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第1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1274


而更让施琅郁闷的是,他还没钱可捞,施琅可是大贪官啊!历史上他打下台湾之后,就把台湾良田贪了三分之二,还把台湾岛圈起来当成了自家的庄园,年年收“施侯大租”一直收到甲午战争!
可他现在不可能在侍卫处贪啊,在侍卫亲军吃空额喝兵血的不可能。
皇帝再糊涂,总能搞清楚有几个侍卫保护自己吧?而且那些侍卫大多都是有后台的,能让施琅克扣他们?而且他们也不会给施琅送礼,施琅上面还有十一个领侍卫内大臣和内大臣呢!
实际上那些狗眼看人低的侍卫都不大愿意理睬他。他一个“胡建人“,一口的闽南话。而别的侍卫不是老东北就是新北京,开口都是京片子或东北话。两边对话就是鸡同鸭讲,多费劲儿啊!
康熙皇帝也不愿意和施琅多说话,不过他是勤政的明君,所以看过施琅的《边患宜靖疏》和《尽陈所见疏》。这两份上疏都是说怎么对付延平王府这伙明朝残余势力的!
施琅的意思就是要打,而且要尽快用武力解决。而且施琅还认为延平王府就是纸老虎因为延平王府下辖的人口太少,无力支撑大军,所以全军不足两万,大小战船不到二百。
只要朝廷能信任他施琅,让他训练两万水师,就能一举荡平延平王府!
这可比傻乎乎的搞杀敌一百,自损三千都不止的沿海迁界强多了。
不过这两份上疏交上去的时候,执政的还是鳌拜。而鳌拜压根不信施琅,不是不相信施琅的建议,而是不相信施琅这个人!
施琅是四臣啊!
他最早是明朝的臣子,然后跟着郑芝龙投靠清朝,后来在清朝这边混得不如意,又投了郑成功,再后来又和郑成功闹翻又投了大清。这来来回回倒戈了三回,谁知道会不会有第四回?
而且施琅还想去福建练兵两万,这可都是福建兵啊!
八旗子弟连他们的话都听不明白,而且也玩不了水战,当然不能去统带,所以带兵就只能是施琅的同乡故旧,还一搞搞两万!
耿继茂那么忠心的奴才,手里才三千旗军六千绿营,拢共九千人马啊!
鳌拜要能让施琅这个四臣搞那么大,那一定是脑子进水了。
不过现在的情况和鳌拜把持朝政的时候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因为现在没有鳌拜,也没有穆里玛了!
而且还出了个特别能打的朱三太孙,不仅本人打出了一个揭阳大捷,还把本来不大会打陆战的郑家军、邱家军给带起来了,连着夺了大清三个县城。
康熙皇帝一时间也找不出可以稳赢朱三太孙八旗宿将,如果在没有鳌拜、穆里玛这种级别的名将压阵的情况下,就冒冒失失的派出压箱底的王牌八旗天兵。一旦失利,那吴三桂和其他手握重兵的汉人或汉八旗军头就真的要反了!
在这种情况下,大清朝廷就只能以量取胜——多搞点绿营兵,少派点八旗兵,用八旗押着绿营一的去消耗朱家和郑家的人马。
在原本的历史上,康熙对付三藩之乱的时候就用得这一招。
既然要以量取胜,那么有能力在福建拉起一支军队的施琅,当然就有了利用价值了。
炮灰可不嫌多!
不过康熙也知道要防着一定施琅这个四臣,免得他有了实力后又想入非非。
===第九十二章
??皇上诸葛亮不懂水战啊(求收藏,求推荐)===
想到这里,康熙皇帝就冲着三等侍卫邓忠道:“邓忠,你去太和门把施琅给朕叫来!”
“嗻!”
邓忠应了一声,立马出了南书房,然后一溜小跑着去太和门外的那间值房找施琅。
今儿可不是普通日子快要过年了!
今天是年假前的最后一天上朝的日子,今儿一散朝,太和门就得关闭好些天。看大门的门房大臣施琅就能回家好好歇着去了,说不定他会急着放大假,提前溜了班,到时候马桶忠还得满北京城寻他,多麻烦?
不过还算这个马桶忠走运,当他一路小跑到了太和门大门外值房的时候,施琅正哼着闽南小调在那里收拾东西,准备溜班。
看见马桶忠喘着大气推门进来,施琅也是一愣,“邓侍卫,你这是”
邓忠一边喘一边说:“传,传,皇上传您去南书房!”
“传我?现在?”施琅似乎有点不愿意,都要散班了,怎么还要加班啊!
而且他还和另外几个内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约好了,待会儿一块儿去大栅栏附近的皮条胡同喝花酒。皮条胡同里最近来了几个“小唱”,一等一的姿色,都快赶上真正的花魁娘子了,施琅也想去见识一下啊!
对了,所谓的小唱,又名小娼,就是男性那个什么反正就是有偿牵手嘛!
这个大清初年,那是纲纪森严的,不允许在北京城开青楼。不过当时刚刚入城的多尔衮、多铎那帮老满洲都是土包子,以为青楼就是失足妇女卖身卖笑的场所,没想到男的和男的也可以!
结果北京城倒是很多年没有失足妇女,但是“小唱”就有点泛滥了。
邓忠看见施琅磨磨蹭蹭的,赶忙上去拽他,一边拽还一边说:“施大人啊!你要大用了!图中堂刚刚向皇上举荐你去当福建水师提督了”
“什么?你说什么?”施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都投闲置散那么多年了,现在终于有机会大用了?
“福建水师提督!”邓忠说,“给你当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12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