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0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2/1986


少女很快破涕为笑,除了祝福皇后娘娘能青春永驻,福寿绵延之外,还向皇后娘娘保证,她一定会再回来的。
金胜曼还年轻,对前途充满了憧憬和向往,还无法深刻的理解,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意境。
以当世的交通条件,有些人一旦离别,一辈子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了,所谓相见即是永别,说的就是这个,是人生的大恐惧之一。
………………
金胜曼向李破辞行的时候,则是另外一番场景。
没什么缠缠绵绵,旖旎无限,李破在金胜曼眼中,是大唐文化,经济,政治军事的一种集合体,是世间最为强大的男人,她的那点思慕之情糅杂了许多其他的东西,甚至于和男女之情没有多少关联。
而新罗王女在李破眼中,也只是一个工具人,在将来一段时间内,是大唐和新罗联结的纽带,更是和私情没有半毛钱关系。
他们再次于太极殿中相见,李破只是略作嘱托,并依照之前金胜曼所请,许下了一些不知道能不能实现的承诺,便将人给打发走了。
大唐皇帝和新罗王女的故事暂时告一段落,有没有后续谁也不清楚,他们并没有擦出太多的火花,两国相交是十分严肃的问题,掺杂不了太多其他的东西。
金胜曼出长安的时候,送行的是鸿胪寺卿高表仁为首的鸿胪寺官员,另外就是王琦代表皇后送了金胜曼一程。
鸿胪寺少卿崔敦礼则要作为大唐使节随金胜曼一道去新罗,他们要一路去到东莱和陆续聚集起来的大军汇合,然后坐船出海。
行程数千里,是一帆风顺,还是满路荆棘,除了要看老天爷的眼色之外,就是看这些人得不得用的问题了。
………………
使者们陆续离开,皇帝也到了出京去跟突厥可汗会盟的时候了。
经过了近半年的准备,此次出行并不属于皇帝临时起意,仓促出行的范畴。
而且李破没有像杨广那样,自己走到哪里就把朝廷搬到哪,还要带上自己的后宫,只这些人浩浩荡荡的就得有几万人。
所以每次杨广出行,人数都在十万人开外,甚至会达到数十万人的规模,每一次出去消耗的各类物资都好比一场会战。
相比之下,李破就寒酸多了,他亲自点了十几个文武官员随行在侧,其中官位最显的吏部尚书裴世清。
也数裴世清年纪最大,其他的诸如门下侍郎长孙顺德,中书侍郎岑文本,户部侍郎段纶,兵部侍郎窦轨,礼部侍郎刘洎,起居郎薛元敬,著作郎虞世南等人,都属于青壮派官员。
主要还是怕年纪太大,禁不住旅途颠簸,像段文振那样死在路上,那可就太晦气了……
一应护卫则从千牛备身和左右屯卫,以及京兆各地守军中挑选出了五千人随行,他们既是皇帝的仪仗兵,也是皇帝近卫。
统领他们的则是皇贵妃,左千牛备身府将军阿史那容真,和亲卫大都督罗士信。
在这之前,李破已经召回了左屯卫大将军赵世勋,和柱国大将军尉迟恭,右屯卫大将军窦琮一道统领京师守军,留守长安。
皇后李碧暂摄朝政,为了政局稳定,今年施行的诸般国策能顺利的进行下去,除了裴世清之外,三省六部的主官全都留守京师……
===第1241章河东===
李破出京也没有摆那么多的排场,此去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和突厥人会盟,至于让地方官员感受一下帝王的威严,以及让突厥人见识一下大唐皇帝的雍容等等,都在其次。
只要安全无虞,其他的尽量能省就省,这显示出了李破务实的态度,也和他的出身有着莫大的关系。
像出身世族的杨坚父子,李渊等人,哪个出行不讲究一下排场?那几乎已经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至早已习以为常,讲究就是一个声势煊赫,耀武扬威。
反观李破,上路之后,完全就当做大军行进一般来组织了,不论文武,人人皆是乘马而行,沿途都有人接应,让他们的行进速度非常的快,若非明晃晃的皇旗在空中烈烈飞舞,几乎看不出是皇帝出行。
不知道还以为是大军出征呢。
………………
皇后李碧带着朝中文武重臣送皇帝于十里长亭。
“夫君此去,还是要多加小心,突厥人没有信用可言,汉高祖被围于白登山,咱们之前还上去过呢。
近的则有杨广被围于雁门……夫君要记得前人之鉴,谨慎行事才好,妾身会在长安等夫君安然归来……”
这话念叨了好多遍了,夫妻两人自从入了长安之后几年未曾分开,乍一离别,心里还都挺不是滋味的。
其实他们这些年聚少离多,又都是以大事为重的性格,不应该弄的这么腻歪才对。
李破暗叹了一声女人啊,本来好不容易能出来一趟,心情挺好的,却被妻子引起了不少的离情别绪。
大军环绕,文武在侧,李破也不好多说什么,而且该说的话早就说了很多了。
所以李破只能无奈的道:“放心吧,跟你说了多少次了,塞外我又不是没去过,当年那么点人也能来去自如,如今大军就在身边,突厥人又那么笨拙,能出什么事情?
你说你也是,临行的时候说的话这么不吉利,老子要是像杨广那样被人追着赶着狼狈的逃回来,岂不要找你算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2/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