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5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59/1986


名将向来都是中原王朝军旅当中的灵魂,是所有人顶礼膜拜的存在,可军队当中,却也绝对少不了像赵世勋这样的人物,他们才是大军的骨架。
而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的普通军官以及士卒,则组成了大军的血肉,只有骨肉齐全,再由一个聪明的脑袋领着,这才是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军事力量。
…………
所以说,唐军的反攻并非蛮干,把握住的是实实在在的战机。
正值高句丽人攻势渐消,后继乏力,而高句丽人的中军却还未赶到,给正在与唐军厮杀,纠缠的前军以有力支援的时候。
一个小小的脱节,就像之前高句丽骑兵的遭遇相似,只要把握住了,结果便是战局已定。
喊杀之声依旧震耳欲聋,数万人在这一段不算短的战线上拼命搏杀。
只是高句丽人的处境开始变得不妙了起来,大量的鲜血抛洒出来,却再也无法破开什么缺口,伤亡却剧增。
当唐军缓慢的开始向前推进的时候,耗费了太多气力,伤亡又大,气势已沮的高句丽人一下就顶不住了。
前排的高句丽士卒纷纷倒地,后排的人则被唐军突起的攻势推的连连后退,当同伴奔流的鲜血刺红了他们的眼睛,激起的却不是复仇的勇气,而是无边的恐惧和怯懦。
当唐军反攻,阵前也许只是相持了那么一刻,高句丽的前军在下一刻就溃了。
先是零零星星的一些人掉头逃走,接着就像是连锁反应,一队队的人跟在了逃窜的人后面,再然后……就是全线崩盘。
隋末战乱当中出现过无数次这样的景象,没有什么好说的。
两军相搏,战斗力更高,更有组织的一方总会尝到胜利的果实,不论是中原的军伍,还是高句丽的军旅,都逃不脱这个定律。
当高句丽人溃败的时候,他们也不比中原的农民军强上多少,胆气已落,尽如丧家之犬,唯恐逃的不够快。
这个时候,再威严的将领,再有经验的军官,也无法挽留住溃兵的脚步。
就算所有人都知道,自己逃窜之时,很可能会冲动身后中军的阵脚,让局部的失败变成全盘皆溃,可当大家都在疯狂逃命的时候,却没有多少人再会顾忌于此。
高句丽人的乐子大了……
…………
高句丽人的中军此时已经全部进入到了唐军弓箭手的射程之内,正在承受着雨点般落下来的箭雨的攻击。
每一波箭雨落下,就会有无数人噼里啪啦的惨叫着倒在地上,其他人却只能尽量的加快脚步,一边在心中祈祷着佛祖的保佑,一边则想着快点走过这一段距离。
可当他们还没去到前军的尾部,前面的的人已经败了下来,一群群的高句丽人带着恐惧,发疯了一般逃了回来。
率领中军向前的高句丽将领们惊悚的看着前面的景象,根本不知道该做出怎样的反应。
其实他们有什么反应都已不能改变此时的局面,留给他们的时间太短了,他们根本没有料到之前还很英勇的军卒就这么逃了回来。
前排的高句丽士卒本能的对逃回来的溃兵挥出了武器,不管哪里的军旅对待逃卒的方式都是一般。
但逃回来的人太多了,败兵就像是唐军的先头部队,被唐军驱赶着,一群群的撞进了己方的中军,让高句丽人的中军迅速混乱了起来。
这也是李靖没有让陈圆等人大举增援赵世勋部的原因所在,溃兵的战斗力,可不比敌人差上多少。
唐军阵后的战鼓声急促了起来,唐军的右翼在战鼓的催促声中迅速突前,因为他们在斩杀了高句丽人的数千轻骑兵之后,高句丽人步兵攻过来的时候,攻势便不如其他方向那么猛烈。
于是他们反攻的进展也最快,前面的盾牌手被刀盾手取代,兵卒在军官的喝令声中加快了步伐,并随即奔逃了起来。
他们几乎是跟着高句丽的溃兵一头便冲入了高句丽人的左翼。
阵列混乱的高句丽人根本无法阻挡如此猛烈而又坚决的突进,立即便被唐军连续击破,也只不到盏茶工夫,高句丽中军的左翼便已大溃。
高句丽王高成的堂兄高文启率先逃走,随着他的将旗后撤,并迅速逃往平壤城方向,立即加速了高句丽人左翼的崩盘。
当年在此被隋军打的大败的痛苦回忆一下便在高句丽将领们心中清晰了起来,恐惧像是疫病般在军中传染开来。
近十万大军一下便崩了,这种景象很难描述,用唐军将领们战后的话语来说,就是高句丽人像兔子一样逃窜而去,让唐军战果大减。
而当时,如果你能从天空这个角度望下去,那景象会非常之震撼。
高句丽人成群的向后逃走,呼喊之声沸反盈天,自相残杀,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
高句丽的贵族们没有任何脸皮可言,他们总是逃的最快,丝毫也不顾及部下或者其他什么人。
扔在最后面的,也就是打仗时突前的那些兵卒,几乎都是贵族们在各处征召而来的部落人等。
向前的时候是炮灰,逃走的时候则又要给人“断后”,和当年的那些北齐余孽作用差不多。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59/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