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太孙第9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9/1347


看过之后嘱咐说道:“皇爷爷年龄大了,如今身体抱恙,孤王心中实在担心,还请诸位竭力诊治,务必使皇爷爷早日痊愈。”
“是,臣等遵命。”
朱允熥并没有离开,而是坐在大殿的椅子上,对李福说道:“让人把奏章送到这里来,孤王要守着皇爷爷。”
“是,奴婢遵命。”
李福来到一旁招呼小太监,耳语了几句,不久在文华殿里的受章就会搬了过来。
为了显示孝道,朱允熥便在乾清宫理政了,这就叫做衣不解带,侍奉汤药,是非常推崇的孝敬长辈之道。
天色黑下来的时候,徐妙锦在东宫左等右等,仍然没有等到人,过了一会儿朱允熥差遣宫女去东宫禀报,她这才知道怎么回事。
朱元璋的这场风寒持续了将近一个月,虽然到后半个月症状已经明显减轻了,可仍然没有好利索,依旧咳嗽不断。
朱元璋知道自己的孙儿就住在这里伺候汤药,赶了他几次都没把他赶走,直到后来病态大减,朱允熥才返回东宫居住。
洗了个热水澡,冲去浑身疲累,一夜春宵之后,这才恢复了精神。
文华殿里,朱允熥正在看书,王忠前来禀报道:“殿下,陛下下了新的旨意,请殿下过目。”
朱允熥微微有些诧异,朱元璋现在病还没有好利索,又让自己总揽朝政,现在下旨所谓何事?
接过来一看,直接上面写着:“谕群臣曰:“朕起兵至今四十余年,灼见情伪,惩创奸顽或法外用刑,本非常典。
后颁《律》与《大诰》,不许用黥剌、剕、劓、阉割之刑。臣下敢以请者,置重典。”
嗯,这一条中规中矩,算是肯定了朱允熥对律法的修改,不再采用黥剌、剕、劓、阉割的严峻刑法。
只是设府、部、都察院分理庶政,事权归于朝廷。嗣君不许复立丞相。臣下敢以请者置重典。
皇亲惟谋逆不赦。余罪,宗亲会议取上裁。法司只许举奏,毋得擅逮。勒诸典章,永为遵守。”
朱元璋把不许设置丞相列为禁项,这是要让后世之君名正言顺的大权独揽啊!
而且朝臣们谁敢请设立丞相,就从重处置!
所以这就堵住了后世之人的嘴,就算有人敢提,做皇帝的也可以用一句“先帝之命不可违”怼回去!
如果惹怒了皇帝,那就以“先帝之法”严惩不贷!而且处置的光明正大,绝不会留给人话柄!
毕竟这是“先帝”的旨意,后世之君尊从就是孝道!
至于皇亲有罪归给皇帝处置,也是在加上皇权,让忠实之人不敢为藐视君主,不敢阳奉阴违!
皇帝既然有处置皇亲的的权利,那谁不得遵从皇帝的旨意!
朱允熥笑了笑,朱元璋这是在给自己铺路啊!
一面是永久废除宰相制度,把朝廷的权利收回来!一面手握处置皇亲的权利,这样无论是文武百官,还是宗室,到时候都会唯自己马首是瞻!
真是一番良苦用心啊……
===第478章
被迫雨露均沾===
“殿下,马尚宫来了,正在殿外等候。”文华殿里,王忠禀报说道。
朱允熥停下了手中的笔,抬头说道:“请。”
就一个请字,王忠就知道该如何对待了。
一个妇人年有四十余岁,虽然被称为“尚宫”,可她身上穿着却不是宫中女侍的服饰,在宫女的带领下进入大殿,行礼道:“奴婢拜见皇太孙殿下,殿下万安!”
朱允熥放下手中的笔,面色平和,客气的说道:“马尚宫请起,不必如此多礼,赐座!”
“多谢殿下。”
朱允熥之所以客气,是因为眼前这个妇人并不寻常。
她叫马蓬瀛,是历史上留名青史的五位女天文学家(其他四位为班昭、楚衍之女、王锡惠、王贞仪)之一。
朱元章于洪武二十五年:“差内臣陈二仔,捧宝二百锭,四表里,召授尚宫司宫,正授冠佩”。
在历史上他还做过建文帝朱允炆的老师,同时命令当地政府每年“给俸米六十石”。
她是朱元章特地命人请来的,擅长天文和算术,是大明有名的才女。
宫女搬来锦凳,马蓬瀛行礼之后便坐了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9/13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