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0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3/1986


李碧被他逗笑了,随口就顶了回去,“落下笑话不怕,活着回来就成,夫君现在可不同以往,要多听一听臣下的建言,不要一意孤行,万万不可轻身犯险……”
李破摆了摆手,“我这条性命老天都不收,何况是突厥人了,和以前一样,你尽管看好家门,莫要让宵小作祟,等我回来便是。”
夫妻两人在众目睽睽之下,说了些俏皮话,驱散了些离别的氛围,见他们说完了,留守的臣下们这才上前给君王送行。
李破又略作叮嘱,让人牵过战马翻身上马,再不回头,只用力的挥了挥手。
低沉的号角声响起,皇帝启程了……
……………………
李破没有取道潼关,而是走的蒲坂。
这是他当初南下时进军的路线,当年那几座简陋的浮桥早已撤除,取而代之的更为坚固,可容大队人马通过的……嗯,还是浮桥。
关西到晋地的通道,在战争年月是兵家必争之所在,如今战事已然过去数载,这里也就变成了联结关西和晋地的纽带。
不论是对岸的蒲坂,还是这边的冯翊,都日渐繁荣了起来,战火的痕迹早已消失殆尽,当初的军事重镇没了多少驻军,又因为地近长安的缘故,再没有张华那样的悍匪作乱,气氛祥和,一片升平景象。
五千多人在冯翊驻扎了一晚,第二天便渡河到了蒲坂。
李破还在壮年,没那么多的感慨可以抒发,发生在这里的战事很是惨烈,重新回到此处,李破只是觉得好像过去了很久,却又仿佛发生在昨日,有点滋味难明而已。
让他比较欣喜的是这些经过的地方现在看着都还不错,人们安居乐业,沿途的田地里已是一片郁郁葱葱,今年估计又是一个好年景。
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生命力是如此的顽强,只要大家不来胡乱折腾,也许恢复起来并没有他自己想象的那么艰难。
大队人马并没有在蒲坂多做停留,李破也没有故地重游的兴致,随之北上晋阳。
皇帝仪仗所到之处,地方官员纷纷参拜,才刚刚过去几年,地方高官大多还都是李破亲自提拔起来的人,比如说绛郡太守赵嬴。
这些人对皇帝的感激和敬畏那就不用说了,到了绛郡,李破终于停住了脚步,因为这里是河东裴氏的老家。
河东裴氏是典型的魏晋高门,九品中正制的受益者之一,他们在纷乱的时局当中脱颖而出,可谓是晋地的一面旗帜。
魏晋之时,有“八裴八王”之称,说的就是晋阳王氏和河东裴氏的俊秀之才。
像这样底蕴深厚的大阀高门,并能延续至今,自然都有其不凡之处。
………………
闻喜县,河东裴氏祖宅。
按照裴氏自己的说法,他们的祖先在东周之时便得到赐封,有了闻喜裴氏一脉,照这个算法,他们的家族已经存在了一千多年了。
当然了,李破觉着他们是在往自己脸上贴金,想和晋阳王氏等衣冠大族别苗头,实际上这些汉人大族估计都是在汉时发的家。
只不过找祖宗这事大家都在干,也就不用较真了,除了共产主义接班人之外,谁发达了会说自己的祖上是个农人,或是小商小贩呢?
不管怎样,裴氏祖宅都悠然矗立在那里,依山傍水,即便是在战乱之时,这里也一片静谧,不理外务,好像能隐隐闻见书香之气,彷如世外桃源一般。
只是在这一天,喧嚣终于打破了裴氏的宁静,裴氏主宅从来不轻易开启的正门在吱吱扭扭的刺耳声音当中,四敞大开。
高冠博带的裴氏子弟在一众家老的带领之下,迈着不慌不忙的步子走了出来,站在祖宅大门之外,迎接圣驾的到来。
李破其实对裴氏没有太大的兴趣,他们住的地方最多也就和王氏差不多,没什么看头,至于说选拔人才,评点俊秀,他娘的科举都开了,你们不去赶考,想抄近路?脑子里想什么呢?
===第1242章裴阀===
皇帝出巡,对于地方来说自然是了不得的大事,不说清水净街,鲜花铺路吧,也差不多少。
和后来的领导视察也没多大分别,千年如是。
此次李破北巡,目的是去跟突厥可汗会盟,但对于地方官吏来说,皇帝所到之处,除了必须一切准备妥当之外,也是一个他们展现政绩的机会。
当然了,到时候你要是没露出脸皮反而把屁股漏出来了,那只能算你倒霉,没其他的说法。
总的来说,李破行色比较匆忙,并不打算在地方上多待,他其实是计划会盟之后回来的时候,再好好看看,这里毕竟是他的起家之地,别被人给弄糟了。
估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晋地都将是他的脸面,如果有人在这里胡作非为,弄的百姓怨声载道,那打的就是他这个皇帝的脸。
后来的老朱做的就很不好,人们还给他编了顺口溜,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却有九年荒。
这是老朱移民落下的瓜,其实归根究底主要还是蒙(和谐)古人弄的中原贪腐横行,延续到了明朝,官员腐败,天灾人祸,最后把老朱这个开国皇帝的脸打的是啪啪的响。
………………
李破会在绛郡停下脚步,主要还是想给裴世清一个脸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3/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