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第6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9/1622


徐云轻轻点了点头。
上辈子是豆子的同学应该知道。
一般来说。
如果你脸不黑的话,一斤豆子差不多可以出五到六斤的豆浆。
驴拉石磨的话由于研磨不均匀,产量会少点,大概只能出4斤左右。
豆浆的密度比水大,换算下来500克豆浆只有400毫升出头。
400x4=1600
也就是说,
一斤豆子大概可以通过石磨磨出来1.6升的豆浆。
东苑食堂一杯豆浆的规格一般是200毫升,
一千人次就是200升,
一百三十斤好说了。
最近东苑食堂的石磨豆浆爆火,
连带着中区西区的不少学生也跟着过来买起了早餐,
总人次在3000左右。
算上其他一些豆制品食物,
食堂那边每天产生的豆渣重量一直在130到160之间浮动。
这些豆渣处理起来还是比较麻烦的,
毕竟豆渣制品相对来说没那么好卖。
大部分情况下,剩余的豆渣都只能送去发酵生产液肥。
随后裘生顿了顿,继续说道:
“那天我在东南门遇到了处理豆渣的几位勤工学生,其中正好有一位是我同乡的学妹。”
“所以我就和她讨了一斤豆渣回来,准备有空自己做个豆渣饼啥的解解馋。”
徐云点点头,又问道:
“那么驴毛呢?”
裘生拿起豆浆抿了一口,从边上又拖过来了一个蓝色的小袋子,隐约可以看到些许动物毛发:
“当时她手上还拿着一個小塑料袋,一问才知道,这是那头驴换季掉下来的毛,打算找个垃圾堆把它们扔了。”
“正好我最近在带一组课题,内容是研究型角蛋白纤维材料在水响应形状记忆和机理方面的特性。”
“驴毛又是一种天然的纺织纤维材料,硬要说的话比起羊毛鸟毛啥的还少见一点儿,所以我就把豆渣和驴毛一起带回来了。”
“后来在制作培养基的时候我寻思着那谁不是说过么,反正不要钱,多少试一点嘛,就把豆渣也拿去做了基底。”
“豆渣和驴毛我是一起带回来的,虽然有袋子分隔,
但还是有一根夹到了豆渣里头。”
“这只是我心血来潮做的对照组,检查过程也就没那么仔细,没注意把它给混了进去。”
“结果时间一长忽然发现,
驴毛周围的新型微生物数量居然暴增到了其他对照组的二十倍以上!”
“这不,我就立刻打电话把你喊过来了。”
听完裘生这番话。
徐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在提及微生物培养的时候,很多人经常都会把思路往高大上的角度去想。
但实际上。
微生物的培养基并不一定有特别高的逼格,具体是分类型的,有些基底还是常见的一些东西。
一般来说。
在实验室里,微生物培养基有三个种类:
首先是合成培养基。
这种培养基的各种成分是已知的各种化学物质,优点是化学成分清楚,组成成分精确,重复性强。
缺点则是价格较贵,而且微生物在这类培养基中生长较慢。
比如如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察氏培养基等等。
其次是半合成培养基。
它是在天然有机物的基础上适当加入已知成分的无机盐类,或在合成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某些天然成分制作成的培养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9/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