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想世界第2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3/777


汤要熬到整个鱼头彻底散开的程度,然后用笊篱把骨头和碎肉全部捞出来,包括熬鱼汤时所放入的去腥调料都捞起,只留净汤,再将连皮的羊肉切成碎块放进去煮。
柯夫子今天提到风先生上次说的菜,华真行转念间就想到了这么多……风先生那次不仅说了这道菜,还介绍了该怎么做,并自吹会做。
其实不用风先生介绍,华真行小时候就在菜谱中看过,风先生介绍的,应该是东国徽南一带的做法。
在煮鱼头和羊肉的过程中,都得注意把浮沫给撇掉。小火煮羊肉,直至汤汁的液面将将掩住瓦罐或锅中的碎肉。
连汤带肉倒入方盘中,表面均匀的撒上一层切碎的青蒜叶,还可以用勺底轻轻抹一下,让这层青蒜叶浸到汤汁的表层中,待到晾至室温,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里,第二天就会凝成糕状,和普通的皮冻或鱼冻都不同。
这羊肉也有讲究,得有皮下脂肪但又不能太厚。羊腿上那一层连皮肉是最合适的,但是这种肉比较贵,过去民间做羊糕通常都是用羊头肉,那是过年杀羊的边角食材。
假如用羊头肉,可以先将整个羊头放进去煮,煮烂后再捞出来将骨头剔掉,连着皮的肉切碎放回去,这样做出来的羊糕又称羊头糕。
对于某些食物来说,做的时候直接放盐,和不放盐做好之后再蘸料吃,口感是不一样的。
吃的时候就用锋利的刀割出一条来,然后再切成薄片。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的口味蘸各种酱料,总之十分美味……好吃是好吃,但是想做这道菜得有耐心,今天早饭肯定是来不及的。
在过去没有冰箱的年代,只能是冬天做了,放在窗台或架子上继续将其晾成冻,但最好不要让它冻成冰,因为冻硬了就不好切了,如今有冰箱则更方便。
想要最鲜美的口感,羊糕本身其实可以一点盐都不放。但过去人家做的羊糕,都会放盐而且还放得比较多,可能是为了更利于保存、也能让人少吃点吧。如今网上购买的羊糕,做的时候盐放得也比较咸,应该是按照习惯来的,可这样会破坏口感。
华真行有点意外:“我也去,今天吗?”
柯孟朝点头道:“是啊,培训班下月初就开始了,你身为总导师应该提前到那里,闭关几天整理一番教案,假如有什么问题,正好我们三个老头子都在。”
对华真行而言,网上买的肯定没有他自己做的好吃,选料和烹饪过程都可以自己掌控,再说这里也买不着啊!
柯孟朝闻言却笑道:“我也不是要你今天就做,而是到了养元谷再做。老杨头种的青蒜已经长出来了,我突然想起风先生上次说的菜,正好要撒上一层青蒜叶,就趁嫩拔几颗吧。今天不仅是我回养元谷,你也得去,吃完早饭跟我一起走。”
华真行:“好吧,我待会儿准备一些调料背过去……那么您老今早吃什么呢?”
柯孟朝:“就来盘燃面吧,你以前做过的,再来碗面汤消食。”
华真行:“既然要到那里做羊糕,我是不是要弄头羊带过去?”
柯孟朝又摇头笑道:“那倒不必,只要你说一句想做羊糕,老杨头自会把羊给你弄来,说什么样的羊就是什么样的羊,还可以都洗剥干净了。”
最近杨老头和华真行都经常不在,但是杂货铺并没有关门,甚至连丹房中的九转紫金炉大阵也一直在运转,也不知杨老头是怎么做到的。
每次需要出门的时候,假如曼曼有空就托她看着杂货铺,假如曼曼也没有空,华真行照例都是把杂货铺交给雷大金照看,丹房以及楼上不要去,只照看店面和生意就行。
吃完早饭,华真行收拾了一番东西,给曼曼打了个电话通知一声,又给雷大金打了个电话叫他派人来照看杂货铺,便跟着柯夫子出发了。
柯夫子以往并不常住非索港,但每年总能露几次面。在欢想实业正式成立后,三位老人家中反倒是柯夫子露面的时候最多。
他是欢想实业的执行董事,曾一直就在棕榈庄园坐镇,后来又成了非索港咨政委员会的首席顾问,主持过很多重要的工作会议。
雷大金平日的工作也很多,所以经常是派人来“值班”。能被派到杂货铺值班的人,那都是值得信任的核心骨干,来这里值班甚至是一种被重视的象征,在每个岗位上提拔得都很快。
小的时候,华真行经常跟着杨老头出门,还去了很远的荒野中,跟墨大爷也出过几趟远门,但他还是第一次跟着柯夫子单独出去。
华真行最近每天后半夜都出门溜达,此刻看见柯夫子的背影,才意识到这就是自己正在修证的境界!走着走着,华真行已不能分神,否则便跟不上,得入境行功才行。
偏偏柯夫子看上去走得并不快,你甚至注意不到他在行走,感觉是天地于脚下那么自然地游移。
只是最近一段时间,他老人家才渐渐淡出了一线管理工作,领导团队基本已培养出来了,柯夫子也去养元谷。在打造养元师总部的分工中,杨老头负责办公楼,墨大爷负责研究院,柯夫子负责的是培训部。
华真行跟在柯夫子后面穿过非索港,他发现柯夫子走路的背影很有范。他肩膀展得很开很平,每一步都迈得四平八稳,感觉却很是矫健挺拔,与天地间的生机律动呼应……就是天地的一部分。
一路上谁也没说话,大白天华真行的神情又变得恍恍惚惚,就像每天后半夜练功时的状态。他很自然地就跟着柯夫子的步点在走,又仿佛是柯夫子在带着他于天地间游移。
他们出发的时间大约是早上八点,到了中午十二点,就已经从天河镇的旁边穿过,直接进入了水库区所在的山地。
算算速度,其实也就是每小时十几公里,并不比运动员跑马拉松更快。但他们走的可不是平坦的大道,而且真的在走,并没有跑,就是四平八稳的迈步前行。
柯夫子走的基本上是直线,并没有从北边的农垦区绕道,也没有进入天河镇。山下的水库大坝已经开始动工,在大雨季到来之前,首先要修好导流渠。
这时柯夫子停下了脚步,不用说什么,华真行自能反应过来是他休息片刻。柯夫子望着山下的水电站工地,忽然开口问道:“你看见这里,想到了什么?”
===263、你的计划呢===
这是一路上柯夫子所说的第一句话,华真行也在看山下的工地,若有所思道:“等到这座水电站竣工的时候,新联盟应该已经解放了几里国,夏尔也是几里国的总统了。”
柯孟朝笑了:“用不着等到那个时候!明年这个时候,夏尔就应该已经是几里国的总统。大势若此,有些事情操之过急不好,拖得太久也不好……这就像做羊糕的火候,杨老头应该对你说过。”
山下是一座装机总容量六十万千瓦的中型水电站,预计工期为两年半。之所以工期这么短,也因为这里具备其他水电站所没有的施工优势。除了投资和施工队伍有保障,更主要的优势是在竣工蓄水之前,山谷里基本就没有水。
北洛河是一条季节性河流,以往就是雨季山洪从高处汇集到平原上形成的一条天然水道。如今下游经过改造有了三片大型湿地,已不会出现常年断流的情况,但在雨季之外的大部分日子里,上游的山谷里还是没有水,这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比如导流渠修得就很快。
而且随着农垦区的建设,从国际码头穿过农垦区到达水电站的道路早已修好,天河镇生活区已建成规模。大坝正式动工之前,欢想实业就一直在做前期准备工作,从重油发电站到工地的专用输电线路也拉好了。
华真行认为水电站竣工的时候,夏尔就应该已经是几里国总统,这是按最保守的情况做出的预计。柯夫子却认为根本用不着等这么久,有些事物发展过程,并不在于想象中的保守或激进,而是形势所至,总有最恰当的时机。
华真行请教道:“那么您老人家认为,什么是最恰当的时机呢?”
柯孟朝:“这种问题,你不应该这样问我。我倒很想知道你自己有什么想法,假如夏尔来问你,你会怎么告诉他?”
这倒是柯夫子特点,至少在他与华真行交流时是如此。每当华真行有什么问题想请教,柯夫子一般不会让他直接问“这个问题您老怎么看”,而是让华真行先说出自己的看法,然后他老人家再做评析指点。
华真行心里其实早就有计划了,随即便答道:“在今年的大雨季结束前,新联盟会发起军事行动,占领瓦歌市……”
柯孟朝插话道:“你怎么会想到在雨季行军作战呢?这对军事行动很不利!”
除了西部的高原地带,几里国大部地区的气候都是类似的。每年从五月末到八月中,有长达近三个月的大雨季。大雨季结束后,从八月末到十月末是差不多两个月的小旱季。进入秋末初冬又有大约一个月的小雨季,然后便是每年最漫长的大旱季。
在几里国的南部地区,大雨季要比北部地区多出半个月到一个月。大雨季倒不是每时每刻都在下大雨,但那几个月确实总是下雨,天放晴的时候不多。
过去的东国乡下尤其是北方,有个词叫“歇冬”。冬天来了外面已没什么活可干,秋菜窖好后基本就在家歇着了,由此还催生了各种坑头文化等民间娱乐。在几里国并没有什么歇冬的概念,但人们一般都“歇雨”。
在漫长的大雨季没有人会出门远行,原始散漫的种植习惯,雨季中田地也不需灌溉,哪怕被水淹了也没人会管,总之等到雨季结束就会迎来收获,雨季来临之初撒撒种子、插插块茎就行。这种耕作方式的亩产量当然很低,但是省心省力啊,况且很多郊野仍是地广人稀。
雨季也不会有什么大型活动,点个火堆都可能会随时被浇灭,围着跳舞更不方便。荒原上四处是洪水,一片泥泞,在这种情况下,各大武装势力也不会有什么大规模的跨境军事行动,就连小规模的冲突都很少见,毕竟打起仗来很不方便。
就算有谁想在雨季里搞军事行动,以几里国的交通条件,部队机动以及后勤运输都保障不了。也就是说几里国现有的武装势力,基本都没有在雨季中大规模行军作战的能力,而且在他们的概念中,雨季尤其是大雨季,根本就不是打仗的时间。
华真行闻言却笑了:“就因为我们的对手认为雨季不该打仗,也没有雨季行军作战的能力,所以我们才要趁着雨季没结束就展开突击。雨季确实会削弱作战能力,但是对敌人的削弱程度比我们要大得多,这就是有利条件。”
几里国的各股武装势力,尤其是盘踞在瓦歌市的武装势力,认为雨季根本就不会打仗,新联盟偏偏选择在雨季尚未结束时行动,便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
况且别的武装势力没有雨季行军作战能力,并不代表新联盟解放军也不行。一支现代军队、人民武装,难道下雨天就打不了仗?这不是笑话嘛!
倘若如此,那么每个周末是不是也不能打仗?正在交战中的士兵一到节假日,是不是可以放弃阵地先回去休个假?
雨季会对军事行动不利,假如平时的战斗力是一百,那么雨季的战斗力可能就是八十,但新联盟的对手呢,到时候恐怕战斗力不足五或者干脆就是零!
从战术层面,如此大好机会不利用,指挥官恐怕也该下岗了。新联盟解放军有雨季行军作战的能力,而且还要借这次机会在实践中举行锻炼这种能力,及时发现与总结问题。
瓦歌市只是一个很好解决小问题,但是从长远角度考虑,谁又能保证将来的军事行动中不会遇到更强大的对手?
听完了华真行的解释,柯孟朝点了点头:“那么接下来呢?”
华真行:“大雨季结束之后的小旱季,正好可以改造与治理瓦歌市。到了那个时候,新联盟对班达市的改造也已超过了半年,牧业有了第一栏出产,农业也有了第二季收获,更重要的是又培养了更大规模的干部队伍。
其实我们当初打造克林区也是用了半年时间,然后便顺势解放了整座非索港。如今我们又用半年时间巩固了北境,稳定瓦歌市的形势后,接下来就要解放几里国全境了,这一次是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不再是小打小闹。”
柯夫子:“按照这个进度,等瓦歌市的局面稳定下来,小雨季就该来了。”
华真行:“是的,我们趁着小旱季巩固瓦歌市的局面,接下来就是小雨季了。就算新联盟的行动引起了南部那些武装势力的注意,但是小雨季的到来也多少会麻痹他们的警惕心,同时仍然会削弱他们的战斗力。
瓦歌市应该是新联盟最后一座单独攻略的城市,接下来的大部队开进,就伴随着小雨季一举解放几里国全境。在小雨季结束后相对长的大旱季,也适合开展各种群众运动,宣传新联盟的宗旨、贯彻新联盟的政策……”
发起这么大规模的行动,华真行怎么可能不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军事行动都利用雨季,尽最大程度削弱对手,治理改造工作则尽量利用旱季,那时候已经没有军事上的对手,只有工作落实上的难度。
新联盟很擅长做群众工作,对发动群众举行各种集会、宣扬大政方针已很有经验。但是以几里国的客观条件,这种集会基本都是露天式的,雨季确实会造成很大的困难。
按照华真行所说的计划,在明年的大雨季到来之前,主要行动应该都搞定了,剩下的只是各项细节工作的落实和完善,那就需要很长或者很多年的时间了。
柯孟朝又露出了笑容:“你说的计划,不就是我刚才结论吗?”
柯夫子刚才说的原话,是到了“明年这个时候”,新联盟应该已经解放了几里国全境,夏尔也成为了几里国总统。如今已是四月下旬,离大雨季到来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而华真行方才介绍的计划,是在“明年大雨季到来之前”便一切大局已定。
华真行:“是的,您老的判断与我们的计划是吻合的!这个行动计划,我和李敬直、王丰收、洛克、夏尔反复讨论过,也做过不止一次的沙盘推演。
我们都认为,这是理想中的最佳结果。王丰收认为完全没有问题,李敬直也说军事上可以保证完成任务,但是洛克和夏尔还有些疑虑的,不太敢相信一切能那么顺利……他们应该都给您老人家做过汇报吧?”
柯孟朝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你呢,还有什么别的想法吗?”
华真行:“杨总从小就对我说过,未虑胜先虑败。我其实有两手打算,能顺利完成这个计划是最好,万一行动失利,至少也可以先巩固北境根据地,蓄积实力再图发展。”
柯夫子淡淡一笑:“老杨的每句话好像都不错,就是有些时候太滑头!”
华真行不吱声也没接岔,,柯孟朝笑了笑又说道:“放心好了,完成这个计划没有问题。这不是你们有多厉害,而是对手实在太烂了,军事上的代差碾压,政治和军事上的降维打击,假如还赢不了,哪怕赢得拖泥带水,就都去洗洗睡吧。
真正的考验在后面,就看夏尔和新联盟能把几里国改造成什么样子。如果能做到每个地方都像今天的非索港,未来也是大有可期……先不说这些了,新联盟解放几里国之后,你的计划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3/7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