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第4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2/1274


而一心想当大清奴才的汉军、绿营、包衣们却因为康熙的保密而不会制作糖药,结果他们的火力严重不足......康熙这到底是替谁在保密啊?
现在想想这事儿,实在也是蠢死了!
康熙叹了口气,又道:“黎州先生,朕和你明说了......朕来江南,就是为了银子,就是为了白糖。有了这两样东西,朕才能再练一支新军出来。”
他的语气忽然严厉了起来,“如果朕不能好好的拿到想要的,那可就别怪朕不客气了!”
“不客气?”黄宗羲哼了一声,“又想抢?又想屠杀?”他摇了摇头,“果然是夷狄之有君不如华夏之亡也!”
你又打脸!
康熙那张麻脸真是给“打惨”了,但他还是得忍!
不到万不得已,他还不想撕掉伪装,纵兵放抢。而且银子好抢,白糖不大容易抢。江南百姓的厨房里没有多少白糖,这玩意儿得去产糖的乡村地区寻找。而且在抢劫的过程中,很容易对浙江的白糖产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如果浙江的白糖产业给康熙自己抢没了,那他以后再要搞白糖,就只能买广东、福建的高价糖了。
而因为白糖的军用价值被发掘了出来,这种本来就挺昂贵的食品,最近长得可厉害了!
一斤“特别白”在南京市面上的批发价都要超过二百文了!
寻常百姓都吃不起了!
如果浙江的糖业再给毁了,白糖还得涨......到时候朱和墭、郑经不得赚翻了?
“黎州先生,”康熙皇帝冷着麻脸,“朕也不想那么干!你要有什么良方,不妨直说了吧。”
黄宗羲突然叹了口气,反问康熙道:“皇上看过《明夷待访录》了吗?”
“看了!”
“觉得如何?”
康熙说:“还差一点意思!”
黄宗羲点点头,道:“皇上圣明,原君、原臣、原法......还差一个原儒啊!
君是独夫,臣是奴才,法是维护独夫和奴才的恶法。可是天下的儒生又做了什么呢?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原儒,才算圆满。”
黄宗羲叹了口气:“可惜老夫不是原儒,浙江、江苏的士绅也不是原儒。即便曾有一些近乎原儒,现在也没有了。都叫你们给杀光了!杀怕了!
现在还在苟延残喘的士绅,都是缺乏武德而且无耻懦弱之辈......也包括老夫!所以银子和糖还是可以商量着来的,只要皇上您肯交一点权给下去。”
“黎州先生,你到底想说什么?”康熙的兴趣终于起来了。
黄宗羲笑道:“您可以用兴办团练之权,向那些远离必守之地的士绅们换取白银、白糖......要不这次江南的英雄会,咱们就讨论一下这事儿?”
康熙皇帝冷笑几声:“好,好,好一条饮鸩止渴之计啊!”
黄宗羲道:“多放点糖,鸩酒也许就不苦了。”
===第342章
康熙新政东南咨议会(求月票、求订阅)===
康熙十三年,大年初一。
一大清早,岳乐、卓布泰、明珠、冯溥、李霨、王辅臣、图海、熊赐履、额楚、麻勒吉、杜立德等大学士、议政大臣,还有两江地方上的一二把手,全都齐集武英殿南书房,等着给麻颜圣主康熙爷恭贺新年。
不过来拜年的这些重臣们一个个都心事重重的,因为他们已经知道,“砍头不死”的康麻子圣主准备“喝毒药”了!
皇上要“喝毒药”了,他们这些大清好奴才该怎么办?是不是要假装拦一下?大家正在琢磨这个问题的时候,小桂子公公的声音忽然响了起来。
“皇上驾到!”
接着大家伙就听见了一阵急促而有力的脚步声。
武英殿内的大清好奴才们赶紧撅起屁股跪下,一边磕头一边大喊:“奴才恭请圣安!”
都是奴才了!
冯溥、李霨、王辅臣、熊赐履、杜立德这五个汉人,现在都抬了旗籍,而且都是上三旗汉军的好奴才。
不过奴才和奴才之间还是要分一点彼此的,这八旗满洲、八旗蒙古,还是要比八旗汉军高级许多的。
原本八旗汉军人数不多,所以待遇相比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差得也不是太多。但是现在奴门大开,八旗汉军大扩军,同时一伙入关前就当上奴才的陈汉军又被康熙抬进了八旗满洲补了缺——老八旗在建阳水、三江口镇两战之中损失惨重,如果不把老汉军补进去,八旗满洲的人数相比急速扩张的八旗汉军就太少了。
而在八旗老汉军补进八旗满洲之后,八旗内部就出现了“满汉之分”——如果冯溥、李霨、王辅臣、熊赐履、杜立德这五个汉军就都是新汉军,和岳乐、明珠、卓布泰、图海、额楚、麻勒吉为代表的老满洲算是两个派系。
新汉军自以为是旗人了,应该“奴奴平等”,而老八旗则看不起新汉军,认为他们是奴中下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2/12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