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太孙第8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4/1347


因为不是正式的朝会,所以没有那么多规矩,每个人都坐在锦凳上,气氛也比较融洽。
杨靖询问说道:“殿下,不知召微臣前来有何吩咐?”
朱允熥道:“杨部堂,关于大明律法,你前些日子有所提议,今日再说说吧。”
杨靖点点头,说道:“殿下,大明立国之后,陛下就非常重视律法的颁布,经常让官员讲解《唐律》,陛下听过之后就去其精华,保留了一些。
后来又经过修订,才有了现在律法的框架,所以在刑法上,《大明律》渊源于《唐律》,以笞、杖、徒、流、死为五刑,即所谓正刑。
其它如律例内的杂犯、斩、绞、迁徙、充军、枷号、刺字、论赎、凌迟、枭首、戮尸等,有的承自前代,有的为明代所创。”
“其中“五刑”条规定刑有五种﹐即笞﹐杖﹑徒﹑流﹑死﹔在“六律”的具体条款中又有凌迟处死﹑边远充军﹑迁徒﹑刺字等刑罚﹔
“十恶”条规定了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十种所谓“常赦所不原”的重罪。”
“不过现在的大明律,还不完善,依然在补充的过程当中,臣想请加大完善的进度,以求能够尽快刊印颁行。”
朱允熥道:“律法乃是治国之根本,杨部堂所言极是。”
“殿下客气了……”
朱允熥话锋一转又说道:“不过在现有的律法当中,有些过于严苛了,需要做些修改。”
杨靖不由得问道:“敢问殿下所说的,是哪些地方?”
朱允熥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大明建国之初,重新制定了律例,以适应当时的局面,本王对于律法,不知道杨大人准备如何完善。”
“殿下请看……”
杨靖就将一册书卷递到太监王忠,王忠放到朱允熥面前的书案上。
杨靖解释说道:“殿下,微臣觉得完善律法,总括的来说,那就是宽刑律法,以严治民,内外公平。”
郁新并没有参与制定这些律科,说具体的情况并不清楚,可是一听到要以严治民,不由得就皱起了眉头。
“杨部堂,不知道这以严治民是何意思?”
毕竟在这个时代,百姓生活已经很不易了,如果再按照律法非常严苛对待百姓,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杨靖看出来郁新并不认同,于是笑着解释说道:“这以严治民,是建立在宽刑律法的前提之下。
按照大明的律法,人有了一些小的过错,轻则杖责鞭打,留下满身的伤痕,严重的还有可能因此送命,往往在这轻重之间,就有了给贪官污吏施展的机会。”
“十杖可以打死人,百杖也可以使人不伤皮肉,全看施刑者的心情,所以许多百姓若是触犯了律法,就会买通官吏免受皮肉之苦。
而那些没有钱的穷苦人家,官吏勒索不成没有好处,往往就会重打,就算是致人死亡,也会推脱罪犯有疾病或者身体病弱,所以就留下了很大的漏洞。”
顿了一下,杨靖又说道:“所以微臣觉得,对于百姓犯了一些小过错的,可以罚他们一些钱财或者粮食,也可以用劳动相抵,服几天的劳役,
修一段路或者开垦几亩土地,再或者疏通河道都可以,如此一来就减轻了百姓的苦楚,也能够增加官府的收入和建设。”
“好!”朱允熥暗道了一声。
正如杨靖所说的,打得轻打得重全在那些官吏一念之间,
这不是摆明了给人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的机会吗。
而且按照这個时代的医疗条件来讲,人受了皮肉伤之后,一旦被感染很多人无药可救!
轻则溃烂一片,很可能会留下一辈子的病!重则会因为感染而死!
郁新点点头,颇为认同的说道:“律法的制定本来的用意就是为了让人向善,使人畏威而不敢作恶,
若是百姓犯了一些小错,就鞭打杖责,只会让人害怕而怀恨,使二者对立起来。”
“若是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倒还罢了,一旦流年不利,百姓困顿,就会演变成为土匪强盗攻击官府,这使得百姓很难和官府朝廷同心同德。”
杨靖向朱允熥行了一礼说道:“殿下,朝廷若是能够宽刑律法,实在是百姓之福。”
朱允熥点点头,并没有说话。
杨靖又接着说道:“至于以严治民,就是说的就是对于那些大奸大恶,触犯律法之人,需要严格的执行,
绝不徇私舞弊,绝不任由歹人逍遥法外!该囚禁的就囚禁起来,该杀的就杀,绝不姑息!”
朱允熥點點头说道:“对恶人宽容,就是對好人的惩罚!那些大奸大恶之徒,杀人放火之辈,百姓深恶痛疾!
若是不能够将之绳之于法,大明的律法何在!官府的脸面何在!不能够给百姓报仇,伸张正义,别人会指着朝廷的脊梁骨骂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4/13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