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5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58/1986


什么是精锐,这就是了。
悍不畏死之类的形容词已不足以描述如今的唐军将士,从隋末战乱中成长起来的大唐军旅,更像是只为战争而存在的杀戮机器,平静之下隐藏着无限的恐怖和狰狞。
缺口不住出现,但却根本无法动摇唐军阵列。
高句丽人堪称猛烈的攻势,在唐军面前几如玩闹,和唐军在战斗力以及军事组织上的差距,在战事进行当中,已经显露无疑。
凭着一腔血勇,想要战胜这样的一支军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数万高句丽人拥挤在唐军阵前,喊杀之声不绝于耳,战争的音符在这一刻就像沸腾的开水般热烈。
唐军就像是筑起了一座血肉长城,稳稳的矗立在了那里,任凭高句丽人拼命冲击,却是所得寥寥。
当战事进行到这一步,有经验的将领其实已经能够察觉出胜负谁属了。
谁都明白,有着先手的一方若不能在短时间内突破敌军阵列,那面临的就是进退不得的窘境。
战争天平悄然倾斜,甚至厮杀当中的高句丽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也只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高句丽的后阵还没有来到唐军阵前,攻势渐弱的高句丽前军便开始大规模的失血。
既不能突入唐军阵中,又不能后退的高句丽人,在唐军盾墙之上徒劳的敲打着,一排排的被长枪攒刺倒地,惨叫之声大作。
尸体在唐军阵前堆积了起来,受伤未死的人在辗转哀嚎,鲜血如同廉价的染料般在地上流淌。
这样的伤亡已经来到了高句丽人所能承受的极限,也许在下一刻,高句丽人就会溃败下去。
此时唐军阵中又升起了箭雨,给后续到来的高句丽人以打击……
赵世勋在高处紧紧盯着战局,这时他已完全确定,高句丽人作战稍有章法,但在野战当中完全不是唐军的对手。
此时他敏锐的感觉到,战事已来到关键处,赵世勋毫不犹豫的吩咐道:“传令,击鼓,全军向前。”
…………
唐军阵中响起了隆隆的战鼓声,闻鼓则进,这是军中铁律,而在草原以及其他一些场景当中,也就是骑兵和水军,号角则代替了战鼓的作用。
战鼓之声一起,各部将旗纷纷迁移,催促着众军向前。
“保持阵型,保持阵型,不要乱,杀,杀,杀……”
军官们声嘶力竭的传令给部下,从唐军前军开始,整个军阵开始蠕动了起来,像城墙一样开始向前推进。
攻势已挫的高句丽人哪里抵挡的住,不是被唐军砍杀在地,就是被挤的不住后退……
===第1537章大胜===
唐军反攻。
按照大军征战的规律,这样规模的一支大军,一旦选择全军向前,除非战败,也就不存在后退的可能了。
甚至前面遇到了敌人顽强的抵抗,大军迟滞上那么一会,也可能会造成军阵上的混乱。
也就是说,唐军的反攻一旦开始,就是一往无前,这个时候高句丽人想要阻挡住唐军的攻势,只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稳固防守,像之前唐军做的那样,等待敌人攻势弱下去,再行动作,一个则是用比唐军更为猛烈的攻势,来个以攻对攻。
显然,如今高句丽大军只能选择后者。
唐军反攻的时机把握的非常巧妙,也可以说是统领大军的赵世勋临阵把握住了战机。
如果高句丽人中军不动,唐军反攻时很可能只是先小胜一场,把高句丽人的前军击溃,续攻高句丽中军时,唐军面临的处境将和之前高句丽人相似,只是调换了一下角色而已,还有的较量。
可高句丽人太心急了,也可以说是他们军中的领兵之人经验太少,并不足以指挥大军作战,更确切的来说,没有独当一面的才能。
在他们这些年和突厥,中原的军队的交锋记录上就能明白这一点,当高句丽人对上散处辽东的那些野人部落时,他们往往能无往而不利。
可一旦跟突厥,中原的军队交手,除了倚仗地利之外,他们便鲜有可以称道之处。
…………
反观唐军的将领们,有着中原前人发展起来的各种战略战术作为借鉴,加上军队平日里的操练,以及他们所经过的战事的磨砺。
光在战略战术的素养上来说,便已经和高句丽人拉开了一段颇为遥远的距离。
而在临阵的决断以及行动力上,赵世勋可不比高句丽人差,而且他不会和军中其他将领一样,考虑太多的其他问题,比如说此战败了会怎么样,损伤太大又怎么交代等等。
他只关注于战事本身,缺乏大局观是他的缺点,可真要打起仗来,他却无愧于悍将之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58/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