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大亨第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164


旁边的王海滨顿时不淡定了,他本是来告李卫东黑状的,没想到告了半天,李卫东毫发无损,还混了个干部编制!王海滨胸中只觉得胸中愈加憋闷。
“等一下。”王海滨还是选择站出来,他接着说道:“两位领导,小李今年只有十六岁,给他一个干部编制,不符合政策吧?”
“小李,你今年才十六岁?”于正诚有些惊讶的问道。
于正诚之所以惊讶,是因为李卫东表现出来的心机,完全不像个十六岁的青年。
李卫东点了点头:“我今年十六,过了年就十七了。”
“这可就麻烦了。”于正诚眉头一皱,接着说道:“你还不到十八周岁,按照政策是不能给你干部编制的,就算是公司的领导班子通过,报到上级组织部门那里,组织部门也不会批准的。”
王海滨觉得自己搅黄了李卫东的干部编制,瞬间有一种大仇得报的感觉,他得意洋洋的说道:“小李啊,于书记说的是,咱们得按照国家政策来,看来你只能等两年了!”
现在的运输公司是缺轮胎,所以才会答应李卫东的要求,而两年后的情况,谁也不好说,说不定领导都忘了这事情了。真等到两年后,李卫东十八岁,还能不能拿到干部编制也是一件模棱两可的事情。
王海滨也是想到这一点,所以才显得得意洋洋,两年的时间太长,变数也太大了,期间王海滨随便使使坏,说不定李卫东的干部编制就飞走了。
李卫东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他呵呵一笑,开口说道:“于书记,咱们公司不是有种说法,叫以工代干。我可以先以工代干,等年满十八岁以后,再给我正式的干部编制。”
所谓以工代干,就是指这个人的身份不是国家的正式干部,是工人身份,但是干的却是干部的岗位,享受的也是干部的待遇。唯一的区别就是不能提干。
对于李卫东来说,提干不是他该考虑事情,他才十六岁,即便是两年后也才十八岁,也不可能有提干机会的。
最糟糕的情况,两年后领导不认账,不给李卫东正式的干部编制,但是凭借着“以工代干”的身份,李卫东依旧可以享受到干部的待遇,按照干部的标准领工资。
可以说“以工代干”,是实打实的好处,而且还是李卫东马上能享受到。
听到“以工代干”这四个字,王海滨的表情瞬间凝固了,他突然觉得,自己又给了李卫东一记助攻。
于正诚和朱士聪,则是用一种怪异的眼光望着李卫东,两人心中不由得碎碎念起来:“这小子真的只有十六岁么?”
===第二十三章
非诚勿扰===
250条轮胎,换个“以工代干”,李卫东觉得不亏。
最起码基本工资从三十五块涨到了五十五块,算上奖金的话,李卫东一个月能拿八十块钱!这比拿一个劳模,或者一次性得到百十块的奖金要划算的多。
李卫东也想过做一次二道贩子,把这250条轮胎的批条卖给别人,从中捞上一笔。
但现实中却无法操作,在整个青河地区,能吃的下二百多条轮胎的,也只有运输公司。其他单位就算是有钱买二百多条轮胎,但也没有那么多车使用。
既然如此,那用这二百多条轮胎,换一个“以工代干”,对于李卫东来说是最划算的买卖。
以工代干不是正式的干部编制,无需经过组织部门的批准,运输公司内部就能够决定,公司的领导班子开了个会,便将这件事情定了下来。
有了这250条轮胎,至少可以保证运输公司的每台货车配上一个备胎,而且也能够接一些远距离的运输业务。只要撑到明年,计划内的轮胎批下来,到时候也就不用轮胎匮乏的问题。
国企当中是没有秘密的,李卫东“以工代干”的事情,很快便在运输公司中传开。
十六岁的年轻,刚参加工作还不到半年,便成了以工代干,这在运输公司是从未发生过的,要知道很多司机师傅干了一辈子,也还是工人的身份。
李卫东瞬间成为了全公司羡慕的对象,当然也有很多人妒忌李卫东。
毕竟几千人的大国企,自然免不了有人在背后嚼舌根,但大家也只是在嘴上说说,或者是抱怨几句,却很少有人觉得这是不公平的事情。
一来是因为李卫东弄来了250条轮胎,解决了运输公司的燃眉之急,换成其他人可没有这个本事。
二来则是李登科内退之前,的确是干部编制,李卫东顶岗以后,获得一个以工代干的身份,其他人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如果李登科不是干部编制,而是工人编制的话,那工人们必然会觉得不公平,说不定还会有人找公司领导大闹一番。
……
午饭时间,李卫东很豪横的要了一份白菜炖猪肉,这是当天食堂里唯一的荤菜。
食堂的大厨身体很健康,没得帕金森,手也不会抖,看到李卫东是个半大的小伙子,还担心他吃不饱,又给李卫东多盛了小半勺的菜。
李卫东找个桌子坐下,大口啃着馒头,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崔大山端着饭盒走了过来,坐在李卫东对面,他伸头看了看李卫东饭盒里的白菜炖肉,忍不住开口说道:“伙食挺不错啊!有点干部的样子。”
“崔主任,你就别调侃我了,我妈说了,我这个年龄得多吃肉,才能长身体。”李卫东说完,又埋头在白菜炖猪肉里。
“多吃肉?呵呵呵,你怕是不知道,你现在都快成一块肉了。”崔大山开口说。
“啥?一块肉?什么肉?”李卫东有些茫然的问。
“唐僧肉!”崔大山放下手中的筷子,接着说道:“你小子现在就是个唐僧,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吃你的唐僧肉。”
李卫东心中一紧,他知道自己弄到一个“以工代干”,必然会让很多人眼红,总有些心生妒忌的小人,会从背后嚼舌根子。
崔大山接着说道:“今天一上午,有七八个人来找我,打听你的事情。”
李卫东的表情顿时严肃起来,他预料到可能会有人故意找他麻烦,可他没想到找麻烦的人如此胆大包天,都打听到崔大山那里的。
“别紧张。”崔大山却是笑了笑,然后接着说道:“那些人来打听你,主要是想知道你有没有找对象。”
“我?找对象?”李卫东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还不懂么?那些人是想帮你介绍对象呢!你小子,已经被女妖精盯上了,还不是唐僧么?”崔大山笑着说道。
“吓我一跳,我以为是有人要打击报复我呢!我说崔主任,你说话能不能别大喘气。”李卫东长出一口气。
崔大山则接着说道:“公司里的年轻人,到谈论婚嫁年轻的可不少,但正式员工的可不多,以工代干的也就只有你一个,现在你可是香馍馍啊!”
“别这么说,我才十六岁,还不到谈婚论嫁的年龄。”李卫东赶紧说道。
“今年十六,明年不就十七了?正好谈三年恋爱,二十岁结婚。”崔大山接着说道。
“崔主任,我国男性的法定结婚年龄是二十二岁,而且国家鼓励晚婚,二十五岁结婚也不迟。”李卫东开口提醒道。
“啊,结婚是二十二岁啊!我记错了。”崔大山一拍脑袋,接着说道;“其实也可以先把婚礼办了,过两年到了年龄,领证也来得及。”
“呵呵……”李卫东干笑两声,来了个聊天止于“呵呵”,然后低下头,继续清空饭盒里的白菜炖猪肉。
崔大山则从怀里掏出了一个红色小本子,翻开来,开口说道:“保卫处赵处长有个侄女,中专刚毕业,分配到了地区医院。她今年十九岁,比你大三岁,不过这也是好事啊,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
“地区医院?那是护士吧?护士得上夜班,没法照顾家庭,女同志还是要以家庭为重的嘛。”李卫东找了个理由拒绝。
“说的也是。这还有一个,货运处那边钱师傅的小姨子,在供销社里上班,供销社可是好地方啊,要什么有什么,吃穿不愁!”崔大山请出了二号女嘉宾。
“供销社里的都是姑奶奶,我可伺候不起!”李卫东开口说道。
崔大山将小本本翻了个页,有请三号女嘉宾:
“咱们公司客运那边罗副站长的闺女,长的那可是一个漂亮,就跟那个女明星很像,叫什么来着,对了,长的就跟刘小庆似得。”
“罗副站长的闺女?你是说罗玉凤吧?就她那长相,还好意思跟刘小庆比?崔主任,你就别忽悠我了,都是一个大院里长大的,也都是在咱运输公司的子弟学校里上的学,罗玉凤什么模样,我还不知道么!还刘小庆呢,刘唐差不多!”李卫东开口说。
“啥糖?甜不?”崔大山开口问。
“刘唐,《水浒传》里的好汉,人送绰号‘赤发鬼’!”李卫东开口说道。
崔大山的文化程度不高,显然没有看过《水浒传》,不过听“赤发鬼”这个绰号,也能猜到长相不怎么样。
“呵呵,我也没见过罗副站长的闺女,都是听别人说的。”崔大山尴尬的笑了笑,随后继续翻手中的小本本,准备有请四号女嘉宾。
看到崔大山专注的翻着手中的红色小本本,李卫东仿佛耳边仿佛想起了那“鸡鸡鸡鸡gaygaygaygay”的歌声,然后二十四位女嘉宾一一登场。
===第二十四章
分房===
以工代干后第一次领工资,李卫东拿到了82块钱,包括55块钱的基本工资,和27块钱的奖金。
八张“大团结”交到了母亲周云秀的手中,周云秀的脸色乐开了花,她随手就抽出了两张,塞到了李卫东的手上,开口说道:“卫东,你现在也是干部了,平日里少不了有些交际应酬,身上得多带点零花钱。”
李卫东将这二十块钱收进口袋里,心中暗道,一个月二十块钱的零花钱,这在八四年妥妥是个富二代了。
周云秀则接着说道:“剩下的钱,我明天就存到银行里,留着跟你娶媳妇,就算是一个月存五十块钱,一年的功夫也就能存够‘三转一响’了。”
三转一响又叫四大件,是那个时代普通老百姓所能拥有的最高财富,谁家里要是配齐了这三转一响,相当于是提前奔上了小康,实现了四个现代化的生活。
三转指的是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而一响指的则是收音机。
八十年代初,三转一响也是大部分城市女性择偶的重要标准,相当于是现在的有车有房。可以说集齐这三转一响的四大件,就能召唤一个老婆。
只听周云秀接着唠叨着:“自行车肯定得买凤凰牌的,手表也得是上海牌的,这两样加起来差不多要250块钱。至于缝纫机嘛,梅花牌的也不错,而且还比熊猫牌的便宜。收音机就买红星的吧,我前几天就看中了一台,两个喇叭的,卖98块钱,加起来一共是……”
“妈,别瞎算了,我今年才十六岁,等我结婚的时候,恐怕早就不流行三转一响了。”李卫东笑着说道。
“不流行三转一响,那流行什么?”周云秀下意识的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1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