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第6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0/1622


比如培养霉菌用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就是这种类型。
最后一个同时也是运用次数最多的,则是天然培养基。
它完全由天然物质制成,如蒸熟的马铃薯和普通牛肉汤:
前者用于培养霉菌和做育碧服务器,后者用于培养细菌。
同时除了马铃薯和牛肉汤外,裘生所用的豆渣其实也算是个常见的老龙套。
比如杏鲍菇菌丝体就是靠这玩意儿培育的,苍白杆菌还原也是用的这种基底。
只是在现实里。
大多数苦逼的生化汪之所以喜欢用豆渣,主要是因为可以用经费买豆子来榨豆浆喝,安全的同时还能省点钱......
当年徐云读博士的时候就认识一位生物汪,实验室就在徐云做苦力的物理实验室隔壁,有事没事就拎着一大桶豆浆过来窜门。
那时候和徐云两个单身狗就着豆浆配毛豆,谈天说地无所不聊,如今想来倒也挺有意思的。
后来那哥们的孩子今年都考上科大了,徐云还是个单身狗.....
真是个悲伤的故事。
而除了豆渣之外,裘生所说的误加驴毛也很正常。
普通培养皿这玩意儿,可以说是实验室里最容易出现奇奇怪怪东西的地方。
比如指甲壳啦、头发啦、某些弯弯曲曲的不明毛发啦都可以见到。
徐云毕业后的某次饭局上,甚至听说过有人把手机壳给加进去还尤不自知的。
随后他沉默片刻,看向裘生,问道:
“老裘,检测报告呢?给我看看。”
裘生对于这个问题显然早有准备,只见他从身边取来了几张纸,递给徐云:
“我打印好了,这儿呢。”
徐云将其接过,认真的看了起来。
几秒钟后。
他顿时眉头一挑,目光锁定了其中一栏:
“好家伙,一毫升三万U?”
众所周知。
在药品和微生物领域,具有一定生物效能的最小效价单元就叫“单位”。
国际上叫IU。
华夏则叫做U。
IU与U之间是没有互相换算的,只有IU与重量之间的换算或U与重量之间的换算。
也就是说U/L这个剂量级,是有华夏特有的一个单位。
一般来说。
在目前国内,维生素大多用用IU表示?
而抗生素则是用U表示的。
比如青霉素的规格一般是20万U每毫升,红霉素则是七万。
之前徐云等人在青苔中找到的最大新种单位是8000U,差2000能破万。
不过这是通过特殊技术富集而成的高密度种群,没多少普适性。
正常情况下。
这类新种微生物的单位密度只有1500U左右。
眼下在豆渣+驴毛的培养基中达到了三万U,确实可以算是暴增了。
谷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0/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