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1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1447


只是吧,那都是以后的事了,现在嘛,罗志学还是想着继续掌控伏牛山,甚至控制伏牛山南部以及东部的外围地区,控制更多的粮食产地。
抱着这样的打算,罗志学在打完松山战役后就没有挪窝返回三水村,而是带着大人盘踞在松山村里。
一边安排人手开荒屯垦,一边安排人迁移三水村里的工匠等。
同时也是加紧派人出山采买各种物资,尤其是火药和铁器、食盐、布匹等战略物资。
有意思的是,在第二次松山战役结束后,后头好久都没有发现有第二支明军进山。
也不知道明军那边在干啥,是无视了黄光茂所部的惨败,还是说实在腾不出兵力来。
身在大山里的罗志学等人不知道的是。
实际上在王继达返回鲁山县城后,就开始发动人脉把自己的故事给传播了出去,其中还花费了不少钱打通了谭正凌的关系,获得了谭正凌的庇护。
最终进击伏牛山失利一事,责任全都摔在了黄光茂头上去,他王继达非但没有战败之罪,反而有抗击贼军之功。
谭正凌已经给了他准信,这一次‘功劳’不大,升知府是没指望了,但是升个同知还是没问题的,正好汝州同知年老多病即将致仕,所以王继达回头就会补上汝州同知这个缺。
如今王继达就等着翻年调令一下来,就前往汝州担任同知,那里还会费心费力去组织大军进军伏牛山啊。
人家虽然打仗不行,但是人家又不傻啊。
经过松山一战后,王继达心里非常清楚,伏牛山那边的流贼不好打。
如此情况下,他还不老老实实等升官非要去和伏牛山的悍贼过不去,万一再来个惨败可就没第二个黄光茂替他背黑锅了。
所以伏牛山的流贼,谁爱剿去谁剿去,反正他是不去了……
至于说杀贼立功,树立知兵名声之类的,外头各种流贼流民多了去,他随便带着新征召来的县勇在荒郊野外逮着流民杀,弄点首级作为功劳它不香吗?
干嘛要和伏牛山的那些悍贼死磕啊!
毕竟又磕不过……
王继达是个聪明人,吃了一次亏后就不会吃第二次亏。
所以他回到鲁山县城后,除了派出哨探持续监控伏牛山,尤其是松山村那边的流贼有没有大规模出山的动向外,他也就没多余举动了,至于其他县勇一部分留下来守城,一部分派出去剿灭各种流民立功去了。
作为地方主官的王继达不干了,而武官体系那边现在也忙着,没空搭理伏牛山的那一小撮流贼。
因为十二月开始,一度在楚北惨败,最后逃回陕西,但是又在陕西遭到洪承畴率领各部围剿的各部义军,开始在高迎祥、李自成等各部义军主力从秦岭东出袭击河南。
这些义军可不是伏牛山那样只有几百人的小规模流贼,而是动不动就好几万的大规模义军。
对此官军那边可是相当紧张,河南巡抚玄默已经下令各部严防以待,要围堵义军东出,更是严令驻防部新安等地的左良玉所部,驻防汝州的陈治邦所部,驻防卢氏的明军各部一定要扼制义军的东出意图。
\b因为义军的大规模东出,搞的河南一地的明军压力大增,而且局势大大不妙。
如此情况下,驻守汝州的陈治邦所部那里还顾得上伏牛山里的那些小毛贼啊,其主力已经是在汝州北部的汝州城、汝阳城等地严阵以待了,并且还应玄默的要求派遣了一部分兵力前往洛阳城协防。
如此也就造成了,虽然陈治邦对麾下黄光茂战败伏牛山一事非常不满,也想过派兵前往伏牛山把这伙胆大包天的流贼给剿了。
但是义军压境之下,他也没办法腾出足够的兵力去伏牛山折腾了。
而当陈治邦的主力明军被大规模义军给牵制住了,王继达又很清楚自己折腾的县勇不中用根本没法打伏牛山,自然也就没什么大规模明军会跑来伏牛山搞事了。
\b对此,伏牛山里的罗志学暂时还一无所知呢,他只是觉得明军没有继续来伏牛山而奇怪,毕竟自己可是在松山一战里歼灭了上千明军啊,明军内部就算再拉跨也不可能视而不见吧。
既然明军没来,罗志学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十二月中旬,罗志学召集了众人商议,随后决定正式偏师南下,前往伏牛山南部外围的村落,尝试控制这些村落啊,从中获得粮食和兵源。
\b这个过程里没有遭到明军的官方力量来干涉,但是有各村落,尤其是地主们的私人力量在进行抵抗。。
伏牛山的外围地区,可不算什么大山里了,虽然地形依旧是丘陵为主,不过那都是传统村落,里头自然是有不少大地主的。
这和伏牛山深处里基本都是山民,根本就没什么地主的情况不一样。
而保乡营要在山外征粮主要也是从那些地主的手中征粮。
毕竟除了地主外,其他人以佃户居多。
而保乡营一向来都不干从苦哈哈手里抢粮的事,李同林时代如此,孙成立时代也如此,到了罗志学时期同样如此。
不是没法对苦哈哈们下狠手,而是就算抢这些苦哈哈也抢不来多少粮食。
这些传统村落里的粮食产出,基本都是集中在各村的地主手中,保乡营要大规模征粮,只能找这些地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