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1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1447


说是营务呢,但其实更不如说是各类内政事务。
b而这些营务有些纯粹是鸡毛蒜皮的事,而有些则是非常重要的事。
比如说三水村边上的两个村子因为在一条溪流的上下游,双方为了争夺水源,最近一段时间闹的不可开交,一度发生了械斗,造成了一些死伤,而作为伏牛山霸主,保乡营自然不能对这种内斗视而不见。
前段时间忙着对抗明军罗志学也没空搭理他们,这不,等闲下来后就让人把这两个村子里的村长以及带上几个名望高的老者给叫过来处理这事
保乡营之前在各村寨征粮的时候,为了能够顺利征粮其实也是动用了一些武力手段作为威胁,顺带着也给各村安排了村长。
没有另外派人,只是从各村里选择了一个名望比较高,同时对他们保乡营顺从的人担任村长,负责处理各村内的普通事务,主要还是协助保乡营征粮募兵,平日里也会负责处理一些村内的杂事。
罗志学把这两个村的人叫过来后狠狠骂了一遍,然后让他们直接在松山村里进行谈判,就地划分水源。
这些人在一群士卒的威胁下,一个个早已经心惊胆颤,双方来的时候还相互敌视,你瞪我一眼都得瞪回去,但是谈判的时候彷佛一家亲,三言两句就给谈好了。
除了这种鸡毛蒜皮的事外,其实更重要的还是安排开荒种地,这样明年春耕到来后才能够种更多的粮食。
保乡营里如今可是大几百号人呢,还有好几百人的战俘,这些人可都是要吃饭的,而光靠伏牛山里各村寨征集的粮食,其实是不够养活他们的,他们还得自行种田。
b而首要开垦的地方并不是三水村,也不是三水村临近的几个地方,反而是松山村。
不仅仅后续大规模开垦的地方是松山村,而且罗志学已经是逐步把兵器作坊里的工匠们都逐步转移到松山村这边来,重新设立兵器作坊。
而这些举动也意味着罗志学是准备重点经营松山村,而不是大山更深处的三水村里。
===第六十六章
义军东出===
按照传统农耕条件来看,其实整片伏牛山地区都不咋地,只有群山中零星的山谷适合耕种,远不如东部汝州平原或南部南阳盆地,有着大片平原耕地。
基于地理条件限制,伏牛山中的各村落也都存在于这些山谷当中。
这些村落的农耕条件有好有坏,其中位于大山最深处的三水村位于大山深处,在军事角度上来说易守难攻,作为一个土匪窝很适合,但是其耕地条件其实很一般,其内的可开发耕地不多。
哪怕是全部开发了以这年头的农耕水准顶多也就养活大几百人而已。
更不要说进出三水村的道路及其难走,就那么一条山间小道绕来绕去,上山又下山,根本无法通行马车,这对日常行军,粮食等物资以及火炮的运输都非常的麻烦。
而松山村这边呢,村子周边的地形更加平坦,可开发耕地更多,开发难度也要更低一些,而水源也比较充足,有着好几条溪流,在此地屯垦的话,足以养活一两千人呢。
至于安全也不用担心,这地方和伏牛山里的其他村落其实都一样,东南西北都是山,这些山可都是未经开发,人迹罕至上的原始山林,很难直接翻山越岭钻进来的。
能进出松山村的也不过是几条小道而已。
而南边的道路,就是沿着松山之中一条谷底往南走,松山防线,也就是设立在这里。
有松山防线在,安全上不用太担心。
穿过松山防线后就是伏牛山的外围丘陵地区了,这一片地方虽然还是丘陵地形,但其实已经是开发比较成熟的地区了,有着众多成熟的村落。
成熟的村落代表更多的粮食,更多的人口。
如果有可能,罗志学还是希望把保乡营的触角延伸到伏牛山南边外围地区的各村落,如果能够控制这一片地方,那么对保乡营的未来发展将会有极大的好处。
保乡营总是会渴求更多的粮食和更多的兵源。
为此,罗志学决定了把保乡营的主要驻地迁移到松山村这边来,当然了,三水村那边也不会放弃,还会继续派驻部分人手以及战俘耕种三水村的土地,作为一个后备基地使用。
那一天要是官兵杀进山来,而自己又扛不住的话,少不得要放弃松山村重新退回三水村的。
只是到了那个程度,罗志学也有可能直接选择放弃伏牛山,往西边的大山去。
\b罗志学从来没有说一旦官兵大规模来袭,明明打不过的情况下还会死赖在伏牛山。
最好的情况,自然是在伏牛山里囤积足够的粮食,招募足够的兵员,训练出一支强悍的军队出来,进而开始展望四方,伺机而动。
但是如果进展不顺利,中途就遭到大批主力官军来袭,进而被官军击败的话,那么罗志学也会毫不犹豫的带着精锐骨干撤离伏牛山,另外找机会寻求东山再起。
玩造反嘛,不能太死脑筋。
能打就打,打不过就跑呗,跑了再找机会发展壮大再来一次!
造反这个事情吧,得学李自成,在他的造反生涯里吃了不知道多少次败仗,麾下大军组建一次被击溃一次,但是人家每一次都会在兵败之时率领骨干主力突围逃生。
明军每每以为这就完了,但是不用多久人家又拉出好几万甚至几十万大军来了,这败着败着,人家就败进了京师,逼死了崇祯……
这简直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典范,比曾国藩还要牛逼。
所以说,以后的事罗志学不知道会这么发展,但是他一向来都喜欢安排好几个备用计划,而诸多计划里从来没有死守伏牛山这一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