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想世界第6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4/777


有一个问题,曾经的几里国能不能养活一千多万人口?答案是当然能!因为毕竟有一千多万人活下来了,就是事实上最好的证明。
那么如今的几里国,当然应保障他们能拥有更好的生活。几里国政府算过一笔总账,以如今的物资生产能力,能满足这一千多万人口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
举个小例子,曾经的几里国,七成以上的人平时是不穿鞋的,脚底都有厚厚的茧。而如今,可以保证这一千多万人每年至少能有两双鞋底可以防水、隔虫的新鞋。
不算新划设的欢想特邦,几里国有七大邦区。原非索港、现夏尔市是新联盟起家的根据地;班达市是最早进行大规模集约化开发改造的农业基地;瓦歌市是重要的工业基地。
另外还有南方四邦,则是原几里国相对富庶的地区,如今的生产发展形势都很不错,总体物资生产能力已经比三年前翻了好几倍。
真正的难题是怎么合理的分配,如何将物资送到需要的人手中?原先的地方帮派自治体系自有一套内部的运转逻辑,但如今不再适用,也不应该再适用。
物资若是按人头免费发放,不客气地说,以很多当地土著的脾性,当然就选择什么都不干,天天就等着发东西了,假如领不到东西便会闹事。
新联盟以班达市为试点,曾实行过以工代赈。
虽然大型水利工程,以当地人的技术能力干不了,但是沟渠、堤坝、排灌节点等水利设施,组织当地劳力、使用简单工具还是能修建的,这也为大规模农业基地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几里国农田水利设施的缺口很大,可以说很多地方仍然近乎于零,这方面仍需要大量的劳力,包括各个邦的街区改造,都可以提供大量工作机会。
可这毕竟只是简单劳动,除了能锻炼协同能力、培养劳动意识之外,对技能方面的要求并不是很高,而且仍然有很大的就业缺口。
改造社会,也要给人们提供改造自我的机会,所以李敬直想了一个军队扩招计划,让各邦区无业年轻人去服兵役。
他连新部队名称都想好了,就叫生产建设兵团,极具东国特色。李敬直测算了一下,假如完全满足需求,需要一百个团,也就是吸纳十五万左右社会闲散人员,服役期暂定两年。
装备十五万现代军队,几里国根本就没这个能力,就算华真行也掏不起这个钱。所以他们虽然是军事化单位,但李敬直的目的,就是将之打造为成人大学。
军事训练当然必不可少,其主要目的是培养组织性和纪律性,日常任务更多的是生产技能培训,按东国话来说,重点是培养军地两用人才。
随着几里国一五计划的推进,更重要的是与东国合作的各个项目展开,不可能所有的技术工人都来自东国,几里国本土也需要批量提供有素质的劳动力。
哪怕不要求他们一开始就熟练掌握各种劳动技能,至少能够遵守劳动纪律、拥有持续的学习能力,被师傅带着从学徒工开始干,总可以吧?
这一批年轻军人,经过两年集中培训,将分配到各个劳动岗位,也就是退伍后包分配工作。
假如这个计划能成功实施,短期内起到的作用,要比建立七所职业技术学院大得多。培养人才的成本也低得多,至少生产建设兵团可以自食其力,边搞生产建设边搞职业培训。
李敬直介绍了这个计划,说到这里又不禁感慨道:“我的父辈,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甚至包括我爷爷这一辈。
我爷爷是东国解放前参军的,参军前就是个大字不识的文盲,在部队里学会了认字和算数,解放后回到家乡,还当了公社干部。
我父亲是中学毕业,当时没机会上大学,然后参了军,在部队里学的技术,转业后分到了工厂,退休时是车间主任……”
夏尔插话道:“你把他接过来了,我认识他老人家,老刚大爷嘛,三湖镇扶风园的大门司令,还在镇子旁边搞了块菜地,种的辣椒可好了,又养了一院子鸡!”
李敬直赶紧打断他道:“明明是李大爷……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们当初的经历,也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华真行:“现在的重点问题,不是这十五万人的津贴和营房,也不是武器装备,而是培训教官和培训教材。
部队是一所大学,是李总根据东国父辈的生活经历得出的结论。但是几里国的旧军队我们也都见过,那就是扎堆学坏的地方,堪称黑帮精英分子训练营。
所以重点并不是军队扩招,而是我们能把生产建设兵团搞成什么样子。”
李敬直:“这方面,我是有经验的。”
王丰收搭腔道:“大刚子确实很有经验,几里国解放军,就是他一手组建的。如今满编全训部队大概一万五千人,基本满足目前的国防需要。但是再扩招十五万生产建设兵团,管理难度不一样。”
夏尔突然插话道:“大刚子给我推荐过一部专著,名字叫《军地两用人才大全》。妈呀,真太好看了!我没事就喜欢拿出来翻,还到处跟人推荐呢。”
沈四书笑道:“我也看过,号称废土神书,后来又出了第二辑,大刚子给你看的是第一辑。”
博学、好学如华真行,居然也有知识盲点,追问道:“啥叫废土神书啊?”
游方同样纳闷道:“对啊,我也想问,为什么叫废土神书啊?”
沈四书解释道:“废土神书也称穿越神书,起源于网上的一个问题。如果穿越到蛮荒废土世界,只允许带一本书的话,哪本书最有用?网上最高赞的答案就是这本。”
游方:“原来如此,受教了!”
沈四书:“其实还有一本书,也挺厚的,原先很多东国家庭都有,介绍了各种生活常识,甚至教你怎么用套!”
游方:“《十万个为什么》吗?”
李敬直憋住笑道:“不是这本,名字很朴实,就叫《家庭日用大全》。”
游方:“我也是东国人啊,为啥我小时候家里没这本书呢?”
沈四书:“可能你家情况比较特别吧,不是普通群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4/7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