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太孙第10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7/1347


===第510章
太监不可靠啊……===
朝臣们面面相觑,谁都知道在这硬币上的是朱元璋头像。
而之所以铸成朱元璋的半身像,是因为洪武皇帝是大明的开国君主,
在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当中有非常高的威望,把他的头像弄上去名副其实。
而自己只是继位的新君,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什么拿出手的功绩,也没有什么可以名垂青史被后人诉说的地方,
要是印上自己的头像……
再说了,自己的那些藩王叔叔都还活着,真要把朱元璋撇在一边,给自己脸上贴金,他们真能服气?
朱允熥还真没那么大的脸……
享受那么大的殊荣……没脸啊。
而朱元璋正好合适,谁也挑不出毛病!
“诸位爱卿看看,此银币成色如何。”
“陛下是要松弛金银之禁?”齐泰不由得问道。
朱允熥见诸位朝臣都看着自己,也是面露疑惑,便解释说道:“算不上,不过之前就听诸位爱卿讨论大明财政货币一事,深有感触,
这些东西应该为大明效力,便于百姓使用才好,若是束之高阁,那非百姓和朝廷之福,也非皇祖父的本意……”
“况且朕知道在民间,白银依旧在流通,只不过行在暗处,没有大肆公开罢了,
既然百姓要用,朝廷就应该顺应民意,所以朕就命人铸了这几枚银币,给诸位看看成色如何。”
朱元璋曾经在定钞法的时候,规定禁止使用金银交易,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白银的流通就转到了地下。
既然禁不了,那就何须再禁?
禁的结果就是百姓使用货币困顿,商贸难以发展,而大量的白银存留在民间,不能收归官府使用。
朱允熥要用白银,但也不能担上一个推翻朱元璋之策的罪名。
弛用银之禁是必须的,可是不能明说,
得用另外一个说法……
朱允熥望着众人说道:“而且朕命人所著的银币,并非之前历代的称量货币,而是铸币!”
众人点点头,都明白称量货币是什么意思。
称量货币亦称重量货币,开始以金属为货币时,犹未依一定形式铸造,亦无一定成份及重量,流通时,必须通过成色鉴定和称衡重量,以定价额的货币。
由于每次交易均按货币金属的实际重量和成色所具有的价值量进行结算,因此,秤量货币也是一种典型的“足值货币”。
充当秤量货币的金属主要是白银、银锭,故白银、银锭有秤量货币之称。由于每次交易都要称量验色,颇为不便。
简单的说就是用足够的重量铜或白银进行交易,称出来多少就是多少,
而且由于金属当中的含量并不相同,所以还需要有专业人士进行成色判定,这中间既有误差,也会带来不便。
朱允熥看了一眼铁铉,铁铉立即说道:“陛下圣明,把白银铸成钱币,每一枚钱币的重量和成色都是一样,
这就避免了之前每次交易的时候,需要来回称量重量,还要反复的查看成色,实在非常便利,可谓一大创举!臣为陛下贺!”
不等众人说话就赶紧问道:“陛下,微臣手上的这枚银币铸造精美,图文清晰,实在不可多得,真是难得的好币,只是不知这银币成色……”
王忠回答道:“诸位大人,陛下所铸造的大明银币重七钱二分,含纯银八成九,即六钱四分八厘,铜占一成,白金占一分……”
白金其实就是锡。
朱允熥命人所造的银币是仿造后世的袁大头,之所以加入是为了固型防氧化,也是为了保持印花不被磨损。
因为白银你的空气接触之后就会变成黑褐色,因为难看,
而银币代表了大明的脸面,谁愿意自己的脸是黑的?
要是用上一段时间之后,由白变黑,那就闹笑话了!
“此币,平厘七钱二分,价为一两!”
这意思是这枚钱币的总重量是七钱二分,但是可以当成一两白银来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7/13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