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师第7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2/1019


王钝答道:“浙江杭州织造局副于彦昭的长子,叫于谦。”
“官宦子弟?”
“是,他祖父洪武十五年入职工部,先后历任工部主事、经历等职,后迁福建右参知,永乐二年以病亡。”
陈云甫于是点头:“怪不得小小年纪知道那么多,感情是家学渊源。”
王钝看出陈云甫似乎对于谦很是感兴趣,心中便有了打算。
刚欲言语两句,又见后者起身。
“大王不旁听了?”
“去杭州织造局。”
===第四百一十七章
父沾子光===
,大明太师
能做到一省布政的绝不会有傻子,王钝虽然七八年的功夫一直以来都在原地踏步,不升不降,但脑子还是足够灵光的。
陈云甫前脚在学堂了解到于谦的家世,后脚就要去杭州织造局视察,那还用猜吗。
显然是要去找于彦昭。
老于家的祖坟这是冒青烟了啊。
别说王钝感慨,就连于彦昭这功夫也迷糊的不得了,不明白自己一个小小的杭州织造局副,怎么就进了陈云甫这位禹王的圣目之中。
陈云甫驾跸来浙的事杭州上下无人不知晓,可知道归知道,于彦昭这种级别的官员自然没有资格参与接驾、
就是没想到,陈云甫竟然会来织造局视察,王钝这位布政使还点了自己的名字陪同。
这可把于彦昭给整的有些受宠若惊。
“杭州织造局乃是江南织造局拆分出来,当年朝廷复商之后,江南织造局也跟着发展的一日千里,永乐元年,江南织造局正式拆分,分别在苏州、南京、杭州、绍兴各设一局。”
于彦昭兴奋又带着紧张的陪同在陈云甫身边,视察的同时介绍道:“时至今日,顶属我杭州织造局的产出、利润为最高,去岁一年,杭州织造局共产出绸缎一十一万六千匹,营收一百三十万两,其中走泉州市舶司卖于海外的占了七成的数。”
“不错。”陈云甫听的频频点头,赞许道:“如此看来,你们的成绩很是斐然啊。”
得到赞许,于彦昭的脸上便更加兴奋,一旁的顶头上司,杭州织造局正儿八经的局正却是一脸郁闷,不时瞥上于彦昭两眼,心里一个劲的嘀咕。
没听说这于彦昭有什么不得了的背景啊,就一个老爹到死也就混一个五品官身,怎么能让布政使王钝如此看重,钦点来陪同呢。
那他是不会想到,别人都是子承父荫,于彦昭是沾了他儿子的光。
逛了小半天,陈云甫也是难免有些疲惫,就在织造局暂时歇下脚,于彦昭自觉自己身份不够正打算告辞退下,没曾想被陈云甫喊住。
“彦昭稍微留一下,孤有些事欲和你聊聊。”
彦昭?
禹王这喊的也太亲切了点吧。
齐刷刷的,包括王钝这位布政使一道,看向于彦昭的眼神里都满是艳羡。
大家同朝为官,怎么就你老于家这么好的命呢。
于彦昭这功夫是既激动又紧张,小心翼翼在陈云甫身边的凳子上落下小半个屁股,整个人便局促的俯首沉默,等着陈云甫先开口。
“彦昭啊,不要那么紧张。”
陈云甫呵呵一笑,随意的挥挥手说道:“孤留你,不过是打算和你聊些家常闲话而已。”
家常闲话?
咱们俩的身份天差地远,有什么家常闲话好说的。
于彦昭的心里那是更加紧张,面上也是嗫嚅着小心应和两句。
“上午的时候,孤去了一趟杭州城里的童学。”
这话不说还好,说了之后于彦昭更是肉眼可见的紧张起来。
自己家的于谦不就在童学里读书吗,难道陈云甫此来留下自己的原因是因为于谦?
果不其然,陈云甫接下来的话就坐实了于彦昭的猜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2/10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