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2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2/1986


大唐的骑兵集群早已形成规模,供养起来虽然消耗很大,但李破不会在裁军问题上从骑兵身上动手。
骑兵的机动性是与东西突厥争锋的最好保证,东边不太能用得上他们,但北边和西边,李破相信一定会有用到骑兵用武之地。
而等到过两年大船造的多了,也完全可以把骑兵运送过海,攻打高句丽时会得力的多。
东莱已经成为大唐出海的桥头堡,李破还下诏从马邑,雁门,晋阳等处调了些官吏前往东莱任职。
可以说在大唐元贞五年开始,大唐的战争机器又运转了起来。
“陛下,臣听说吴王在海上俘获了不少倭人,臣到新罗之后,要讯问一番,可能会因此改变进军方略”
太极殿中,李靖临行之前做着最后的陈述。
李破理解的点了点头道:“无妨,大军征战少不了随机应变,老师尽管放手施展便是,不要忘了,朕还是老师的学生呢,用兵之法都是老师教的,又如何信不过老师的才能?”
李破的嘴骗人的鬼,说话就是好听。
李靖却是实在人,听了不由尴尬的摸了摸胡子,他也就是送了这个学生几本兵书,从来没有言传身教过。
他那另外一位学生徐世绩也是如此,这事你说尴尬不尴尬。
说起来也就是李碧才算得上是他的亲传弟子,养在马邑郡丞府的元朗则算是半个看看,是不是更尴尬了?
“倭国孤悬于海外,征伐不易,陛下为何不以前隋旧例,使其称臣,反而非要派兵征讨?即便它与高句丽勾连,也无须这般大费周章此战糜耗粮草可不少啊”
琢磨了一个月,李靖这是缓过神来了,试探的对征讨倭国之事提出了异议。
李破想了想,不欲在此事上解释太多,只是简单的道:“倭国所处之地有些特异,横亘于东海之上,岛上颇为贫瘠,倭人只能出海寻找机会。
所以海上多有倭国船只来往,他们要是好好的与人为善也就罢了,可据吴王所说,海上的倭人多有抢掠船只之举,还与百济,高句丽交往,已呈不制之势。
老师在江陵数载,可能还不晓得,朕将在东边以及东南广设船坞,码头,与海外之人来往交易,倭人不除,早晚要垂涎于海上之利,与我为敌。
那就不如早早除之,以绝后患。
本来不会这么快与倭人计较,可吴王开了个好头,在海上一战之下扫清了倭国战船,短时间内倭人在海上已呈无船可用之势,所以不如顺势而为,灭掉倭国,也好为将来大唐的船只行于东海之上时,多个歇脚的地方。”
===第1153章两女===
在对倭国的战事上,没什么好说的。
李破的想法也无人能够了解,因为他们做梦都不会想到,孤悬于海外海岛之上的那些野人,会在将来对中原造成一场浩劫。
三千五百万人的伤亡,这还不算从明末开始,倭寇横行于沿海,一直到甲午海战,倭人进据东北,给华夏民族造成的伤痛。
只那八年之间,华夏大地被漫漫血色所掩盖,这样的伤痛竟然还有人敢于忘记,真是数典忘祖,不配为华夏苗裔。
等李靖离去,太极殿中,李破悠然的想着心事。
他先在这里打个样,也让后来人省点事,不用再去计较岛上的人型生物祖宗是谁的问题,此战过后,倭岛就将划入大唐的版图。
扫荡个几年,把岛上的倭人都捉来中原搞建设,他们哪还有祖宗可言?
五月间,暖洋洋的夏风驱逐了料峭春寒。
长安南郊,长安海事学院的人工湖畔,吕乡君和李客卿相携而行。
李客卿百无聊赖的打量着周遭的景色,出身江南人家的她,见惯了山清水秀的景致,而且身为画师,更觉这里斧凿痕迹太多,一草一木皆非自然所有,更是让人提不起兴致。
尤其是这里竟有军兵把守,防卫颇为森严,弄的她很是紧张。
她颇为羡慕的瞅了瞅身旁悠然而行的小娘子,心里一万遍的道着,吕娘子攀上了高枝,真是不一样了。
若是搁在以前,她们来这样的地方游玩,准定要由权贵陪同在侧,方能入内,现在人家吕娘子却是畅通无阻
也不知成国夫人需不需要人给画个像之类的,若是能近前说上些话,她这初来乍到之人许也能过的逍遥一些。
想起成国夫人其人李客卿在从吕乡君口中听到成国夫人的来历,以及她们的渊源的时候,就算是现在,回想起来李客卿也有一种极为不真实的感觉。
前朝皇后,天下第一美人,梁后主萧铣的姑姑,竟依旧活着不说,还成了如今的成国夫人,震惊之余,真是让人浮想联翩
好吧,因为她那些熟客都被人给捉走了,消息太过闭塞,到了长安却是得好好背一背英雄谱了。
反正现在她寄居于吕乡君府上,正在初步的适应长安的生活。
至于之后的行止,李客卿也没什么太多的打算,因为得看吕乡君的安排。
她虽是闻名江右的大画师,江南名妓的行列里有她一个位置,可在京师长安,她却没什么名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2/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