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3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1/1986


张满大口嚼着肉干,还往姜宝谊手里塞着,嘟嘟囔囔的道:“俺阿爹说,山外没甚好处,杀来杀去的,不小心就要丢了性命,而且,山外的人对俺们也不好,小时候老是抢俺们的猎物,还杀过俺们的人呢。”
“嗯,追蒋公那些人可不好惹,若非俺路熟,还真救不得你,蒋公,你再跟俺说说,外面真那么乱了吗?山里如今就够乱了,多了许多寨子出来,听说死了好多人了。”
姜宝谊叹了口气,“山里死的那点人算什么?”
这些天和张满相伴而行,姜宝谊算是已将这个陌路相逢的北地大汉当做了自己的心腹,唠唠叨叨的便说起了北地大势。
张满也是个好听众,转着眼珠儿不时露出或惊奇或崇拜的神色,也总能让姜宝谊受到重挫的心灵得到很大的满足。
而他也从来不曾注意到,张满那有异于寻常山民的机警和灵透,当然,他从没见过什么寻常山民,所以也就无从比较。
世上本就少有奇迹发生,他能在大军重重环绕之下逃出生天,就更不会是什么奇迹了。
“好不容易”劝住了张满,两人在树林之中歇了一天,直到天色擦黑,两人才再次启程。
这些天都是这么过来的,两个人彻底成了夜猫子,姜宝谊怕的是遇到并代游骑,雀鼠谷被贼军所据,临汾南北在他看来就都不怎么安稳了。
两人先向西行,来到汾水岸边,沿着汾水向南,直奔临汾而来。
走了两日姜宝谊的心终于安稳了下来,让张满小心的出去探问了一下,并代贼军并未大举南下,一旦得了这样的消息,除了心态上的放松之外,就又故态复萌。
心里想的是贼人虽说狡诈,却疏于谋略。
换了是他姜某人定要乘着大胜之机,挥兵南下占据临汾郡,这么多时日过去,说不定绛州都攻下来了呢。
如此畏缩不前,等援军一到,临汾定是固若金汤,贼军实在愚蠢不堪,这样的对手,竟然一战之下攻破了三万唐军驻守的介休。
姜宝谊仰天长叹,李仲文,张伦之辈误我啊
这个时候,他早忘了介休城中那滚滚的浓烟和那密密麻麻攻上城墙的并代悍卒了。
不几日临汾在望,城头唐军战旗高高飘扬,姜宝谊从张满背上挣扎下来,踉踉跄跄前行至城下,热泪盈眶的高声呼喊连声。
好吧,这位千里逃归的唐将,终于算是回家了,他不知道的是,他的传奇之路这个时候才算刚刚开始。
数日之后,姜宝谊被临汾守军护送到了绛州。
此时的绛州已是军营密布,援军大集。
有了这一段时间作为间隔,根本不用姜宝谊报说,其实早已得到了介休被破的消息,唐军斥候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来去如风的并代游骑,在山林中神出鬼没,占据了各个要害的并代斥候,和唐军谍探先就狠狠较量了一番。
占据绝对优势的一方也就不用提了。
自成军以来,便几乎从没有面对过弱小的敌手的边军精锐,和大部分都只是在晋地南部剿匪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唐军交锋,用以强凌弱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几经艰难的得到介休失守的消息之后,李神通和裴寂大惊之下,立即收拢了人马,求援书信接二连三的发了出去。
若非姜宝谊绕了一圈,又太过小心,不然早就能碰到唐军斥候了。
后来李神通更是严令各部不得擅自出战,连斥候都缩回了城池之中,不再打探敌前消息了。
姜宝谊的归来,带回来的其实是一个无用的消息。
而此时,李神通的底气也和之前有了不同。
源源不断赶来汇合的各部援军,让唐军迅速膨胀到了十余万众,也顺便几乎抽空了晋南各郡兵力,而潼关也派来了援军。
没办法,河南占据变化太快,让人几乎反应不过来,李密就已经走上了绝路。
随之而来的局面都不用想,在彻底击败李密之后,王世充下一个对手定然是李唐,几乎不会有第二个选择。
因为有东都洛阳在握的王世充,若再能攻陷西京长安,那么其余反王如何还能跟占据两京的王世充相比?估计到时多数都会不战而降
月票月票未完待续。
===第443章相疑===
这个时候,李唐的战略环境算是加剧恶化了起来。请大家搜索六零文学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晋地一战的重要性由此也凸显了出来,若能击败李破,稳住晋地诸郡,那么王世充便会有所顾忌,不敢猛攻潼关。
但如果晋地战事再次失利
好吧,李氏在长安还呆不呆得住,那就两说着了。
所以,潼关才会分兵援李神通。
来的也不是旁人,正是刚刚降了李唐的徐世勣,加莱国公,武侯卫将军,率军两万,归李神通节制。
这无疑是全力以赴的一战。
因为其重要,所以太子李建成上书议换兵部尚书唐俭领兵,因为他对李神通的领兵才干实在不放心。
朝臣有人建议屈突通领兵。
李世民此时则派了鲁国公刘文静回京,意思不言自明。
这几个人选李渊想来想去没一个能让他满意的。
唐俭是晋阳人,一些亲族家眷都在晋阳。
屈突通是降将,他信不过。
刘文静就更不用提了,和裴寂势同水火不说,李渊也深恶此人持才自傲,不懂收敛,而且,李世民深一层的意思也让李渊很恼火,这是想让刘文静将李神通和裴寂都换回来吗?
而此时晋地危局的始作俑者,齐王李元吉言辞恳切的上书,想要去河东军前效力,一雪前耻。
没说领兵,只说去效力,要不怎么说李渊几个儿子当中就数李元吉和杨广最像呢,在哄长辈上面,他的两个哥哥都不是他的对手。
果然,李渊颇为欣慰,虽然没糊涂到真让这个败家子去河东领兵,却是重新将其放了出来,派去潼关李建成麾下了。
换人领兵的呼声很高,显示出李神通在朝野内外的风评很不好,可最终决定此事的还是李渊这个皇帝。
于是,李神通和裴寂的位置稳稳当当,李渊以临阵换将乃军中之大忌为由,驳回了众人建言。
四月末,长安,平阳公主府。
此时,平阳公主李秀宁因军功而开幕府,所居府邸也规制也与其他公主有别,居处乃当年隋帝杨广幼子赵王杨杲故居。
府邸占地之广,居宅之多,除了府中军将少了些,与秦王府,齐王府等并无二致。
而自李渊赐平阳公主居此之后,平阳公主李秀宁归于府邸并不怎么出门儿了,驸马柴绍一直领兵在外,加上李秀宁未再领有兵权,所以平阳公主府也就渐渐清净了下来。
这显然又是一个活生生的巾帼传奇,其诞生的过程也广为内外之人所传颂。
开始的时候,还有一些人见此想依附于平阳公主门下,皆被李秀宁婉拒,于是心里有数的人便也知道,这位公主殿下不愿理会外事,更无争权夺利之心。
于是,有心人安了心,不甘心的人也都无奈的移开了目光,另寻靠山去了。
偌大一个府邸,主人只有一位,连亲族也没收纳半个,让这处满是尊荣的府邸透了些冷清的意味出来。
而这一天晌午时分,公主府门前却一改常态,府门大开,平阳公主李秀宁率府中众人迎于府门之外。
公主府的从属和别的地方也不太一样,男女各半,大多身着军服,显然身上皆有军职,都说公主府冷清,其实不然,公主府中的人口是一点也不少。
可以说能在府中养兵的,除了太子李建成的东宫之外,满长安也就平阳公主一人而已。
一大群人聚在府门之前恭候,又有众多兵甲守卫,随后还赶来了一队队的披甲卫士,不用问了,这是皇帝李渊即将驾幸公主府。
没等多长时间,皇帝的仪仗便已到了。
在太监尖细的声音中,李秀宁率众人拜伏迎驾。
李渊从车辇之上下来的时候,只是简单的摆了摆手,道了一句,“免礼。”
便大步来到李秀宁面前,温声笑道:“好长日子未曾见你了,朕出宫一趟不易,你怎的不来宫中相见,是嫌父皇年老唠叨不成?”
李秀宁顺手扶住父亲的胳膊,搀着他往里面走,一边稍显黯然的道:“父皇瘦了”
她哄长辈的本事可不比李元吉差,只区区四个字,便让李渊心头一暖,看了看女儿,“你也清减不少”
说到这里,李渊叹息了一声不再言语,女儿嫁了柴绍,可自起兵以来,这夫妻两个总是聚少离多,如今又正在用人之际,不能招驸马回来,这相思之苦即便他是九五之尊,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李秀宁确实是瘦了很多,眼角眉梢也带了几分郁郁之色,和当初在云内那个稚龄少女已是相去甚远。
当然,人家个头儿也窜了起来,一双细长的眸子开合之间,神采凝聚,威严流溢,更非当年可比。
父女两人都沉默了下来。
走了一段,李渊游目四顾,状似没话找话的笑着道:“怎不见你府中李长史啊?”
李秀宁早有预料般笑了笑,轻声答道:“李长史偶感风寒,儿臣找了几位大夫,正给他诊治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1/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