯留休整一日之后,罗士信刘敬升便率军离开了满是血腥味儿的屯留县城,直取潞城。
这一战其实同样是典型的骑兵突袭,乱糟糟的潞城乱军聚众以有五六万众,在郡城打了一仗,没法像破潞州一样攻破郡城,便又退回到了潞城过冬。
和这样的乱军作战,罗士信经验极其丰富,他告诉刘敬升不用那么讲究,越是直接粗暴的方式,越能获得胜利。
也确实如此,毫无防备的乱军经过了高速的膨胀和吞并,乱七八糟的驻扎在潞城城中,敞开肚囊过起了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日子。
大盛皇帝张金虎占据了潞城大户刘氏的府宅,顺势娶了刘氏的女儿为妻,纳妾十余个,抱着美人儿,喝着美酒,吃着佳肴,正沉醉于他的黄粱美梦当中。
如果再给他些时间,他还能将官职给弄的好一些,皇帝嘛,必定要有百官簇拥才够威风。
好吧,不用怎么细说,这种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义军”,都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然后恐怕就是内讧,队伍如果在内讧当中没有四分五裂,还能存活下来的话,估计就会诞生一位比较英明的领袖了,如此一来,他们也许就会变得正规一些。
嗯,总归一句话,他们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领头儿的人马马虎虎,手下的人也不用谈什么忠心和志向。
倒是一些当年甄翟儿乱军的余党,还算有些凝聚力,占据了潞城城北,势力正在悄然扩张当中。
不过说这些都没什么用了。
大军“悄然而至”,罗士信派精锐趁夜夺取了潞城的南城门,随后,刘敬升率兵封锁潞城四城城门,罗士信率军一鼓而入。
几乎就是屯留一战的翻版。
这样的战事不用多说,罗士信刘敬升重夺潞城,斩杀大盛皇帝张金虎,大丞相陆冒等人,逃出潞城的乱军,则被刘敬升部破于野外。
一战之下,乱军几乎全军覆没,就算有几个幸运儿趁着天黑逃过了骑兵的阻击,大概也会冻死在这严寒的天气当中。
一场盛世不小的叛乱就此结束了。
罗士信再次祭起屠刀,让潞城彻底被鲜血所淹没。
在浓重的血腥味当中,罗士信派人送了几个匪首的首级去向李破表功,接着便传令上党太守以下官吏,以及各处县令到潞城相见。
这明显就是刘敬升的主意了,趁平乱大胜之际,慑服上党豪强。
可让两人愤怒而又惊奇的是,来的只有寥寥三两人,各处倒是没有置之不理,送来了很多礼物,可来人都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儿,也皆以道路难行为由推辞不来。
剩下的人就都“病了”。
就像上党太守严宗便染了风寒,不能来潞城拜见两位将军,只派了别驾率人过来奉上了粮草若干而已。
(月票月票)(未完待续。)
===第495章喜讯===
罗士信和刘敬升尽都大怒,油滑的官吏向来就是军人的对头,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生物儿。
当然了,这年头也没什么太过纯粹的军人和官僚,他们的界限并不分明。
而上党这个地方和云内其实很相似,都比较封闭偏僻的所在,云内好出军阀,上党也差不多,自古以来便是出悍匪的地界。
越是封闭的地方,地方宗族势力就会越顽固。
在隋末乱世,上党郡比匪患更严重的其实是这里的地方大族们的强烈的独立自保意识,他们大多以为,任你外间变幻来去,我自岿然不动。
是忠于大隋,还是忠于李唐,或者臣服于你李破,都是我自家的事情。
这样的保守观念,与如今纷乱的天下大势产生着必然的冲突,却又有着奇异的契合。
怎么说呢,上党的人们渡过乱世的法子可不算高明,他们深受匪患的困扰,却又倔强的不想向强者低头,而他们又缺少争霸天下必备的资质。
这么一来,他们悲催的下场其实已经是注定了的。
已差不多将晋地看做了囊中之物,却又必须面对强大的外敌的李破,绝对不会容许有这样一群人存在。
当上党的贵族们还在为自身那点可怜的“自主权”努力挣扎的时候,罗士信和刘敬升恼火儿的商量了一下,却也无奈的发现,惩治不臣的时间恐怕要延后了。
九月间的天气已不适合用兵,还有就是他们也必须在十月之前赶回到临汾郡或者绛郡去,因为不光人要吃饭,马也要吃草。
潞城这样的地方绝对不适合大量骑兵驻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3/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